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未来拍一部电影可能只需4个人!业内大咖热议“科技创新赋能影视产业”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4-06-27 23:18:00 来源:上游新闻

当AI全面介入影视拍摄、制作到底会拍出什么样的电影?人工真的会被替代么?如果你是资深影迷,是不是也曾不止一次畅想过这些很可能会影响到我们今后观影体验的问题。

其实影视业界内的制作人、技术领袖、专家学者等也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并试图给出答案。6月27日,首届中国·重庆科技电影周迎来多场主题沙龙;“科技创新赋能影视产业”正是其中一大讨论主题。

未来拍一部电影可能只需4个人!业内大咖热议“科技创新赋能影视产业”

在现场,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美术学会会长霍廷霄,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胡智锋先生,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人工智能研究应用分公司负责人、中国影视摄影师学会副会长马平等嘉宾齐聚一堂展开了热议。

真正的进步,需要大家都做“万金油”

深入探讨科技在影视领域的最新发展和应用趋势,洞察科技应用在影视领域的动态走向和未来蓝图是本次“科技创新赋能影视产业”主题沙龙讨论的重点。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率先带来了题为《创意为本、技术赋能》的主旨演讲。“我就是旁边合川的人,当年上大学也是从这里(永川)上火车。”尹鸿说,今天又来到这里讨论电影,自然觉得非常欣慰。

在尹鸿看来,尽管现在AI(人工智能)热度居高不下,但在自己看来仍不能真正地说它会深刻影响影视行业,它并不能替代影视创作。“就像我的演讲标题‘创意为本’,创作仍然是不可替代的灵魂。”但尹鸿同时提到,不能否认的是AI会给影视行业带来很多影响,主要影响包括从降本、提质、增效到扩大资产。

也正是基于此,尹鸿认为“我们下一步可能要讨论的是,怎么样用好人工智能这个工具,究竟在哪些方面可能让它更改善,更有助于创作,而不是它会不会替代我们。”

尹鸿表示,本次在永川举行的科技电影周应该形成一个影视科技界的联盟。“我始终认为科技创新和突破是需要协同作战的。如果永川的科技电影周能够搭起一个影视科技企业和科技创作者、制作者之间的一个协同的桥梁,中国电影的工业化和科技才会真正的进步。大家不要都挤在一个赛道上,大家都要去做万金油。”

未来电影可能只需4个人就能拍了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人工智能研究应用分公司负责人、中国影视摄影师学会副会长马平马平带来的演讲题目是《触摸未来——AI视角下电影产业的挑战与机遇》。

“AI对于(影视)产业的影响一方面是降本增效,同时它真正的能力是赋能,打开一个(我们)无法想象的巨大的创新空间。”马平举例说,中影目前正在构建自己的产业垂直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去构建一个合作研发平台和合作应用平台。

马平说,模型建成后,电影叙事、电影表达、电影艺术、电影传播等知识经验都可以变成算法,变成服务。所有的视频博主,视觉创作、视频创作都可以用到这样的模型。

“虽然文生视频跟行业需求还有差距,但是我们传统的后期制作流程工艺里已经有很多步骤在用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来替代了。”马平举例表示,比如一个老人背着背篓,寻遍千山万水的场景,如果用传统做法,要建模,要有灯光、渲染、跟踪等等,“可能七八个人的团队要做一个星期,现在只用一个人半天时间就能完成。”马平算了一笔账,原来7个人干7天的工作就是49个人日(工作量单位),现在是0.5人日,这就是98倍的效率。

本次沙龙的分享嘉宾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美术学会会长霍廷霄和永川格外有缘:20年前,他和张艺谋一起拍《十面埋伏》时就曾到过这里。

提到AI,霍廷霄在现场首先提到的是“未来创作者拥抱这个技术,尤其对我们视觉创作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好事。”霍廷霄说,原来有了好的IP,在拍摄前就需要大量的美术团队去前期概念;而有了AI技术后,可能前期就只需要两三个人就够了,并且AI可能产生一些比人脑更超前的想法。在他看来,怎么利用好新技术来讲好中国故事也应该是从业者们接下来需要思考的问题。

“可能未来就是一个导演、一个美术、一个摄影、一个编剧,四个人就可以把电影拍了。这是我的畅想,也是不久的将来电影创作的一个方向。”霍廷霄说道。

在本次沙龙的圆桌对谈环节,导演董明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胡智锋,好莱坞特效导演麦特·贝克等大咖也带来了各自的思考和实践案例。

其中,麦特·贝克特别提到,说起人工智能,“我不希望它剥夺我们共情情感的能力,不要剥夺我们的初心。我认为世界上成功的电影其实是有共性的,那就是人类的共性。”麦特·贝克说,自己相信应该去拥抱AI技术,但也要小心要谨慎,需要警惕它可能会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我们不想作为AI的奴隶,而是作为AI的主人。”

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摄影 张锦旗

编辑:夏洪玲责编:孙琼英,吴忠兰 审核:冯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8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重庆科技电影周沙龙将举行 业内大咖共话挑战机遇
...名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物即将齐聚永川,他们将通过“科技创新赋能影视产业”“虚拟制作与电影工业升级”“AIGC 与影视元宇宙产教融合发展”“影视版权交易与生态发展”4场主题沙龙
2024-06-24 09:55:00
...重庆永川举办。在“影视科技与人才发展”专题论坛上,业内人士就智能时代如何加强影视科技人才培养进行了探讨。把握趋势,解决“卡脖子”难题“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影响下,电影产业从制作端
2023-05-09 03:35:00
...社太原10月16日电 题:把握发展趋势 提升综合实力——业内人士谈电影科技发展与创新新华社记者杨湛菲、王鹏电影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技术将引领电影创作实现哪些革新?电影放映
2023-10-16 22:49:00
第五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汇聚光影力量 构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
...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举行了影视数字版权管理论坛暨电影科技创新论坛。本次论坛立足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围绕影视数字版权保护
2023-12-21 17:20:00
2024成渝影视发展大会举行 专家学者共话影视发展新机遇
...重庆市永川区举行的2024成渝影视发展大会的现场。多位业内知名专家、学者,相继走上舞台围绕当下影视剧创作、成渝影视发展的新机遇等热门话题分享了各自的真知灼见。现实主义题材创作
2024-11-12 19:33:00
《流浪地球》《三体》引爆科幻热潮 业内热议近千亿产业背后的影视蓝海
...大量同类作品的经验积累,所以在科幻这一领域,目前行业内的影视技术积累太少,只能慢慢摸索。图片来源:豆瓣电影白一骢观察到,虽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科幻,科幻赛道未来的前景也非常
2023-10-20 16:39:00
北京电影学院影视金融班14周年盛典在京举办
...动打破行业壁垒,为学员们链接影视文化产业核心人物、业内专家及金融界精英创造有利条件、提供宝贵资源。“下一步,影视金融班将继续向阳而生、逐光而行,不断推动富有时代精神、民族精神
2024-07-05 15:11:00
“湖里出品”跨界释放影响力
...现科技与音乐的融合,带来不一样的视听感受。影视音乐科技创新论坛单元中,嘉宾们齐聚一堂,探讨如何将科技与影视、音乐深度融合,将科技对文化建设支撑作用的潜力充分释放。元宇宙音乐会
2023-11-06 07:05:00
蔚领时代沉浸式XR影视作品《木兰2125》在京首发 以科技创新建设数字文化产业新生态
...志着中国创新的沉浸式内容正式步入全球消费市场。 以科技创新赋能数字文化产业提质增效近些年,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特别是文化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据中国虚
2025-09-24 10:52: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安徽阜阳三岁半“奶瓶小演员”走红 师傅:她学戏曲四个多月,有天赋
大皖新闻讯 身穿戏服、脸上化着彩妆、手上拿着奶瓶……近日,安徽阜阳三岁半“奶瓶小演员”田佳卉的视频在网上走红。网民被她可爱有趣的样子“萌化”了
2025-10-11 16:37:00
任汉波《知行悟:文化溯源与生活哲思录》:墨韵书香中的生命哲思与艺术境界
任汉波,1961年7月生于湖南岳阳,中国当代书画家、作家、文化学者。在职业生涯中,他曾任高级经济师、研究员,退休后全心投入文化传承与艺术创作
2025-10-11 17:11:00
“何日君再来”邓丽君经典名曲演唱会10月登陆北京 师妹聂安仙其再现歌后风华
有些声音能穿越时光,有些经典永不过时。邓丽君及其演唱的曲目,便是华语乐坛中跨越世代的文化符号——她以甜润嗓音与细腻情感
2025-10-11 17:11:00
廊坊炊庄高腔戏:濒危老戏“唱”在身边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刘杰)佳节有好戏,团圆度中秋。10月6日下午,廊坊市御龙河公园安丽桥畔,板胡试音的“咿呀”声、镲片碰撞的“锵锵”声
2025-10-11 16:08:00
石语伴琴声 中法古乐在重庆大足对话
2025 年是中法建交 60 周年后的首个新甲子开端,10 月 10 日晚,一场名为 “石语・琴声:古乐与石刻对话” 中法文化遗产交流音乐会在重庆大足举行
2025-10-11 15:25:00
一起看蓝星!我国首部太空纪录电影来河北啦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屈原在《天问》中发出宏阔之问两千多年后被中国航天员以坚定的声音回应10月10日我国首部采用8K技术拍摄的太空纪录电影《窗外是蓝星》河北站观影活动在石家庄举
2025-10-11 10:51:00
台湾客家音乐剧将在厦演出
《那一天,彩虹出现》剧照。(受访者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刘筠 通讯员 谢钰涵)来自台湾的客家流行音乐剧《那一天
2025-10-11 08:18:00
赵倩携《北去·南归》载誉归来,二轮演出即将登陆北京
近日,第九届华语戏剧盛典上,演员赵倩凭借自编自演的话剧《北去·南归》斩获“最佳女演员”奖项,话剧《北去·南归》不仅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
2025-10-11 08:37:00
我国首部太空纪录电影《窗外是蓝星》河北站观影活动在石举行河北日报讯(记者田恬)10月10日,我国首部采用8K技术拍摄的太空纪录电影《窗外是蓝星》河北站观影活动在石家庄举行
2025-10-11 08:47:00
电影《成为大师》于10月10日在北京举办“就犟”首映礼,影片导演赵林携影片主要人物之一庞大师出席首映礼,与观众、嘉宾分享台前幕后的创作故事
2025-10-11 10:08:00
第十二届“狮王争霸国际赛 2025 — 美高梅杯”妈阁庙前地盛大开锣
“旅游+体育+文化”多元体验升级世遗景点赛 联动社区共创国庆醒狮盛典作为本年度美高梅狮王争霸系列活动的压轴盛事,历时两日的第十二届“狮王争霸国际赛 2025 — 美高梅杯”于10月5日圆满闭幕
2025-10-11 10:38:00
银笺绘西华:陈威中山公园次幅写生的宋画质感与虚实之境
当《书画里的中国》第三季慢直播的镜头随陈威转移至中山公园另一处阴凉角落,银笺纸在晨光下泛着细腻光泽,这幅以西华门为远景的写生
2025-10-11 09:07:00
天坛月季笺 —— 细节里的笔墨节奏与色彩巧思
《书画里的中国》第三季的镜头跟着万娟转到天坛月季园,她的笔尖已经对准了那丛 “冰山月季”。比起野花草的随兴,月季的绘制要精细得多 —— 眼前的 “冰山月季” 花瓣层层叠叠
2025-10-11 09:07:00
潘柱燐:“跨界”影视之路 精密计算与感性灵感的交响
当精密计算与感性灵感表达碰撞,潘柱燐的“跨界”版图正产生超乎想象的绚丽火花。“工程之学如筑基夯土,而文化影视乃精神之梁
2025-10-11 08:37:00
无忧之夜2025官宣落地三亚 联手生态合作伙伴打造“红人奥斯卡”
素有 “红人奥斯卡” 之称的“无忧之夜2025”,将于10月28日至30日落地海南三亚,上千位优质内容创作者及红人生态合作伙伴将齐聚
2025-10-11 08: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