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整治黄牛不能只盯“牛”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7-20 00:32:00 来源:北京商报

已经很难计算,这是#黄牛问题#第几次喜提热搜了。7月18日,周杰伦演唱会天津站开票,黄牛两张连坐票叫价15万元,再次引爆舆论。

“疯狂的黄牛”又来了。两个月前,五月天歌迷大战黄牛党,“宁可鸟巢门口站,也不能让黄牛赚”的宣泄刚刚引发了外界对于票务灰产的关注。

灰产还在,人们愤怒的矛头不止于黄牛,平台跑不了。网友直言,“怀疑大麦根本没有票”,有黄牛不可怕,可怕的是主办方和黄牛合作,“吃相太难看”。

对消费者而言,演唱会是稀缺资源,在渠道有限、供不应求的状况下,抢不到票很正常,不正常的是“无票可抢”。

在其背后,那些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和一切可能为此制造便利的非常规手段,才是需要根治的重点。比起物理外挂的刷票,主办方与黄牛之间千丝万缕的利益勾连防不胜防。

打着技术故障幌子的人为干预,各种途径非公开销售的渠道票,共同构成了这个捞偏门的“黄牛+”生意。

演唱会主办方为了赚更多,可以把票价加价卖给黄牛,相当于主办方赚二级市场的钱,黄牛通过各种渠道拿到票再倒卖给歌迷,黄牛赚的则是歌迷的钱。

讽刺的是,票务生意早已是圈内圈外“公开的秘密”。当下演出市场复苏,公开的秘密藏都藏不住,最终受伤的只能是消费者。

治理黄牛问题,更是不能只盯着黄牛。从末端追溯至源头,谁也跑不掉。在出票机构、购票法则、事前规范、事后监管等环节进行全链条治理。

打压黄牛,要盯住黄牛“丛生”之处,主办方、经纪公司及票务平台一起盯。除了主办方、第三方机构、艺人等因素,从法律、制度层面进行规范亦很重要。

今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演出市场管理规范演出市场秩序的通知》,再次强调规范演出票务市场秩序,面向市场公开销售的营业性演出门票数量,不得低于核准观众数量的70%。

同月,北京多部门联合发起了为期5个月的打击演出票务市场黄牛非法倒票的专项整治工作,从票源管理、规范售票、现场执法、行业自律等10方面细化责任归属。

在打击黄牛倒票这件事上,已有一些可借鉴的经验。“强实名”是目前呼声较多的一种具体办法。近期,上海尝试“强实名+不可转赠+不可退票”的组合拳,最大程度压缩黄牛的生存空间,但也带来了反伤观众、霸王条款等争议。

人们常说,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解决黄牛问题也是如此。思路上重溯源,技术上堵漏洞,同时也不能过于激进,试图一步到位。这既是对治理智慧的一种考验,也是对治理决心的一种考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0 05: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于定价话语权的博弈。受制于固定票价规制的利益约束,主办方并不会把所有演出票置于一级票务机构平台进行销售,针对媒体、嘉宾、二级票务机构的留存票与一级市场形成价格“倒挂”,成为滋
2023-06-09 00:44:00
...“偷票”。行业苦“黄牛”久矣,粉丝为什么买不到票?主办方真的与黄牛“勾结”吗?此次力推强实名效果几何?强实名又带来哪些新问题?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从业者,试图还原繁荣
2023-09-15 17:11:00
演唱会门票“秒没”,“票务”那儿大把,对新式“黄牛”不能惯着
...买不到的票,而且完全没有张数、位置的限制,权限堪比主办方。资料效果图 (来源:天眼新闻) 这些“票务”自称不是“黄牛”,还因为“非常神通广大”得到很多追星人的拥护,但他们肆
2024-02-27 16:42:00
...言,需要花更高价格去购票,增加了额外经济负担;对于主办方而言,天价票的出现会扰乱其正常票务经营,同时也会招致社会舆论压力,不利于明星口碑建立和主办方企业的长足发展;对于地方发
2023-09-05 09:07:00
...牛,保障大家获得公平购票机会,一直被各方呼吁。由于主办方与票务公司种种利益关系,“强实名”实践效果并不理想,“弱实名”随处可见,黄牛总能找到用武之地。演出市场复苏,热门歌手演
2023-10-16 00:27:00
实行“强实名制”,演唱会黄牛还能“牛”多久
...开票夹(截屏无效)完成预检。正常的卖票机制一般是,主办方通过合作机构、授权经销商、剧场等渠道,将门票卖给消费者。但炒卖乱象丛生,一部分票务已不再是单纯的票务,而是有牟利性质的
2023-10-17 20:05:00
蹲了30场演唱会为何一票难求?得票率不到1%,比高考还难
...都有演出,广州三大户外体育场的好日期几乎全部订满,主办方现在最头痛的问题就是如何抢到合适的场地,我们业内估计今年光是广州的中大型演唱会就有机会突破120场。”陈禹表示,大家积
2023-08-02 14:33:00
...、处罚难演出票“黄牛”最早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活动主办方把销售状况不佳的剩余门票低价打包给“黄牛”,以减少经济损失。同时,由“黄牛”兜售门票,也是演出方进行广告宣传的一种手
2023-10-10 09:27:00
...”究竟从何而来?据业内人士介绍,一场演唱会的门票在主办方的规划下,一般会分为可售票与不可售票两部分,可售票是指通过票务平台公开售卖的门票,而不可售票则主要包括工作票、赠票等。
2023-08-13 09:40: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