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2025手机消费观察:七成用户关注折叠屏手机 多形态多场景融合是核心吸引力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5-08-16 20:23:00 来源:鲁网

手机已经从通讯工具成为了生活的集成入口,消费者对手机功能的需求和选择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近日,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联合京洞察发起调研,通过与1000位消费者的对话,了解手机使用习惯变化、形态偏好、换新诉求及迭代期待,调研结果显示:

近五成人同时使用两部手机,将工作与生活及娱乐功能分离需求明显,其中,48.6%的用户使用多部手机隔离工作与生活,希望清晰生活的秩序感,39.5%的人将手机分为主要手机和娱乐手机,18.7%的人表示双机轮流使用,可以减少单机电量焦虑。

69.3%的用户视手机为生存/生活入口,69.8%的人将手机电量和信号列为安全感第一来源。

“一步到位”成手机换新主流消费理念,大存储、功能顶配、快充及超长续航成为手机换新核心诉求,超八成用户倾向高配置,71.7%追求512GB大存储起步,54%看重强续航能力。

折叠屏手机、AI手机期待值较高。七成用户了解并关注折叠屏手机产品,便携、大屏、场景融合是核心吸引力。95.3%的用户已使用手机的生成式AI工具,用户更看重AI手机的实用功能而非技术堆砌。

48.6%用户双机并行:技术适配之外,工作与生活及娱乐分离需求明显

“一部安卓机玩游戏、一部iPhone聊工作,既能兼容不同App,又能让私事和公事互不打扰。” 这样的双机配置在当下并不少见。调研数据显示,48.6%的受访者同时使用2部手机,接近半数用户形成稳定的双机使用习惯,13.5%的用户甚至使用3部及以上手机,多设备并行使用已从小众选择变为主流常态。

人们热衷双机的原因看似简单,实则藏着技术适配与心理需求的双重考量。表面上看,双机是为解决技术层面的适配问题:部分用户因想同时体验iOS与安卓两种生态选择多机,部分因运营商套餐组合、国内外号码区分等通讯需求,还有用户为功能互补,用高端旗舰机保证核心体验,用旧机承担长续航、游戏专用等细分功能。这些技术层面的需求,构成了双机使用的显性理由。调研显示,有21.1%的人想要通过“双持”同时体验iOS和安卓两种生态,实现“生态破壁”。

但更深层而隐匿的驱动因素,是数字时代人们对秩序感、边界感与私密空间的迫切渴望。在手机无孔不入的当下,工作消息弹窗随时打断生活、社交软件模糊私人与公共领域,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双机实现工作与生活的“物理隔离”,避免信息串扰带来的混乱。“双机的本质不是折腾,而是用最直接的物理隔离,在数字世界里保留最后一块生活自留地”,职场人刘敏的话道出了核心。正如调研中双机用户的共同特征:他们更关注跨设备协同却刻意保持场景分离,这种矛盾恰恰印证了现代人对数字边界的渴望,核心诉求是“重建生活秩序感”。

2025手机消费观察:七成用户关注折叠屏手机 多形态多场景融合是核心吸引力

手机成为生活集成入口,近七成用户存在手机电量和信号焦虑

“早上刷门禁、中午订外卖、晚上打车、购物,包括遥控家里的智能家居系统,手机没电的瞬间,像突然断了与世界的连接。” 这种感受并非夸张。调研显示,69.8%的用户将手机电量和信号列为 “安全感第一来源”,69.3% 直言手机是 “生存/生活入口”,从打车、挂号到社交办公,现代人的一天几乎被手机无缝串联。手机早已不是外在于人的工具,而是进化为像手脚一样自然的“数字器官”,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缝隙。

这种“器官级”的深度融合,也体现于手机功能的极致集成上:58.1%的用户把手机当作“记忆银行”,照片视频存储着人生轨迹;56.2%将其视为“社交通行证”,社交账号是身份的延伸;51.1%用它替代钱包钥匙,支付、门禁全靠一部设备搞定。孩子的成长记录、客户的重要资料、个人的社交关系,全部存储在一部小小的手机里,它承载的是现代人在赛博世界中的完整镜像。正如市民王女士所说:“丢手机比丢钱包慌,钱包丢了是钱的事,手机丢了像把人生片段弄丢了。”

谈及使用两部手机的其他原因,“电量焦虑”也占有一席。调研中,有18.7%的人表示会轮流使用两部手机,减少单机带来的电量焦虑,充电宝不离身、两部手机换着用,是手机电量的“双保险”。

换新核心诉求:82%选顶配、71.7%追求大存储、54%重续航,长期性价比成关键

“换新机时宁愿多花点钱买大存储、高配置的,省得用一年就焦虑卡顿、空间不足,算下来反而更划算。” 这是消费者对手机换新的普遍心态。调研显示,用户换新决策高度聚焦于三大核心需求:大存储、高配置与强续航,背后是对长期实用价值的深度考量。

71.7%的用户明确要求下一部手机要“512GB起步,1TB不嫌多”,当前用户手机存储配置中,512GB占46.6%,256GB及以上合计达94%,128GB及以下仅6%,大存储已成为绝对主流。这一趋势源于手机承载的功能越来越多:58.1%的用户用手机存储照片视频作为“人生记忆”,41.2%将其当作“移动办公室”存放工作文件,再加上App体积膨胀、4K视频拍摄普及,存储需求呈爆发式增长。

2025手机消费观察:七成用户关注折叠屏手机 多形态多场景融合是核心吸引力

“我手机里存着孩子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视频,还有客户资料和设计素材,256GB用了不到两年就天天提示存储不足,每次删照片都像‘断舍离’,太煎熬了。” 摄影爱好者兼设计师王嘉的经历颇具代表性。数据显示,62.5%的用户曾因存储爆满遭遇功能受限,44.5%的人甚至遇到过微信无法打开的尴尬,存储焦虑已成为手机换新第一驱动力。

在更换手机时,82%的消费者倾向选择高配置手机,其中28.1% 因使用频率高选择高配,27.7%为长期使用做准备,26.2%认为高单价产品就该配高配。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认可在购买手机等高客单价产品时要践行“一步到位”的消费理念,他们不再盲目追求低价,而是学会了从全周期性价比的角度 “算总账”。

数码爱好者李响的经历很有代表性:“前年花4000元买的中端机,用两年就卡顿严重、续航崩了,换新又花4000元;今年直接买8000元顶配旗舰,打算用三年,平均每年成本反而更低。” 调研显示,40.4%的用户换机周期为2-3年,高配手机能减少因性能不足而频繁换机的隐性成本,虽然看上去一次性花费较高,但如果从整个使用周期的角度综合考虑,反而比频繁换机更省钱,加上高配手机所带来的更好使用体验,综合性价比更高。

事实上,“一步到位”的消费理念在汽车、家电、家居等高客单价产品领域已得到很多用户认可。81%的用户在选购电子3C产品时、50.4%的人在选购大家电产品时、39.7%的消费者在选购厨房电器时,都会追求更高配置,践行一步到位“省钱学”。对用户而言,顶配的贵是一次性投入,换来的是长期流畅体验与省心使用,这种“花钱买省心”的理念正在成为消费主流。

强续航能力是用户更换手机时另外一个重要考虑因素,54%的用户将“超级快充、超长续航”列为换新必选项,79.7%的用户直言担心“耗电太快,充电宝不能离手”。“上次出差赶高铁,手机只剩10%电,一路上不敢开导航、不敢刷视频、不敢回消息,生怕关机耽误事。” 上班族赵磊的经历道出了续航的重要性。数据显示,续航问题已影响用户核心体验:30.4%的用户因电量不足遭遇App闪退,21.7%甚至错过重要拍照场景。

58.3%户了解折叠屏手机,七成考虑购入,场景融合为核心吸引力但耐用性存忧

折叠屏手机作为形态创新的代表,正以高关注度成为手机市场的新焦点。调研显示,42.3%的用户 “基本了解折叠屏手机,能列举在售机型”,11.9%“高度关注,新品发布就想上手体验”,4.1%已实际使用,三者合计达58.3%,表明折叠屏手机已从小众尝鲜开始走向大众认知。更值得关注的是,70.1%的用户明确表示会考虑购入折叠屏手机,其中35%倾向横折叠形态,22.1%偏好竖折叠,反映出强劲的潜在消费需求。

折叠屏手机之所以受关注,本质是解决了传统手机大屏与便携不可兼得的痛点。62%的用户看重其“展开后大屏,观影、办公、多任务更方便”,54.9%期待“分屏操作,一机两屏效率更高”,43.7%青睐“便携性,带一部手机同时拥有平板体验”。“出差带横折叠屏,展开能写方案,合上能揣口袋,不用再背电脑和平板,减负太多了。” 商务人士赵鹏的体验,正是折叠屏场景价值的生动写照。

此外,折叠屏的科技感与个性化也成为吸引力加分项。22.9%的用户认可其 “外观潮流,科技感拉满”,16.8%将其视为 “高端化象征”。尽管关注度高涨,但用户对折叠屏手机仍有明确顾虑:61.6%担忧铰链或屏幕寿命有限,57.1%觉得换屏、修铰链费用过高,48.4%吐槽其机身厚重。不过,对折叠屏手机无兴趣的用户仅占13%,这表明多数人对折叠屏手机的期待远大于顾虑。

用户的矛盾心态恰恰指明了折叠屏手机的发展方向:既要保留场景融合的核心优势,又要继续攻克耐用性、轻量化、成本控制等技术难关。正如调研中已使用折叠屏手机用户的反馈:“如果能解决折痕和重量问题,愿意为创新买单。” 这意味着,随着铰链技术升级(如20万次折叠测试认证)、超薄玻璃应用和价格下探,折叠屏手机有望从高关注转化为高普及,成为下一个消费升级的增长点。

京东采销表示,因为折叠屏手机品类技术的创新,用户更加关注产品的耐用性,也关心如果产品与预期不一致,能不能退。聚焦于此,京东采销团队将大量首创创新服务带到用户面前,降低了用户的决策成本。早在2021年,京东就实现了官方自营安卓手机(包括折叠屏手机)激活也能7天无理由退货,后续还推出了“30天无忧试”、“180天只换不修”等服务。

2025手机消费观察:七成用户关注折叠屏手机 多形态多场景融合是核心吸引力

95.3%用户已使用过手机生成式AI工具,实用功能成破局关键

AI技术正深刻重塑手机的核心体验,从简单的功能辅助升级为主动服务的智能伙伴。调研显示,95.3%的用户已使用手机生成式AI工具,57.3%将AI用于生活琐事辅助,54.2%用于工作提效,AI与手机的融合已从概念走向日常。这种普及为AI手机奠定了坚实基础,58.4%的用户认为未来手机会从工具进化为“智能体”,能跨App主动执行任务,解放双手。

从对AI手机的具体需求上看,用户的期待高度聚焦实用场景。67.8%的用户最关注 “跨App任务执行,一句话搞定复杂操作”,46.9%关注AI修图,45.6%期待AI电池管理优化续航。“现在开远程会议,手机AI能自动生成纪要并标注待办事项,比人工记录高效太多。” 程序员陈宇的体验印证了AI的价值。从高频使用的AI软件来看,64.2%依赖手机自带语音助手,63.7%使用通用大模型,44.9%借助搜索/浏览器AI,这些工具已成为提升效率的刚需配置。

不同用户对AI功能的需求呈现显著分化:年轻人热衷AI游戏辅助等新奇功能;商务人士青睐AI会议纪要等效率工具;中老年用户期待AI健康监测等实用功能。“我更希望手机AI能帮我整理杂乱的微信聊天记录,自动提取重要信息,而不是花哨的数字人功能。” 教师林晓的需求道出了本质:用户需要的是懂场景、能落地的AI。

值得注意的是,用户对AI手机的态度存在分层:45.8%认为 “未来可期”,39.9%表示 “值得观望”,10.5%觉得 “概念大于实质”。这种分化反映出用户既渴望AI带来的便利,又担忧功能落地效果与数据安全的矛盾心理。

近七成用户有手机存储空间升级需求,超半数人觉得1TB及以上才够用

调研中,消费者对于手机存储空间升级的趋势和需求都很明显。对比数据显示,一年前,256GB的手机是主流,有43.6%的人在使用;如今,512GB的手机是主流,有46.6%的人在使用。

但是经过一年时间的存储空间升级后,目前,能有底气地说出 “我的内存完全够用”的消费者只有15.7%,有45.8%的人担心剩余空间不够用,或者已经不够用。有44.5%的人表示自己经历过“微信不能正常打开”的尴尬时刻,41.8%的人因为空间不够无法更新系统,39.7%的人“连扫码都要转圈圈”,37.9%的人还提到,自己在拍照、录像时按钮变灰,被提示“剩余空间不足,无法保存”。

2025手机消费观察:七成用户关注折叠屏手机 多形态多场景融合是核心吸引力

当下,有67.9%的消费者表示有手机存储空间升级需求。在消费者眼中,到底多大的存储空间才能满足日常所需?作为对比,一年前,认为512GB就够用的消费者占比最多,为45.2%;本次调研显示,认为1TB及以上才够用的用户占比最多,为52.6%。

存储空间升级的趋势也体现在消费数据上,京东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京东512GB及以上大存储空间手机的购买用户同比增长超30%。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手机存大运行内存、大存储空间的高配要求,京东818手机节特别推出了“内存直升”专场活动,即日起至8月18日,来京东APP搜索“818手机节”,可享多款大内存机型至高立减千元,还有分期免息、国家补贴15%、以旧换新至高补贴1500元等多重福利,省钱获得“内存自由”。

责任编辑:赵家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17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从形态突破到生态跃迁:华为三折叠的「鸿蒙时刻」
...治者,华为为三折叠生态提供了足够的出货基础与开发者吸引力。如今的三折叠领域,除开华为,也只有华为。因为三折叠技术不仅是加了一块屏幕铰链这么简单,更是因为它是涵盖形态突破和生态
2025-09-05 00:13:00
...理解和分享,且比长剧更具创意,短视频本身对用户极具吸引力,调查显示,73%的消费者更喜欢浏览短视频;二是广告推动作用明显,全球用户尤其是北美用户已习惯从垂直视频中获取资讯,全
2025-03-12 23:29:00
行业仍在迷雾中,看创维如何解答彩电业下行难题
...率越来越低的背景下,智能化、画质提升对于消费者来说吸引力并不明显。因此,品牌需要在更多方向寻找“增量”。 比如,产品形态的创新。纵观近几年电视市场的发展,其明显的规律就是产
2023-08-21 22:15:00
华为不仅要做鸿蒙电脑 还要做可折叠鸿蒙电脑
...能提供更大显示面积,对于移动办公人士来说这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就好像三折叠一样,折叠后可以装在兜里,但是展开后屏幕尺寸却达到了10.2英寸,不论是娱乐还是办公都更实用。当然,折
2025-05-15 23:16:00
iPhone SE 4/OPPO小屏机扎堆!为什么小屏手机又火了 原因揭开
...屏手机受到大众欢迎的,其实是这些机型具备的拥有极高吸引力的其它卖点,小尺寸只能算是或猎奇或怀旧的锦上添花。我们不妨来看看目前市面上大火的几款小尺寸——小米15,其最大的特色仍
2025-02-19 18:57:00
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再添“新势力”
...招商、为企服务等为一体的完整“打法”,这对企业极具吸引力。目前,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全链条完备,拥有江淮、蔚来、大众安徽、比亚迪、长安、安凯等一批整车企业,集聚产业链企业500
2023-09-22 00:57:00
荣耀Magic7系列再次被确认:回归直屏形态,配置也基本清晰
...题。况且除了屏幕形态和素质之外,核心配置参数方面的吸引力也是极强的存在了。比如核心配置方面,荣耀Magic7系列将搭载骁龙8Gen4处理器
2024-08-19 20:02:00
...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文化感召力增强对全球消费者的吸引力。携程数据显示,近1个月,海外游客“灯会”“京剧”“川剧变脸”等文化类项目门票订单同比增长超6倍。据国家移民管理局预测
2025-02-02 08:38:00
《安徽省消费新场景建设导则》发布 推出“新十大消费场景”
...心吸引物是由旅游吸引物的概念引申而来,是消费新场景吸引力的核心来源,通常是指促使人们前往某地消费的所有核心因素的总和,包括用来吸引消费的相关资源、产品、活动、服务、设施等事物
2024-10-09 16:08: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佳盛机电乘风而上,今年前8月产值同比增长超38%抢占新赛道,270多名员工假期忙“冲刺”南报网讯(通讯员单维亮记者张希)“我们是智能电网产业链条上的配套企业
2025-10-07 08:41:00
培育壮大十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丨十堰臻融:创新与技改“双轮”驱动 产值同比增长30%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何旭 通讯员 胡新)科技创新是提升核心竞争力关键。十堰臻融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智能化装备升级与专利技术研发为双引擎
2025-10-07 20:43:00
沉浸式AR科技盛宴:打造“可触摸”的科普实验室,重构科普新形态
这个国庆去哪玩?中国科学技术馆告诉你!2025年10月1日——10月7日由中国科学技术馆、北京峰火文化科技有限公司、Rokid联合打造的以“探境・AR科技智慧”为主题的AR体验活动正火热开展中
2025-10-07 09:05:00
2025年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大赛总决赛落幕 西工大获奖数量质量再创新高
近日,2025年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系统能力大赛各赛道总决赛圆满落幕。本届大赛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2025-10-07 11:40:00
太划算!遵义多重补贴点燃消费热情
多彩贵州网讯国庆中秋“双节”同至,遵义市推出的“悦·遵义‘双节’欢乐购”促消费活动覆盖整个长假,其中“焕新过节·乐享生活”家电家居促销活动形式丰富
2025-10-07 14:51: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安琪9月23日,2025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开幕式上,一批全球首个、国内首批、性能全球最高的科技成果密集亮相
2025-10-06 09:49:00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众多家庭出游的重要选择。为进一步破解高速服务区“充电难、排队久”的现实困境,山西交控集团坚持“科技创新+服务升级”双轮驱动
2025-10-06 18:01:00
邮储信用卡气球雨惊喜派对即将空降青岛李沧万达,国庆中秋邀您共启幸运之旅!
鲁网9月30日讯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同庆之际,为回馈广大市民与持卡人长期以来的支持,邮储银行青岛分行将于10月1日-8日
2025-10-06 14:11: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于洁尘 通讯员陈天骄“干我们这行的,哪有节假日?越是假期越要忙。”10月5日一大早,28岁的陈潇离开南京
2025-10-06 09:48:00
节日我在岗丨十堰高周波:抓创新赶订单 全力冲刺年度目标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林)在国庆中秋假期,位于十堰经济开发区的十堰高周波科工贸有限公司抓创新赶订单,全力冲刺年度目标
2025-10-05 20:21:00
节日我在岗丨艾斯卓智能科技:节日不休 赶制订单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耿吉国)放假不放松,生产不停工。国庆中秋长假,我市各生产企业铆足干劲抓生产、赶订单,奋力冲刺年度目标任务
2025-10-05 20:21:00
普阳钢铁工程机械用高强高韧宽厚板全国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一块宽厚板的靶向发力——“铁疙瘩”怎样变成“金娃娃”(十)从矿山到港口
2025-10-05 07:47:00
人气旺 厦门多个商场假日客流爆棚、销售额亮眼
集美大悦城商圈内,小朋友和机器人亲密互动。(本组图/厦门日报记者 黄晓珍 摄)国庆中秋假期, 厦门SM购物中心潮玩店内人气火爆
2025-10-04 09:20:00
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公开征集一批河北省高质量数据集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9月26日,河北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
2025-10-04 08:03:00
央媒看太原9月30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栏目以《双节市场备货足美食特产受青睐》为题,报道了假期到来,太原市各大综合市场提前备货
2025-10-04 07: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