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
郑国棠
1981年新年,春节刚过,工人游泳队就恢复了正常训练,师兄熊伟又在鼓动新队员参加拳击训练了。
熊伟1951年生,主项蝶泳,15岁结束运动员生涯。上世纪70年代后期,民间可以开展拳击运动,熊伟爱上拳击,自己组队训练参赛,在上海市“精武杯”拳击比赛中夺冠。当时没有全国比赛,只有几个省市联手举办的赛事,熊伟取得的好成绩,引起了拳坛关注。
游泳运动员身强体壮协调性好,只要队伍来新人,熊伟就想增加拳击队的后备力量。当时我是工人文化宫舞蹈团的首席,排练演出多,还参加游泳队训练,分身乏术,但拳击运动刺激,让我热血沸腾。我犹豫难决断。熊伟不动声色,每周一三五晚上9时半,在南京西路江宁路口的游泳池训练结束,我们结伴去对面的凯司令喝麦乳精吃蛋糕西点。他还常邀请我观看拳击训练和比赛,参加拳击队聚会。
那天闲聊,说起拳击,熊伟说:“阿棠,别看你模子大,真要动手,小王不会把你放在眼里。”结果果然如此。那一瞬间我情绪爆发。之后的每天17时至19时,我都去长乐路335号训练拳击。那是熊伟居住的老洋房,偌大的花园场地平整。熊伟主抓老队员实战演练。三届冠军章卫国、吴忠耀、宋黎明和两届冠军张文龙、李学海、曹亚雄帮助新队员训练,指导打手靶、腰腿手臂联动发力出拳、拳步闪躲组合等基础技术,不厌其烦地示范动作要领。训练初期三四个月,我月月受伤。老妈心疼我,女朋友也唠叨,而我原本担心的舞蹈团王尔燕老师,出乎意料地眼开眼闭装糊涂,默许我在“五一”前排练新节目期间,随心打拳击。善解人意的态度,让我温暖且适意。
熊伟第一次让我与冠军师兄练习实战时,我心潮澎湃,满脸发烫。那是对我努力训练的认可和奖励。其他新队员进步更大。黄麒民、鲁树宝、大头在1984年“精武杯第四届比赛”中,获得54公斤级、67公斤级和70公斤级亚军。熊星获上海市大学生运动会63.5公斤级冠军。丁伟民、周明华、倪泓宇、郑伟等警察师弟的拳击特长成为除暴安良的法器。小师弟李昕,在23路电车上路见不平。
纵观上海百年现代拳击史,那些阿姨爷叔说得好,上海的拳击运动员确实令人刮目相看。后来游泳队师弟小王透露,那场有点伤我自尊的拳击练习赛,是熊伟煞费苦心导演的双簧,只为让我上拳台,我闻之哈哈一笑,毫无怨言。拳击强调坚韧、毅力、纪律和自我超越,是一项勇敢者的运动。
拳击运动让我坚强,让我自信,并让我享受别样的精彩人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1 17: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