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徐寿:一个被误认为是'穿越者'的科技先驱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26 21:59:00 来源:戏说三国

穿越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经久不绝的话题,虽然无法证实,但是在世界各地都有穿越传闻,在物理学界穿越并不是那么匪夷所思的事。

徐寿:一个被误认为是'穿越者'的科技先驱

爱因斯坦、霍金都支持穿越时空说,爱因斯坦说过:只要达到光速,就能够扭曲时空,穿越过去、未来。

但是在人类历史上,速度最快也只是载人飞船“阿波罗”10号,速度达到了每小时4万公里,而光速每秒钟就达到了30万公里,人类想要达到这个速度,似乎有些遥不可及。

但是爱因斯坦和霍金都认为这个世界上都存在有让世界慢下来的地方,以及让时间加速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黑洞,它就像是一台“天然的时间机器”,但是黑洞又无法被观测,黑洞里面到底有,人类也不知道。

徐寿:一个被误认为是'穿越者'的科技先驱

在众多的穿越传闻中,穿越者都是在不经意间“穿越”了时空,并没有看到什么黑洞,这就涉及了自然界最大的奥秘之一“粒子”。

根据量子学定律,粒子存在于世界的任何地方,我们身体每天都会穿过大量的粒子,之所以没有被我们察觉,是因为它们太小了,但是众多的粒子发生纠缠时,或许就可能打开“时空之门”。

徐寿,曾被怀疑是“穿越者”,拥有“晚清霍金”一称,他到底是穿越者,还是只是一个受环境影响的天才,这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的穿越者,有的只是比正常人更高的天赋。

徐寿:一个被误认为是'穿越者'的科技先驱

提起徐寿你可能不太了解,但如果提起化学元素周期表,你应该非常熟悉了,化学元素周期表虽然不是徐寿研究出来的,但是这份化学元素周期表,却是徐寿根据明朝王公贵族的名字翻译过来的。

徐寿,1818年出生在江苏无锡县社岗里,徐家祖父是一个商贩,家境较为殷实,徐寿的父亲是徐家第一个读书人,可惜并不长寿,徐寿4岁那年,他就去世了,年仅26岁。

母亲宋氏一个人含辛茹苦的将他和两个妹妹拉扯长大,生活在一个诗书家庭,徐寿也是苦读八股文,想要考取功名,走上仕途,但是家境一天不如一天,17岁那年母亲去世,全家的重担都压在了徐寿身上。

徐寿:一个被误认为是'穿越者'的科技先驱

徐寿为了养家糊口只能一边务农,一边经商,不过无锡是著名手工业之乡,徐寿从小就喜欢这些工艺制作,史书中载:少好攻金之事,手制器械甚多。

在徐寿的青年时代,清朝并没有意识到跟西方的差距,也不重视科技发展,徐寿科学研究,都是通过自学。

徐寿在上海经商时,又遇到上海墨海书馆的李善兰,徐寿经常去书馆看书,并向李善兰请教西学,1856年,他又看了英国医生编著的《博物新编》,接触到了氧气、氮气这类的化学知识,徐寿对这些化学实验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徐寿:一个被误认为是'穿越者'的科技先驱

鸦片战争的失败,让清朝刮起了一阵洋务风,徐寿自己捣鼓出了一些实验,在清朝也算是小有名气,曾国藩非常赏识他,就邀请他进了军械所,研制器械和火药。

在曾国藩洋务派的资助下,徐寿接触到了更多的西方科技,也自制一些枪炮,在火药方面也颇有造诣,他自制了硝化棉、雷汞,甚至凭着一张简略图制造出了清朝的蒸汽机。

1901年,次子徐建寅在钻研火药时,发生了意外,因为这起事故,徐寿辞官了,他也不再研制火药,当时李鸿章、丁宝桢许多高官都要重新启用他,但都被徐寿拒绝了。

徐寿:一个被误认为是'穿越者'的科技先驱

徐寿将自己的全部时间。全部精力都放到了翻译和传播科技的知识的工作中去了,他翻译编写的《化学鉴原》、《化学求数》、《物体通热改易论》,现在我们所学的许多化学知识都是徐寿传承下来的,他被称为现代科技的“启蒙者”。

在徐寿生活的年代,不仅没有外文字典,就连阿拉伯数字都没有用上,他却克服了这些重重困难,这也是为什么人们会认为他是“穿越者”,时至今日都有他的传说。如果他是穿越者,也不会将氧气、氢气翻译成“养气”、“轻气”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6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贫民窟天才少女11岁读硕士!智商162超爱因斯坦,梦想是殖民火星?
...11岁的天才少女火了。她名叫阿达拉,智商高达162,超越爱因斯坦和霍金。阿达拉在5岁的时候念完了小学,6岁时读完了初中,8岁时完成高中学业。随后,她获得了两个学士学位,一个是
2023-05-10 11:35:00
科学家提出颠覆性理论:黑洞中可能没有奇点
...现了很多伟大的科学家,比如说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霍金等等,这些科学家为人类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而近代人们比较熟知的科学家是霍金,霍金不仅在科学领域的成就很高
2024-05-20 10:30:00
虫洞可能真的存在?人类未来或可利用虫洞,实现远距离的星际穿越
...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神秘之门——虫洞。这个概念最初由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预言,它作为一种连接两个不同时空的桥梁,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探索宇宙的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虫洞逐渐成
2024-06-20 11:07:00
“超爱因斯坦和霍金”!英媒:16岁英国巴裔少女智商高达161
...的英国巴基斯坦裔少女玛赫努尔·奇马智商高达161,超过爱因斯坦和霍金。16岁的英国巴基斯坦裔少女玛赫努尔·奇马英国《镜报》日前报道称,奇马以优异成绩通过了英国普通中等教育证书
2023-11-07 09:44:00
探索霍金辐射:黑洞的微小碎片可能揭示伟大理论
...理如何影响黑洞这一形式主义的思考,而这些现象源自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然而,至今为止,这一辐射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尚未得到实证。不过,最新的研究显示,科学家们可能找到了证明
2024-06-18 13:56:00
黑洞,如此恐怖,它们是否会死亡?
...噬物质让自己强大,如何会死亡呢? 这就得提到霍金和爱因斯坦哥俩了! 霍金认为,黑洞在吞噬物质的过程中,其内部的温度非常高,这会导致黑洞在吸收物质的同时,向外辐射大量的能量,这
2024-11-14 10:41:00
连光都无法逃脱,被黑洞“逮捕”的物质去哪了?
...授予三位科学家。英国科学家罗杰·彭罗斯因证明黑洞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直接结果而获奖;德国科学家赖因哈德·根策尔和美国科学家安德烈娅·盖兹因在银河系中央发现超大质量天体而获奖
2024-02-02 17:22:00
霍金去世前留给人类3个警告,他都说了什么?一个警告已经发生
...《时间简史》更是撼动了整个科学界,被认为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正是因为他对宇宙的不断探索,霍金也被称之为宇宙之王,但即使是如此伟大的霍金,也像普通人一样,生命
2022-12-26 07:00:00
无法解释的物理问题—量子引力
...宇宙的奥秘时,物理学家们好比是两群探险者,一群跟随爱因斯坦,通过广义相对论的望远镜观测宇宙的宏观之美;另一群则跟随波尔和海森堡,通过量子力学的显微镜揭开了微观世界的神秘面纱。
2024-05-22 10:3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
温州永嘉:千年诗画焕新彩,谢灵运后裔何以诗意栖居?
提到中国的山水诗,便绕不开一个名字——谢灵运。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调任至永嘉担任太守,他遍历诸县,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山水诗篇
2025-10-15 15:53:00
“感知幸福中国行”吉林主题参访活动第五天,走进集安触摸千年历史脉络,品味边城烟火气息
10月15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的 “感知幸福中国行” 吉林主题参访活动步入第五天。来自境内外的30余位媒体记者与网红大V组成的参访团走进集安
2025-10-15 21:39:00
庐江惊现三座东汉古墓!系农田改造时发现,出土铜镜光可照人
大皖新闻讯 古墓墓室顶部严丝合缝,墓砖一头宽一头窄,且带有弧度,体现了古人技艺的高超。连日来,在庐江县移湖街道八里社区陈老屋村民组的一处高坡上
2025-10-15 00:26:00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