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数字技术融合空间创意,沉浸式体验推动文旅市场加快复苏 大风起兮,沉浸式文旅如何乘势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8-10 07:07: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编者按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为进一步扩大内需、提振消费蓄能加力。今年上半年,国内消费市场特别是接触型聚集性服务性消费呈现良好恢复态势,新型文化消费业态、新型消费模式、新型场景频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品质提升注入新动能。从今天起,本报推出“走进新场景 探访新业态”系列报道,介绍各地如何推动消费“上新”, 业态升级,加快消费市场复苏,更好地满足和引导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进一步畅通循环,推动消费结构优化、能级提升。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 近日,文旅部发布20个沉浸式文旅新业态示范案例,涵盖沉浸式演艺、沉浸式夜游、沉浸式展览展示、沉浸式街区/主题娱乐四大领域。随后,又公布第一批24个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名单,江苏3个项目入选,分别是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流动的文化)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苏州湾数字艺术馆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拈花湾夜间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入选数与上海并列第一。

放眼国内,沉浸式体验已覆盖新型文旅消费诸多领域,成为众人追捧的“香饽饽”。以“沉浸式”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与空间创意的融合创新,也为我省文旅市场加快复苏注入强劲动能。沉浸式文旅与传统旅游项目相比有什么特色?“沉浸感”何以吸引游客和观众?未来沉浸式文旅应该如何创新发展?

“无沉浸不文旅”,“沉浸+”解锁N种新玩法

在博物馆化身“景中人”沉浸式游览,在沉浸式剧场体验“观众即为演员”的深度互动,在主题乐园、个性化餐厅感受沉浸式消费的魅力……当前,“沉浸式体验”大有成为文旅和商业“标配”之势。

炎炎夏日,也没有阻挡游客前往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参观的热情。一大早,博物馆入口处就排起长龙。记者随着人流步入“5G大运河沉浸式体验馆”,开启一场奇妙的穿越之旅。无需佩戴专用眼镜,裸眼3D“一镜到底”穿越大运河沿岸8省市的17座城市,大运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烟火气息似乎近在咫尺、伸手可触。

“沉浸+景观”,让“看景”变“入景”。“五屏环绕,运用环幕、投影、裸眼、红外技术以及AR/VR等多媒体语言,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地展现大运河的历史和文化。”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说,自开馆以来,“5G大运河沉浸式体验区”是人气最旺的“打卡点”之一,今年“暑期档”更是空前火爆,一票难求。

“沉浸+互动”,让“网红”变“长红”。在无锡拈花湾,入园处激光与雾森结合,犹如一条时光隧道。在鹿鸣谷“梦回唐樱”元宇宙体验中,游客戴上MR眼镜,可与场景中小鹿、樱花等互动,感受真实生动的元宇宙沉浸式体验,进一步实现“所见即所得”。“有空灵的禅乐,有鸟叫虫鸣,视觉和听觉效果都很震撼。”带女儿从重庆来无锡的游客贺颖对记者说。

“结合唐风宋韵的景观建筑形态和氤氲诗意的生态环境,把智能科技、数智体验融入小镇旅游,形成以拈花湾为主体的夜间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无锡拈花湾景区总经理朱唯丹说,拈花湾已成江南地区智慧文旅的一张亮丽名片。

“沉浸+叙事”,让“故事”变“现实”。在淮安方特东方欲晓主题公园,4D体验项目“铁道游击”带领游客协助游击队员完成占领火车站、炸毁桥梁、夺取“敌军”物资的艰巨任务;大型室内有轨漂流项目“致远致远”,让游客仿若亲历洋务兴起、海战爆发、致远沉没等重大历史事件……开园半个月以来,已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最高日客流量突破1.5万人次。

在南京、苏州等地,一些沉浸式主题娱乐、演艺活动等,也成为游客“打卡”的网红项目之一。打开演出票务APP搜索“沉浸式”,仅在南京就有9个演出项目,其中《疯狂理发店》《南京喜事》《方橙市大侦探》《火蔷薇》等颇受欢迎。以最火爆的《疯狂理发店》为例,7月份南京站首演的21天内,共有3800多名观众进场观看,每场演出全都爆满。

文旅文创相辉映,“文化+”打开想象新空间

业内人士认为,沉浸式体验不只是炫目的声光电营造的氛围,还要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从当地文化中提取典型文化要素,聚焦打造特色文化符号,为场景注入灵魂,让观众能够融入其中,与场景建立情感共鸣,这是打造高品质沉浸式场景的关键。

在打造沉浸式场景时,每一个细节都大有讲究。比如同样是夜游,西安“大唐不夜城”华灯璀璨,而苏州沧浪亭里的沉浸式昆曲《浮生六记》则恰恰选的是不太亮的灯光,究其原因,前者要表现大唐盛世的繁华,而后者则是为了与园林的幽静、昆曲的审美相匹配。“不管是强烈的感官震撼,还是清淡的心旷神怡,浓妆淡抹的美感都来自于对当地历史、文化属性的深度挖掘。”

打造高品质沉浸式场景,要根据当地文化和历史禀赋,打造适配度高的独特IP。扬州瘦西湖景区选择以唐诗作为沉浸式体验主题,打造“二分明月忆扬州”的大型沉浸式夜游:春波桥上,“李白”送别好友“孟浩然”;五亭桥下,“张若虚”立于船头吟诵《春江花月夜》……景区工作人员介绍,今年瘦西湖景区夜游的营业收入预计有5000万元,已超过传统门票收入。

与其说人们是在为新技术带来的“新鲜感”买单,不如说是在为技术营造的共情、共鸣以及体验感买单。在《疯狂理发店》南京站联合投资人刘宇哲看来,沉浸式的新空间演绎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是因为它打破了“第四堵墙”。在传统戏剧舞台表达中,舞台与观众有隔绝。而沉浸式演出,观众与舞台“融为一体”,实现观众与舞台双向奔赴。

“沉浸式消费”一骑绝尘,关键在于它抓准了消费者真正的需求,从客群角度出发,提供产品的同时,也提供“氛围感”。近来在餐饮赛道大受追捧的“沉浸式小酒馆”,成为年轻人下班后小酌一杯的好去处,也打造了一种全新的社交方式。

迭代升级空间广阔,“体验+”还需再加一把力

今年以来,省文旅厅持续做好数字赋能文章,打造了“云上博物”“炫非遗”等一批富有创意的沉浸式体验项目。省文旅厅资源开发处相关负责人说:“拥有参与感、互动感、新奇感的沉浸式体验成为国内市场主流的文旅新业态,我们要顺应商业变革和消费升级趋势,打造沉浸式体验消费新场景、新IP。”

政策支持、技术赋能、文化助力,使得沉浸式产业边界不断拓展、业态和产业也日趋多元化,但与此同时,在其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乱象。

“游客不怕贵,就怕体验不好。”来自武汉的游客李岚告诉记者,一些沉浸式项目看起来很炫,但游客没有太多的体验感,“并没有真的沉浸进去,类似于花钱看了一场小电影。”

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吕永刚在调研中发现,有的主打沉浸式体验的景区亮点少,缺乏让人惊喜连连、沉浸其中的高品质场景,让消费者认为“不值”;有的主打科技体验的项目使用的是一般性技术,缺少新意,代入性弱,体验效果差;有的沉浸式文旅项目因为投入较大、同质化高,缺乏有效的新型运营模式作为支撑,使得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

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有内在的推动力。

“厘清沉浸式消费背后深刻的经济逻辑,至关重要。”吕永刚认为,沉浸式消费之所以受到青睐,一是沉浸式文旅为消费者提供“身临其境”的场景体验,契合更好满足人的高阶需求的底层逻辑;二是沉浸式场景通过功能、品质、服务升级打开全新的市场空间,体现了以高质量供给侧应对更高层次需求的商业进化逻辑;三是沉浸式消费从昔日小众奢享走向大众化的日常,得益于庞大市场规模拉低综合成本的市场驱动逻辑。沿着这个逻辑链条出发,才能找准沉浸式消费未来增长的方向和发力点。

“我省沉浸式业态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丁宏坦言,比起一些兄弟省市,我们还缺乏一些举全省之力打造的顶尖沉浸式文旅项目,亟需以头部企业、重磅项目引领,带动整个文旅产业迭代升级。沉浸式文旅大有可为,政府和市场应各司其职,合力助推这一新业态健康发展。

“沉浸是手段,不是目的。”吕永刚认为,供给方要尊重消费规律、市场规律,通过场景焕新、产品迭代、理念升级,精心打磨产品、做强功能体验、提供优质服务。政府部门也要加强规范引导,推动沉浸式消费健康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0 08: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数字丝路 新职人|去了一趟世界互联网大会 西大留学生迷上了“数字经济”
...个性化客户体验和推动创新。这些知识深刻地影响了我以创意为重点的企业管理方法,意识到将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整合到组织流程中的巨大潜力,可以开启新机遇、优化运营,并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
2024-04-11 20:17:00
观察 | 河南文旅“破圈”,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吸睛无数。这延续的是2021年河南春晚《唐宫夜宴》的创意,由河南博物院中的唐三彩乐俑幻化而出,依托本土文化优势,他们将镇馆之宝活化为具体场景,打破了人们对传统舞蹈的刻板印象
2023-07-20 11:51:00
本文转自:沈阳日报□刘雅静沈阳打造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其内核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同时通过融合、辐射与渗透,使文化创意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高端支撑,产生明显的衍生效果。文化创意产业
2023-10-19 04:50:00
深圳F518创意园发掘数字化文化精品 打造“数字绿洲”助力创意产业添翼
本文转自:深圳特区报深圳F518创意园分会场开幕。 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龙 摄■ 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震霖 通讯员 冯绮莉 昨日,第十九届文博会深圳F518创意园分会场开幕,今年该分
2023-06-09 06:07:00
...文转自:文汇报艺术美感、情感因子与向善维度——文化创意能够为前沿科技的应用场景带来什么 王林生近年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如雨后春笋,AI大模型、文生视频
2024-05-29 05:58:00
对话领航者:焱烁星极负责人孙城——深耕发展 激活数字展厅设计与施工领域新潜力
鲁网6月24日讯在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深度融合的当下,数字展厅设计施工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日,山东焱烁星极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孙城就行业趋势、技术创新及企业实践等话题
2025-06-24 10:38:00
...赏50多场大型表演之余,还可以沉浸式参与活动中,借助创意再现,让游客更好地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孔融让梨发生在什么季节”“‘大风起兮云飞扬’的作者是谁”……西安大唐不夜城“盛
2023-05-06 00:03:00
重工遗存焕发新机,数字创意产业进入“大基建”时代
...园,传统的重工业基地确实正在焕发新机,变身成为数字创意产业基地。而这样的景象,正是北京石景山近年来深入实施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两大战略”,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结果,更让区域产
2024-05-21 21:37:00
对话电通中国:为未来而打造,为进化而转型
...、提升等动作整合的企业动作。必须认识到,营销不再是创意、媒介或是技术单点突围就能获得增长的「必然」,而是要面对消费者鸿沟、数字壁垒、媒介分散等众多问题时,能够为企业与品牌带来
2024-01-09 17:4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开展医疗卫生机构救护车清查、严厉打击“黑救护”等违法违规行为、疏堵结合引导医疗照护转运服务良性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安部等6个部门11月3日发布通知
2025-11-04 08:04:00
记者11月3日从教育部获悉,《关于做好2026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于日前印发,要求有关高校要认真落实特殊类型招生考生报名资格审核的主体责任
2025-11-04 08:04:00
11月3日,贵州赴上海举办“爽居贵州”旅居产业(长三角地区)招商推介会,邀请长三角地区游客、友商来黔定居。贵州自然风光一眼入心
2025-11-04 05:31:00
近年来,贵州文旅持续破圈,不少游客从“走马观花”到“停留居住”,2024年省外客群在贵州购房3.06万套,销售金额超百亿元
2025-11-04 05:32:00
11月3日《经济日报》以《主动靠前服务保障供暖入户》为题,报道了太原市出实招保障群众温暖过冬。报道介绍,随着冷空气频繁造访
2025-11-04 06:42:00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连日来,我市十县(市、区)委常委会分别召开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小店区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强调
2025-11-04 06:43:00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10月30日至11月1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198条,其中,南昌市西湖区南站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
2025-11-04 07:09:00
本报讯(万礼妍 全媒体记者谢凌瑾)入住10年,吉水县山水豪城的住户帅先生还在为用水犯愁。近日,帅先生向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记者反映
2025-11-04 07:09:00
11月1日,由市城管局市政建管中心负责实施的北排洪汾西南路下穿通道(北岸)渗水治理工程完工,成功阻断了渗漏水对道路路基
2025-11-04 07:13:00
“晋闽携手,构建文旅新发展格局”交流座谈会,11月3日在晋祠博物馆举办。此次座谈是我市对接南方市场、深化区域协作的重要实践
2025-11-04 07:14:00
11月1日,阳曲县商贸新街停车场正式投入使用,一次性解决了周边老旧小区停车难、充电远的双重痛点。该停车场对面积2375平方米的区域进行改造
2025-11-04 07:14:00
11月1日上午10时,随着最后一座检查井水位回落至正常范围,后王南街下游管道排水功能全面恢复,路面积水逐步消退,周边道路排水恢复正常
2025-11-04 07:14:00
实现全周期陪伴、助力“开业第一步”、提供定制化服务……近日,迎泽区税务局聚焦街区业态,以“线上远程帮办+线下走访答疑”模式
2025-11-04 07:14:00
六合引入7台移动式粮食烘干机粮食“不落地” 晒粮“不看天”南报网讯(通讯员胡宏记者孙敬清)不用“看天”晒粮,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烘干服务
2025-11-04 07:41:00
“开镰米”收割,5名公证员全程在场跟踪记录
“开镰米”收割,5名公证员全程在场跟踪记录大米“贴封条” 扫码可溯源收割机在田间作业,全国首款公证“开镰米”在南京浦口正式开镰收割
2025-11-04 07: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