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来源:人民武警
一方木匣,三代坚守。这张二十年前拍的照片,是我们家里唯一一张祖孙三代的合影。
端坐在中间的是我的爷爷荣军,他是一名因抗美援朝战争伤残的退伍老兵,复员后一直在家务农并兼任村里的保管员。膝下低坐的是我的爸爸,一旁站立的孩子是六岁的我。第一次听到“钱匣子”的故事后,我们一家三代留下了这张珍贵的相片。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爷爷作为保管员保管着“钱匣子”,木匣是奶奶的嫁妆,钱是集体的。爷爷是上过战场历经生死的军人,特别重视孩子的教育和家风的养成,用他的话说就是“砸锅卖铁拖着棍子要饭,也要供孩子们上学”。在那个年代,农村孩子唯一的出路就是好好读书。
有一天,爸爸急匆匆跑回来要钱交学费,爷爷先是“嗯!嗯”地答应着,然后耐心地说:“你先回去上课,别误了学习,我出去借借,凑够了给你送去,要是借不着,明天赶集卖些粮食再送去。”他边说边摸着爸爸的头安慰,爸爸不耐烦了,大声地说:“匣子里不是有钱吗?”爷爷没说话,把匣子搬过来,慢慢地打开,里面整整齐齐地放着一沓钱,他指着匣子说:“孩子!这里面是有很多钱,但这些钱是公家的,不能给你交学费,公私要分开,违法的事不能干!这是纪律,一定要严格遵守执行!”
爸爸沉默了,他再清楚不过,爷爷只要一提“纪律”便是不能更改的。奶奶忙打着圆场说:“这就出去给你借的,这就出去给你借。”爸爸委屈得流下了眼泪,虽不情愿也无可奈何,但他从爷爷坚定的语气、严肃的态度里明白了一些弥足珍贵的做人的道理,爷爷是在以身作则、廉洁自律,用最朴素的语言、最简单的方式来培育良好的家风,不贪不占,遵守纪律,公私分明。
爸爸长大成人后,慢慢地悟出当年爷爷的教诲,其实就是我们的家训——“多读书、莫违法”。如今“钱匣子”还在,爷爷已经作古,但他的故事还在继续,他的精神永存。爷爷临走前将这方木匣传给了爸爸,爸爸将这种精神又留给了我。如今,我带着廉洁奉公的家训,参军报国,成长为一名部队军官,在新的起点续写家族故事。每每翻看这张相片,见到这方木匣,我们全家都会想起爷爷当年说的话——遵守纪律、公私分明……
“百里才疏勤补拙,一官俸薄俭能廉。”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更应该坚持原则、清正廉明,恪守牢固的道德底线和法律红线,做到对党绝对忠诚,勇于奉献牺牲,用朴素的情怀培养出高尚的情操,用辛勤的耕耘开辟出清朗的天地。
作者:武警第一机动总队吴润昊
整理:杨晓鹏、周方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5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