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达科为对单一代理品牌存在依赖,研发费用率低于行业均值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01-16 23:04:00 来源:财经风云

2022年7月创业板过会,但至今仍未登陆A股,深圳市达科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科为)的IPO(首次公开募股)进度缓慢。

达科为是一家生命科学研究服务及病理诊断提供商。明面上看,达科为似乎为医疗器械企业,实际上,由于公司代理销售第三方品牌科研试剂等产品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50%,根据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达科为所处行业为“批发业”。

换句话说,达科为主要的角色还是国际医药器械品牌的国内代理商。因此,公司代理业务的创新性和可持续性,也受到监管部门关注。

记者注意到,深交所曾重点要求公司说明代理业务是否具有成长性及可持续性,是否符合成长性创新企业定位。

达科为对单一代理品牌存在依赖,研发费用率低于行业均值

由于代理业务占比较大,因此根据有关文件规定,达科为所处行业为“批发和零售业”中的“批发业”视觉中国图

对单一代理品牌存在依赖

招股书(2023年9月注册稿,下同)显示,在生命科学研究服务领域,达科为主要从事科研试剂及仪器的代理销售,以及部分科研试剂的自主研发、生产及销售;在病理诊断领域,公司主要从事病理诊断设备及试剂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2020~2023年上半年“三年又一期”(以下简称报告期),达科为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05亿元、8.37亿元、10.39亿元、5.23亿元。2020~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30.98%。报告期内分别实现净利润8133.45万元、1.04亿元、1.01亿元、4095.26万元。2020~2022年公司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11.41%。

在达科为的营业收入中,代理业务占比超过七成。报告期内,达科为代理品牌收入分别为4.72亿元、6.64亿元、7.74亿元和3.92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78.15%、79.5%、74.59%和75%,主要代理供应商为BioLegend、PeproTech、NexcelomBioscience、LGC等国际生物技术品牌。

记者注意到,在代理品牌中,达科为存在对单一品牌的依赖。报告期内,达科为向国际主要流式抗体生产商之一BioLegend的采购金额分别为1.68亿元、2.48亿元、3.40亿元和1.93亿元,占报告期各期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44.90%、51.43%、50.19%和58.43%。

由于代理业务占比较大,因此根据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达科为所处行业为“批发和零售业”中的“批发业”。

记者还注意到,尽管达科为从2013年开始自主研发病理诊断设备产品,由单一产品拓展到多产品线,且在疫情期间自主研发了病毒保存试剂(2023年不再销售),但是目前自主品牌占比仍较小,2023年上半年占比仅为25%。相比国内主流医疗器械企业的创新研发属性,达科为以代理销售为主的业务模式在盈利空间和发展前景上存在一定差距。这也导致达科为被交易所重点问询代理模式持续性、研发能力等相关问题。

2023年9月披露的“问询与回复”文件显示,深交所要求达科为结合研发能力、研发路线,进一步说明发行人自研品牌试剂相较于发行人代理销售试剂的优势特点,自研品牌试剂能否逐步替代发行人代理销售试剂份额;说明近年来我国进口科研试剂、仪器相关政策环境是否发生重大变化,发行人代理业务是否具有成长性及可持续性,并作出相应风险提示;进一步论证发行人的成长性,是否符合成长性创新企业定位。

研发费用率低于行业均值

或许意识到代理业务的发展掣肘,2023年11月,达科为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的“24周年讲话”中,公司董事长吴庆军表示:“达科为已经走在了更多的研发、更多的自主创新的道路上。”

那么,目前达科为的自主研发能力究竟如何呢?

先看专利技术,招股书显示,公司拥有专利147项,其中发明专利27项,在试剂产品方面,公司掌握了细胞因子定量检测技术、细胞分离培养技术等核心技术。对比同行来看,截至2022年末,泰坦科技拥有专利134项,安必平拥有专利95项,亚辉龙拥有专利206项。

再看研发人员数量,截至报告期末,达科为的研发人员共141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15.56%。而同行其他企业研发人员占比大部分为20%~30%。

最后看研发投入,报告期内,达科为的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3.59%、3.94%、3.85%和4.67%,而同期行业平均值分别为4.46%、5.23%、5.08%、7.64%。

总体而言,达科为在一些研发指标上低于行业均值。

在本次IPO募投项目中,达科为拟募集的8亿元将投入2.8亿元到研发中心建设项目,项目围绕病理诊断、体外诊断、细胞治疗、AI(人工智能)诊断等研发方向具体建设抗体工程中心、诊断试剂工程中心、细胞工程研究中心、实验病理学工程与技术研究中心和AI诊断工程中心。

2024年1月12日,记者尝试就自主研发战略等问题采访达科为,拨打公司电话并发送采访邮件,截至发稿尚未获回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7 0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沃文特过会两年仍在注册:营收净利润下滑,三次抽查不合格
...比重分别为15.81%、18.23%和25.93%。截至2023年,沃文特销售费用率高于同行业公司平均值,且显而易见大幅增加
2024-07-22 12:20:00
...品牌营销费用过高,是理想汽车的4~5倍,理想汽车的市场费用率只有0.6%,包含了品牌所有的公关、活动、广告、车展、发布会
2023-05-13 20:07:00
海菲曼超高端定位依赖外销:研发费用率弱于同行,销售费用率偏高
...分别为14.69、10.02、9.00和4.11,低于可比公司平均值。研发费用率弱于同行,销售费用率偏高作为超高端耳机品牌
2025-02-11 12:18:00
高威科净利连升去年营收下降 近2年半经营现金流连负
...发费用分别为2,187.43万元、2,533.98万元、3,022.63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66%、1.55%
2023-09-21 15:55:00
奇致激光大额分红近8000万远超净利润,销售人员数倍于研发
...6.35%、8.33%、6.26%及7.11%。北交所指出,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主要来源于职工薪酬的差异,系公司专职研发人员数量较少。北交所要求
2023-11-09 12:18:00
珀莱雅VS贝泰妮VS水羊股份VS丸美股份:财报视角下,谁能更胜一筹?
...、9.2亿元、5.1亿元。来源:企业财报、红星资本局从销售费用率角度,近年来,四家企业的销售费用率整体也有所上涨,目前四家企业的销售费用率都超过了40%。 其中丸美股份的销
2023-09-18 10:15:00
美亚科技现场检查问题不少:应收账款攀升,与前员工交易金额巨大
...设项目,1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业务结构调整,销售费用率低于行业均值美亚科技是一家泛商旅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成立于2003年8月,旗下设美亚航旅、美亚商旅、美亚旅行三大业
2024-08-05 12:57:00
太力科技线上销售占比超八成,流量依赖下销售费用率远高同行
...接导致太力科技在天猫平台的市场份额受到挤压。”销售费用率大幅高于同行,曾11次被执行人报告期各期,公司实现销售费用分别为1
2025-03-05 13:19:00
业绩向左股价向右,失速的太平鸟需要新故事
...25.68%,而研发费用则同比增长44.82%,为3956.65万元,研发费用率为1.91%,此前2020-2022年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24%、1.39%、1.37%。北
2023-07-11 21:41: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