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谈“核”色变,关于磁共振检查的那些事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1-07 19:22:00 来源:河北新闻网

核磁共振(NMR)检查是目前最先进的影像学检查之一,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是临床检查不可或缺的诊断方法,但是很多患者对于核磁共振检查没有多少了解,只是听到“核”字当头,就认为检查有辐射,会对身体产生危害,从而产生恐惧心理。那核磁共振检查到底会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今天带您一起全面认识它。

谈“核”色变,关于磁共振检查的那些事

磁共振检查到底有没有危害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核磁共振。核磁共振(NMR)简称磁共振(MR),是指原子核在磁场中产生共振现象。那什么是磁共振成像(MRI)?它是指利用磁共振现象,形成可识别的人体器官、组织断面图像,主要是利用人体内的氢质子进行成像。磁共振的主体就像一块大的磁铁,检查时,我们身体中的氢质子受到磁力作用而变得方向一致,然后磁力消失,再让我们身体中氢质子的方向回到原来的样子。这个过程中,氢质子释放能量,仪器接收能量,通过复杂的运算,把它变成信号,再“翻译”成磁共振图像来进行影像诊断。所以这个“核”其实是人体中的氢原子核,而不是辐射,所以磁共振检查对人体没有伤害。

什么情况下需要磁共振检查

那什么样的情况下需要做磁共振,磁共振检查又有什么优势呢?磁共振检查对于软组织的分辨率高,对身体很多部位的检查有明显的优势,包括:1、颅内的病变和脊髓的病变,磁共振检查可以发现早期的脑梗死,也可以看到外伤后的脊髓损伤;2、脊柱的椎间盘病变,磁共振对比CT会更加清晰,能够更好地观察椎间盘突出对于神经根和脊髓的压迫;3、对于骨和关节病变,比如半月板损伤、撕裂,还有各种关节的韧带损伤,磁共振检查是不可替代的;4、对于一些腹腔脏器疾病,磁共振检查也比CT检查有一些优势。

磁共振检查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谈“核”色变,关于磁共振检查的那些事

磁共振机器的磁场强度比较强,为了确保安全,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体内有骨科植入物(如钢板、钢针、螺钉等各种人工关节)的患者,因为磁共振检查过程中的射频有制热效益,会存在热灼伤风险。

2、检查时去掉所有的金属附属物,比如手机、手表、钥匙、磁卡、硬币、小刀等,另外抢救用的仪器、氧气瓶、轮椅、担架、病床也是禁止进入磁共振检查室的。

3、体内有心脏起搏器、电子耳蜗、胰岛素泵等电子设备,妊娠三个月以内的患者、癫痫发作、神经刺激征患者都禁止做磁共振检查。

4、腹部检查的患者至少要空腹4小时,以保证获得更好的图像,烦躁的病人、婴幼儿可以镇静后进行相应检查。

当然,遇到特殊情况,检查要以医师的专业指导为准。最后需要提醒的是,磁共振检查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就好比工地的声音一样嘈杂,但患者不用过于担心,检查技术人员一般都会给患者耳机或者耳塞来降低噪音。

以上就是我们的磁共振检查了,看了这些相信大家都不会再恐“核”了。(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影像科 孙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7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何医生不建议患者做磁共振,不仅仅是费用问题,一文揭开真相
...有了更大的突破。医生可以借助许多医疗设备如CT、B超、核磁共振等来诊断患者病情。核磁共振能用来诊断全身多个部位的病变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医疗检查手段。但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2023-02-04 20:22:00
做核磁共振需要注意三点,建议了解下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彼得·曼斯菲尔德。他们因为开发了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推动了医学检测的发展,为疾病检测提供了重要手段。说起核磁共振,大家可能会立马想到这是一个很安全的检查,相比
2023-02-19 21:29:00
核磁共振检查会伤害身体吗
核磁共振检查一般情况下不会伤害身体。核磁共振是利用成像的基本原理,通过产生的电磁波,检查出身体的疾病,如中枢神经系统和脊髓疾病、颅内肿瘤的定性、腹部实质性器官病变、心脏病变、骨关
2024-02-08 19:00:00
为什么不建议大家做核磁共振?医生说出真相,望了解
核磁共振是影像学重要的检查手段,主要利用人体的原子和质子进行成像,通常对人体没有射线损害,而CT存在射线损害。核磁共振除了不应用于肺部的检查之外,可以应用于身体任何部位的检查,多
2023-01-02 22:15:00
为什么“磁共振”尽量不要做?与这5点有关系,了解下
...是B超、CT等,但如果想要仔细观察病情,很多时候都需要核磁共振检查辅助。如果本身不是大问题,医生并不会建议您做进一步的筛查,这样既能避免医疗浪费,也能节省自己的开支。首先我们
2023-06-01 05:33:00
“核磁共振”检查是什么?一文科普下涨知识
“核磁共振真是太有用了,我和我老伴都做过,我有一次缺血性中风的时候,多亏做了核磁共振才明确我的中风是缺血性中风,老蒋,我跟你说啊……”这是钱老在对朋友蒋老科普“核磁共振”的好处,
2023-02-20 19:29:00
核磁共振检查前,3个注意事项,要趁早搞清
...行相应的检查。不知道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没有听说过核磁共振这项检查呢常见的检查仪器大都是CT、B超等,但若是想要仔细的查看病情,核磁共振就可以说是非常好的一个检查仪器了。而有
2022-12-14 20:48:00
...第四人民医院放射科在医院中,病人经常需要做X线、CT或核磁共振检查,这也是医院当中最常见的影像学检查,这三种检查有什么区别,又分别有什么作用?本文将对此进行介绍。一、什么是X
2023-12-29 22:51:00
梁甲伟 玉林市红十字医院核磁共振是一项重要的医学影像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疾病监测。它利用原子核的自旋磁矩与外加磁场相互作用的原理,产生详细的身体组织图像。本章将向您介绍核磁
2023-07-22 08:17:00
“核磁”拍的是什么?需要注意什么?
...什么是磁共振?1、磁共振检查的原理磁共振,又叫做“核磁共振”,主要是利用人体处于强大磁场内所产生的氢质子,在特定射频脉冲的作用之下产生的磁共振现象。磁共振检查的拍片过程要比X
2024-05-31 16:5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对话陈铎:让更多人关注沙滩文化
多彩贵州网讯我觉得应该加大对沙滩文化的宣传力度,以此来扩大影响力。”11月11日下午,受邀参加遵义沙滩文化诗文名篇朗诵会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
2025-11-11 22:04: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 | “穿”上它,还能多走一公里!
大皖新闻讯 系好腿带、扣紧腰带,穿上“机械护膝”爬楼梯,竟然毫不费力。11月11日上午,“皖美十四五 再启新征程”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来到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2025-11-11 21:29:00
融合艺术与体育,袁熙坤“艺术照见未来”展览在穗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林洁)近日,袁熙坤“艺术照见未来”展览在广州香江1号艺术广场拉开帷幕。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本次展览遴选雕塑家
2025-11-11 21:29:00
上海博物馆特展“融古烁新:宋元明清铜器的复古与创新”启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上海11月1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魏其濛)今天,上海博物馆特展“融古烁新:宋元明清铜器的复古与创新”开幕
2025-11-11 21:29:00
多国诗人相聚第三届南宁国际诗歌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蒋肖斌)由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与中共南宁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南宁国际诗歌周
2025-11-11 21:29:00
中国网11月11日讯(记者 孙晓彤)日前,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九届文明与区域国别研究学术论坛暨《文明研究》新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5-11-11 13:45:00
短视频带火动物园 彰显流量向善价值
郭海英近日,贵州凯里市一家位居深山的动物园在抖音平台意外走红。70岁退休教师冯元勇守护的这家动物园位置偏僻、设施陈旧,但动物们被照顾得很好
2025-11-11 13:49:00
冰层下千年共谱的时光:曹保明《最后的渔猎部落 》
“最后的渔猎部落”概念,最早来自于吉林省著名文化学者曹保明先生的著作《最后的渔猎部落》。上世纪70年代,当时曹保明在吉林大学当教师
2025-11-11 13:52:00
普定县:一碗黔面闯市场 让“黔味”飘香全国
一把深山寻常的面条,经过匠心打磨与模式创新,从贵州大山走向全国市场,成为热销爆款。位于普定县工业园区的贵州苗干妈食品有限公司以小面条撬动大产业
2025-11-11 11:29:00
第十九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将于11月13日至14日在开封举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点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凯中 刘昱渤编辑:申久燕审核 :范昭
2025-11-11 11:35:00
为进一步发挥毕节市旅游协会搭建行业桥梁纽带、助推城市文旅事业发展的宗旨作用,全面展现毕节市独特的城市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2025-11-11 11:35:00
贺 信贵州省体育代表团:在11月10日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拳击男子51公斤级比赛中,我省运动员张家茂不畏强手、奋勇拼搏
2025-11-11 11:35:00
小叶医探 | 刚上床就打呼,却说没睡着?医生科普:这是“浅睡眠”错觉
大皖新闻讯 “明明听到他打呼噜,叫醒后却说自己没睡着?”近日,合肥市民朱女士几次推醒丈夫时,却遇到这样的困惑。社交平台吐槽引来了不少“同款”
2025-11-11 12:12:00
西电程鹏飞教授团队研发“人体痕量气体探测装备” 助力重大灾害救援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程鹏飞教授团队接连收到来自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科技处的两封感谢信,信中对该团队在“12·4深圳深江铁路坍塌事故”和“8·7兰州榆中山洪泥石流”两次重大灾害救援中的突出贡献表示高度肯定与诚挚感谢
2025-11-11 12:06:00
山西太原一地下管道爆裂喷出粪便?当地辟谣:系暖气管道破裂喷水后带出泥沙
大皖新闻讯 11月10日下午,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一处地下管道爆裂,褐色水柱喷射而出。有网民在评论区称有粪便喷出
2025-11-11 1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