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颜值与内涵兼备 共赏文物中的“国宝”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14 09:25:00 来源:黄河新闻网

颜值与内涵兼备 共赏文物中的“国宝”

文物是先人为我们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历史文化的“活字典”和“教科书”。国宝级文物更是极为珍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地上文明看山西”,山西选出3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山西省国保单位中的国宝级文物保护利用试点。其中晋祠、云冈石窟、应县木塔、佛光寺和平遥城墙是大家早有耳闻的“老朋友”了,今天就让他们作为导游,带领大家欣赏文物中的“国宝”,聆听来自古文明的声音,感受三晋文物的魅力。

颜值与内涵兼备 共赏文物中的“国宝”

“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提到太原旅游好去处,那晋祠必须是打卡地之一。在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的晋水之滨,坐落着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晋祠。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了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约载体,汲取了山水的灵气,秉承了厚重的文脉。栩栩如生的43尊宋代侍女彩塑、长流不息的“晋阳第一泉”难老泉和历经上千年历史仍茂盛苍劲的周柏,被誉为“晋祠三绝”,还有圣母殿、鱼沼飞梁、献殿三大国宝级建筑和水镜台、对越、难老这三大名匾。

晋祠以其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欣赏价值,在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4A级旅游景区,2009年被国家文物局批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颜值与内涵兼备 共赏文物中的“国宝”

“煌煌大窟,造化孕新。”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一片巨大的石窟造像群巍然耸立于武周山麓,这就是佛教四大石窟之一的大同云冈石窟。云冈石窟始建于北魏时期,经历60余年凿石造佛,开凿出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的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现存大小窟龛252个,雕像59000余尊,巨石横亘,石雕满目,蔚为大观。雕像的形态,神彩动人,有的居中正坐,栩栩如生,或击鼓或敲钟,或手捧短笛或载歌载舞,或怀抱琵琶,面向游人。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

云冈石窟造像具有典型的皇家风范,代表了公元5世纪到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是多元文明交融的典范。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颜值与内涵兼备 共赏文物中的“国宝”

“玲珑峻碧倚苍穹,海内浮图第一工。”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坐落于山西省应县老城西北角的佛宫寺院内,是寺庙的主体建筑。应县木塔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古老、最宏大的纯木结构塔式建筑,与意大利比萨斜塔、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为“世界三大奇塔”。

那么应县木塔“奇”在何处?一座纯木结构的塔式建筑,整座塔身没用一颗铆钉,历经千年沧桑,经受了无数次的风暴雷击、地震侵袭、战火洗礼,却依然保存完好、傲然挺立,堪称奇迹。据记载,应县木塔始建于公元1056年,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总重约7400多吨。木塔呈正八角形,使用榫卯结构,共使用了54种共计480朵斗拱,被称为“斗拱博物馆”,这些都使应县木塔具有更好的结构稳定性。

1961年应县木塔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高的木塔”。应县木塔从外观看,稳重端庄、比例得当、轮廓优美,古籍上称之为“浮图之丽、甲于宇内”。

颜值与内涵兼备 共赏文物中的“国宝”

“大佛光寺,国之瑰宝。”佛光寺位于五台县佛光新村,距县城30公里,是中国仅存的四座唐代古建筑之一。寺庙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盛于隋唐。唐武宗时期禁止佛教,寺宇被毁,唐宣宗继位后佛教再兴,佛光寺得以重建。佛光寺历史悠久,寺内佛教文物珍贵,故有“亚洲佛光”之称。

1937年,建筑学家梁思成和夫人林徽因亲自来到佛光寺进行了考察、测绘,确证了佛光寺东大殿是一座唐代建筑,并称其为“中国第一国宝”,打破了日本学者关于“中国大地上没有唐朝及其以前木结构建筑”的断言。佛光寺东大殿构架由屋深柱网、铺作层和屋顶梁架三部分叠加而成,七铺作斗拱纵横恣肆,威压四方,是我国现存唐代殿堂型构架建筑中最古老、最典型的实例。殿内的唐木构、泥塑、壁画、墨迹,被称为“四绝”。

1961年佛光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包括佛光寺在内的五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颜值与内涵兼备 共赏文物中的“国宝”

“北平遥,南凤凰。”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的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古城墙是平遥古城的一道宏伟的风景线,被誉为平遥“三宝”之首。在古城墙上可以步行环绕古城,俯瞰古城的全景。

平遥城墙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728年),明洪武三年(1370)在旧城垣基础上内置夯土、外砌青砖,扩建为今日规模。平遥城墙全长约6公里,高10米左右,城墙上建有3000个垛口和72座敌楼,象征着孔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蕴含着丰富的儒家文化内涵。环城墙辟有6道城门,南北各一,东西各二,每道城门都筑有城楼和瓮城。城墙内侧修建有马道,城外有护城河环绕。

平遥城墙集防御功能、文化功能于一身,体现了明清时期中国北方城池典型特点,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文明,是平遥古城重要的载体。1988年平遥城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7年包括平遥城墙在内的平遥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策划:黄河新闻网采编中心

文字整理:胡娜

图片设计:高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4 14: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国宝探秘元宇宙空间”平遥古城馆开业 喜迎首批研学实践小“客户”
...电影节的盛大启幕,位于平遥电影宫A4馆的《妙不可言·国宝探秘元宇宙空间》也开门纳客,并喜迎第一批前来研学实践的临汾秦汉胡同国学教育集团小客人。彩塑三维打印铜像——双林寺韦陀《
2023-01-21 09:00:00
《黑神话:悟空》带火山西古建 当地研学团:以前算“小众游” 这两天咨询者多了几倍
...对当地文旅部门而言,还需要借助类似的机会进一步挖掘文物故事,完善旅游基础设施,让游客的“打卡游”变成“深度游”。 《黑神话:悟空》大量取材山西古建山西文旅厅:将推出相关旅游
2024-08-22 13:45:00
山西省应县木塔文物保护箱变“许愿池” 景区回应
...闻讯 近日,有网民发帖称,山西省应县木塔下用于保护文物的玻璃箱内塞有大量钱币,文物被遮挡、掩埋,影响游客观赏的同时,不少人也担忧钱币堆积会损害文物。9月4日上午,大皖新闻记者
2025-09-04 17:59:00
山西朔州应县木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内
...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这座木塔建立于辽朝,高度约67米,是中国的第一座木塔。它以其雄伟壮观的建筑风格和重要的历史价值,吸引了无数
2023-10-09 15:54:00
...析,山西是一个隐藏的宝藏古建大省。在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2165处古建筑中,山西占有421处,全国第一;在第三次文物普查统计的全国古建筑中,山西有28640处,全国第
2024-08-22 07:57:00
交融创新 文化自强
...展现文物的“莫比乌斯环”很是吸睛,动态呈现山西众多国宝级文物;戴上MR眼镜,虚拟场景被精准复原,穿梭于古建文物间,虚拟与现实“握手”。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展区,擦窗机器人在垂直
2025-08-26 06:46:00
...画魂”中新社记者 刘育英随着技术进步,数字技术赋能文物保护水平不断升级。本周发布的“智慧应县木塔”方案,使用了时下最为热点的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专家认为,新的人工
2024-04-29 19:49:00
千年古建如何焕发新生?联想携手清华探索文物保护数智化
...围绕这些问题,现场专家分享真知。清华大学建筑历史与文物建筑保护研究所所长刘畅主要分享了数智化技术支持古建筑保护。业界代表——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上海研究院院长毛世杰分享了对科
2023-02-23 15:32:00
观高清影像 探秘应县木塔木构奇迹
...清影像,系统梳理应县木塔的建筑遗存、宗教艺术及装藏文物,引领观众感受世界现存最高大的纯木构楼阁式建筑的独特魅力。应县木塔全名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自辽清宁二年(
2025-09-22 07:2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
大风·影像|中国最“吓人”村子:坟上村
与世隔绝500年,专心致志守墓,坟墓上就是家,顺着墓道进出村!网友惊叹《盗墓笔记》具象化了……山西省临汾市坟上村因明代晋王的陵墓而得名这个村子就是地处吕梁山脚下的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土门镇坟上村
2025-10-09 21:22:00
赤子心承红色志,红嫂后代徐美安让沂蒙六姐妹的故事“活”起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在沂蒙山区野店镇,有一位特殊的红色故事讲述者。他不是专业的文史学者,却对沂蒙六姐妹的事迹了然于胸
2025-10-09 21: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