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人文历史|古代泰山也曾是“不夜山”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12 22:21: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古代泰山也曾是“不夜山”

周郢

古代香客朝山,有一独特习俗,与普通游客正截然相反,即大多选择子夜出行,黎明上香(清高珩《朝岱》“香火逐群礼泰山,半夜鸣金催社侣”语可证;清廷碧霞致祭采用夜间寅时(凌晨四点),清盛《谒岱记》云:“寅正二刻上祭”,很可能来自民间祭祠旧俗)。由此沿盘光焰相继,使泰山成为一座“不夜山”。

较早写到这一风俗者,为明嘉靖朝王世贞《游泰山记》:“三鼓(零点前后)起,启堂之北扉而望,若曳匹练者,自山址上至绝顶,又似聚萤数百斛囊中,光熠耀不定。问之,乃以兹时士女礼元君,灯鱼贯而上者也。其颂祝,亦隐隐可听云。”

崇祯朝张岱《岱志》进一步描述了此壮观场景:“出门,天未曙,山上进香人,上者下者,念阿弥陀佛,一呼百和,节以铜锣。灯火蝉联四十里,如星海屈注,又如隋炀帝囊萤火数斛放之山谷间,燃山熠谷,目眩久之。”当日盘道飞光景象历历如绘。

清代香社延续旧仪,仍然是夜行居多。如顺治朝严书开《乙未东游日记》云:“四鼓(晨一时至三时)自馆舍东南行,望山麓士女络绎登进,灯光万点,莹莹然如星移、如萤熠。”(《严逸山先生文集》卷六)申涵光《登岱》其八:“殿阁盘空界,灯香出绛霄。”(《聪山集》卷三)康熙朝吴源起《四岳游记》:“进山二里许,红门一路火炬迎送,俗名火龙,远望盘旋如龙也。”顾彩《登岱》:“半夜万众登,鱼贯非一队。磷磷列炬光,里里晶蛇蜕。”(《往深斋集》卷一)高孝本《登岱》:“鸡鸣越城阃,盘回入山麓。遥空如聚萤,列炬照岩谷。”(《固哉叟诗钞》卷六)汪懋麟《登岱行》:“绛阙直出九霄上,火龙夜挂千崖巅。”《过泰山三首》其三:“欢腾趋岱岳,灯火接云天。”(清汪懋麟《百尺梧桐阁集》)雍正朝纪迈宜《泰安进香词二十七首》其四:“夜深号佛买长香,上下林峦列炬光。”(《俭重堂诗》卷三)乾隆朝胡德琳《乙未夏五夜登泰山得诗》四首:“腰笋作蟹行,把炬粲萤聚。”(《碧腴斋诗存》卷六)。

乾隆程志隆修《泰安县志》卷八《风土志》“市廛”对此作生动概括:“每当香客云集,铙鼓喧阗,直达红门以上,夜半灯火两行,如繁星之布半天,亦岱麓之奇观也”。

有趣的是,除了香客自秉烛出行,山中人员(主要是丐者)还提供“照明服务”。清人诗文中不乏相关记录,如清初王曰高《岱岳游记》云:“四鼓后,……遵路而西。稍北则见火光一带,自上而下,蜿蜒天半,乃贫儿秉炬以照行人因索施钱者。”孙嘉淦《南游记》去:“贫民男女数千,宿止道旁,然炬以丐钱。”同治时张德彝《三述奇》云:“有老幼男女乞丐无数,小儿赤身,老妪跪而叩首,口内祝言不断。有举灯笼者,然火把者,罗列道中以讨钱。”

这一香火朝山,固然景象壮观,但对泰山生态造成不利影响。一是山中树木被做为燃具,植被遂遭滥伐,清初王沄《漫游纪略》卷三《齐鲁游》玄:“余先在州治中,夜望山间,火光蜿蜒若烛龙,自上属下,终夕不绝。问之,曰:‘为元君供香火者也。’诘朝,升舆登山,行久之,私怪山中曾无拱把之木。既见道旁遗燎,及丛枝槱列,云以照行客,乃知木皆薪之,夜间所睹即是物也,宜其为童山矣。”

二是易引发火灾隐患,知县徐宗干《新建坎桥碑记》中称:“泰民之害安在,火患是也。山谷之间,茅茨比栉,一炬而延数家。”(道光《泰安县志》卷十《职官·宦迹》附录)可能地方官府对此有所整顿,光绪以后,此类记述渐少,或燃灯夜行之风稍息。

当今实施的泰山盘路亮化工程,不仅是对旅游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也是对古代泰山“不夜山”胜景的复现。

(作者:泰山学院泰山研究院首席专家、教授周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3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古代泰山如何防止踩踏事故发生?周郢在古代泰山山会踩踏事件也会不时发生,当地官员又是如何防止踩踏事故发生的呢?明代泰山每逢山会,香众拥塞不堪,亦曾屡次发生踩踏事件。万历时任山东左参
2024-03-12 22:20:00
纪录片《大泰山》:生态岱岳齐鲁观
...。凭崖览八极,目尽长空闲。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曾几时,不少
2023-01-04 14:14:00
“山不辞壤,艺不辍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文献及资助艺术家冯晓东、高波美术精品联展
前 言泰安市美术馆(泰山画院)近几年在抓好展览、公教等工作的基础上,加大专业艺术家创作能力的培养,鼓励艺术家多创作,出精品,取得了显著成效。以连续三年斩获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实现了
2025-08-18 18:12:00
大型纪录片《大泰山》在山东卫视播出
巍巍泰山,雄奇天下;大哉泰山,国泰民安。由山东广播电视台制作的六集大型纪录片《大泰山》正在山东卫视播出。纪录片《大泰山》从自然、历史、文化、民俗、哲学、美学、国际等不同维度,对泰
2023-01-02 23:03:00
从山岳到学派:“一座山”正在成为“一门学问”|青春思政课
...火气十足的街头巷尾、蓬勃发展的国资国企、源远流长的泰山文化……以他们的观察,开启一场理论与实践交织的沉浸式“青春思政课”。鲁网5月28日讯(记者 韩黟瞳 实习生 崔冉冉)数千
2025-05-29 09:14:00
山东新泰用好“文旅+”“最大乘数” 化文旅流量为发展增量
...吉祥(敢敢)”泰如意(当当)成为泰安城市吉祥物;“泰山如意瓷”系列产品、“仰望泰山”泰山茶伴手礼系列产品、“泰山石敢当”皮影文创典藏版系列产品、泰山尊礼国丹食品系列产品等20
2024-06-02 21:05:00
“爱我中华墨韵泰山”——全国艺术名家泰山采风行活动在泰安举行
...族的文化情结。通过此次活动,希望大家多多了解泰山的人文历史资源,多多感受博大精深的泰山文化,尽情吸收泰山的福气,给自己和家人增福添寿。 接下来我们的工作中,一是各项书画活动
2024-08-01 18:37:00
全国文学名刊名编创作笔会暨山东作家主题“深扎”活动在泰安举办
...加活动。本次“深扎”活动,通过实地调研的形式,走进泰山、大汶口文化遗址,探源中华文明,触摸齐鲁文脉,深耕人文沃土的深厚与蓬勃,凝聚文学力量为时代抒怀,守正创新讲好山东故事。2
2024-09-29 11:19:00
泰山脚下上“大思政课”——泰山护理职业学院学子沉浸式探寻黄河泰山文化密码
...相呼应,这些巨幅画作生动展现了黄河流域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民俗风情以及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大家在艺术氛围中探寻黄河和泰山文化密码,汲取中华文化养分
2025-03-18 15:5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巧设诈降计 杀敌显神威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齐世铭故居。(资料图片) 如今,在杏花岭区东山腹地有个风景优美的村庄叫窑庄村。抗日战争时期,东山地区抗日游击队队长齐世铭的故居就在这里
2025-08-26 07:49:00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二)“我自从‘九一八’东北事变、‘一二八’上海抗战之后,悲愤交集……仓卒离家
2025-08-26 08:00:00
山河历劫难 燕赵赤子心——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一)编者按 在抗日战争中,燕赵儿女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
2025-08-25 08:21:00
8台抗战时期缝纫机亮相永清 再现烽火抗战岁月
河北新闻网讯(刘杰、庞趁友)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近日,位于永清高新区的缝制工具博物馆举办专题展
2025-08-25 11:23:00
主创:王信 王瑜 杨梦云 杨云飞 蔡城池一审:余从源二审:姚腾 余旭三审:唐全寿
2025-08-25 11:29:00
齐风载典,那些定义齐文化精神的传世著作
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长河中,齐文化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智慧光芒。这片诞生了姜太公、管仲、晏婴等贤才的土地,不仅孕育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2025-08-25 15:25:00
长图|御外敌,建功业!99岁老兵参与见证世纪变迁
百岁烽火心,一世报国情从远征军战士到新中国建设者,樊超群用一生诠释忠诚与信仰跨越硝烟与时代他始终屹立,始终坚守始终与民族生命同频共振滑动屏幕跟随这位99岁抗战老兵的人生记忆向把青春献给祖国的英雄致敬
2025-08-25 15:34:00
《渤海子弟兵抗战史》连环画连载之韩家集歼灭战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抗战烽火里,渤海大地曾见证无数子弟兵执戈卫国的壮举;八十年后,一部泛黄的连环画为我们重启那段热血记忆
2025-08-24 19:54:00
一唱一叹皆是爱!《大唐贵妃》演绎千年缠绵。
2025-08-23 08:58:00
贤哲言行铸成语!齐文化中流淌的千年智慧
从稷下学宫的思想交锋到朝堂上的治世箴言,从战场谋略到市井百态,每个成语背后都是一段鲜活故事。或讲处世之道,或述为政之德
2025-08-23 09:27: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带你回望解放长春那段历史
备受瞩目的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已经拉开帷幕,在展览现场,“热烈庆祝长春解放”几个大字一下就抓住了大家的目光,也将人的思绪拉回了20世纪40年代
2025-08-23 11:05:00
我们的抗战|铁血村庄:守家即守国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岳致呈 刘志坤 邱明80多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齐鲁大地上的一个个村落,以血肉之躯筑起全民抗战的铜墙铁壁
2025-08-23 11:14:00
...近日,中国电影《东极岛》在澳大利亚、英国等国上映,引发了海外观众的热议。这部影片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生动再现了1942年东极岛渔民勇救英军战俘的感人故事
2025-08-23 12:08: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杨洋,你把掌天瓶落吉林了
热播剧《凡人修仙传》里,杨洋扮演的韩立靠着神秘的掌天瓶一路逆袭,可谁能想到,这只让修仙者趋之若鹜的神器,竟悄悄把“同款”落在了吉林
2025-08-23 13:11:00
父辈的抗战丨百岁老兵邓传丙用一生书写家国情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 通讯员 韩学平“为啥要参军?为了保卫家国!为亲人报仇!”已到期颐之年的邓传丙,忘记了很多往事
2025-08-23 1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