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上游人物 | 时隔16年再次高考,清华毕业生李龙的“重启人生”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6-09 21:56:00 来源:上游新闻

6月9日18点15分,随着最后一场考试结束铃声响起,2024年黑龙江省普通高考顺利落下帷幕,考生李龙走出考场。

高考前夕,“清华毕业生35岁再考清华”的消息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社交平台上,李龙的网名为“清华李龙数学”,“考试前我就决定,如果成绩不理想,就想去掉清华毕业生的标签。”李龙介绍,对于最终的分数不做任何预估 ,只能等结果出来看,如果最终未能如愿只能说明自己能力不足,明年不会再次参加高考。

“浪费教育资源”“挤占年轻人上升通道”“炒作”……有人心生质疑,有人暗自揣测。

在李龙心里,参加高考只为圆他的医学梦,“再次高考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人生轨迹,完成梦想。希望我所传递出的是一种永不止步、不断向前的积极态度。”李龙对上游新闻(报料邮箱:cnshangyou@163.com )记者说。

上游人物 | 时隔16年再次高考,清华毕业生李龙的“重启人生”

35岁的清华毕业生李龙再次参加高考。上游新闻记者 张莹 摄

遗憾

6月7日至9日,持续三天的2024年黑龙江省普通高考落幕。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处考点外,考生用各种方式庆祝高考结束,从此迈向了人生的全新旅程。

9日傍晚,35岁高考考生李龙接受上游新闻记者采访时说:“终于考完了,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可以好好放松了。”

李龙表示,目前不好预估最终的分数,至于报考哪所高校,计划根据考试发挥情况决定,“但是,我学医的目标并未改变,仍梦想进入顶尖的医学院。”

为何成绩优异的李龙首次高考时未能学医?已过而立之年的李龙为何选择“重启人生”?答案都在他的成长经历中。

1989年,李龙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的一个普通家庭。直到高中前,李龙的学习成绩并不算拔尖。初中后,李龙逐渐将更多的心思用在学习上,到了初三时,他就在学校里名列前茅。

进入高中后,李龙发现身边的优秀学生越来越多,他在全校的排名最好时也只能排到100多名,但考上清华大学的愿望一直都埋藏在李龙的心中。2007年夏天,在高二升高三的暑假,李龙几乎购买了市面上所有的数学和理科的教辅资料,将这些题全部刷了一遍。

开学后,高三的第一次月考,李龙就取得了全年级第一名的成绩——李龙的表现惊讶了所有人。此后,在整个高三生涯里,李龙始终保持着优异的成绩。

2008年6月7日,19岁的李龙参加了高考。回忆起第一次参加高考,李龙仍旧记忆犹新:“高考当日是父母一起来送考,我是比较懵的状态。”

当年的高考政策还是估分报志愿,高考结束后,李龙对自己的成绩进行了预估,大约在680分—700分左右。报哪所学校、什么专业,李龙慎之又慎。

学医是李龙的梦想,但家庭条件当时很差,学医就意味着就业晚。在研究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的招考信息时,他发现了一个潜在劣势:长时间不能赚钱。为了更快走上就业岗位减轻家中负担,李龙最终放弃学医,报考其他专业。2008年高考,李龙以695分考入清华数理基础科学实验班。

在李龙看来,考入清华,是他人生中最高光的时刻。

与高中相比,大学生活有着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2010年,李龙利用闲余时间,做起了家教的兼职工作。当时,李龙寒暑假每个月的收入在三四万元左右,大学期间就为父母在老家哈尔滨买了房子。毕业后,李龙继续留在北京,顺理成章地从事教培行业。在手里有了一定积蓄后,李龙又陆续在北京购置3处房产。

“因为从小家里经济原因,在20岁出头的年纪,赚钱成了我的执念,看到数字积累就像打游戏升级。我也的确是靠自己的努力改善了家庭的生活条件。”李龙介绍。

回看自己19岁时的选择,李龙表示:“从来不会对已经发生的事后悔,一切都应该往前看。”

这么多年过去,事业上的成就未能弥补心中的空缺,未能学医仍旧是李龙的遗憾。看到曾经教过的学生如愿走上学医的道路,李龙心中的羡慕之情愈发强烈。

抉择

2021年,教培行业发生剧变,李龙开始尝试向教辅读物出版转型。此时,李龙内心深处对医学的热爱与追求被重新点燃。他意识到,这或许是自己追求梦想、实现价值的新起点。“时也命也,我也抓住了这个机会,一则是检验自己的学习能力,二则希望靠自己的努力重新选择方向,实现当年学医的梦想。”李龙说。

2024年2月28日,距离2024年高考还有100天,李龙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发了一条视频。视频里,李龙正式宣布自己开始复习高考,同时也鼓励其他的高三考生:“100天足够创造一个奇迹。”

这一次李龙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总分达到700分,考上顶尖的医学院。决心参加高考后,李龙将空闲时间都投入到追梦之中。李龙雷打不动地每日来到清华大学自习室内,在这里开始了他的备考之路。

“2008年第一次参加高考时,曾经过了高三一整年比较高压的复习。现在与19岁时相比,状态以及技巧一定是退步的。”李龙说。

对于一个离开校园、工作多年的“老考生”来说,再次参加高考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备考这期间李龙除了陪伴家人,其他时间几乎都投入在复习上。3月下旬,李龙曾卸载了手机中的社交软件,专心备考。

李龙制定了全面的复习计划。他的学习安排是:用40—50天时间搭建高中所有知识的框架,再用50天时间重点刷题、查漏补缺。在时间安排上,周一到周五每天8点到17点半都在学校上自习;晚上回家,20点到23点继续学习。周末则陪伴家人、孩子。

在考前的几次模拟考试中,李龙的成绩并未达到此前的预期。“语文、英语相对比较薄弱,但目标自然要定高一些,希望能达成700分的目标。”

上游人物 | 时隔16年再次高考,清华毕业生李龙的“重启人生”

备考第一天,李龙对自己的学习成绩进行复盘。 受访者

质疑

高考前夕,李龙作为清华毕业生,在35岁时再次参加高考的消息被媒体报道后,引发了广泛关注,相关话题登上热搜榜。

伴随而来的还有各种质疑,“浪费教育资源”“挤占年轻人上升通道”“炒作”……但也有人认为选择实现自我价值值得尊重。

面对质疑,李龙始终保持着平和的心态。李龙表示,起初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复习视频,初衷仅是记录自己备考的过程并非炒作,在媒体采访中介绍家庭经济情况也绝非炫耀,“比较抱歉占用了媒体的资源,对于网上的评论每个人看法都不一样,自己一些表述可能存在问题,以后会更注意。”

至于被质疑是否会挤占学生资源,李龙也在寻找答案。李龙回应:“这其实也是我对自己的提问,但目前确实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因为这个问题也是我一直不能自洽、没法说服自己的。”在复习期间,对于网络上的声音李龙并未过多关注,唯一的想法就是考出自己最好的成绩。

李龙坦言:“无论考试成绩如何,可能都会被关注,这确实需要勇气去面对。我深知机遇与风险并存,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人生轨迹,能够达成心中的梦想。同时希望我所传递出的是一种永不止步、不断向前的积极态度。”

上游人物 | 时隔16年再次高考,清华毕业生李龙的“重启人生”

李龙在考试期间继续复习。上游新闻记者 张莹 摄

高考

6月6日,李龙回到户籍所在地黑龙江哈尔滨市参加高考。

虽然父母对于李龙的决定并不理解,仍旧选择了支持。妻子则特意为他准备了紫色运动裤,谐音为东北话“指定对”,希望能有一个好彩头。在李龙出发前,妻子还将一张写有鼓励话语的小纸条放进他的行李里,希望能为他加油打气。

面对如此重要的考试,同时又受到广泛关注,李龙的状态难免受到影响。考试前一天,抵达哈尔滨后,李龙身体稍感不适。李龙对上游新闻记者说,这次考试成绩如何关键在于语文,所以在考试前的复习重点仍放在语文上。

6月7日8点30分,李龙以考生的身份走进高考考场,但第一科语文就出师不利。

李龙告诉记者,7日上午的语文考试考得并不理想,心态有点崩溃。他分析认为,由于准备不够充分,在之前的复习中,没有严格按照两个半小时的标准答卷,所以导致上了考场时间紧张,语文作文也没能写够800字。

第一科的受挫,也影响到了李龙的整体状态。在中午休息时间,李龙跟家人进行视频通话,随后又发布了一条视频,称“考崩了”。他解释说:“我希望通过发布这条视频来排解自己的心情,同时也希望能够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接下来的考试。”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李龙没有再发布任何动态,专心投入到备考和考试中。

李龙分析,自学与应届生相比有一定的劣势:考前没有参加标准的模拟考试、考试技巧不足、没有积累足够的经验,所以在考场上时间分配、答卷的节奏都有影响,“例如我第一天就没有预留足够的时间涂答题卡。今年的试卷虽然有一定难度,但无论试卷难易程度如何,对所有考生来说都是公平的。”

上游人物 | 时隔16年再次高考,清华毕业生李龙的“重启人生”

李龙的网名为“清华李龙数学”。软件截图

标签

6月9日18点15分,随着最后一场考试结束铃声响起,2024年黑龙江省普通高考顺利落下帷幕,李龙走出考场。

“现在终于考完了,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李龙说,“过去这三天精神压力很大,对体力和精神都是很大的挑战,通过这次考试对自己也有了新的认识。”

李龙说,目前不好预估最终的分数,只能等结果出来看,希望去顶尖几所医学院,目标是西医的临床方向或者中医的本博九年制。至于具体报考哪个专业,他计划根据考试发挥情况再决定。

对于接下来的计划,李龙表示,9日晚就返回北京好好休息,接下来一段时间不会再公布考试相关的分数、报考情况等,“对于考试结果,我也做了两手准备,不管什么样都接受。”

他表示,这次考试对他而言,不止是检验自己学习能力的过程,也是一个撕掉过往标签的过程。对于自己从前的职业选择,李龙曾经有过一些思考。他表示:“大学毕业后从事教培行业,对于自己承担的家庭责任来说,过去十五年是成功的。但是对于社会价值、对于学校的培养来说,没有得到最大的发挥,可能没有符合一些社会大众对清华学子的预期,这个角度来说是比较失败的。”

在社交平台上,李龙的网名为“清华李龙数学”,在个人签名中,也提到毕业院校为清华大学。在考试前,李龙曾决定,如果成绩不理想,就想去掉清华毕业生的标签,不再活在这个光环之下。

“如果最终未能如愿,只能说明自己能力不足,明年不会再次参加高考。”李龙说。

上游新闻记者 张莹

上游人物 | 时隔16年再次高考,清华毕业生李龙的“重启人生”

编辑:徐远哲责编:郎清湘,李洋 审核:冯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9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四川考霸:4次高考,2次清华、1次北大、1次复旦,现在怎样
...非也参与到了事业单位的考试当中,虽然说对于一个清华毕业生而言,成为公职人员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在张非看来,能够过上安稳的生活也已经是他人生中十分幸运的一件事情了。结语对于张
2024-09-08 16:40:00
35岁再考清华,当事人公布高考成绩
7月10日,此前因“清华毕业生再考清华”而引发广泛关注的李龙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公布了自己的高考成绩:626分。35岁的清华毕业生李龙再次参加高考 图/上游新闻记者 张莹 摄在视
2024-07-10 17:11:00
曾经的“0分考卷”考生重上考场:为无法纠正的错误而遗憾
...的认识,可以说是悟道未晚。近日,一位名叫李龙的清华毕业生在16年后再次报名参加高考,目标依然是冲刺清华大学的录取门槛。他同样说了一句话,深信知识能改变命运。清华毕业生再考清华
2024-06-07 10:12:00
35岁清华毕业生李龙再次走进高考考场:“心情激动,状态平稳”
6月7日,2024年高考大幕拉开。35岁清华毕业生李龙再次走进高考考场。在考场外,李龙接受了上游新闻(报料邮箱:cnshangyou@163
2024-06-07 09:27:00
面试官:你是清华大学毕业,真的要当保安,男子:我觉得当保安挺好
2008年,34岁的清华大学毕业生张晓勇去应聘保安一职,面试官愣住了:“你可是清华毕业生啊,真的要当保安?”张晓勇笑笑:“我觉得当保安挺好的。”堂堂清华学子为什么要去应聘一份没有
2024-06-29 10:07:00
上游对话|35岁清华毕业生李龙再考清华:“目标是700分,学医!”
...是我一直没办法说服自己的,没有完全去想好。”“清华毕业生35岁再考清华”的消息迅速引发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相关话题登上热搜榜。李龙坦言,之前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复习视频,初衷仅是
2024-06-06 20:21:00
常州一中三位毕业生被清华大学录取
来源:扬子晚报今年,常州市第一中学有三名毕业生被清华大学录取,值得一提的是,在义务教育阶段,他们曾经就读的学校并非全是热点学校,秦琢言和滕静致分别选择了红梅小学、百草园小学这样的
2024-07-30 15:14:00
35岁清华毕业生再考清华失败:考得很差 成绩超600分
6月26日消息,据国内媒体报道称,35岁再考清华当事人李龙表示:自己考的很差,没有完成700分的目标(但成绩也超600分)。李龙并未透露具体分数,只说清华没戏了。2008年,李龙
2024-06-26 14:37:00
高考赢家,批量「放弃」清华北大?
...后年入百万是很普遍的现象。据行业数据显示,清北本科毕业生工作五年后的平均月薪约为2.4万元人民币。(图/unsplash) 在高考学霸批量放弃清北之前,人们对待清北的态度就
2025-09-04 03:1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近日,为切实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守护学生身心健康,余干县英华学校正式发布校园防霸凌专项指南。该指南从认清欺凌类型、识别学生求助信号
2025-11-12 16:43:00
“松溪非遗会客厅”正式开放
11月7日,“古祠有新韵 非遗共传承”——“松溪非遗会客厅”开放活动在北京正乙祠戏楼举办。拥有三百余年历史的“中国戏楼活化石”
2025-11-12 16:28:00
万分之一缘分成真!焦作女医生捐造血干细胞,为患者送去重生希望
大河网讯(记者 祝传鹏)11月12 日上午,河南省人民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室内,随着采集仪器平稳运行,来自焦作市博爱县磨头镇卫生院的医生和飞飞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
2025-11-12 16:05:00
太古中国区主席蒋意达:中国市场为太古提供持续创新的沃土|2025,我说中国式现代化(10)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2025-11-12 16:13:00
安徽历史性迈入工业大省,靠的是什么?
大皖新闻讯 “十四五”以来,安徽工业经济蓬勃发展,高质量发展硕果引起全国瞩目。安徽为什么从传统农业大省变成“制造大省”
2025-11-12 15:58:00
抖音电商2025柑橘消费趋势报告:平台一年销售各类柑橘橙1.47亿单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秋冬时节,各类柑橘相继成熟上市,为大众餐桌增添甜蜜滋味。近年来,随着直播电商兴起,一批“久在深山无人知”的小众柑橘品类也逐渐走入消费者视野
2025-11-12 12:58:00
中国石化在阿尔及尔举办“寻访中阿青年文化使者”终选活动
11月10日,中国石化集团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举办“寻访中阿青年文化使者”终选暨颁奖典礼,5名青年荣获“中阿青年文化使者”称号
2025-11-12 11:45:00
申爱保开通医保个账支付 开创上海带病体保障新局面
9月8日,在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指导下,由健康险公司联合上海临床创新转化研究院研发的“申爱保-乳腺癌复发保障”产品,正式上线上海“随申办-保险码”平台
2025-11-12 12:54:00
风雪无阻的“铿锵玫瑰” 王琳用坚韧书写骑手人生
鲁网11月12日讯(记者 魏萱)“这点困难不算什么,只要能把餐品按时送到用户手中,再苦再累都值得。”这是王琳常挂在嘴边的话
2025-11-12 11:42:00
杜彦:用爱点亮孤困儿童希望
鲁网11月11日讯(记者 魏萱)杜彦,烟台手牵手莱山团队团长,怀着一颗滚烫的公益心,在公益帮扶一线坚守了13年。她从2012年起投身西部藏区孩子助学行动
2025-11-12 09:53:00
“链”起大国重器基座,硬核伊莱特赋能极限制造|链上济南项新行
编者按:“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提出,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滚动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
2025-11-12 09:18:00
评论:“链”上发力,撬动济南产业发展新动能|链上济南项新行
工业强基,生态聚链!对一座城市来讲,经济的航船行稳致远,离不开工业发展。在济南,如果说工业是航船的“稳定器”,那么“链长制”就是航船的“推进器”
2025-11-12 09:20:00
“70平方米的房子要按71.99平方米收;105平方米的房子要按108.89平方米收;140平方米的房子要按144.09平方米收……热力公司收取暖费
2025-11-12 07:11:00
今年33岁的孟师傅是水电工,在西安高新区的一个项目上干活后,3万余元的尾款迟迟要不到,一气之下将对方的行径发到网上曝光
2025-11-12 07: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