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弘扬沂蒙精神,烈士后人徐之表让红色家风在新时代传承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9-23 13:38: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

“1938年到1942年,短短四年,俺家太爷爷、二爷爷、三爷爷、四爷爷,四位亲人先后倒在抗日战场上……”在临沂市罗庄区黄山镇的一间朴素的小屋内,62岁的徐之表指着一份泛黄的《关于追认徐洪贵、徐洪恂为革命烈士的批复》,声音哽咽却字字铿锵。

随着他的讲述,徐奎元家族“抗日保家国,一门四英烈”的红色史诗,如同被拂去尘埃的丰碑,在时光长河中愈发清晰夺目,也揭开了一位普通沂蒙儿女跨越数十年,传承红色家风的动人故事。

弘扬沂蒙精神,烈士后人徐之表让红色家风在新时代传承

耳畔的“烽火记忆”,红色种子在童年扎根

徐之表的童年,是在太爷爷徐奎元、二爷爷徐洪刚、三爷爷徐洪贵、四爷爷徐洪恂的抗日故事里度过的。

“你三爷爷和四爷爷,当年都是‘农抗团’的硬骨头!打过鬼子的!”父亲的声音带着岁月的厚重,一遍遍在徐之表耳边回响。他听父亲讲,太爷爷徐奎元是秘密地下党员,在抗战最艰难的岁月里,以自家祖宅为据点,为八路军传递情报、筹集粮草,还悄悄送两个儿子加入了“山东农民抗日自卫团”(简称“农抗团”),与日寇周旋。

“1938年11月,农抗团的学员们出完操。突然,驻扎在临沂的日军300多人,分乘11辆汽车对老屯村实施突袭。农抗团学员们发现后急忙转移,转移途中,徐洪恂、徐洪贵为了掩护战友撤离,壮烈牺牲。”那些惊心动魄的情节,像电影画面般刻在徐之表的脑海里。

父亲的讲述里,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满是令人心潮澎湃的细节:丧子之痛没有击垮徐奎元,反而激发了徐奎元的抗日决心。当时,徐奎元掌管的李庄、黄山、册山等多地的土地账簿,是革命队伍筹集物资的关键。徐奎元秘密让自己大儿子徐洪俊带上“地亩册”去通知中共地下党员丁梦孙,协助丁梦孙去其亲家杨锡九所在的庄坞一带暂避,并动员自己的女婿杨允熙参加八路军抗日。自此庄坞成了丁梦孙开辟的另一个抗日根据地。

1940年,临沂县各界人士在庄坞涌泉召开各界民众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临沂县参议会。同时,成立了临沂县抗日民主政府,推选丁梦孙任县长。

为支援八路军,徐奎元散尽家财;为壮大抗日力量,徐奎元带着二儿子徐洪刚、五儿子徐洪渠继续在鲁南地区开展抗日运动。1942年1月12日,日本调动大量兵力围攻抗日根据地兰陵矿坑。激战数日,终因寡不敌众,在突围中徐奎元英勇战死,徐洪刚也被残忍杀害。同年,亲家杨锡九与女婿杨允熙、女婿哥哥杨允高三人,也先后为抗日事业壮烈牺牲。

红色的种子,就这样在徐之表心里扎了根,也让“家国”二字,成了他童年最厚重的启蒙。他从小就觉得,自己要活得像祖辈那样,有股子不服输的硬气。

多方奔走求证,为英烈正名

时光荏苒,当年围坐在老人旁听故事的孩童长成了中年人,可祖辈的故事始终萦绕在他心头。1999年,一部抗战题材的影片里的“农抗团”三个字,唤醒了他尘封已久的记忆。

银幕上,农抗团团长王伯英带领队员们冲锋陷阵的身影,与父亲口中“三爷爷、四爷爷跟着农抗团干革命”的场景瞬间重合。那一刻,徐之表猛地从沙发上站起来,激动地说:“我三爷爷和四爷爷,当年就是这个团的兵啊!”

那晚,徐之表辗转难眠。他想起父亲偶尔的叹息:“你三爷爷、四爷爷牺牲时还那么年轻……”一个念头在他心中愈发强烈:“祖辈们为国家流了血、丢了命,不能只成为家里‘没回来’的亲人,他们应该被历史记住!”

于是,徐之表找到五爷爷徐洪渠(徐奎元最小的儿子),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五爷爷却摇了摇头:“孩子,抗战牺牲的人太多了,很多档案在战火里丢了,这么多年过去,找谁去证明啊?别折腾了。”

虽然暂时搁置了这件事,可徐之表心中的这团火,却始终没有熄灭。在2013年,徐之表下定决心,揣着老照片和笔记,踏上了为英烈正名的路。那股不屈不挠的红色基因激励着他也感染着身边的好友,在山东省委原常委、省军区原政委刘国福和山东省公安厅原党委书记、厅长孟庆丰和地方政府党史学者的帮助下,联系到了徐洪恂、徐洪贵的战友王庆祥(其父便是农抗团后勤处主任王尤轩)。

“农抗团的创建,最早是根据林老(林伯渠)和吴芝圃等领导的指示,由八路局代表司贺峰、何建华等人到山东找到当时的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书记郭洪涛具体组织的,第二期学员猛增到了500多人,其中就有为了掩护战友撤离,壮烈牺牲的徐洪恂、徐洪贵两位烈士。”王庆祥回忆着当年的抗日经历。

证实消息的那一刻,徐之表激动得热泪盈眶—祖辈们的故事,终于有了第一个“证人”。可要拿到“烈士”称号,还需要更多的证据链。在王庆祥的帮助下,徐之表先后联系上了丁梦孙、钱均、范筑先等革命先辈的后人。

那些日子,徐之表成了“空中飞人”,北京、济南、临沂三地跑,收集史料、核对细节、补充材料,走访当年的老人,把大家的口述整理成文字,一遍遍核对时间线。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12月31日,一封来自山东省人民政府的红头文件,送到了徐之表的手中——《关于追认徐洪贵、徐洪恂为烈士的批复》,白纸黑字写着:“追认徐洪贵、徐洪恂为烈士,其家属享受烈属有关待遇。”

那天,徐之表捧着文件,泣不成声。

弘扬沂蒙精神,烈士后人徐之表让红色家风在新时代传承

让红色家风延续,打造祖宅里的“抗战纪念馆”

拿到“烈士”批复的那一刻,徐之表没有停下脚步。“为祖辈正名只是开始,更重要的是让更多人知道他们的故事,让沂蒙精神传下去,让红色家风不褪色。”徐之表说。

这些年,徐之表跟着沂蒙红色宣讲人尹志林,一起走进沂南、罗庄的学校、社区、企业,把家族抗日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讲给年轻人听。

徐之表的祖宅,是一座有着百年历史的青砖瓦房。这些年,房子有些破旧,墙皮脱落,木梁开裂,由于一直没有人住,徐之表也就一直没有修葺。尹志林的一个提议,让祖宅有了新的使命:“不如把祖宅翻新一下,保留原来的院落格局,把祖辈留下的老照片、抗日故事,还有这些年收集的农抗团史料、烈士证书、黄山的抗战史都摆进去,当作一个小型的纪念馆,警醒后人,珍惜当下,勿忘历史。”

这个想法与徐之表的想法不谋而合,“这不仅仅是咱家的祖宅,更是咱黄山人的红色课堂。”徐之表说,他要让来这里的人,不仅能看到家族的故事,更能了解整个黄山镇的抗战历史,那些为了保家卫国献出生命的普通百姓,都是值得铭记的英雄。

秋风里,徐之表的身影平凡却坚韧,他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一份永不褪色的红色信仰。他常说:“红色家风不是放在抽屉里的证书,而是要刻在心里、传在手里的责任。只要我还能走,还能讲,就会一直把这些故事讲下去,让更多人记得,今天的太平日子,是怎么来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23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 颂英烈”全国英烈讲解员大赛紧密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烈士褒扬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锻炼选拔一
2023-09-01 22:55:00
...赤诚:“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上还是不上?作为新时代革命军人,我们必须有血性、要硬气!”“人民的勤务员,我们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025年李林雨获评全国道德模范。此
2025-06-07 11:51:00
本文转自:临沂日报■沂蒙精神进校园临沂第三实验小学:弦歌百年今又始 沂蒙精神谱新篇□临报融媒记者 孙 云通讯员 王立胜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沂蒙这片红色热土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有着
2024-04-12 09:33:00
奥运冠军“打卡”沂蒙 红色激情与体育梦想双向“奔赴”
...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出更多希望与梦想,鼓舞着沂蒙人民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奋勇前行,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迈进。
2024-12-29 11:22:00
...整理了乡域内7名烈士革命事迹和3个革命故事,打造石崖家风家训记忆馆。2022年以来,馆内开展各类活动40多场次,接待党员群众1万余人次。以“升级红色阵地、开设红色课堂、传承红
2023-09-25 07:09:00
汶上县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展红色教育学习
...生路的壮烈场景。革命先烈“捐躯赴国难”的忠诚,正是新时代党员干部需永续传承的精神火炬。在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孙子兵法》等文物跨越千年,诉说着中华文明的智慧传承,更提醒着学
2025-04-21 14:40:00
东湖评论:在追思怀远中厚植家国情怀
...与现在,让那些历经时间洗礼、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在新时代绽放万丈光芒。一缕心香寄哀思,是对先人的缅怀,更是对初心的叩问。在文明祭扫的青烟袅袅中,古训家风与时代精神交响共鸣。戍
2025-04-05 10:34:00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赓续沂蒙精神,践行济世初心”实践团开展“三下乡”活动
为积极响应新时代号召,厚植家国情怀,山东第二医科大学“赓续沂蒙精神,践行济世初心”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于7月13日至18日期间,先后走访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先进典型访谈、健康宣
2025-08-22 11:40:00
枣庄三中高一年级开展红色研学之旅
...地探访、情景体验与互动教学的深度融合,让沂蒙精神在新时代青少年心中激荡起澎湃回响。晨曦启航:开营仪式点燃初心清晨七点,校园操场晨光熹微,研学开营仪式在此庄严举行。徐昭校长向全
2025-04-22 14:5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