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汽车

比亚迪卷智驾狂砸1000亿:团队增5倍至4000人 几乎都是985、211的硕士

类别:汽车 发布时间:2024-01-23 15:46:00 来源:每人Auto

许多变化,在比亚迪智驾团队悄然发生。

一年时间,言喻发现自己所在的小组不断有新人加入,眼看着团队从20人膨胀到百余人,人数直接翻了五倍。王传福在比亚迪梦想日上给出了更宏观的数字——智驾团队已超4000人。

不仅规模在扩张,团队梯次也在跃升。

言喻对此感受很强烈,“在我之后进来的人,几乎都是985、211的硕士,博士也有很多”,而在此之前,智驾团队的招人标准并没有这么高,普通本科也可以进来。

兵马备足,比亚迪开卷智驾。智驾系统几乎是“以一天一个小版本,一周一个大版本的速度在迭代”。1月16日,比亚迪交出了第一阶段的智驾成果。

比亚迪投入智驾大战

在车圈的智驾赛道,一向打得热闹的是华为、小鹏,蔚来、理想等新势力则混战其中。赛道上几乎看不到比亚迪的身影。

但自从在投资者沟通会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公开表态,高阶辅助驾驶是实用的,也更容易落地。比亚迪智驾部门的工作人员林绮,便明显感受到上层态度的转变。

向直属领导汇报工作时,对方对智驾的关注度明显提升了,会经常询问智驾领域的进展。另一方面,智驾项目的执行效率也提高了,“从立项到落地交付最快仅需一个半月”,和其他业务的项目动辄需要耗费半年相比,智驾显然更受“器重”。

同行迅速落地了一系列智驾功能,让比亚迪感到紧迫起来,“不管是从话语权,还是投入力度来看”,比亚迪对智驾领域的重视程度肉眼可见地变高了。

1月16日,比亚迪举办了2024梦想日,展示了其在智驾领域的最新成果。新能源一哥比亚迪,正式参战。

在梦想日,比亚迪对汽车智能化提出了一个新的内核——整车智能,才是真智能。所谓整车智能,即由一个“大脑”来控制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智能化功能。这个大脑即比亚迪自研的智能化架构“璇玑”。汽车系统的各个模块是相对独立的,每个模块都有自己的运行方式,璇玑架构的角色相当于一个统筹者,通过统一的信息处理和传输,提高车辆各模块的响应速度和效率。

比亚迪卷智驾狂砸1000亿:团队增5倍至4000人 几乎都是985、211的硕士

▲ 璇玑架构。图 / 比亚迪官方

智能座舱的体验也得以升级,比如比亚迪推出了手掌钥匙。用户在系统中录入掌静脉数据,无需手机、车钥匙等实体钥匙,可以通过手掌信息快速对车辆进行解闭锁。不过,解锁之后,用户仍然需要持有带NFC功能的手机“钥匙”或原厂车钥匙,才可以启动车辆。

娱乐方面,比亚迪也进行了一些创新。比如,当车主在车里玩游戏时,方向盘直接变成游戏手柄,还提供连续对话、车友畅联等新功能。

从以上两个新功能可以看出,比亚迪在尽力做减法,就像当年苹果推出初代iPhone,摒弃了触控笔一样——需要的配件越少,体验越好。

在智能驾驶板块,比亚迪发布了“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官方信息显示,该系统首创控制算法的分布式局,能够提高整车智驾感知—决策—控制的响应速度和驾驶体验。

比亚迪卷智驾狂砸1000亿:团队增5倍至4000人 几乎都是985、211的硕士

▲ 比亚迪“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图 / 比亚迪官方微博

每人Auto分别体验了比亚迪的高速和城区智能辅助驾驶,在40分钟的行程里,只出现了两次需要人工接管的情况。当然,“和小鹏、华为等头部玩家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某新势力智驾工作人员告诉每人Auto,半年前其试驾小鹏和华为的城区辅助驾驶功能,1小时内零接管,不过,他承认这“也要看具体的路况”。

能达到现在的智驾水平,比亚迪智驾员工言喻评价道,该有的技术都有,“不能说追上(头部玩家),但好在没落下”。

一天一小更,七天一大更

不被落下,已经是一个来之不易的结果。这是数千智驾员工拼命加班、熬夜换来的。

晚上6点,在比亚迪从事研发工作的秦楚将手头工作收尾,准备下班,走出门她发觉隔壁搞智驾的同事们又在加班,气氛还挺紧张。

自去年初以来隔壁智驾部门的工作量明显增加了许多。中午秦楚和智驾部门的同事一起吃饭时,总能听到对方抱怨“经常加班到晚上10点、11点”,和其他部门通常5点半就下班相比,“他们像是上了两个班”,每每遇到这样的怨言,秦楚也只能宽慰对方,“不愧是核心部门”。

身处比亚迪智驾部门,言喻已经习惯了加班,下班时间通常在晚上9点之后,“项目着急交付的时候干到凌晨也很常见”。

车企每推出一个新功能,要确保推送给用户后能够稳定运行,背后大约需要经过超万次的测试。

言喻所在的小组几乎每天都要上车测试新功能,工作人员在测试车上一待就是9、10个小时,出现问题马上反馈到内部群里,工程师时刻待命,收到反馈马上修改,改完后更新系统,再经历一轮新的测试,如此反复。

测试次数越多,越利于尽可能修复潜在漏洞。为了多做几次测试,经常有小组延后还车。在比亚迪内部,每台测试车都被安排了详细的排班表,前一个组延时,排在后面的小组只能加班测试。因此,不光人忙得连轴转,连测试车都闲不下来。

全班人马满负荷运转,效果也立竿见影。言喻透露,比亚迪智驾系统几乎是“以一天一个小版本,一周一个大版本的速度在迭代”。

人数翻了五倍

要达到这样的迭代速度,首先拼的是人力。

林绮发现,从2022年底公司智驾部门就开始扩招了。那一年的校招中,比亚迪提供了大量自动驾驶软件工程师、自动驾驶控制算法工程师等岗位。

据林绮了解,2022年,比亚迪智驾团队释放了1000个名额,到了2023年,这个数字扩大为3000个。大批量招兵买马,比亚迪智驾业务得以迅速扩容。在今年1月16日比亚迪梦想日上,王传福透露目前比亚迪智驾团队规模为4000余人。

比亚迪卷智驾狂砸1000亿:团队增5倍至4000人 几乎都是985、211的硕士

▲ 比亚迪工程师天团。图 / 比亚迪官方

言喻就是在2023年初那批校招里加入比亚迪的。一年时间,言喻眼看着自己所在的小组不断有新人加入,从20人膨胀到现在的百余人,人数直接翻了五倍。

不仅规模在扩张,团队梯次也在跃升。

言喻对此感受很强烈,“在我之后进来的人,几乎都是985、211的硕士,博士也有很多”,而在此之前,智驾团队的招人标准并没有这么高,普通本科也可以进来。

这反映出比亚迪做智驾的思路,以高端人才为项目主导,基础一些的工作依靠“人海战术”达成,力求项目能够又快又好地上线。

2023年5月,比亚迪产品规划院院长助理、电子集成部总监韩冰接替王欢,执掌比亚迪规划院智能驾驶业务。一位接近比亚迪智驾的人士告诉每人Auto,“撤掉王欢,就是因为其在职期间比亚迪智驾没有明显成果,高层对智驾进展不满意”。

韩冰上任后,比亚迪在智驾领域的探索更加大刀阔斧,成果也很明显,仅半年时间,比亚迪便在梦想日发布了一系列相关功能。

比亚迪卷智驾狂砸1000亿:团队增5倍至4000人 几乎都是985、211的硕士

▲ 比亚迪梦想日。图 / 比亚迪官方

紧接着,地平线前智能驾驶研发总监廖杰加入比亚迪,与此同时,比亚迪又吸纳了来自沃尔沃、高合等车企的中层智驾人才。廖杰此前在地平线主要负责征程系列芯片自动驾驶功能算法,在去年广州车展,地平线 “征程 6 ” 芯片首批意向客户中就包括比亚迪。

据比亚迪老员工章艺透露,廖杰加入比亚迪后,“在虹桥租了写字楼,组建了上海智驾团队”。

在此背后,比亚迪没少砸钱。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三季度,比亚迪研发费用高涨,达111亿元,环比大涨46%。

当然,这只是个开始,在2024比亚迪梦想日,王传福透露,未来比亚迪将在智能化领域投入1000亿元,在旗下30万元及以上车型标配比亚迪的高阶智驾系统。

智驾卷向平价车型

其实,比亚迪布局智驾的时间并不算晚。2011年比亚迪自主研发出车联网产品“比亚迪云服务”,支持远程操控车内空调、车门等功能。2018年,比亚迪牵手百度,彼时王传福表示,双方合作研发的L3级自动驾驶汽车将在“不远的未来”实现量产。

但彼时比亚迪并未真正在智能化领域发力,“之前在汉(车型)做的一些交互功能一般,经常被同事们拉出来‘鞭尸’,”言喻直言,比亚迪的策略是“先抓销量,形成一定销量规模后,才开始抓智能化”。

在老员工章艺看来,比亚迪真正开始投入智驾是在2021年,不过,当时的节奏不紧不慢,还没有进入现在这样的狂奔模式。

比亚迪的转变,很大一部分驱动力来自外部。

最近正在看车的沈嘉,见到销售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款车有没有智能驾驶?”在沈嘉眼里,智能驾驶是新能源车区别于燃油车的关键要素,“如果没有智能驾驶我还不如买燃油车”。

“每发布一款车,网友评论最多的是有没有智驾。”章艺也告诉每人Auto,“不管你拿出什么卖点,操控、悬架、座舱,他们(网友)都会攻击你没有智驾。”

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曾推测,“30万元以上级别,中国品牌的智能导航辅助领航系统L2+的自动驾驶功能装配率达到了82%”。显然,智驾能力已经成为用户买车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

一个明显的转变是,在新车发布会上,智驾和智舱板块已经越来越成为车企宣讲的重头戏。

各家车企也在卖力卷智驾进度。2022年9月,小鹏在广州陆续推送城市NGP,智驾“开城之战”正式拉开帷幕。华为最初的目标是在45个城市落地城区智驾,随着开城速度越来越快,半年时间华为的目标已经调整为智驾“全国都能开”。2024年第一天,小鹏官宣已经完成全国243个城市的智驾落地。

一个新的趋势是,为了吸引更多价格带的消费者,智驾正在向更低消费水平的用户开放。何小鹏表示有信心推出15万级别的高阶智能辅助驾驶汽车,大疆则把智能驾驶普及到10万级别的车型--2023款宝骏。

比亚迪也有此计划,梦想日上,王传福透露:“未来比亚迪的高阶智驾系统将针对20万元以上车型开放选配。”

(应受访人要求,秦楚、言喻、章艺、林绮、沈嘉均为化名)

文章为每人Auto原创,侵权必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3 18: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拒过度营销!比亚迪智驾团队超5000人:砸1000亿、让中低端车享受高阶智驾
快科技8月22日消息,据国内媒体报道称,比亚迪副总裁、汽车新技术研究院院长杨冬生接受时表示,比亚迪智驾团队现有5000人以上,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其中核心算法团队超过1000人。他
2024-08-22 08:55:00
为了补齐这块短板 比亚迪怒招5000人
...的各企业老板们,自然也是成天“炮火不断”。然而,像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这样“口是心非”的老板,确实比较少见。今年上海车展前,他就在投资者沟通会上宣称“无人驾驶都是扯淡... 自
2023-05-19 14:22:00
比亚迪规划院引入多名高级人才
12月9日消息,据晚点Auto周五晚报道,有猎头声称比亚迪目前仍在招聘智能驾驶算法、芯片的高级别人才。近期比亚迪规划院引入多名高级别人才,可能意味着比亚迪提高了对自研高阶智驾算法
2023-12-09 10:04:00
留给新势力调侃比亚迪智能化的时间不多了!
...到智能电动汽车行业,找来一个吃瓜群众问他一个问题:比亚迪的智能化水平怎么样,大概率他会先给你一个高深莫测的微笑,紧接着,便是做痛心疾首状,语重心长地说,这正是比亚迪现在最大的
2023-10-05 22:37:00
比亚迪王传福:无人驾驶还不具备落地条件,未来将投入1000亿元推动整车智能
出品 | 搜狐科技作者 | 梁昌均在1月16日晚的比亚迪梦想日上,比亚迪集团董事长、总裁王传福披露比亚迪智能化战略图景和进展,认为整车智能才是汽车智能化正确的发展方向,未来将投入
2024-01-17 11:46:00
强强联合!比亚迪方程豹与华为乾崑智驾正式官宣合作:首款车型出炉
快科技8月27日消息,据比亚迪官方最新公告,方程豹与华为乾崑智驾正式官宣合作。李云飞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比亚迪方程豹与华为乾崑智驾正式官宣合作,两大科技巨头,强强联合,共同打造方
2024-08-27 11:30:00
曝比亚迪智能化业务新变动:廖杰重回地平线辅助驾驶、座舱整合
快科技5月16日消息,据媒体报道,比亚迪前智能驾驶研发总监廖杰已重返地面线,辅助驾驶、座舱团队整合。此前比亚迪为辅助驾驶引入的技术人才之一廖杰已于 2025 年春节后离职。据了解
2025-05-16 19:47:00
王传福需要马斯克拉一把?
...。而同样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上达到百万辆级别的比亚迪,虽然其创始人王传福多次强调,新能源车“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但在下半场中的表现并未如同特斯拉一般引人瞩目
2023-06-15 11:54:00
比亚迪智能驾驶功能继续发挥“低成本”优势
7月17日消息,比亚迪汽车海洋网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张卓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比亚迪智能驾驶团队目前已经有数千人,投资数以亿计,同时秉持“发布即量产”的目标,绝不做PPT智驾。他还提到,
2024-07-17 10:22:00
更多关于汽车的资讯:
“安徽造”多款新能源车护航进博会 
大皖新闻讯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盛大启幕,多款“安徽造”高端新能源汽车成为这场国际盛会的官方指定用车
2025-11-05 09:52:00
漫游广州 | 解码近代羊城的城市说明书
伴随着近代城市的发展,广州近代城市传统中轴线串联起一系列重要城市地标,承载着近代广州重要的城市记忆,更见证了广州近代以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2025-11-05 10:46:00
漫游广州 | 读懂2200多年的“老羊城”,走这1.6公里
广州,在云山珠水间孕育了三条城市中轴线,形成了传统与现代相辉映的城市风貌。其中,广州古代城市传统中轴线,全长约1.6公里
2025-11-05 10:46:00
贵州省商务厅关于优化调整汽车促销活动政策的公告广大消费者及汽车经销企业:感谢您对我省汽车以旧换新活动的关心和支持。为进一步提振消费
2025-11-04 19:35:00
行神州“播”天下——优质主播中国行丨80余名主播大V感受车城文化与水都魅力
11月3日至4日,参加“行神州‘播’天下——优质主播中国行”湖北站活动的80余名优质网络主播、网络大V,来到东风汽车博物馆
2025-11-04 19:38:00
长城汽车坦克300随“雪龙2”号科考船出征南极
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从上海启程长城汽车坦克300随“雪龙2”号科考船出征南极11月1日,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从上海出征
2025-11-04 08:55:00
丰田为不同用户提供多样化的移动出行解决方案
在2025年日本移动出行展的新闻发布会上,丰田汽车社长佐藤恒治也发表了讲话。他回顾了丰田集团从自动织机到汽车制造的发展历程
2025-11-04 10:00:00
5 万左右选新能源代步车推荐纳米 01 续航安全都靠谱,入门选它不纠结
鲁网11月4日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飞速发展的当下,5 万 - 10 万价位段已成为城市代步车的核心竞争区间,尤其对于追求精致出行的女性用户而言
2025-11-04 10:42:00
15 万想买新能源性能车?东风奕派 eπ007 适配新手,性价比拉满
鲁网11月4日讯在信息爆炸、产品迭代飞速的今天,“耐用”与“可靠”似乎成了一种稀缺的奢侈品。对于汽车——这个家庭中仅次于房产的大宗消费品
2025-11-04 10:44:00
冲刺四季度 打好收官战丨湖北云极:加班加点生产 冲刺1.5亿元年度目标
近日,位于十堰市郧西县天河工业园的湖北云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一直处于满产状态,在新投产的CTP电池系统智能化生产线上,每月有超过6000套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下线
2025-11-03 20:42:00
冲刺四季度 打好收官战丨东科克诺尔:订单排至明年六月 智能工厂火力全开
作为世界领先的商用车制动系统专家,东科克诺尔商用车制动技术有限公司以“智能工厂3.0+”建设为引擎,一手抓技术革新提质效
2025-11-03 20:42:00
中国一汽10月亮出成绩单:整车销量30.5万辆
11月1日,中国一汽发布销量数据。2025年10月,中国一汽销售整车30.5万辆,同比增长8.1%。其中,自主品牌销量9
2025-11-03 11:23:00
10 万级家用 SUV 怎么选?纳米 06 靠 2715mm 轴距 +“天地门”,刷新空间实用新标杆
鲁网10月31日讯当今的中国汽车市场,尤其是在卷疯了的10万级纯电SUV赛道,一款新车型能否立足,已不再仅仅依赖于厂商的宣传声势
2025-11-02 16:56:00
河北新闻网讯(杨圣哲)近日,在领克汽车张家口工厂的总装车间,31台搭载5G模组的自动导引小车(AGV)正悄然滑行。它们如一支默契的“智能蚁群”
2025-11-01 15:49:00
公交安全设施维护有妙招
公交车厢内的安全锤、灭火器、逃生窗、应急出口及安全拉手,是保障乘客安全的“关键防线”。太原公交二公司修保车间以“日常细查+定期精护”的双重模式
2025-11-01 17: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