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候鸟”老人:三亚就像家一样温暖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1-31 03:4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三亚日报

“候鸟”老人:三亚就像家一样温暖

“候鸟”老人(右)写春联送祝福。本报记者 黄世烽 摄

“候鸟”老人:三亚就像家一样温暖

“候鸟”老人解吉彦(左五)与当地居民合影。

本报记者 黄世烽 通讯员 何金莉

每到冬季,气候温暖宜人的三亚迎来众多旅居的“候鸟”老人,他们大多来自北方,康养需求使他们在南北方之间流动养老,在不同季节寻找更舒适的环境生活。康养之余,一些“候鸟”老人在三亚的学校开科普讲堂、进社区办书画培训班、去乡村做义诊咨询等,利用自身专业优势或技能继续发挥余热,奉献社会。

“候鸟”老人与当地居民实现共住共享共乐

“每年10月中旬,我便带着爱人来三亚‘过冬’。这个地方鸟语花香,气温适合,我们觉得非常好!”1月30日下午,正在天涯区南岛居扎道队(当地黎族同胞居住地)大榕树下参加每周两次的歌友例会的“候鸟”老人解吉彦对记者说,相较于寒冷的北方,三亚舒适的环境让他们住了还想住,常来还想来,三亚就像家一样温暖。

现年70岁的解吉彦,在2021年通过朋友介绍,了解到天涯区南岛居的宜居环境后,于当年冬季从老家山西运城来到南岛居过冬。刚到南岛居,他就喜欢上这里清新的空气以及淳朴的乡风。不久后,他找到一起在此过冬迎新的山西老乡,提议可以发挥各自的特长、喜好,以文艺联动的形式融入到当地居民的生活,实现共住共享共乐。

“我会拉二胡,在这里,其他朋友有的擅长吹电子管,有的擅长音乐指挥。”解吉彦告诉记者,也有北京、天津、陕西的朋友慕名而来,在南岛居过冬迎新,纷纷加入他们的文艺团队。前不久,“候鸟”老人们和当地居民一起组织策划群众文艺活动,并将于今年腊月廿七日开展,为当地群众献上一场南北文化融合的视听盛宴。

记者了解到,在解吉彦等人的群策群力之下,他们居住范围内“候鸟”老人和当地居民的凝聚力不断提升。每年过年期间都会各家出力,集中办一场家庭聚餐活动,畅聊新年愿景。

“这里就像在老家互相走亲戚拜年一样。”解吉彦说,在三亚过年的氛围很好,活动多也热闹,亲戚朋友有时会在春节期间来三亚度假休闲。

“候鸟”老人写春联送“福”,温暖居民心

剪刀翻飞间,一个“吉”字就展现在眼前。近日,在三亚湾党群服务中心,辖区居民在来自重庆移通学院的志愿者老师和“候鸟”老人们的协助下,挑选有美好祝福寓意的剪纸图样,细致地折纸、裁剪,轻轻打开一拉,一幅幅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就呈现在眼前,饱含着辖区居民们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期盼。

无联不成春,有联春更浓。活动现场,红色的纸张渲染着浓浓的节日氛围,辖区居民在志愿者老师和“候鸟”老人们的协助下书写下 “百年天地回元气,一统山河际太平”“龙腾四海财源广,瑞气呈祥家业兴”等一副副红彤彤、喜洋洋的春联,以笔颂情,以字传意,书写了对新一年的美好愿景,对美好未来的热切期盼。

随后,志愿者老师和“候鸟”老人们与三亚湾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一同将承载着新年祝愿的“新年大礼包”带到天涯区友谊路社区,在社区网格员的陪同下一起把浓浓的年味儿和新春的祝福提前送到居民家中。居民们拿着红火的福字、对联、窗花等,高兴不已,纷纷表示感谢。

“候鸟”老人在三亚享受幸福康养生活

“如果在老家,冬天不适合锻炼。而这里环境很好,还有专业教练指导,身体恢复得很好。”居住在吉阳区丹州小区某公寓的林运风老人说。

“这里的配套非常齐全,有康养中心,还专门配备适合老人活动的场所,很适合养老生活。”因为患有哮喘,现年89岁的林运风在春节前把家从吉林迁到了三亚。除了钟情海南良好的环境,老人更看重三亚社区的康养配套。

“三亚山好、水好、植被好、空气好。”在崖州区东关社区,现年68岁、来自辽宁的孙晓丽说,因为她丈夫身体不好,三亚的气候适合调养,他们从5年前就选择来三亚过冬。

春节假期是三亚传统旅游旺季,天南地北不少人选择到三亚旅游过年。现年76岁、居住在海棠区的“候鸟”老人王阿姨说,自己几乎每年春节都在旅行中度过,冬日温暖的气候是选择三亚的主要原因。

随着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不断显现,作为国家首批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三亚加速推动旅游与健康医疗、养老养生等产业深度融合,引进国内众多优质医疗资源,不断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候鸟”老人在三亚畅享幸福康养生活。

“候鸟”老人在第二故乡发挥余热

“瞧!这个饼干盒为什么没有滑下去呢?这是什么科学原理呢?”“两个物品吸在一起,无论用多大的力气都拉不开,这是为什么呢?”现年86岁的“候鸟”老人叶健祺经常受邀到社区为当地孩子们上科技课。

中山大学物理系毕业、黑龙江大学退休教授、全国高等院校实验室系统先进工作者……这些都是叶健祺身上的标签。因为这几年经常到天涯区各社区免费给孩子们做实验,让孩子们对科学产生兴趣,被孩子们亲切称为“科学爷爷”。

“我的养老观念就是要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籍贯广东佛山的叶健祺10多年前,因为一次旅游与三亚结缘,后选择在此度假养老。除了组织更多“候鸟”人才聚集起来,叶健祺还在多个社区开展科普活动,在学校开设科学课程。据统计,近4年,叶健祺在三亚共开展了近70场活动,完成近700个课时的教学工作。

为了满足“候鸟”老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天涯区于2019年率先成立三亚市天涯区候鸟人才协会,目前已吸纳600余位身怀技艺的“候鸟”人才。三亚市天涯区候鸟人才协会会长罗志平介绍,该协会成员大多是来三亚避寒旅居的“候鸟”老人,大家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擅长的领域参与活动,在第二故乡继续发挥余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31 05: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九九重阳节丨“候鸟”老人在三亚:乐享生活 自在而居
...客户端、南海网记者 刘丽萍夕阳西垂,斜晖映照。海南三亚,当傍晚的最后一缕阳光从海面渐次收起,椰梦长廊吹来凉爽的风,这里迎来了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光。“候鸟”老人忙碌的身影穿梭在椰
2023-10-22 20:23:00
三亚是来了不愿意离开的城市
本文转自:三亚日报冬暖如春吸引北方“候鸟”老人三亚是来了不愿意离开的城市樊玉婷(右)和老伴在三亚乐享老年生活。冯晨阳 摄“候鸟”老人在社区里惬意漫步。冯晨阳 摄 本报记者 冯晨
2023-10-14 02:08:00
全国各地的“候鸟”老人陆续来三亚湾过冬
...分地区气温剧烈下降,而在尚未受到强冷空气影响的海南三亚,仍然是一幅艳阳高照的景象。11月7日,众多的“侯鸟”老人在三亚湾游玩。全国各地的“候鸟”老人陆续从寒冷地区来到这里过冬
2023-11-09 00:45:00
候鸟老人海边突发脑梗 三亚民警及时救助火速送医
本文转自:三亚日报老人家属赠锦旗致谢。本报讯(记者 吴英印 通讯员 陈俊锐 谭婕)“谢谢你们,救了我父亲,如果不是你们及时帮助,我都不敢想象后果。”近日,从吉林赶到三亚的赵先生,
2023-06-09 04:25:00
优质医疗资源 让“候鸟”在三亚实现幸福康养生活
本文转自:三亚日报11月11日,三亚哈尔滨医科大学鸿森医院医护人员为“候鸟”老人杨先生检查身体。 本报记者 卢智子 通讯员 张晓霞 摄本报记者 卢智子随着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不断显
2023-11-14 05:03:00
“候鸟”三亚乐享暖阳
本文转自:三亚日报12月3日,三亚东岸湿地公园,众多“候鸟”老人正在休闲娱乐,或吹奏乐器,或轻歌曼舞,尽情享受三亚的温暖冬日。进入11月份后,全国各地的“候鸟”老人纷纷到三亚“避
2023-12-08 03:24:00
...布《2023中国候鸟式养老冬季栖息地适宜度指数》显示,三亚、海口、琼海三座城市位列排行榜前三。同时,据公开信息显示,每年有超过100万老人到海南过冬。如同北雁南飞、春回燕归,
2024-01-13 08:44:00
...牌、看书,或跟着助老员跳跳健身操……72岁的苏庆妹是三亚市吉阳区六道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的“常客”,她把一天的生活规划得满满当当,“常来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转转,能让心态变得更加
2022-12-19 14:20:00
有人组团养老,有人烦恼菜价和房租
...异地旅居养老的“候鸟老人”聊了聊他们的幸福和烦恼。三亚真好,除了菜价和房东“第一次穿着短袖包大年三十的饺子。”郭阿姨这条韭菜馅儿大饺子的朋友圈,得到了数十个点赞。“年前三亚这
2023-02-01 14:1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2017年至今张家口累计增绿1662万亩京津冀北部筑起一道坚实绿色屏障河北日报讯(李巍、王铁军)眼下,穿行在张北草原天路
2025-10-11 08:04:00
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通讯员宁巡宣)10月10日下午,十五届市委第十一轮巡察动员部署会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
2025-10-11 08:05:00
【抗战亲历者口述史】【人物小传】刘志诚,1919年生,1939年12月参加新四军,历任新四军政治部巡视团巡视员、新四军军直政治部组织股长
2025-10-11 08:05:00
城市“疤点”变“亮点”,燕子矶和燕路旁新添“口袋公园”从“被遗忘的角落”到“家门口的风景”南报网讯(记者朱旖旎)昔日杂草丛生
2025-10-11 08:05:00
指挥!配送!表演秀!市级低空平台数据告诉你南京硬实力1.9万架次!增198.3%!“双节”低空经济“翼”飞冲天南报网讯(通讯员徐海懿记者吴春霞)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
2025-10-11 08:05:00
南报网讯(记者何钢通讯员宁建轩)新生圩长江大桥南接线地面段正式通车、南京北站站房主体建设加速推进;南湖记忆三期、蓁巷活力开街……刚刚过去的三季度
2025-10-11 08:05:00
南报网讯(孔晓芳)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南京珍珠泉风景区一场为期8天的“电竞+中秋”游园活动,以王者荣耀全国大赛南京珍珠泉站为纽带
2025-10-11 08:06:00
南京公交首批移动充电机器人上岗
南京公交首批移动充电机器人上岗随叫随到 移动“充电宝”“蓝鲸”电小二为破解部分场站充电设施建设难题,近日,南京公交集团正式投运首批“小蓝鲸·润满电”移动充电机器人
2025-10-11 08:06:00
南报网讯(记者刘全民)10月10日,“境外机构、跨国公司江苏行”暨南京市高淳区“一区三园”推介会举行,40余家境外投资贸易促进机构
2025-10-11 08:06:00
南报网讯(记者刘安琪通讯员宁发轩)多渠道筹措就业岗位17.95万个,新辟7条就医公交专线,完成12个银发助餐点改造提升……10月10日
2025-10-11 08:06:00
我市130余万亩水稻陆续“开镰”
秋风卷起千重浪,“铁牛”奔腾收割忙 我市130余万亩水稻陆续“开镰”10月10日,高淳区新墙村的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收割机正在田间收获水稻
2025-10-11 08:06:00
规划27条过江通道形成7个机场航空总体布局2035年,南京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空港链全球、海港向亚太、铁路联广域□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何钢近日
2025-10-11 08:06:00
南报网讯(记者孙敬清通讯员方芳)日前,六合1873条工业管道完成身份信息登记,获得专属“身份证”,率先在全市实现工业管道使用单位编码全域覆盖
2025-10-11 08:07:00
央媒看河北|吴桥杂技精彩绽放 佳节坚守诠释担当
近日,中央主要媒体持续聚焦河北在文化盛事、民生保障、历史传承与文旅融合等领域新成效:《人民日报》报道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盛况
2025-10-11 07:51:00
国庆中秋假期街头巷尾好戏连台全省举办“遇见艺术”惠民演出900余场“文武兼备,扮相英武,身姿挺拔,动作干净,唱得还好,我们河北梆子的大武生太帅了
2025-10-11 07: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