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我科研团队揭示电荷储存聚集反应新机制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9-21 02:1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讯 (记者符晓波)记者9月19日从厦门大学获悉,该校廖洪钢教授、孙世刚院士团队和北京化工大学陈建峰院士团队合作,基于其自主研发的高时空分辨电化学原位液相透射电子显微系统,首次发现了锂硫电池中存在独特的界面反应机制,这一发现或将从全新角度推进新一代高能量密度和高储能效率的锂硫电池研发。相关研究论文日前发表在《自然》上。

在“双碳”目标下,研发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储能效率的二次电池体系成为研究热点,其中在原子、分子层次揭示电极和电解质界面的化学反应对于电池设计至关重要。

研究人员介绍,高能量密度、低成本锂硫电池发展潜力巨大,但受限于传统原位表征工具的时空分辨率及锂硫体系的不稳定性和环境敏感属性,其原子、纳米尺度上的界面反应过程至今难以明确,从而制约了高性能锂硫电池发展。这一反应过程也被学界及业界视作神秘的“黑匣子”。

为此,研究团队自主研发了高时空分辨电化学原位液相透射电镜,耦合真实电解液环境和外加电场,实现了在原子尺度上对锂硫电池界面反应的动态实时观测和研究。

在观测研究中,研究团队首次发现了锂硫电池中存在着独特的界面反应机制。不同于传统模型观测到的传统电化学反应过程,新发现的界面反应过程显示,引入金属纳米团簇活性中心的表面能诱导多硫化锂聚集和电荷储存,导致界面分子聚集体的形成以及电极界面的集体电子转移。这一发现揭示了金属活性中心与多硫化锂之间的长程静电作用、多硫化锂聚集体的形态、集体电荷储存和硫化锂瞬时结晶等过程。

这项突破传统理论的研究成果,有望从全新角度推进锂硫电池电极材料和体系的设计研发,促进高比能、高功率、快充锂硫电池的发展。论文第一作者周诗远介绍,团队希望通过解决业界面临的关键性科学问题,探索下一代最具应用潜力的电池体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1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厦大团队揭示电荷储存聚集反应新机制助力探索下一代最具应用潜力的电池体系本报记者 林霞近日,厦门大学廖洪钢教授、孙世刚院士团队,与北京化工大学陈建峰院士团队和美国
2023-09-15 06:45:00
...中国教育报厦大科研团队揭示锂硫电池电荷储存聚集反应新机制——打开锂硫电池“黑匣子”近日,厦门大学廖洪钢教授、孙世刚院士团队与北京化工大学陈建峰院士以及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徐桂良
2023-10-23 09:12:00
...院士团队研究成果“发现锂硫电池界面电荷存储聚集反应新机制”;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郑仕标教授团队提出的“玻色编码纠错延长量子比特寿命”研究成果。厦门大学廖洪钢教授、孙世刚
2024-03-03 05:17:00
...陈建峰等研究成果“发现锂硫电池界面电荷存储聚集反应新机制”入选。去年,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谢素原院士团队和袁友珠教授团队研究成果“温和压力条件下实现乙二醇合成”,也入选202
2024-03-01 07:42:00
华师团队揭示器件物理新机制,助力设计更优的光电器件
新型显示器件,是目前用于手机、电子阅读器屏幕等的基本单元。在近期一项研究中,华南师范大学团队重点研究了新型发光式显示器件中的主流技术之一
2024-04-25 10:06:00
在Nature发表论文!他获厦大学子最高表彰
...的科研文章该研究首次发现了锂硫电池电荷储存聚集反应新机制填补了如何将高能量和低成本锂硫电池商业化的巨大知识空白研究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时至今日周诗远还清晰
2024-05-07 09:20:00
我国科研团队揭示觉醒系统触发记忆编码新机制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9日,陆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何超教授和胡志安教授团队在《神经元》杂志发表题为《下丘脑食欲素触发内侧内嗅皮层γ振荡调控空间记忆》的研究论文,首次明确报道下丘脑食欲
2023-11-10 08:49:00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研究进展】科技日报讯 (记者马爱平 通讯员卫斐)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我国有一半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10月8日记者获悉,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万建民院
2023-10-10 03:51:00
本文转自:人民网-云南频道人民网昆明12月23日电 (记者李发兴)记者从昆明理工大学获悉,12月21日,国际著名细胞生物学杂志Journalof Cell Biology在线发表
2023-12-23 11:31: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