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有人组团养老,有人烦恼菜价和房租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2-01 14:1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济南时报

“候鸟老人”的春节:

有人组团养老,有人烦恼菜价和房租

有人组团养老,有人烦恼菜价和房租

每逢冬季,海南便会迎来从全国各地“迁徙”而来养老过冬的“候鸟老人”。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了2.6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达1.91亿。从2022年开始,1962年前后出生的“婴儿潮”一代陆续跨进60岁门槛,这意味着在未来几年中,平均每年会有大量人口进入退休养老模式。

他们正在过着和期待过上怎样的养老生活?多项调查显示,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旅居养老的需求非常庞大而且增长迅猛。这个春节,记者就和几位选择异地旅居养老的“候鸟老人”聊了聊他们的幸福和烦恼。

三亚真好,除了菜价和房东

“第一次穿着短袖包大年三十的饺子。”郭阿姨这条韭菜馅儿大饺子的朋友圈,得到了数十个点赞。“年前三亚这边的韭菜涨到了二十多块钱一斤,但咱东北人过年怎么能少了韭菜馅儿饺子呢,我还是咬牙买了两斤。”郭阿姨告诉记者。

郭阿姨和郭叔叔的老家在一座东北小城,唯一的儿子在北京工作。去年10月,老两口就到了海南三亚,托已经在三亚买房的亲戚帮忙租了一套一居室,成为了大批奔赴温暖海南过冬的东北“候鸟老人”中的成员。

虽然是第一年来海南过冬,但老两口很快就适应和喜欢上了三亚的生活。“没有陌生感,这边菜市场里酸菜、血肠都能买到,到处都能碰到说东北话的老乡。而且我们身边不少亲戚朋友都在海南买了房,他们每年冬天都过来,哪里好玩,哪里买菜便宜,都告诉我们了。”郭阿姨不停感叹三亚真好。

更让老两口高兴的是,三亚天气温暖、空气湿润,来了之后,郭叔叔的高血压和郭阿姨的气管炎今年都没犯。“今年东北特别冷,这要是留在东北,冬天可遭罪了。”郭阿姨说。

不过,也有烦心事儿。实际上,从退休后老两口就筹划着找个“暖和的地方”养老。但老两口的积蓄之前都拿给孩子在北京买房了,所以要想异地养老,目前只能是租房。

这次来三亚租房,他们当时谈好的租金是每月2500元,租期半年。但随着去年年底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开始涌向三亚,尤其是春节前后,火爆程度大幅超出预期。于是,房东提出要他们提前退租,但会按照合同补偿他们一个月房租。

老两口虽然很生气,但也能理解:“房东说,今年过年,他这房子一天就能租2500元。大不了我们去周边重新租一个远一点儿的房子。”

但儿子怕他们折腾,又想着这里离亲戚家近,万一老人有个情况能有个照应。于是,在几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较量后,儿子又多付了5000元的房租给房东,才让老两口不用搬家。

儿子放假之后,也从北京飞到了三亚,一家人在这个“家”里度过了兔年春节。虽然有一些小插曲,但郭阿姨说,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在一起就是幸福的生活。

“我们打算明年还来海南过冬,但不一定在三亚了,这里物价高,房租贵,人又多。我们计划着春节后到海南其他地方转一转,我们养老又不用非要住在热门的地方,安静舒适、生活方便就行。趁着还能动就多走一走,一年换一个地方过春节也不错。”郭阿姨说。

不给儿女添麻烦候鸟老人正“组团”互助养老

因为有大量来自东北的“候鸟老人”来此旅居养老,海南已经被戏称为“东北第四省”,但随着海南实行限购政策,加上不断飞涨的房价和物价,不少东北老人把目光转向了同样温暖且四季如春的云南。

王叔叔和老伴儿今年是第三年在云南西双版纳过春节。和郭阿姨一家不同的是,他们在之前租住两年的小区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今年是真正“在自己家过年”了。

促动王叔叔由租变买的是房价的变化。“西双版纳的房子2018年-2019年是高点,当时我们这个小区新房1平方米要卖快一万块钱,二手房也要八千多,我们可买不起。但疫情这几年,新房很多没卖出去,二手房也跌到了五六千块。我们来了两年,觉得在这边养老不错,现在的房价我们也够得着,于是就决定买一套。”他说。

据王叔叔介绍,他们所在的小区非常大,有十二个区,但“感觉有一大半都是东北人”,甚至都出现了一条“东北街”,里面各种东北人喜欢的蔬菜、特产、小吃都买得到,还有很多东北口味的餐厅饭馆,而且经营者大部分也是东北人。

王叔叔有“三高”,还有哮喘,一到东北的冬天就很难熬。“我要是没来这边,我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熬过这三年。”他说。王叔叔之前在部队工作,来西双版纳其实是一个老战友向他推荐的,说“这边气候和空气特别适合老人,很多有慢性病的人来了都不用吃药了”。

“大家大多都只有一个孩子,孩子都不在身边,有的孩子还在国外,几年都见不到。所以,我们就想别给孩子添麻烦,自己‘组团’养老,互相照应。一个战友先来这边租房住觉得不错,不像海南那么热只能住半年,这里全年二十多摄氏度,早晚温差大,和东北更像,而且房价物价都便宜。”王叔叔说。

其他地区的人或许很难理解东北人民对于温暖阳光的向往,王叔叔和几位战友组成的“购房团”看房时,提出的首要要求就是房子要朝南,但其实这却是当地人一般不会考虑的问题。

这个小区的开发商似乎也很懂东北客户的需求,虽然是个西双版纳的项目,大部分当地人不太会考虑朝向问题,但开发商的售楼广告上都用显眼的红字写着“南北通透,户户朝南”,精准把握了东北客户的需求。

最终他们还是执着地选择了朝南的户型,住在同一小区,没事儿就一起下棋,阿姨们则一起跳广场舞。不过,后来他们也发现,位于北纬21度的西双版纳,朝北的房子也是阳光充足的,朝南反而会太晒。

“这边不错,但听老家的亲戚朋友说,东北的春节可越来越冷清了,年轻人不回来,老年人也想走。全国各地好像只有在东北的东北人少了。”王叔叔开玩笑地说。

当然,像郭阿姨、王叔叔这样希望旅居养老的“候鸟老人”也正在成为不少省市,尤其是有条件开发旅居项目地区争夺的对象。

但郭阿姨、王叔叔都表示,虽然自己在旅居地会住半年甚至大半年,但当地的公共服务基本是享受不到的,就医、出行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所以非常希望相关部门能关注到旅居老人这个群体的需求,让老人无论在哪里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据中国经济周刊)

@“候鸟老人”越冬避寒这些城市最宜居

日前,上海交通大学养老行业研究团队发布了《2022中国候鸟式养老冬季栖息地适宜度指数》,用气温、气压、湿度、空气质量、水体质量、医疗条件、交通便捷度、区域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是否文明城市、生活成本、养老社会舆论环境、平均预期寿命等17项指标对位于海南、广东、福建、广西、云南、贵州等南方6省区的55个候选城市进行综合评价,为候鸟式养老人群提供了具有科学依据的城市选择。

今年的评价结果显示,三亚、桂林、广州位居前三,第四到十名分别是海口、南宁、柳州、琼海、福州、珠海、厦门。(据澎湃新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1 16: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情人的坂本终于花光了他的巨款。因为连续2个月没钱交房租,坂本被其中一位情人举报落网。被逮捕时他的口袋中只剩下1万日元。2014年6月25日,坂本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追缴资金
2024-12-08 20:05:00
76岁大爷,退休金每月4000,看看他是如何养老的
...张大爷的怀疑。由于之前他独自生活时常常购买食材,对菜价了如指掌。而这位保姆报价的菜价似乎有些虚高,这样每天都会被克扣一部分购菜费用。一个月下来,保姆自己也存了不少钱。张大爷最
2024-02-03 18:24:00
大妈:万万没想到,这种养老方式不但不花钱,每月还能攒点钱
...绍着:“其实生活费并不高,如果选择在景点附近租房,房租可能稍贵一些。但如果选择离景点远一点的地方,房租就相对便宜。还有些老人会把自己的城市房子出租,再在云南租房,不仅不花钱,
2024-03-08 06:30:00
闹大了!浙江一地养老院住进年轻人。院长:完成任务,房租全免!
...年轻人和老人住在一起,年轻人每人每月仅需要1000元的房租。但只要年轻人完成任务,就可以房租全免!这是什么神仙操作?这也太适合当代年轻人了吧?这不妥妥的少走30年弯路!这件事
2024-05-25 17:21:00
中新社台北12月5日电 台当局“主计总处”5日公布,台湾1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2.08%,再度突破2%的通货膨胀警戒线。综合中央社、《经济日报》和风传媒等台媒报道
2024-12-05 22:07:00
不是亲人胜亲人!三亚一家20余载赡养年近八旬外地老人
...够生活。但随着年纪的增大,适合他干的活越来越少,交房租也越来越困难。“虽然阿叔没钱交房租,但我们从不催他交房租,也没有赶他走的念头。”苏文说。李学义老人到苏文家时,苏文才8岁
2025-04-21 22:07:00
杭州一养老机构招募年轻人入住:每月陪伴老人十小时可免房租
杭州滨江区民政局推出“多代同楼”陪伴性养老项目,相关养老机构正在招募第三批陪伴者。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8月7日从该局获悉,为吸引陪伴者特别是刚参加工作的青年
2023-08-07 17:59:00
...的公益服务,可将服务时间登记储蓄,用陪伴的时间兑付房租费用。这也是丽水首个政府指导、机构参与的“跨代共居”试点项目。“我们养老院年纪最大的老人102岁、最小的老人72岁。养老
2024-06-19 10:14:00
“舍友”比我大60岁?!杭州00后住进养老院,房租最低只要100元
杭州00后租房已经nextlevel了直接住进养老院房租100元一周还有这种好事?其实这是由杭州上城区南星街道和养老服务机构发起的一个“养老+志愿服务”项目入住者需要每周提供至少
2024-08-28 19:1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中国网11月11日讯(记者 孙晓彤)日前,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九届文明与区域国别研究学术论坛暨《文明研究》新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5-11-11 13:45:00
短视频带火动物园 彰显流量向善价值
郭海英近日,贵州凯里市一家位居深山的动物园在抖音平台意外走红。70岁退休教师冯元勇守护的这家动物园位置偏僻、设施陈旧,但动物们被照顾得很好
2025-11-11 13:49:00
冰层下千年共谱的时光:曹保明《最后的渔猎部落 》
“最后的渔猎部落”概念,最早来自于吉林省著名文化学者曹保明先生的著作《最后的渔猎部落》。上世纪70年代,当时曹保明在吉林大学当教师
2025-11-11 13:52:00
普定县:一碗黔面闯市场 让“黔味”飘香全国
一把深山寻常的面条,经过匠心打磨与模式创新,从贵州大山走向全国市场,成为热销爆款。位于普定县工业园区的贵州苗干妈食品有限公司以小面条撬动大产业
2025-11-11 11:29:00
第十九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将于11月13日至14日在开封举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点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凯中 刘昱渤编辑:申久燕审核 :范昭
2025-11-11 11:35:00
为进一步发挥毕节市旅游协会搭建行业桥梁纽带、助推城市文旅事业发展的宗旨作用,全面展现毕节市独特的城市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2025-11-11 11:35:00
贺 信贵州省体育代表团:在11月10日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拳击男子51公斤级比赛中,我省运动员张家茂不畏强手、奋勇拼搏
2025-11-11 11:35:00
小叶医探 | 刚上床就打呼,却说没睡着?医生科普:这是“浅睡眠”错觉
大皖新闻讯 “明明听到他打呼噜,叫醒后却说自己没睡着?”近日,合肥市民朱女士几次推醒丈夫时,却遇到这样的困惑。社交平台吐槽引来了不少“同款”
2025-11-11 12:12:00
西电程鹏飞教授团队研发“人体痕量气体探测装备” 助力重大灾害救援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程鹏飞教授团队接连收到来自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科技处的两封感谢信,信中对该团队在“12·4深圳深江铁路坍塌事故”和“8·7兰州榆中山洪泥石流”两次重大灾害救援中的突出贡献表示高度肯定与诚挚感谢
2025-11-11 12:06:00
山西太原一地下管道爆裂喷出粪便?当地辟谣:系暖气管道破裂喷水后带出泥沙
大皖新闻讯 11月10日下午,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一处地下管道爆裂,褐色水柱喷射而出。有网民在评论区称有粪便喷出
2025-11-11 12:10:00
“十四五”期间池州进出口规模翻番 首次进入全省前9位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池州市“决胜‘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上获悉,“十四五”期间,池州市消费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5-11-11 11:39:00
一次从垃圾车上的跌落,让56岁的父亲至今躺在ICU中。而比巨额医疗费和严重伤势更让家属感到无助的,是事故背后那个无人承担的责任“真空”地带
2025-11-11 08:22:00
“天然气公司为了支撑从我家房顶穿过的黄色燃气管道,偷偷在我家屋顶上建了两个长方体的水泥墩。”陕西铜川的任先生向华商报大风新闻反映称
2025-11-11 08:22:00
11月3日,陕西汉中胡家营镇群星村村民舒吉波(45岁)与69岁的父亲舒代坤联手,成功营救一名因车辆落水而昏迷的群众。据救人者舒吉波回忆
2025-11-11 08:23:00
“为了孩子上学我们举家迁移,入住新小区后却发现今冬要跟孩子一起受冻了。”丹桂苑小区业主赵先生说,他希望热力公司能考虑一下已入住业主今冬的生活
2025-11-11 08: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