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近日,在小满和芒种节气之间,郑州市第五十八中学生物组师生在智美校区农耕园体验了一把插秧的乐趣。
前期准备
你以为水稻和小麦一样直接播种吗?NO! 前期还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
1.浸种育新生:本次选用河南新乡农科所的四种稻种,挑选饱满健壮的稻粒,在清水里浸泡48小时左右,每12小时左右换一次水,保证水分的同时也提供充足的氧气,稻种逐渐膨胀变大,促进萌发。
2.萌发展生机:浸泡了两天的水稻种子开始萌发了,首先,胚根冲破种皮长了出来,露出白色的根,这就说明浸泡成功,可以进行播种啦。
3.播种许愿望:同学们在生物老师刘晓焕和赵凡的带领下,把萌发较好的种子均匀的撒在育秧盘中湿润的土壤上,并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促进幼苗的生长。
4.育苗见成长:在适宜的温度和水分中,育秧盘中的水稻秧苗逐渐长出绿色的叶片,个头也一天天变高,同学们及时观察并测量株高,等待着可以插秧的那一天的到来。
5.挖坑蓄水田:见时机成熟,生物组师生开始挖坑,铺防水膜,回填土壤,蓄水。旱地变水田,为水稻秧苗的生长创造了储水条件。
活动开始前,黄想安老师率先带领学生踩泥坑。目地是让土壤变得松软,生物社团的学生们也适应水田工作环境。接下来,黄老师示范插秧过程:先拿起一簇秧苗,分成合适的一丛,三只手指捏紧直立的插入泥土中,保证秧苗根系在土中不倒。同时,保持好行距和株距,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开始尝试插秧啦。一行行、一列列秧苗在水稻田中摇曳着青绿的身姿,尽管很小,相信不久会茁壮成长。
“愿每粒种子都以渺小启程,以伟大结束”,这是种子的力量,也是成长的力量。同学们在一秧一苗间,一耕一种中,体验农耕的快乐,感受生物种植课程跨学科活动带来的魅力,体验袁隆平爷爷的“禾下乘凉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5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