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湖北番茄公社:给农业生产装上“数字大脑”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0-20 13:55:00 来源:关注健康

来源:极目新闻

湖北番茄公社:给农业生产装上“数字大脑”

湖北番茄公社数字农场运用“高精尖”农业技术,打造数字农业场景,实现了农业的智慧化、柔性化生产,成为应城市发展数字农业的点睛之笔。走进湖北番茄公社数字农场的无土栽培大棚,只见一株株小番茄整齐有序排列,和“树”一样向上生长,最高的已长到近三米,鲜红的小果子成串成串地垂吊着,就像瀑布一样。

湖北番茄公社:给农业生产装上“数字大脑”

据介绍,棚内的小番茄、黄瓜都用椰糠代替土壤作为栽培植株的基质,这样作物更容易扎根以及吸收养分。湖北番茄公社数字农场有限公司种植专家刘泉说,椰糠是椰子外壳打碎后的纤维,是一种天然的无土基质,透水、透气性良好,不仅有利于番茄幼苗扎根,而且相比土壤,很少积累病虫害。

湖北番茄公社:给农业生产装上“数字大脑”

棚内温度传感器、自动光照灯、伸缩式遮阳膜、智能滴灌系统等设备会实时采集环境信息,自动调节大棚内的温、光、水、气、肥,保证农作物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在这个面积3000平方米的大棚,番茄年产量最高可达50吨。湖北番茄公社数字农场有限公司种植专家刘泉说,大棚里每株番茄苗的根基上,都插着一根形似注射器的滴箭我们根据番茄植株的生长阶段,提前调配了水肥营养液,并在电脑端设置了施用量和次数,每隔一段时间,系统就会自动通过滴箭“输液”精准灌溉施肥。

湖北番茄公社:给农业生产装上“数字大脑”

在另一个大棚里,一簇簇生菜、芹菜“种”在泡沫浮板上的方形孔里,绿油油的,十分亮眼。据了解,这些植物的根系直接生长在营养液中,采用水培的方式种植,减少化肥、农药用量,摘下来不用水洗即可食用,绿色健康。湖北番茄公社数字农场有限公司技术主管刘奇说,水培大棚每年每平米产量可达40颗,从种苗到长成只要50天,比传统的蔬菜生长期缩短近30天。

湖北番茄公社:给农业生产装上“数字大脑”

湖北番茄公社:给农业生产装上“数字大脑”

番茄公社数字农场不仅是数字农业的“试验田”,更是技术应用的中转站,新技术在这里实验成功后在全市广泛应用。番茄公社研发了“土壤快速检测技术”,对应城多个地块进行“体检”。湖北番茄公社数字农场有限公司种植专家刘泉说,安装了传感器的CT测土车,在田块上走一圈,通过接收来自土壤的伽马射线,可以准确测出磷钾微量元素、有机质PH值等指标数据,反映出土壤的健康状况。

湖北番茄公社:给农业生产装上“数字大脑”

根据测定的土壤健康状况,结合种植模型,车间里的智能终端配肥机自动完成配肥工序,生产出田块所需的定制化肥料,精准施肥能够极大提高土地产出。

湖北番茄公社:给农业生产装上“数字大脑”

湖北番茄公社数字农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祖清说,目前,番茄公社已经建设了30多个智慧大棚,实现了从播种、育苗再到田间管理的全流程数字化。接下来,农村还将继续推进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各环节的应用,让土地活起来,农户富起来,带动应城传统农业升级转型,打造数字农业的名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0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与“赛先生”同行
...进校园开展"中医药文化知识"专题讲座。■通讯员姚蓉摄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湖北番茄公社数字农场。■特约记者何博摄 应城市实验小学学生到楚珍园科普教育基地参加研学活动。■特约
2023-12-02 08:04:00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在番茄公社,西红柿作伴手礼,石头作画板,捏花馍的传统手艺备受欢迎……节假日去一趟番茄公社,已成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科右前旗以及附近城镇居民的优选。番茄公社到底
2024-06-26 10:15:00
抢抓农时 武汉320万亩作物春耕备耕忙
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北频道武汉黄陂某农业大棚内正在育苗春节还没过完,武汉乡村的田间地头已热闹起来。新洲、蔡甸、黄陂等区的大型蔬果生产基地、合作社纷纷开足马力备春耕,为一年的好收成
2023-02-02 18:30:00
湖北黄陂:智慧农业赋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北频道人民网记者 周倩文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在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在科技的助力下
2023-12-13 08:45:00
【天南地北春潮涌④】莱西:着力发展数字农业
...日报》( 2024年03月24日 01版)【天南地北春潮涌④】“给番茄打个叶,哪有那么多‘穷讲究’,打两片跟打三片能有啥区别,非得弄个标准?”在山东青岛莱西市凯盛浩丰智慧农业
2024-03-24 02:20:00
...转自:农民日报许家俊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侯雅洁当番茄遇上“植物工厂”,会擦出什么火花?走进山东省淄博市一家“植物工厂”内,记者找到了答案:一行行立体式无土栽培的番茄架错落有
2023-10-30 05:26:00
乡村振兴他们从一颗番茄种起!科右前旗番茄公社冬季采摘忙
这是一颗从乡村热土里长出的“番茄”,从细小的种子到幼嫩的新芽,最终结出了农旅融合的累累硕果。从“1.0版本”的大棚种植到“2.0版本”的游客采摘、餐饮服务和“3.0版本”的培训、
2025-01-03 11:49:00
繁荣兵团·新时代新征程丨新疆五家渠:给农业生产装上“数字大脑”
...的另一侧,有管道与旁边的蔬菜大棚连接。“我们种植的番茄苗住的是连栋设施大棚,喝的是养鱼的尾水,吃的是有机肥,长出的是绿色有机番茄,给予消费者更优质的选择。”新疆新途农业科技有
2024-09-15 11:52:00
田间地头听“科技新声”
...委委员、办公室主任苏国东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十余种番茄在人工智能调控的适宜温度下长势正好。苏国东介绍,智慧温室有水肥一体化智能管控系统,根据季节、番茄的生长周期实施水肥智能调
2024-06-02 03:1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中新经纬10月16日电 据“萝卜快跑法务部”微信号16日消息,萝卜快跑16日发布声明称,不法分子冒用“萝卜快跑”名义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2025-10-16 17:11:00
【北大名医在青岛】罕见左足“核心枢纽”距下关节脱位骨折,北大人民青岛医院骨科“院士团队”微创手术精准复位
鲁网10月16日讯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创伤(骨科)中心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院士团队”专家张培训教授的带领下
2025-10-16 17:22:00
曾陷“输血困境”,今跨千里重生!——省外血液病患者赴烟台毓璜顶医院接受移植手术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李添祎)近日,烟台毓璜顶医院干细胞移植病房内,呈现出一幕温情满满的画面
2025-10-16 17:22:00
如何正确面对和疏导儿童青少年躯体化反应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马瑾 李凌峰)在儿科临床诊疗中,儿童青少年的“怪病”并不少见——没有明确病因
2025-10-16 17:24:00
生命“铠甲”重塑战 看,20岁少女的8厘米肿瘤与医学的奇迹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王婧)一道8厘米的阴影,裹挟着疼痛与恐惧,猛扑向一个刚踏入大学校园的20岁女孩
2025-10-16 17:25:00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免费学前教育事关民生,事关群众切身利益。连日来,烟台高新区快速响应《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
2025-10-16 17:26: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融入”文化社区】书香岳程:闲时品书香,邻里话家常
鲁网10月16日讯最近,随着全民阅读系列活动的全面开展,菏泽鲁西新区岳程街道村居内的图书角愈发热闹。每天早上八点多,送完孩子上学的家长们陆续赶来
2025-10-16 17:27:00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精准矫治“大小耳”,重塑对称小美好
鲁网10月16日讯“妈妈,我的耳朵为什么和别人的不一样?”当 6 岁的小女孩昭昭(化名)怯生生地说出这句话时,家长满是心疼与愧疚
2025-10-16 17:27:00
10月16日,太原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锦绣汾东项目展示中心正式对外开放,宽敞明亮的沙盘前、精工样板间里,市民一边参观一边向工作人员抛出最关心的问题
2025-10-16 17:29:00
中国烟台—韩国群山文学交流活动在烟台举办
通讯员 艾澍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吕奇10月15日,韩国群山作家协会访问烟台,与烟台市文学界开展研讨交流。这是双方继2015年签订合作协议之后再次举办文学交流活动
2025-10-16 17:33:00
不出门就能查药品、比药价,烟台市医保局发布“便民找药”小程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衣宝萱家里常备的降压药快吃完了?想知道哪家药店的感冒药更划算?别急,烟台市医保局发布“便民找药”小程序
2025-10-16 17:35:00
涉及粥店街道下旺村!岱岳区发布征收土地公告
10月14日岱岳区人民政府网站发布泰安市岱岳区人民政府征收土地公告泰岱征公告〔2025〕5号2025年9月30日,泰安市岱岳区2025年第19批次建设用地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复
2025-10-16 17:35:00
第四届世界前沿科技大会科技成果转化论坛在京召开
中国网10月16日讯 10月12日,第四届世界前沿科技大会科技成果转化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该论坛以“锚定科技前沿,赋能成果转化”为主题
2025-10-16 17:39:00
“杭州一新娘与摄影师的瓜”网上热传后续|警方通报: 一男子编造谣言被拘留
大皖新闻讯 10月14日,大皖新闻独家报道《“杭州一新娘与摄影师的瓜”在网上热传 当地回应:初步判断是虚假信息》,引起了各方关注(详见当日报道)
2025-10-16 17:41:00
为减轻父母种地负担 灵璧一男子自制撒化肥“神器”
大皖新闻讯 近日,为了给老爸老妈减轻负担,安徽灵璧人吴云东就地取材,制作了撒化肥神器——三只底部开孔的塑料桶,装上化肥
2025-10-16 17: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