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月河街的锔瓷匠人,让碎瓷片“重归于好”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4-20 06:2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南湖晚报

月河街的锔瓷匠人,让碎瓷片“重归于好”

他修复的不仅仅是一件器物,还是一种传承和一份记忆

月河街的锔瓷匠人,让碎瓷片“重归于好”

月河街的锔瓷匠人,让碎瓷片“重归于好”

禾城“小修小补”生活地图相关信息征集中,欢迎大家来报料。报料方式——读嘉:扫描左侧二维码在评论区留言电话:82828110微信:在南湖晚报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

月河街的锔瓷匠人,让碎瓷片“重归于好”

月河街的锔瓷匠人,让碎瓷片“重归于好”

月河街的锔瓷匠人,让碎瓷片“重归于好”

月河街的锔瓷匠人,让碎瓷片“重归于好”

月河街的锔瓷匠人,让碎瓷片“重归于好”

N文/摄 晚报记者 周祎欣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锔盆儿、锔碗儿、锔大缸……”早年间,在悠长的巷子里,只要听到这样的吆喝声,大家就知道是锔匠来了,纷纷把日常生活中不小心打破的碗碟拿出来,交给他们修补修补。锔瓷技艺积淀着岁月的沧桑,透着古朴的韵味,成为那个年代特有的风景。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物质资源的丰富,大家早已没有了锔盆、锔碗、锔大缸的习惯,东西破碎之后,大多选择重新购置,锔瓷匠人也因此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但生活中始终不乏一些恋旧的人,他们把某件物品当成了感情的寄托,希望能寻得一个手艺精湛的匠人将其修复。

在嘉兴市区月河历史街区一家小店内,就有这样一位“85后”锔瓷师——詹建峰,熟悉他的朋友都亲切地称呼他“老竹”。数年如一日,他埋头于自己的一方天地,使破碎的瓷器重生并焕发新的光彩,“缝合”出独特的美意,更重要的是修补好了人们的惜物之心。

【记者走访】

因热爱传承锔瓷技艺

月河历史街区是有名的古玩花鸟市场,虽然不如嘉兴其他古镇乌镇、西塘那么热闹,但是古玩的特色也吸引了大批客人,老竹的锔瓷工作室就开在月河历史街区的西入口处。于老竹而言,这个工作室更像一个心灵休憩站,走出这里,面对的是快节奏的生活和压力,走进这里,就像掉入一个梦境,心宽体畅,自在逍遥。

茶杯、茶壶、盖碗……走进工作室,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特别定制的展示墙,上百个小方格里摆满了老竹的锔瓷作品,老竹正坐在不远处的工作台前修复一件破碎的瓷器。记者看到,不大的案头上,摆满了各类锔钉、锤子、钳子、刻刀等锔瓷工具,伴随着敲敲打打的声音,老竹的修复动作非常娴熟,经过捧瓷、对缝、细绳绑定、绞铜做钉、定点钻孔、锔钉、抛光等十余道工序,破碎的瓷器重获新生。

说起为何会走上瓷器修补这一行当,老竹不禁笑了起来。“我是土生土长的海盐人,小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酿酒,酒缸坏了,就会找锔匠修补,从那时起,我就知道了这门手艺。”老竹回忆。2015年,因为一次偶然,老竹在古玩市场淘到了一只民国侍女杯,杯体残缺不全,但出于喜爱,老竹开始四处寻找锔瓷匠人,最后在苏州找到了一位老师傅修复了这个杯子。

亲眼见证了锔瓷的魅力,老竹激动难耐,当即决定拜师学艺。入了行,老竹才真正了解到锔瓷并不是一件易事。“锔瓷,就是把破碎的瓷器拼好,用金刚钻钻孔,再用像订书钉一样的钉子嵌住抓牢,将破碎的瓷器修复起来。”老竹告诉记者,最考验锔瓷人的就是打孔,瓷器不仅薄,而且特别易碎,有些瓷器厚度只有几毫米,打孔时不能打偏更不能打穿。

到底打穿过多少物件,老竹早已数不清了。然而,万难抵不过热爱,经过他日日夜夜刻苦钻研,终于在两年后出师,并且从事锔瓷手艺活一直到现在。

用匠心修复时光碎片

“老竹,帮我看看,这些茶具还能修复吗?”“这个好办,缺口处包个银边就行。”……采访间隙,老竹的工作室内来了一位顾客,看他们聊天热络的样子像是老朋友了,记者询问后得知,顾客名叫米苏,在桐乡经营一家茶室,这次来找老竹,一是约他品茶聊天,二是带来了几件瓷器让他修补。

谈及老竹的锔瓷手艺,米苏赞不绝口。“老竹在我们茶友圈很出名呢,只要什么瓷器坏了,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他。”米苏告诉记者,每件茶具在她心里都是独一无二的,但使用过程中难免有所磕碰,经老竹的手修补的茶具被赋予了新的生命,让她无比珍视。

除了茶友们的捧场,这几年间,老竹还收获了不少五湖四海慕名而来的客人,其中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一对杭州母子。“六七年前的一个雨天,他们找到了我,请求修复一只瓷碗,这只碗非常普通,市场价也就二三十元,最后修复费用是500多元。”老竹说,把修复好的成品交给这对母子时,他才知道,这是她前夫过世前使用的器皿。正是有了老竹高超的锔瓷手艺,帮这对母子完成了一桩心愿。

对于这些充满情感记忆的修复经历,老竹历历在目。“这是一盏桃花美女茶杯,拿到的时候杯体已经碎成了好几块。”老竹指着手机里的一张照片和记者分享道,“顾客是一位50岁的阿姨,她告诉我这是她外婆的出嫁礼,外婆去世后她一直小心珍藏,却在一次整理旧物的过程中不慎摔碎。我看出了她眼里的遗憾,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将茶杯修复,希望可以保留住她和外婆珍贵的记忆。”

“其实,每件瓷器都可以修复,但是我们修复的又不仅仅是一件器物,而是一种传承和一份记忆。”老竹希望锔瓷这门老手艺能得到更多人关注,同时向人们传达它背后所蕴含的惜物精神和在残缺中追寻美、在无常中恪守对美好向往的生活态度。

如今,在老竹的工作室旁,他新开了一家茶室,将修复过的瓷器运用到了日常生活中,真正让这些曾破碎的旧物焕发新生……

这份便民地图等你来完善

时光飞逝,光阴流转,生活总是不断地推陈出新,但在城市的某些角落,仍然有一些人,做着最简朴的事,缝补衣物、修换门锁、磨刀修车、配钥匙、补鞋子……他们是生活的“修补家”,方便人们的生活,让城市重拾“烟火气”。

不论时代怎样变化,大家手中的小物件总有用旧、用坏的一天,长时间的陪伴,让人与物之间有了深深的羁绊,在“丢”与“修”之间,“修”也许才是最好的答案。

自3月14日晚报推出探访禾城“小修小补”摊系列报道后,就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热度不断攀升。“修车摊能成为附近居民的邻里中心,可见不仅仅是手艺好。”“现在这些‘小修小补’摊位真的不多见了,这个系列爱了,收藏留着以后修东西用。”……越来越多的朋友在读嘉新闻客户端里留言,有对这些小摊表示喜爱的,还有分享便民服务点温暖故事的,更有不少市民朋友拨打热线提供消息,向大家推荐手艺精湛的修补匠人。

记者也梳理了市区内“小修小补”店面的信息,欢迎大家继续来补充,让这份嘉兴“小修小补”生活地图信息更完善、功能更强大。

禾城“小修小补”生活地图相关信息征集中,欢迎大家来报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0 0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将传统手艺搬上抖音电商,83岁非遗大师用新路子传承千年陶瓷文化
...“每一件古陶瓷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身上承载着无数匠人的智慧与心血,我要做的就是解读这些密码。”他将失传已久的麻仓土、高铁低锰的青花料一一再现,复制出中国第一件仿元青花瓷。精
2025-03-20 20:15:00
传统不是过去式,花丝镶嵌匠人用热爱点燃传承之火
...报》温暖一平方直播间,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了这位匠人和非遗技艺背后的故事。杜建毅的花丝金工坊位于北京通州区宋庄。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并不着急讲述过往,而是坚持说,先看一看他亲
2023-06-17 08:25:00
真没想到,都这样了还能破镜重圆!
...普及和推广。在宋朝名画《清明上河图》里,还可以看到匠人在街边锔瓷的场景。《清明上河图》中锔瓷匠人(局部)南宋刘履中的《田畯醉归图》,也特意描绘了村官接受乡民敬酒后,骑牛醉归的
2024-01-24 11:19:00
万千气象看江西 | 一片碎瓷还原一段历史,景德镇御窑博物馆的瓷片会“说话”
...的明嘉靖青花龙纹缸还大一号。“我们从超过5吨的龙缸瓷片中,还原出了这口大龙缸。此外还还原出另外两件,目前在其它博物馆展出。”工作人员说。明正统青花龙纹大缸。图片来源/受访者供
2024-07-25 10:44:00
肥城市安驾庄镇大力弘扬“非遗”文化
...,这说的是一门古老的民间手艺——锔艺。在民间,锔瓷匠人又被称为“锢炉匠”“锢炉子”“小炉匠”。过去,马路上,胡同口,常常听见他们响亮的吆喝声。如今,走街串巷的手艺人渐渐消失在
2023-11-14 22:34:00
大河之北·河北非遗文化解读 陶瓷篇|井陉窑:有容乃成
...素雅内敛。盛于金代的井陉窑,则由于士大夫阶层和高手匠人的大范围南迁,而转向满足大众的审美喜好。井陉窑在金代还生产一类碗心印着一朵花的瓷碗。花朵纹样带有旋转的动感,称为“旋子花
2024-08-22 09:00: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黄沙淬火,河泥重生:中卫古瓷再创丝路荣光
...载着黄河文明记忆的古老手工艺品——黄河古瓷,如今在匠人的努力和政策的扶持下已经重焕新生。这些以黄河沉积泥为原材料揉捏烧制的瓷器,胎质细腻、釉色温润,器型上融合了西夏瓷的粗犷与
2025-04-20 08:09:00
海口街头还有这些坚守“修补”的“小匠人”
...长茧,指甲里也有了污垢,但“独腿”的他把自己视为“匠人”,“匠”在于精、细。修雨伞,伞骨折了,他就根据伞骨的折叠方式,用工具慢慢比照着制作和更换新的伞骨接上去,要是伞骨连接处
2023-03-06 10:11:00
贵州影像故事(73)|锔瓷,我会
...着几代人掌心的温度与岁月的痕迹。铜锤起落间,金属与瓷器碰撞出清脆的声响,一枚手工锻打的锔钉正贴合壶身的裂缝“新生”——中国有句古话,叫“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说的就是这门
2025-05-23 03:1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九旬老兵急需输血 爱心市民接力献上“生命之光”
大皖新闻讯 “感谢所有好心人,感谢血站和医院以及爱心人士,我父亲10月31日晚上就用上血了!”11月1日,在阜阳市人民医院南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房外
2025-11-02 09:58:00
唐港股份货物吞吐量较去年提前11天突破2亿吨大关
河北新闻网讯(任小霞、王育民)10月30日凌晨,河北港口集团唐港股份货物吞吐量突破2亿吨大关,较去年提前11天,再次刷新历史纪录
2025-11-02 07:01:00
“稻作的神话”来到泰国曼谷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系列对外交流展——“稻作的神话:观念、信仰与记忆”线下特展
2025-11-02 06:47:00
11月1日,“2025国际友谊小姐全球总决赛中国行·巡游贵阳站”活动在贵州贵阳拉开帷幕。来自越南的佳丽黄如依(Huỳnh Như Ý)热情地向大家推荐贵州的牛肉火锅
2025-11-02 07:11:00
湖北咸宁警方通报一男子持械抢劫金店:被抢金饰全部追回,嫌犯抓获
来源:华商网 编辑:王莉文
2025-11-01 08:30: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久泰平近些年,所谓的“能量石”“保健石”非常受欢迎。有些商家宣称“能量石”可以治病、保平安……小小一颗石头
2025-11-01 08:31:00
“多地女子因网上交友、遭情感诳诱后误入化妆品代理迷局”一事经华商报报道后,已引起多方关注。截至10月31日,四川、广东
2025-11-01 09:02:00
南报网讯(记者曹丽珍)10月31日,抖音生活服务发布《2025“苏超”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5月10日至10月20日
2025-11-01 09:43:00
2025南京文学书集开幕
南报网讯(记者王峰)10月31日,2025南京文学书集开幕式暨“书香润校园”全民阅读活动公益捐赠仪式在金陵STYLE浪漫中心举行
2025-11-01 09:45:00
新一届冰心散文奖揭晓 唐山籍作者榜上有名
河北新闻网讯(殷念慈)10月30日,“第十一届冰心散文奖”揭晓,唐山籍作者王树久的散文作品《拥抱栗树》榜上有名,该作品原载于《唐山文学》2024年第4期
2025-11-01 09:49:00
“老校长”对邻里琐事上了心 成为社区“金牌”调解员
大皖新闻讯 古稀年岁的叶文祥把自己的退休生活变了个模样。从小学校长岗位上退休的他,不爱游山玩水,却偏偏对邻里琐事上了心
2025-11-01 10:03:00
与蓝天有关的故事①——《新西伯利亚高等军事航空学校的年轻学员》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1-01 10:05:00
【“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非遗技艺进校园,文港毛笔传文脉——张公镇社科普及周让毛笔“圈粉”青少年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青少年中的普及与传承,10月30日上午,张公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镇团委,特邀江西省“四个100”文化导师
2025-11-01 10:06:00
11月1日,十堰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一批网络交易执法领域典型案例。“双十一”网络集中促销活动临近,为规范网络交易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2025-11-01 11:06:00
石家庄学院在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中获佳绩
河北新闻网讯(文晶晶、马文涛)近日,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全国现场总决赛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落下帷幕
2025-11-01 11: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