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官方平台“一票难求” 加价倒票“大行其道”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05-30 07:11: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官方平台尚未开票,二级平台已提前预售”“官方开票立即售罄,加价购票则应有尽有”……今年以来,演出市场迅速回暖,再度激起了歌迷、影迷、戏剧迷们久违的热情。然而,官方购票平台“一票难求”、“黄牛”加价倒票“大行其道”又让众多观众“心灰意冷”。混乱的购票秩序、远高定价的“黄牛票”,严重困扰观众体验,扰乱市场秩序。

倒票“黄牛”为何屡禁不绝?二级市场票源来自何处?票务市场秩序如何规范?记者为此展开调查。

官方平台开票“秒没”

倒票“黄牛”票源充足

连日来,“五月天”在国家体育场连续举办多场演唱会。“五月天”与歌迷现场互动时调侃式地询问大家是怎么抢到票的,引来全场哄笑。

早在5月9日,“五月天”北京站演唱会开票,30万张门票几乎瞬间“秒没”。官方售票平台大麦App显示,该演唱会票价从355元至1855元全部显示“缺货登记”。但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第三方平台上,高额加价转售门票的信息却比比皆是,不同场次、不同位置的门票一应俱全。

记者在二手平台“闲鱼”上看到,关于“五月天”北京站演唱会门票的转售信息数量庞大。记者以歌迷身份与一名转售者建立联系。他告诉记者,“五月天”北京站演唱会不同场次、不同位置的门票一应俱全,只要下单即可,但每一张门票的价格都翻了至少一番。“我卖的都是电子票,买到以后可以在官方售票网站查到信息。”

“黄牛”倒票行为,早已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北京等地多次开展专项整治和联合执法等行动。今年4月和5月,在韩红演唱会和任贤齐演唱会前夕,北京文旅、公安、文化执法等部门联合行动,核验演出资质和审批文件,抓捕非法倒票扰序人员20人。针对“五月天”北京站演唱会,北京警方已依法打击处理倒票人员29名。

然而,相关整治和执法行动没能阻断“黄牛”倒票行为的蔓延。5月26日,在“五月天”北京站演唱会第一场开场前,记者在“鸟巢”附近走访发现,仍然有大量“黄牛”游走在人群中间。“要票吗”“收票收票”……短短百余米的路程,记者碰到了七八个 “黄牛”。

记者在现场与一名“黄牛”询价发现,原价855元的看台票已经被炒到2000元,内场票更是炒到了6000元的高价。面对门票是否保真的质疑,该“黄牛”说:“纸质票、电子票我们都有,你要是不放心可以买电子票,在官方网站验真。”而对于门票来源,该“黄牛”闭口不答,快步离开。

在观众入场时,记者随机询问了周围7名观众,其中有3人是通过“黄牛”渠道购买的门票。

实际上,随着今年演出市场的回暖升温,官方平台开票“秒没”、倒票“黄牛”屡禁不绝,已经成为常见现象。

北京市民田先生告诉记者,他在梁静茹北京站演唱会的门票放票第一时间,通过大麦网、纷玩岛、猫眼等多个官方平台购买,均没有成功,最后只好通过加价形式购买了“黄牛票”。“场次、位置都可以挑,就是价格贵了一倍。”

记者设法联系多名“黄牛”了解到,任贤齐、张韶涵等演唱会都有门票,需要根据举办地点或者场次实际情况加价购买。“阿根廷男子足球国家队来北京比赛的门票也可以预订了。”一位“黄牛”说。

9月周杰伦天津演唱会的门票目前还没有正式发售,但在一家第三方平台上,记者已经看到有关该演唱会开始预售并承诺有票的信息,原价1400元一张的内场票已经加价到2600元以上。

“黄牛”抢票技术更新迭代

二级票务平台成“倒票”集散地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演出票务信息采集平台数据监测,2023年一季度,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6.89万场。演唱会、音乐节在所有演出门类中的票房收入是最高的,售出的票量超过110万张。一边是观众对演出市场的迫切需求和热切期待;另一边则是“黄牛”们借机牟利。人们不禁要问:“黄牛”为何屡禁不绝?他们的底气从何而来?

记者调查发现,“黄牛”倒票业务近年来开始从线下到线上转移。一些“黄牛”研发了专门用于抢票的软件,可以在售票开启第一时间抢到票,甚至还形成较完整的抢票产业链。在一些平台,记者看到有账号兜售门票代抢工具。一名业内人士介绍,如果遇到对实名制要求较高的场次或者热门演唱会,“黄牛”会预先收取定金,提前拿到账号和身份信息代抢。

还有一些“黄牛”会雇佣大量学生抢票,囤积票源,再以“代抢”或是“现票预订”的名义,在各大平台兜售门票。在小红书等平台,记者发现了不少招收学生代理的账号在长期运作。

大麦网有关负责人回应称,大麦对“黄牛”持“零容忍”态度,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精准识别、智能对抗、实时拦截的平台治理体系,可精准拦截机刷请求。根据平台提供的数据,仅2、3月份,大麦共拦截“黄牛”机刷等行为400万次,持续通过风控技术阻击“黄牛”抢票。虽然大麦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记者在一些平台看到,仍有账号通过“代拍”模式招揽门票生意,也有门票交易成功的信息显示。“对于代拍的情况,由于其与正常消费者行为一致,平台方也无法识别。”一名大麦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黄牛”倒票之所以屡禁不止,是由于除了官方平台正常发售的门票外,还有大量不在线上销售渠道范围内的门票流入“黄牛”手中。

一家官方票务平台的有关负责人表示:“近期北京的某个大型系列演唱会,只有70%左右的门票由我们的销售渠道以电子票的形式售出,还有大量纸质票不在我们的销售范围内。”

记者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发现,在“黄牛”兜售的高价票中,的确存在一定比例没有价格的纸质“内部票”。

当前,我国演出票务市场已经形成以一级专业票务平台与二级票务平台共存的多元化格局。票牛、摩天轮等二级票务平台整合了多方资源,成为票务领域重要参与者。这些二级票务平台主要提供中介服务,并不参与定价,票价由卖家自行设定,平台从中抽取一定佣金。

业内人士指出,因为这些二级票务平台没有票源,只是充当了中介的角色,实际上为“黄牛”倒票提供平台。二级票务平台无法辨别门票真伪,也无法规范市场票价,暴露出服务与监管的短板。

在官方售票平台大麦网的门票售罄后,记者在百度搜索“五月天演唱会”门票,出现“摩天轮”平台的链接。记者立即尝试在该平台购买一张5月27日“五月天”北京站演唱会的门票,855元的门票售价达到1200元,其中既有第三方的加价,也包含平台的服务费抽成。

记者将相关信息投诉到该票务网站所在地的市场监管部门。该部门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她手头正在处理关于“五月天”北京站演唱会门票的投诉就超过1000起。“很多二级票务平台已经成为‘黄牛’的集散地。”该工作人员坦言。

业内建议加大打击力度

挤压非法渠道牟利空间

受访专家及业内人士表示,“黄牛”倒票行为已经愈演愈烈,如果不严加管理,将对演出市场健康发展、经济有序复苏回暖造成极大伤害。

4月26日,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演出市场管理规范演出市场秩序的通知》,明确表示“督促演出举办单位、演出票务经营单位面向市场公开销售的营业性演出门票数量,不得低于核准观众数量的70%”。“种种举措都在整治演出市场乱象。”有专家表示。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俊海认为,票务市场的组织方、演出单位,应当用好现在的互联网技术,强化网络售票实名制,挤压“黄牛”的生存空间。“市场调节或许出现失灵,但监管不该失灵。执法部门和行业市场监管部门应当用好、用够、用足法律赋予的市场准入、行政监管、行政处罚和行政指导权限,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强化打击和制裁黄牛倒票行为,为演出市场可持续健康发展服务。”

目前,记者了解到,各个票务平台不断通过订单限购、实名制、技术打击等手段,构筑票务系统的“防火墙”,挤压非法渠道牟利空间。

“强实名制”是许多演唱会用来防备和打击“黄牛”的一种手段,要求“人、证、照”合一,部分场次尝试“限时退票”“票务电子化”“仅允许转赠一次”等模式。

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芦云认为,实名制乃至“不退不换”是一把“双刃剑”。过度“一刀切”政策在堵住票务后门的同时,可能会涉嫌霸王条款,剥夺消费者解除合同退票的权利。

“因此要在稳定票务市场秩序和维护消费者权益摸索出一条新路径。一方面,完善售后机制,可以分时间分活动为正常的代买、转赠和退改需求留足救济途径,保证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另一方面,要确保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芦云说。

一名票务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逐步回暖升温的演出市场,关键还是要监管部门重拳出击,督促主办方公开透明公示信息,加大打击力度,保护消费者公平市场权益,为我国消费市场复苏保驾护航。

(参与采写:刘珺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30 10: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你买不到的演出票,为什么总在黄牛手里?
...然而,官方购票平台“一票难求”、“黄牛”加价倒票“大行其道”又让很多人心灰意冷。种种乱象不仅破坏了观众体验,也扰乱了市场秩序。“黄牛”倒票为何屡禁不绝?票务市场秩序如何规范?
2023-06-19 09:55:00
...参考报》近日刊发《官方平台“一票难求” 加价倒票“大行其道”——演出市场倒票“黄牛”为何屡禁不绝?》,稿件迅速引发舆论关注,多家媒体跟进报道,相关部门也迅速采取措施。一时间,
2023-06-06 07:37:00
...牛”转战之地,有些人在这里打着“私人转让”的旗号,大行倒票的勾当。“黄牛”的倒票等行为,违反了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2条的明确规定,扰乱了票务市场秩序,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2023-07-26 06:30:00
博物馆热背后,OTA平台“黄牛党”倒票多发,场馆能做啥?
...告,称将严厉打击第三方OTA平台(在线旅游平台)的恶意倒票行为,因为这样的行为严重破坏了博物馆的公益性和观众参观的公平性。(此前报道链接:民声回音壁|免费门票抢不到,为何代预
2024-08-13 13:51:00
...呈火爆态势,与之相伴的是“黄牛”炒票现象不时出现。倒票“黄牛”屡禁不绝怎么破?热门景区的制度性措施为遏制“黄牛”提供了借鉴,业内人士还建议,应强化文旅市场票务公开制度。刚刚结
2025-05-18 06:07:00
成都博物馆发布公告严厉打击OTA平台恶意倒票行为,公安机关已启动立案侦查
...,成都博物馆发布公告称,要严厉打击第三方OTA平台恶意倒票行为。 恶意倒票严重破坏公益性、公平性成博紧急发布打击公告公告中提到,成都博物馆自开馆以来接待观众近1800万人次
2024-08-10 16:28:00
人气组合TFBOYS的“TFBOYS十年之约”演唱会官宣,作为该组合的十周年纪念演出,万千粉丝在期待演唱会到来的同时,也为即将开售的门票焦虑。据购票平台,本次演唱会不支持选座,要
2023-07-23 23:57:00
...准观众数量的85%。“新规将从源头上治理‘黄牛’获票、倒票、炒票行为。”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说,“黄牛”倒票现象困扰演艺市场许久,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也严重扰乱票务市
2023-10-10 09:27:00
整治旅游门票“黄牛”需压实景区主体责任
...“黄牛”那儿就能约得到、买得上。“黄牛”非法囤票、倒票,不但挤占了有限的门票资源,也加重了游客的经济负担,扰乱了旅游市场,危害不容小觑。对此,各景区应有所作为,不能放任“黄牛
2023-08-01 09:04: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华为新专利可实现手表150米潜水级防水
近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一种封堵组件、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专利公布。企查查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防水技术领域
2025-11-13 13:48:00
陈丽君新增名誉维权案
近日,法院刊登陈丽君起诉葛某某网络侵权责任纠纷(名誉权纠纷)开庭公告。据悉,该案件计划将于12月17日,在杭州互联网法院开庭审理。
2025-11-13 13:48:00
广东华兴银行深圳分行因虚增存款被罚60万元 责任人遭警告
11月12日,深圳金融监管局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显示,广东华兴银行深圳分行及相关责任人因贴现资金回流至出票人用于存单质押再开票,虚增存款被罚款60万元,吴某虹被给予警告。
2025-11-13 10:14:00
民生银行上海分行成功举办“全民星闪耀·悦动舞新生”广场舞大赛
2025年11月12日,民生银行上海分行主办的“全民星闪耀·悦动舞新生”广场舞大赛总决赛在沪圆满落幕。本次大赛自启动以来
2025-11-13 10:11:00
和谐健康保险乐山中支编制虚假财务资料被罚10万元 两责任人同步领罚
11月1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乐山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和谐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乐山中心支公司因编制虚假财务资料被罚款人民币10万元;相关责任人徐某翔被警告并罚款人
2025-11-13 10:13:00
蜂助手成立极算技术公司,含AI及物联网业务
近日,广东极算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罗洪鹏,经营范围包含:物联网应用服务;物联网技术研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技术平台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
2025-11-12 10:48:00
通鼎互联在苏州成立新型材料公司
近日,苏州通鼎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电子专用材料制造;有色金属合金制造;有色金属合金销售;有色金属压延加工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通鼎
2025-11-12 10:48:00
由中建八局城市运营携手健康集团、正和承邦共同打造的南京青奥城市客厅项目亮相2025南京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
近日,由南京文旅集团(筹)主办,南京体育产业集团、南京市体育产业联合会共同承办的“青奥赋能,文旅融合”2025南京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宁举行
2025-11-12 10:50:00
前10个月福建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60.9%
东南网11月12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尤方明 通讯员 李凤灵 陈雅莹) 据厦门海关统计,今年1—10月,福建共出口各类汽车11
2025-11-12 11:01:00
宠物消费结构在升级!企查查:超3成宠物经济相关企业在华东
据媒体报道,一年一度的“双十一”消费大促临近尾声,宠物品类的消费热度节节攀升,成为不容忽视的大促主战场。数据显示,10月15日
2025-11-12 11:36:00
百年工运 “新”火相传——平安金服济南分公司第九届趣味运动会盛大开幕
金秋送爽,活力满场。近日,济南分公司第九届趣味运动会在热烈氛围中正式拉开帷幕,300余位同仁齐聚赛场,共赴这场兼具欢声笑语与团队精神的体育盛会
2025-11-12 11:42:00
10年封神!奈雪草莓季重磅回归,健康新品登趋势热榜
每年冬季,手握一杯奈雪的霸气草莓,早已成为无数消费者的冬日仪式感。11月11日,健康茶饮领导者奈雪的茶“草莓季”如约而至
2025-11-12 11:44:00
“平安有我,益起同行”平安一家亲健步跑,以脚步诠释责任担当
近日,“平安有我,益起同行”2025中国平安驻山东地区“一家亲”健步跑活动,在济南森林公园正式鸣枪开跑。近130名平安驻鲁专业公司员工代表身着统一赛事服装集结赛道
2025-11-12 11:46:00
“小橙帽”平安守护者在行动——平安银行济南分行为民办实事
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为民办实事”落于实处,平安银行济南分行积极组建“小橙帽”平安守护者志愿服务团队,在各地组织开展“银龄守护”
2025-11-12 11:47:00
让“使用算力像水电一样简单”|回眸“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这五年
在东数西算(贵州)智算中心大楼前,贵州电信云网发展部副总经理黄代勇注视着屏幕上的算力调度数据,这些跳动的数据,正是他深度参与建设的贵州电信“东数西算”项目最真实的“脉动”
2025-11-12 12: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