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邬思道真的是被孙嘉诚处死的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28 22:1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雍正王朝》中那个敢于和本部堂官撕打;敢于正面和总理王大臣呛;更敢于在年羹尧圣宠正隆、势头正盛的时候上疏弹劾的孙嘉诚,乃系清朝历史上雍正朝名臣孙嘉淦的原型。

孙嘉淦,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以敢于直言纳谏而闻名于世。孙嘉诚对于孙嘉淦刚毅、正直的性格演绎较为充分,只是该剧对于孙嘉诚的结局演绎加入了剧情发展和人物性格塑造的艺术需要,有所变动。雍正皇帝在孙嘉诚和年羹尧已经水火不容的前提下,还将孙嘉诚派往西北推行新政,这是雍正皇帝的帝王心术所在,更是雍正皇帝阴暗权谋的集中表现。

刚刚登基,急需建立自身政治势力的雍正皇帝,把敢于直言纳谏、一片赤胆忠心、一心为公为国的孙嘉诚成为他刻意培养的对象。只是雍正皇帝太过心急,没有纳取张廷玉“稍加时日,加以磨炼”的建议,就直接将其任命为正三品的都察院监察御史。

雍正皇帝为何如此着急?他对孙嘉诚的破格重用,目的何在?

雍正皇帝在“九王夺嫡”事件中虽然也有对部分朝臣的拉拢,也有对自身政治势力的搭建,但对于治理一个偌大的国家而言,这些政治势力远不够雍正皇帝所用。面对廉亲王胤禩强大的政治势力,面对众多朝臣的表明顺从、背地掣肘,雍正皇帝必须在短时间建立一个以自己为中心,覆盖所有职能部门、遍及地方政府的政治集团,才能从根本上稳固自己的皇权统治。

雍正皇帝重用李绂等清流派名臣,想要拉拢这个代表着天下学子的势力集团失败后,对于都察院、国子监这类严重影响朝野舆论导向所在的皇权掌握、势力延伸更是势在必行。

再加上,雍正皇帝作为刚刚继位的新君,对于康熙朝时期的种种弊政延续,不能明言,更不能公开明令废除。所以,雍正皇帝必须找一个敢于“言朕所不能言、行朕所不能行”的刚直之臣代替自己站出来公开指责、抨击弊政,让雍正皇帝能有废黜弊政、推行新政改革的由头。

所以,雍正皇帝不能再等,更不能让孙嘉诚的棱角磨平,他要的就是孙嘉诚在自己立足未稳的时候给予绝对支持;要的就是利用孙嘉诚的棱角来对付和刺痛那些对自己掣肘的反对势力。

邬思道真的是被孙嘉诚处死的吗

01雍正皇帝派遣孙嘉诚前往西北的背后

既然孙嘉诚对雍正皇帝的用处良多,既然他是雍正皇帝稳固皇权、管控朝局较为关键的人物所在,那么雍正皇帝为何在明知道孙嘉诚和年羹尧已经水火不容,却还要把孙嘉诚送到西北,送到年羹尧的势力范围,将其送入虎口呢?

表面上看,雍正皇帝的决定并不是冲动的,更不是有意将孙嘉诚送入虎口的!

1、雍正皇帝之所以不惜倾全国之力,也要坚定支持年羹尧取得西北战事的胜利,就是因为这场战事对于雍正皇帝太关键了!

雍正皇帝刚一继位,就将皇八子胤禩任命为总理王大臣,这既是对皇室宗亲的缓和态度,以赢得统治阶层内部的团结和拥护;又是暂时麻痹强大的“八爷党”势力集团,赢得自己巩固自身皇权统治的时间需要。西北战事,更是雍正皇帝用来转移朝野反对声音、维护皇帝权威的最有效办法。

年羹尧通过西北战事的大胜,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西北地区的绝对权力,稳固了自己对于清朝至为重要的一支军事力量,从大局来看,这是雍正皇帝稳固皇权统治的有利条件,更是雍正皇帝用以震慑朝臣的关键力量所在。

也就是说,年羹尧在西北的大胜,让朝野的反对势头大幅度降低,雍正皇帝对于孙嘉诚的利用不再那么重要和必须。

2、解决了对外矛盾,剩下的就是雍正皇帝自身政治势力内部的矛盾应对问题。

拥有了拥立之功和西北军功以后,年羹尧已经不再是那个需要费尽心思赢得皇四子胤禛信任和提拔的潜邸奴才,他已经成为事实上的“西北王”,已经成为雍正皇帝必须倚重甚至有所忌惮的实权派封疆大吏。

对于年羹尧的种种作死表现,雍正皇帝出于维护皇帝形象和名声的考虑;出于年羹尧刚获得军事胜利,其部将士气正盛,对年羹尧马首是瞻的忌惮;出于需要年羹尧这一个强有力的军事力量支持自己的具体考虑,而只能暂时忍耐年羹尧的“僭越犯上”。

但是,任何一个帝王都不会允许有敢于挑战自己皇帝权威的权臣长久的存在下去,所以雍正皇帝必须对年羹尧有所防范,有所动作。将孙嘉诚派往西北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孙嘉诚可以监视年羹尧,让年羹尧有所顾忌、作死行为有所收敛。

3、西北的军事防御系统耗费了朝廷太多的人力物力,雍正皇帝需要一个理财能手、一个耿直之臣前往约束。

西北战事对于朝廷财政的消耗之大,让雍正皇帝不得不使用“杀鸡取卵”的抄家办法才能供应上西北的消耗。原本想着战事胜利以后,西北的消耗会有所减少,但年羹尧所“建立”的西北军事防御系统对于钱粮的需要更为庞大,这让原本就捉襟见肘的国家财政,变得更加举步维艰。

邬思道真的是被孙嘉诚处死的吗

“开源”暂时无法完成,雍正皇帝也只能从“节流”方面花心思。

曾任户部主事的孙嘉诚,能够看出制钱的弊端,说明雍正皇帝对其“理财能手”的称呼并不是没有来由。再加上孙嘉诚的刚直果敢、冷面无情,如果没有年羹尧的刻意阻拦,孙嘉诚对于西北财政的治理和约束肯定能够收到实际效果。

所以,雍正皇帝将孙嘉诚派往西北,既是对孙嘉诚的“人尽其才”;又是出于当前朝局、政治势力管控的具体需求,乃系雍正皇帝的理性、明智之举。

但是,孙嘉诚的作用就只有这些吗?雍正皇帝的帝王心术就只有“王道行之”的正面使用,而并无阴冷权谋的打算?

当然不是!

雍正皇帝派遣孙嘉诚前往西北,还有更深一层的用意,这也是雍正皇帝继位以后,少有的阴暗面体现。

前面已经提及,雍正皇帝对于孙嘉诚和年羹尧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而且一心想在西北地区建立自己“割据王朝”的年羹尧更不会允许有任何别的势力渗透到西北地区,哪怕是雍正皇帝的势力。

同时,年羹尧所建立的就军事防御体系真的需要那么多钱粮吗?

当然不是,他只是在尽可能的收敛钱财,尽可能的拉拢和培植自身势力,为自己成为“西北王”的终极梦想添砖加瓦。所以,年羹尧也不会允许孙嘉诚插手西北财政,更不会允许孙嘉诚凌驾在自己之上,把控西北的财政大权。

所以,雍正皇帝对于孙嘉诚前往西北后的命运几乎可以确定,那就是孙嘉诚定会死在年羹尧手上。如此一来,雍正皇帝就有了年羹尧大过的把柄,就有了“诛杀功臣”的正当理由。

只是,雍正皇帝在阴冷布局的同时,还对年羹尧抱有一丝幻想,还对孙嘉诚能够完成自己的“王道”目标抱有幻想。这冷血的阴暗布局只是雍正皇帝迫不得已的两手安排!

02孙嘉诚被派往西北的另外目的

雍正皇帝当初将孙嘉诚安排在都察院,就想让其利用职务之便,达到制造有利于雍正皇帝的舆论导向,让其帮助自己联合朝臣、拉拢朝臣。诺敏、张廷璐被杀,就有孙嘉诚的“助攻”因素在内。孙嘉诚能够说动张廷玉这等政治智慧已经登峰造极的老臣,就足以说明孙嘉诚的“统战”功力。

雍正皇帝将孙嘉诚派往西北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充分利用孙嘉诚的“统战”能力,对年羹尧军中部将尽可能的“策反”,以备将来必要之时,让雍正皇帝清算年羹尧能有更大的把握。

年羹尧杀掉孙嘉诚,雍正皇帝为什么只派了一个图里琛就将年羹尧经营了数年的西北大军轻松拿下?原本对年羹尧忠心耿耿的岳钟琪,真就仅凭图里琛手中的一份圣旨,就立马更换立场,取代了年羹尧的大将军之位?

当然,这里面有着西北将领对于王道正统的顺从和忠心,但也绝对和孙嘉诚前往西北以后的“统战”、“拉拢”工作分不开关系。

其实,早在年羹尧未取得西北战事的胜利之前,雍正皇帝已经在刻意安排对于西北将领的拉拢和掌握工作。

那十个被派往西北军中的御前侍卫,就是雍正皇帝对西北将领“统战”工作的试探。但十位御前侍卫,刚到军营就几乎被年羹尧悉数收买,让雍正皇帝的第一次安排以失败告终,所以才有了委派孙嘉诚前往西北的补充。

从年羹尧被迅速架空权力,岳钟琪不费吹灰之力就掌握了西北军权,说明孙嘉诚的“统战”工作确实收到了绝对效果,完成了雍正皇帝的嘱托。

03孙嘉诚和邬思道之间的关系

(这部分是对于笔者所成上一篇文章的结尾设置补充!)

按照热心的粉丝评论,似乎对于笔者解析的邬思道结局并不认可,认为凭借邬思道的智慧高度他断不会在逃离河南以后,再前往已经被自己认定会很快倒台的年羹尧处。

对此,笔者有着另外的考虑。

邬思道为什么会选择年羹尧处作为自己逃离河南以后的选择?

1、邬思道能去哪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雍正皇帝想要诛杀邬思道,邬思道逃到哪里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押送河南军粮前往西北军中时,邬思道对于年羹尧“灯下黑”的提示,不就是邬思道对自己最终归宿的安排吗!

离开对自己有了杀心的雍正皇帝,邬思道先是投奔李卫,转而投奔田文镜,这两位可都是雍正皇帝的心腹之臣。在田文镜处,任性的邬思道自知彻底得罪了雍正皇帝,只能逃离。他料定雍正皇帝不会想到自己会敢于躲在年羹尧处(另一个雍正皇帝的心腹重臣),不会傻到将自己的脖子伸到雍正皇帝的刀下。

2、就算雍正皇帝知道邬思道躲在年羹尧处,对于邬思道而言,当时的年羹尧也是唯一一个拥有绝对实力,能够保护自己的所在。

年羹尧在取得西北战事胜利以后,面对前来迎接的雍正皇帝敢于“驱马向前”;在张廷玉宣读封赏年羹尧的恩旨时,敢于“端坐听封”;更是敢于在雍正皇帝面前说出“自己军中将领自知军令,不知皇上”的狂悖之言。对年羹尧有大恩的邬思道,如果真遇到了雍正皇帝的生命威胁,他肯定也敢于和雍正皇帝正面杠,保下邬思道。

当时,邬思道却没注意到雍正皇帝对于西北军中早就有的“统战”工作,早就牢牢掌握了西北地区实际上的控制权。也就是说,年羹尧这个“泥菩萨”,被邬思道高估了!

3、另外,当初和邬思道差点走到一块的年秋月,年羹尧的亲妹妹,已经被晋封为皇贵妃了。真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年秋月才是邬思道最后一道挡箭牌。

年秋月临终的那一句:

“告诉邬先生,我先走了!”

真就只是对曾经过往的留恋和惋惜?

并不尽然,而是年秋月早就和躲在年羹尧处的邬思道取得了联系,为邬思道能够得到年羹尧的保护,亲自求了情。

只是,邬思道同样没想到,躲开田文镜以后,在西北又遇上一个“田文镜”,而且孙嘉诚手中拥有的生杀大权远远超过了田文镜。

邬思道前往西北以后,必须为年羹尧提供实际的帮助,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才能让年羹尧死心塌地的保护自己。而对于当时的年羹尧而言,孙嘉诚就是阻碍年羹尧向“西北王”进发的最大障碍,所以邬思道肯定会想尽办法来帮助年羹尧对付孙嘉诚。

孙嘉诚的“二杆子”脾气一上来,甚至都不用雍正皇帝的密令,就会直接要了邬思道的性命,他才不会顾及什么政治影响、什么大局环境。更何况,对于这个肯定会影响雍正皇帝全面布局计划的“危险人物”,早在他离开河南的时候,雍正皇帝已经向他所有可能到达的地方(不包括李卫处,因为雍正皇帝亲自过去了)下达了诛杀令!

这样一个对自己大有用处的人物,被孙嘉诚处死,年羹尧还会留着孙嘉诚吗?而且,年羹尧还可以装作不知道邬思道和雍正皇帝之间的矛盾激化,而将“替主子的昔日好友报仇”作为除掉孙嘉诚的正当理由。

雍正皇帝用一个孙嘉诚,用一个对自己不再那么重要的孙嘉诚,换了邬思道和年羹尧的两条性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9 00: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孙嘉诚因为求雨得罪雍正,雍正仅用一招就解决了他
...为官之道,顺便带你解析一下孙嘉诚真正的死因。首先,雍正皇帝刚继位的时候,朝廷之中八爷党的势力极大,幸亏年羹尧的西北大捷才让他坐稳了皇位。可是年羹尧居功自傲,不懂得收敛,所以引
2023-04-10 19:25:00
清流,到底有多可怕?孙嘉诚死后,雍正彻底输给了他们
...四省、统帅二十多万兵马;但此时的胤禛也已经升级成为雍正皇帝,能将年羹尧高高捧起,更能将年羹尧一下摔死!可年羹尧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甚至处死了雍正皇帝专门派往西北随时给年羹尧“
2024-06-23 20:35:00
难怪孙嘉诚被年羹尧砍了,你看他在西北发现了啥秘密
...上是有原型的,叫孙嘉淦,也是以直言进谏出了名,深受雍正皇帝和后来的乾隆皇帝厚爱。跟剧中被年羹尧处死不同,人家是历经三朝而不倒,官至左都御史、直隶总督、协办大学士……在《清实录
2024-05-14 09:07:00
雍正推“火耗归公”,年羹尧为何激烈反对
..."火烧连营"的做法,攻杀了雍正非常信任和尊敬的大臣孙嘉诚。在年永祚看来,他之所以抵制"循环消费之火",不仅是因为这一制度触及了他的现实利益,更重要的是,在年永祚的"统治"下,
2024-04-28 11:27:00
...年羹尧,这个名字在清朝历史上可谓是如雷贯耳。他曾是雍正皇帝的得力干将,权倾朝野,被封为“西北王”。然而,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大将军,最终却落得个凄惨的下场,被贬为守城门的杭州参
2024-10-18 12:43:00
老八实力到底有多大,让雍正到生命最一刻才将其摆平
...这就是他一向办事方式,可见老八驾轻就熟这一套了。在雍正皇帝继位初期,在诺敏和张廷璐事件后,胤禩暗中串联官员上书力保他们,直接打雍正的脸。而年羹尧和后来的田文镜,被清流和文官御
2024-05-06 16:50:00
为何年羹尧杀了孙嘉诚后雍才决定收拾年羹尧
导读:实际上在雍正决定派孙嘉诚去西北的那时候起,雍正决定对年羹尧动手了,说白了孙嘉诚就是炮灰,因为孙嘉诚此前已经在满朝文武大臣跟前弹劾过年羹尧,当众说年羹尧是奸臣。要知道那时候的
2024-06-15 16:41:00
同样是得罪过年羹尧,为什么孙嘉诚和范时捷的结局天差地别
...婿哈庆生,仗着自己的身份,敢顶撞大将军,杀!还有孙嘉诚,仗着有雍正帝撑腰,非要在他的地盘上推行什么新政,照杀!可是,年羹尧面对甘肃巡抚的顶撞,为什么只能扎帽子生闷气呢?一、实
2023-11-07 15:20:00
雍正为何没有对张廷玉下手
雍正皇帝收拾了年羹尧和隆科多,为何没有除掉张廷玉?这个问题真让人措手不及啊。雍正朝的名臣多了去,除了年羹尧、隆科多和张廷玉三位,还有李卫、孙嘉诚、田文镜、鄂尔泰等等。难道,雍正皇
2023-06-11 09:5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观高清影像 探秘应县木塔木构奇迹
郭苑甫 摄“应县木塔——千年木构的奇迹与回响”展于9月21日在山西博物院开展,130余幅高清影像,系统梳理应县木塔的建筑遗存
2025-09-22 07:2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济源三章:黄河岸边的千年治水史诗
大河网讯 王屋山下,济水源头的济渎庙内,一棵千年古柏的枝叶轻拂着红墙。龙池中,珍珠般的水泡从池底不断涌起,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这里曾是济水的源头
2025-09-21 18:5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