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
新技术学自三农报 河边村迈上致富道
与曾经的坡庄港相邻的种植村做活“靠水吃水”文章


成熟的瓜蒌一片金黄。

扫码看视频
自邹平市魏桥镇沿小清河向东,顺流而下20公里,就到了小清河坡庄大桥。40年前,今坡庄大桥畔的小清河南北两岸就是远近闻名的坡庄港码头,上下游地区的盐、煤、棉花等物资在这里互通有无。
59岁的怀宝祥,住在小清河南岸的孙镇怀家村,距离几十年前的坡庄港区三四里路。时至今日,他依然对小清河感情很深。“以前吃水、浇地全用小清河的水,小时候最好玩的就是光着腚扒上来往货船,看看船上有没有虾酱、西瓜,然后厚着脸皮‘拿’一点。”怀宝祥说,小清河养育了两岸百姓,如今的庄稼依然喝着清河水。
6月7日傍晚,在小清河孙镇段南岸,金黄的麦田沿河岸铺开,静待收获。麦田中,有一片与众不同——地垄上立着一根根胳膊粗的柱子,其间连着几条细细的铁丝,一根根瓜蒌藤顺着铁丝爬了一两米高。
七八个人正在这片麦田里来回穿梭,领头的是怀宝亮。“这片瓜蒌是去年种的,瓜秧已爬到头顶,得抓紧铺防草布,把草压下去。”怀宝亮说,在地垄上立柱子是为了把瓜蒌秧架起来,方便秋天结瓜。
瓜蒌是一种葫芦科多年生攀缘草质藤本植物,其果实、果皮和种子为传统中药材。把瓜蒌种在麦田里,是一种套种模式,综合效益很高。
怀宝祥是怀家村党支部书记,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种粮大户。他一直琢磨着如何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单靠在几亩地里种两季粮食,村民的收益不高,规模化种植才有高效益。”怀宝祥认定,农村发展要立足本地特色产业,把各种资源集合起来、利用起来。
怀宝祥是20世纪80年代的高中生,在村里是位文化人,读书看报的习惯一直没丢。“不学习咋进步,我没事就看报,看到好项目就出去考察,‘瓜蒌—小麦—大豆’套种模式就是2020年从《农村大众》上看的,这是我最喜欢的报纸。”怀宝祥说,刚开始他不相信这种模式的效益很高,几次考察后改变了想法,直接贷款上了这个项目。
2020年秋天,怀家村党支部领办励志种植专业合作社,让村集体和村民以土地等资产入股合作社,参与“瓜蒌—小麦—大豆”套种项目。“不管挣钱还是赔钱,我们给村民每亩地1000元左右的保底分红。如果挣了钱,先留在村集体;效益稳定后,再给入股村民二次分红。”怀宝祥算过账,第一年基础投入大,很难挣钱。后期随着瓜蒌产量提上来,基础投入降下去,收益会逐年提高。
“2022年,亩产瓜蒌籽300斤,均价25元/斤,瓜蒌籽亩收入7500元;亩产瓜蒌皮300斤,均价5元/斤,瓜蒌皮亩收入1500元;套种小麦亩收入1500元以上,套种大豆亩收入600元以上。这样综合下来,每年每亩地收入达11000元左右。”怀宝祥侃侃而谈,2021年是头一年搞这种套种模式,各类基础设施、农机设备等投入很大,收支基本持平;2022年,亩均纯收入已迅速涨到6000元左右。
2022年,合作社开始挣钱,村集体分得20万元。这是怀家村近几十年来最大的一笔自营项目盈利。
“以后,我们准备预留30%的利润作为合作社发展资金,拿出20%分给村集体,剩余的分给合作社股东。”怀宝祥说,合作社分红的消息一出来,还在观望的村民打消了顾虑,不少人甚至主动请求以土地入股合作社。
2022年年底,怀家村“瓜蒌—小麦—大豆”套种面积从100亩迅速扩大到500亩。现在,小清河孙镇段南岸,越来越多的地垄上竖起了瓜蒌架,“吊秧、修苗”的人也多了起来。
“忙的时候,一天有四五十人来干活,主要伺候瓜蒌,麦子和大豆不用太操心。”怀宝亮说,每年4月至10月是瓜蒌生长期,这半年时间,平均每个工人能挣一两万元。
瓜蒌喜湿,套种地块必须有较充足的水源,而怀家村北侧正好有小清河。如今,通过架在柱子上的滴灌管道,小清河的水正源源不断地滋养着怀家村的瓜蒌和麦田,也编织起共同致富的乡村振兴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9 17:45:2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