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
刘宁委员
进一步丰富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教育
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医药文化课程走进中小学校园,但在教材设计、课程设置、师资建设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在实践层面让中医药文化更好融入到中小学课程中?
来自民盟界的市政协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医药人才信息分会副会长刘宁,带来一份关于进一步丰富北京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教育的提案。“中医药领域专家团队可以对中小学教师进行系统培训,建立中小学中医药文化课程师资队伍。本市内多处鲜药种植基地,例如地坛中医药园、香山药植园、北京中医药大学博物馆、中医科学院博物馆、故宫医药展馆等,可以作为课程实践基地。”刘宁说,中医药文化是一把帮助孩子们了解中华文化的钥匙,教材和课程也应注重帮助孩子们建立对中华文化和中医文化的兴趣。“课堂上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开展趣味实践活动,鼓励孩子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针对示范性中医药文化课程以及相关教材缺失的问题,刘宁建议,中小学应针对各学段特点,循序渐进,系统化设计适合小学教育的中医药文化课程及配套教材。对于教材编写和相关实践活动的开展,应聘请中医药专业人员指导,同时应适时改进教学方法,中医专家参与课程评估,给予指导意见。本报记者 鹿艺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8 14: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