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6月不得超过3.8%!万能险结算利率连连降,难挨的“寒冬”将上演?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01-10 18:21:00 来源:北京商报

继2023年人身险预定利率下调、监管指导银保渠道报行合一后,保险业再迎重磅调整。1月10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根据监管窗口指导,2024年1月起,各险企万能险结算利率不得超过4%;6月起,不同险企分别不得超过3.8%或3.5%。梳理发现,根据2023年12月披露的信息,结算利率在1月需压降至4%及以下,意味着超百款万能险的结算利率需要进行压降调整。

6月不得超过3.8%!万能险结算利率连连降,难挨的“寒冬”将上演?

对于保险公司而言,结算利率下调,会带来哪些变化和影响?时值各大险企2024年“开门红”阶段,万能险作为备受青睐的产品之一,是否会导致其吸引力下降,从而影响保费收入乃至市场份额?

结算利率下调波及上百款产品

1月10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监管近期进行了窗口指导,2024年1月起,各险企万能险结算利率不得超过4%;6月起,不得超过3.8%,部分大型公司及风险处置机构不得超过3.5%。

记者进一步通过已接到窗口指导的保险公司了解到:“监管要求公司做好集中退保的客诉处理预案。另外,如果需要突破上述限制,需要向监管部门提供书面报告。”

此次调整,波及面如何?作为寿险公司负债成本的重要指标之一,万能险结算利率每月公布1次。监管此次明确结算利率上限,意味着超百款万能险的结算利率在1月需压降至4%及以下。

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根据目前各家保险公司官网已披露的信息,2023年12月,有超过百款万能险产品结算利率高于4%,涉及的公司近20家,其中包括渤海人寿、中宏人寿、长生人寿、友邦人寿等。比如,渤海人寿公布的2023年12月万能型保险的结算利率显示,有5款万能险当月结算利率(年化)超过4%。

监管此次压降结算利率的背后,万能险结算利率持续走低已成为近年来一大趋势。比如,有寿险公司的部分万能险产品的结算利率当前已下降至3.05%,从近年以来该款产品的结算利率走势来看,已从2020年的5.25%一路降低至2021年的不超过5%和2022年的最低3.8%。

意在算好“资产负债管理账”

万能险,是一种兼具保险保障功能和资产管理功能的人寿保险。其中,保险保障功能是指被保人在期限内身故后,受益人可以获得身亡保险金,或者当被保人在保险合同期满后仍然生存,受益人则能获得生存保险金。资金管理功能主要指的是,被保人能够获得由最低保证回报比例和浮动回报比例两部分构成的资产配置收益。

监管窗口指导万能险结算利率下调并非首次。早在2020年,12家公司遭监管约谈,要求下调万能险收益,万能险结算利率超5%的产品开始加速告别舞台。

从此次监管指导险企压降结算利率层面而言,业内一致认为,和前期诸多监管政策的出发点一致,在目前各类投资产品收益率一路下行甚至达到很低水平的背景下,如果万能险收益率相比之下“出类拔萃”,对客户而言虽然是利好,但对保险公司而言,相当于负债成本变高,而资产端的收益率难以维持高水平却成为不争的事实,所以,会导致资产负债不匹配这一问题。并且,短期内可能扩大了保费收入,但长远来看,财务一定会受到冲击。

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保险研究院副秘书长宋占军表示,压降结算利率,和2023年下调人身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都是在保险公司实际投资收益下降的情况下,降低保险公司给付压力、从整体上引导行业规避利差损风险的举措。

“压降结算利率体现了监管推动行业下降负债成本,防止利差损风险,推动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精算云笔记主笔、中国精算师Kenny表示,无论是下降定价利率、压降结算利率,还是推行报行合一,均推动保险公司更加关注资产负债管理,关注销售保险产品的成本收益匹配性。

北京天准律师事务所保险律师李超也表示,降低结算利率可以减少保险公司的未来支付压力,提高其盈利能力,并帮助防范因利率波动带来的利差损风险。在目前的低利率环境下,保险公司为了保持足够的偿付能力,需要降低未来的支付预期,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兑付高峰。

压降结算利率,影响几何

1月起,万能险结算利率以4%作为上限,对于公司而言,可能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有险企高管对记者透露,公司后续产品结算利率必然会向4%这一当前的上限所靠拢并符合上限要求。

另外,今年6月,结算利率需要压降至3.8%或3.5%,在业内人士看来,届时,部分保险公司再度适当下调结算利率成必然事件。

不过,万能险结算利率下调对行业的影响并不能一概而论。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多数保险公司并非将万能险作为主打产品,受到影响较大的可能为一些主打万能险产品的公司。

当前,时值各大险企2024年“开门红”时期,万能险是受消费者青睐的产品之一。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结算利率的降低可能会使得保险产品的吸引力相对下降。而对于行业保费是否会出现新一轮承压,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看,如果整个资本市场持续下行,对保险行业会产生持续影响。因为保险业对投资端有一定的依赖,资本市场如果行情不佳,随之而来的便是对产品收益率产生影响,两者属于“唇齿相依”的关系。

宋占军表示,万能险的结算利率是动态调整的,每个月公布一次。当前保险公司万能险实际结算利率大多数已经在4%以下,因此此次调整实际上影响不大。从消费者的角度,万能险的实际结算利率仍是有优势的,并且还有最低保证利率托底。

“结算利率下调可能会导致客户对万能险产品的兴趣降低,保费收入相应减少,从而影响保险公司的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李超也表示,不过,目前市场情况下,即便是3.5%的结算利率,也超过绝大多数银行存款利率,所以保险产品依然具有相对优势。保险公司可能会更多关注分红、投连等其他类型产品开发与设计,同时加强基础保障类型产品研发与竞争。

尽管结算利率的降低可能会使得保险产品的吸引力相对下降,但保险公司可以采取一定的方式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李超基于此表示,例如优化产品设计、提高保险保障水平、提供额外的附加服务、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等。

此外,万能险结算利率的压降,意味着保险公司可能在以收益率来“取胜”的领域内,施展的空间更为有限。因此,业内人士认为,保险公司可能需要在靠收益率之外的领域,即满足多样化风险保障需求的领域下功夫,比如更多聚焦于养老、健康医疗等领域。

代理人“博眼球”,上不上车?

“还不上车吗”“要想利率不降,踩中利率下滑的刹车,目前只有增额终身寿险,看懂的朋友赶紧上车,留给我们的机会不多了”。北京商报记者发现,万能险结算利率压降已经引起代理人的“博眼球”式转发,并对万能险以及其他理财型进行推荐或诱导式购买。

“由于近期全面报行合一吹风和压降结算利率,炒停售现象有所抬头,市场存在一定销售乱象。”Kenny表示,对于消费者而言,以购买万能险为例,建议重点关注最低保证利率以及结算利率的稳定性。

李超表示,万能险的结算利率是动态调整的,不论是过往买的保单,还是新买的保单,在未来实际收益都会跟随结算利率的变化而变化。后续消费者应对万能险结算利率有更合理预期,充分了解自己选择的万能险保底利率是多少,近期实际结算收益水平是多少,切勿盲目认为万能险可以长期持续高收益。消费者同时应格外注意万能险购买及退保时,是否有相关手续费成本。

北京商报记者 胡永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0 2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五大险企去年保费总收入2.69万亿 今年能否迎来“开门红”?
...险公司得到窗口指导,要求自2024年1月起,各险企万能险结算利率不得超过4%;6月开始不得超过3.8%。此次万能险调整利率正逢寿险传统营销节点“开门红”,作为“开门红”期间的
2024-01-18 11:44:00
开源证券:新城控股结算业绩有所增长,负债规模持续压降
...,开源证券发布新城控股(601155.SH)公司信息更新报告。结算业绩有所增长,负债规模持续压降,维持“买入”评级新城控股发布2023年一季报
2023-05-13 21:47:00
最高仅3.5%,结算利率一降再降,万能险还香吗
进入7月中旬,各家保险公司陆续公布万能险结算利率。7月16日,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54家人身险公司公布了今年6月的万能险结算利率,在各家公司的数百款产品中,最高结算
2024-07-16 22:27:00
万能险结算利率逐步调降,降低负债端成本,防范利差损风险
...公司收到监管窗口指导,要求调低分红险收益率和万能险结算利率。“此次是以风险提示的方式,要求公司万能险结算利率水平不超过3.3%。”一位保险公司精算人士表示。据悉,分红险的实际
2024-03-23 15:24:00
万能险产品修改追加门槛又取消?长城人寿回应
...修改对公司和客户影响有限。更影响收益的是产品的实际结算利率和最低保证利率。 万能险兼具保障、投资双重属性,分别设置有保障账户和投资账户,涉及保底利率、结算利率。保底利率,写
2024-03-15 18:31:00
3%利率时代将终结,部分险企调降产品预定利率
...端成本;储备2%甚至更低的预定利率产品,坚决下调万能结算利率、分红水平。为化解利差损风险,监管近年来曾多次打出“组合拳”。2023年7月,监管陆续对险企进行窗口指导,要求在2
2024-06-24 11:54:00
长期限大额存单持续压降
...债采取控制的手段保证存款合理地下降,同时提高低成本结算性存款的占比”。“从行业角度看,这种调整预示着银行业正朝着更灵活的资金管理和更低风险偏好转型。”在苏筱芮看来,停售高成本
2024-05-08 00:25:00
中行副行长:今年净息差仍面临很大压力,将压降协议存款、结构性存款等高成本存款
...客力度,通过代发薪、快捷支付等业务机会,促进低成本结算类资金的占比不断上升。此外,中国银行还将压降协议存款、结构性存款等高成本存款。海外业务方面,张毅介绍,中国银行将做大高息
2024-04-02 18:27:00
不复昔日辉煌!万能险结算利率普遍缩水,或告别以往高收益
...身,继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之后,保险公司万能险产品结算利率也跟着出现下调。6月27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各大中小型险企纷纷下调万能险结算利率,下调幅度在0.1-
2023-06-27 20:42: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阳光人寿枣庄中支全面启动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
为全面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有效防范金融风险,营造和谐健康金融环境,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2025-09-20 13:31:00
农行平阴孔村支行:上门服务加急办,绿色通道暖人心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我母亲行动不便,本来还愁没法办业务,没想到你们直接上门,还这么快就办好,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近日
2025-09-19 18:26:00
农行济南堤口路支行:纸短情长破“无声”障碍,温情服务暖人心
“您别着急,有什么需求我们慢慢沟通。”近日,在农业银行堤口路支行的柜面窗口,工作人员将这句话工整地写在便签纸上,轻轻推到听障客户陈女士面前
2025-09-19 18:26:00
农行济南滨河支行:反诈知识小课堂 守护客户“钱袋子”
近日,农业银行济南滨河支行巧妙利用客户等候办理业务的时间间隙,在营业大厅开设“反诈知识小课堂”,为到店客户特别是老年客户讲解最新诈骗手法
2025-09-19 18:27:00
农行济南银河支行:暖心上门服务 重病老人授权难题轻松化解
近日,中国农业银行银河支行(以下简称“银河支行”)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主动为行动不便的重病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2025-09-19 18:27:00
农行济南历下工业北路支行:智慧缴费进校园,携手共筑新生态
近日,中国农业银行济南历下工业北路支行主动对接周边中小学校缴费高峰期,依托“智慧校园缴费平台”,一举解决周边学校学生家长餐费
2025-09-19 18:59:00
农行济南清河支行:开学“金融护航礼”,为大学生筑牢安全港湾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不少刚入学、即将入学的大学生来到农行清河支行办理激活银行卡业务。工作人员借此机会,为大学生们普及反电信诈骗及银行卡用卡安全知识
2025-09-19 18:59:00
一张社保卡的“暖心奔赴”——农行济南金牛支行上门解困显温情
“社保卡丢了,老爷子的养老金取不出来,这可咋给老人看病啊……”电话里,刘先生的声音带着哭腔。原来,他的父亲因重病长期卧床
2025-09-19 19:00:00
广发银行邹城支行进菜市:守护“菜篮子”,也护好“钱袋子”
清晨菜市场人声鼎沸,不同于往常的是,银行工作人员的身影活跃在蔬菜摊位之间。广发银行邹城支行将“金融知识服务点”搬进了烟火气十足的邹城市凤凰山大市场
2025-09-19 19:31:00
平安人寿山东分公司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为民办实事:临沂中支县域联动开展金融教育宣传周系列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关于金融教育宣传周的工作部署,提升公众金融素养,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平安人寿临沂中支组织旗下沂水
2025-09-19 19:32:00
平安人寿山东分公司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为民办实事:金融知识进商圈,平安守护在身边
九月金融教育宣传周期间,平安人寿河东支公司走进财源广场,开展“金融知识进商圈”宣传活动。河东支公司负责人带领宣传团队,向商户及过往市民发放金融风险提示
2025-09-19 19:33:00
金融教育宣传周丨中意人寿烟台中支金融知识“进农村”之走进西口渔村
为进一步普及金融知识,提升公众金融素养,中意人寿烟台中支积极落实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山东监管局关于开展“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的部署
2025-09-19 19:33:00
中国人寿财险受邀参加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并出席海洋城市市长对话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闫明 通讯员崔广勋由山东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主办的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9月8日上午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开幕
2025-09-19 19:34:00
平安人寿山东分公司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为民办实事:风险提示送上门 ,临沂中支进社区
9月15日,平安人寿临沂社区金融网点走进金雀山街道清泉庄社区,开展“风险提示送上门,平安人寿进社区”公益宣传活动。活动现场
2025-09-19 19:34:00
金融教育宣传周丨中意人寿临沂中支走进企业开展金融教育宣传活动
为积极响应国家金融监管机构关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的号召,积极践行金融机构社会责任,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
2025-09-19 19: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