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中新网昆明3月7日电 (陈晨)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杨祝良攻关团队摸清了大宗食用菌病原真菌“家底”,抓住了羊肚菌真菌性病害的“真凶”,为今后食用菌病害防治提供了本底资料和科学指导。
病原真菌是双孢蘑菇、平菇、金针菇和木耳等大宗食用菌的主要病原微生物,深受国内外同行广泛关注,但相关报道较为“零散”,部分名称“张冠李戴”,尤其是羊肚菌等一些食用菌产业新宠的病原真菌更是存在“家底”不清和鉴定错误等情况。
杨祝良团队以人工栽培羊肚菌为例,对栽培食(药)用菌病原真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综合研究,共整理出国内外40余年来报道的病原真菌6门12纲20目40科58属133种;识别了肉座菌目1新科(喜羊肚菌霉科)、1新属(喜羊肚菌霉属)及1新种(喜羊肚霉菌),并首次报道了羊肚菌上4个新型致病真菌:阿里坎特圆柱霉、金黄菌寄生、粉红寄生菌和粉红单端孢菌;更新了假单隔孢科的组成,废除类拟青霉属。
相关论文于近日发表在真菌学领域专业期刊Fungal Diversity。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8 12: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