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1996年2月20日傍晚,残阳如血的伊约边境,数辆汽车悄无声息地向伊拉克方向疾驰而去。车内坐着面色凝重的萨达姆女婿——卡迈勒兄弟。忐忑和局促,在他们的脸上展露无遗。尾随的另一辆汽车中,则是如释重负、表情轻松的伊拉克驻约旦大使。
这样的情景,在半年前的8月8日同样发生过。只不过那时的卡迈勒兄弟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带着一家老小,在10多辆豪华轿车的簇拥下,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朝着约旦狂奔而去。在经过近14个小时的颠簸后,他们抵达了约旦首都安曼,受到了约旦政府高官的热烈欢迎。
短短6个月过去,卡迈勒兄弟又重新踏上了伊拉克的土地,只不过早已没有了出逃时的趾高气扬和破釜沉舟的决绝之气。让他们稍显意外的是,前来迎接他们的居然是萨达姆的长子乌代。在一阵明显做作的拥抱和亲吻后,卡迈勒兄弟僵硬的表情稍显轻松,所有的担心顿时化为乌有。
乌代以萨达姆想念女儿为由,礼貌地将卡迈勒兄弟和他们的妻子分开,把他俩送到了在萨伊迪亚区的马吉德家里。从此之后,卡迈勒兄弟就再也没有见过各自的妻子。
22日,伊拉克电台播发了萨达姆的两个女儿和卡迈勒兄弟离婚的消息。一丝不祥的预感萦绕在兄弟俩的心头,他们开始各自准备枪支弹药,以防不测。
23日拂晓时分,全副武装的伊拉克保安部队包围了萨伊迪亚区,卡迈勒兄弟俩的住所周围更是戒备森严,禁止任何人出入。
中午时分,乌代带领着一伙士兵来到了马吉德家门前,命令卡迈勒兄弟即刻随他们走。
在遭到拒绝后,乌代下令格杀勿论,双方开始交火。乌代动用了手榴弹、机枪、反坦克火箭等武器持续攻击了半个小时,当场打死了卡迈勒兄弟。其他在屋内的卡迈勒的家人以及亲属也全部被枪杀。
其后,伊拉克电台放出消息,卡迈勒兄弟死于家族火并。因为亲属们认为,他们的叛逃行为给家庭带来了耻辱。
那么,卡迈勒兄弟为何要叛逃约旦呢?他们为什么又回到伊拉克引颈受戮呢?
卡迈勒兄弟在逃亡约旦前,是萨达姆身边的红人。其中大女婿因在一次战斗中拼死救出了萨达姆,从此平步青云。不仅娶了萨达姆的大女儿,还担任了伊拉克的工矿部长兼军工部长。二女婿萨达姆•卡迈勒也靠着裙带关系,荣升了伊拉克总统特别卫队司令。
对于卡迈勒兄弟的火箭式升迁,乌代一直不满。他虽然不是萨达姆政权的二号人物,但这人一向权欲熏天,有恃无恐,天马行空。他认为卡迈勒兄弟的崛起,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他的权势和地位。
于是,乌代和卡迈勒开始了权力的争夺,特别是乌代对侯赛因•卡迈勒负责的军工企业进行了调查,进一步地升级了双方的矛盾。在两伊战争和伊拉克遭受多年经济制裁的背景下,萨达姆家族内部的政治斗争已趋白热化。
在这种情况下,卡迈勒兄弟决定铤而走险逃往约旦。并准备在美国和约旦的帮助下,联合其它反伊势力推翻并取代萨达姆政权,重返巴格达接管领导权。
但是半年过去后,境外反伊势力并不买卡迈勒兄弟的帐。一来,这些反伊武装一直把卡迈勒兄弟视为萨达姆政权的一部分,拒绝与其合作。二来,侯赛因•卡迈勒杀人如麻,罪恶滔天。他曾指挥伊拉克政府军镇压北部库尔德人,甚至残酷地动用了化学武器。他也曾带领士兵镇压南部的什叶派穆斯林,据说曾一天就屠杀了2.3万人。
同时,美国原本想从卡迈勒兄弟手里,获取萨达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情报,培植起“亲美的伊拉克势力”。没想到萨达姆来了一招釜底抽薪,在卡迈勒两人逃跑后,就迅速地公布了化学武器全部资料,这让卡迈勒瞬间成了鸡肋,变得毫无价值。美国人后来还发现,侯赛因•卡迈勒素质极差,根本不是政治家的材料。“他连阿拉伯文都不会写”“是个目不识丁的暴发户”。
至此,卡迈勒兄弟成为了约旦和美国的拖累,约旦政府开始有意地疏远他们。在一些政府官员出席的重要场合,只邀请萨达姆的女儿参与,而将卡迈勒兄弟拒之门外。
逃亡约旦的半年来,卡迈勒兄弟日益受到美、约的蔑视和怠慢,精神状态陷于崩溃,经济也日趋拮据。正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萨达姆大度地向他们伸出了橄榄枝。
据说,侯赛因•卡迈勒在约旦期间,曾数次前往伊拉克驻约旦大使馆,和伊拉克政府高层秘密谈判。在得到了萨达姆“既往不咎”的承诺后,决定回国。
为了彻底打消卡迈勒兄弟的顾虑,2月20日,伊拉克政府发表简短声明,表示愿意接受卡迈勒等人的请求,欢迎他俩以普通公民身份回到伊拉克国内。
但是,让卡迈勒兄弟没想到的是,容不得有叛逆之心的岳父大人,还是没有放过他们兄弟俩,最终将他们乱枪打死。
(参考资料:《萨达姆传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7 12: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