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解读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光速为什么是不变的?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0-28 11:04:00 来源:宇宙时空

有这样一种神秘的装置,在某些情况下,子弹可以轻松穿过,显示出它的可穿透性;而另一些时候,同样的子弹又被反弹回来,显示了它的不可侵入性。

这不禁让人好奇,为何同样的一个物体竟能展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特性?若将此疑问投射至自然界,我们又如何解释大千世界中各式各样的物质所表现出的性质之千差万别?面对这个充满变化和混乱的世界,我们该如何去理解和梳理这些杂乱无章的现象?

解读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光速为什么是不变的?

在经典力学的领域内,天文学上就有两种实验呈现出明显的矛盾。其一是双星实验,其二是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在宇宙的广阔天地里,不同于太阳系,双星系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这是因为在星云收缩的过程中,会自然形成两个质量较大的中心,进而形成两个相互绕转的恒星系统,它们的质量中心成为环绕的中心。由于质量分布的不平衡,小质量的恒星会围绕大质量的恒星旋转。就如同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样,区别在于那个“公转的恒星”是发光的,使我们得以对它进行观察。更有趣的是,有时这个恒星的光谱会显示出红移,有时又显示出蓝移。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由于光具有频移效应,我们观察到的星光频率变化意味着那个恒星正以周期性的方式靠近或远离我们。这意味着,该恒星正在围绕某个中心进行公转。

我们的宇宙是一个整体的系统,由作为物质的实体和作为背景的空间共同组成。因此,不存在完全独立和自由的物体。任何物体的能量都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相对于自身运动的动能,由速度来度量;另一种是相对于空间的势能,由弛豫时间(即频率的倒数)来度量。

解读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光速为什么是不变的?

光子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质量极小,因此它的能量变化主要体现在空间势能上,这一变化通过弛豫时间体现出来。因此,光速仅表示光子保持其相对于空间势能所需的速度,反映出光速在空间中的不变性。

因此,当光子离开恒星时,会经历一个从以速度c运动于恒星到以速度c运动于空间的转变过程。由此产生的动能或势能变化,会导致频率的改变,这就是我们观察到的光谱频移的原理。

正是因为恒星频率的周期性变化,使我们推断出它正围绕另一颗恒星运动。由此,我们证实了光速不变的原理,也就是说,光速仅与空间相关,而与光源无关。

解读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光速为什么是不变的?

与双星实验相对应的是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实验起初是为了验证地球是否拖拽着以太空间。以太被认为是与物质不同的一种媒介,光线正是通过它传播。如果迈克尔逊-莫雷实验观察到周期性的干涉条纹移动,那就意味着地球在以太空间中有绝对运动;如果实验结果为零,则意味着地球与以太同步移动。

然而,实验结果并未发现干涉条纹的移动。这难道就意味着以太空间随着地球一起移动了吗?我们还未下定论。毕竟,地球不可能拖着整个空间运动,一旦离开地面,以太空间会逐渐脱离地球的影响,形成以太风。

解读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光速为什么是不变的?

因此,迈克尔逊和莫雷将实验搬到了高山上,期待能够观察到由于高度变化而导致的光的干涉条纹变化。遗憾的是,他们依旧没有观察到任何变化。于是,经典力学的以太理论陷入了困境。以太空间既不跟随地球移动,也没有以太风的存在。因此,人们从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光速仅与光源有关,与空间无关。

如此看来,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神秘装置一样,光速也展现出了矛盾的一面。在双星实验中,光速与空间相关,与光源无关;而在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中,光速与光源相关,与空间无关。为何在同样的宇宙中,同样的光线,会呈现出如此截然不同的现象?

解读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光速为什么是不变的?

对此,我们有两种认知方法。第一种是归纳法,从众多现象中寻找共性规律,并将其应用于整个宇宙。第二种是演绎法,即建立一个具体的物理机制,使得不同现象仅是该机制在不同极限条件下的不同表现形式。

就神秘装置而言,若使用归纳法,我们可以提出一个原理,声明该装置同时具备可穿透性和不可侵入性。矛盾似乎消除了,但留下了一个更大的谜题,为何该装置具备如此截然不同的性质?

如果采用演绎法,我们可以假设该装置是一个电扇,其性质取决于子弹与扇叶速度的比值。当该比值远大于1时,电扇表现为可穿透性;而比值远小于1时,电扇则表现为不可侵入性。通过具体的物理机制,将不同现象隔离在不同条件下。如此,便在时间上避免了矛盾现象的出现,从而解决了矛盾。由此,我们理解了为何宇宙向我们展现的是各种混乱不一的世界,因为同样的物理机制在不同极限条件下表现出了不同的特征。因此,我们获得了统一的认识,使现实世界展现出了有序的统一性。

对于遇到矛盾现象的人们来说,许多人倾向于选择第二种方法解决矛盾,只有“傻子”才会选择第一种方法,认为那是自欺欺人的做法。然而,实际上不仅有人采用归纳法,而且这种方法在获取足够信息的基础上,构建适当的物理机制时,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应用演绎法之前,我们需要首先运用归纳法来找出不同现象之间的外在联系。

对于光速变化的矛盾现象,爱因斯坦采用了归纳法来解决。他认为,既然光的矛盾现象存在,那么就将这一矛盾视为宇宙的基本规律,以消除矛盾。因此,他提出了光速不变原理,认为在任何参照系上观测到的光速都是相同的。面对不同速度的观察者和同一束光,如何测得相同的速度?为了满足光速不变原理,就需要重新定义长度和时间,确保测得的光速始终是恒定的c。这就像是用不同语言讲述同一件事,尽管表达方式不同,但含义始终如一。

因此,爱因斯坦构建了狭义相对论,使我们有机会认识到物体在高速运动时,其速度的增加会受到空间的限制,不能超过光速。狭义相对论是关于空间效应的唯象理论,建立了不同现象之间的外在联系。

解读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光速为什么是不变的?

当然,对于我们人类来说,这种唯象的理论并不足够,我们仍不知道为什么光速是不变的,这不利于我们深入研究光子的特性。

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普朗克常数h的普遍存在,以及各种微观粒子的波动性,都表明我们的宇宙由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量子)构成。由此,形成了一个有机的量子宇宙观:

离散的基态量子构建了空间,受到激发的量子成为光子,由高能量子组成的封闭体系便是物质。

根据量子的物理机制,运用演绎法,我们理解了上述两个关于光速的实验矛盾。由于光速是光子保持其相对于空间势能的速度,因此光速相对于量子空间是恒定的。

当量子受到激发成为光子时,其速度首先服从于光源的内空间,相对于光源以速度c运动,这属于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情况,即短距离的极限情况;

当光子进入外部的量子空间时,光子通过与空间量子的碰撞,逐步改变其速度,保持其相对于空间的速度恒定。由此引发的动能变化,由光子的势能补偿,表现为光的运动频移。这就逐步过渡到了双星实验的结果,光速不再与光源相关,光子转变为相对于空间以速度c运动。因此,借助量子的物理机制和光子传播的距离,将两个矛盾的实验分隔开来,避免了矛盾的出现。

这就是我们用电扇的物理机制来解决神秘装置问题的做法。作为引申,我们可以将宇宙中的各种不同现象,都归结为量子及其不同状态的变化,归结为量子空间的破缺(不对称碰撞)。

综上所述,尽管双星实验和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呈现出矛盾的现象,但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构建具体的物理机制,将矛盾的现象分隔在不同的极限条件下。因此,我们运用演绎的方法,将获得的物理机制应用于宇宙的各个方面,使我们获得了统一的认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8 1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了验证“以太”的存在,美国物理学家阿尔伯特·迈克尔逊和爱德华·莫雷、在1887年设计并实施了一个重要的实验,这就是著名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根据“以太”假说,地球以每秒30
2024-09-04 15:15:00
通俗解读狭义相对论,其实非常简单!
...不变原理。这里要纠正一个普遍的误解:许多人认为迈克尔逊莫雷实验证明了光速不变,实际上并非如此,该实验最多只能说明以太不存在,甚至面对实验结果,迈克尔逊和莫雷本人都不愿相信以太
2024-12-31 20:03:00
为何说光速无法被超越,而宇宙膨胀和量子纠缠,又能超越光速呢?
...以太”的介质中传播,后来为了寻找到以太的证据,迈克尔逊和莫雷专门做了一个实验来测量地球在“以太”中的运动速度,然而实验的最终结果证明,光速在不同惯性系和不同方向上都是相同的,
2024-06-13 13:51:00
怎样证明光速在宇宙的任何地方任意时刻都是一样的?
...作为物理学中的一个基石。最著名的实验之一,当属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在19世纪末,两位物理学家设想,如果光速会随着地球在以太中的运动而变化,那么通过精密测量地球不同运动状态下的
2024-06-06 14:25:00
以光速前进,1.3秒就可到月球,这么快的速度是怎么测出来的?
...为每秒钟28.9万公里,这与光速的实际值很接近了。 迈克尔逊的“正八角棱镜”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物理学迈克尔逊在旋转镜基础上,设计出了更加精密的“正八角棱镜”,如上图所示,光
2024-06-03 15:50:00
180多年前科学家是如何计算出光速的?
...多科学家也进行了光速的测量。19世纪末,阿尔伯特·A·迈克耳孙和爱德华·莫雷进行了著名的迈克耳孙-莫雷实验,该实验使用了一个复杂的干涉仪来测量光速。尽管该实验最初的目的是为了
2024-01-09 10:26:00
追光之旅跨越四百年
...家傅科用旋转的镜子代替菲佐使用的齿轮,物理学家迈克尔逊又用旋转棱镜代替傅科使用的单一平面镜。在一次次对仪器的改进中,对光速的测量也越来越精确。 随着人类对光波动性的深入探索
2023-09-15 05:45:00
争论了2000多年,光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现在终于有了真正的答案!
...度加减地球相对于以太的速度。这个实验就是著名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最后实验的结果显示,光速在任何方向上都是相同的。反而证明了光速不变原理,进而否定了以太。所以此时的人们认为光
2024-06-07 13:46:00
太空的真空是真的空吗?
...19世纪后期,克利夫兰的两位物理学家,阿尔伯特·迈克尔逊和爱德华·莫雷,设计了一个精妙的实验来测量地球在以太中移动时光速的变化。结果是,没有发现任何变化——不久后,爱因斯坦证
2024-06-28 09:2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微光成炬!从“记错时间”到“紧急救援”:荣成白衣天使书写新时代医者答卷
鲁网11月14日讯(记者 李佳怿 李金翰 通讯员 李甜)在一个普通的周六午后,本计划奔赴养老院开展志愿服务的三位医务人员
2025-11-14 10:17: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杨飞“青春没有售价,轮椅直达拉萨”“家人们谁懂啊,坐电动轮椅通勤太香了”……近来,在短视频社交平台,年轻人坐着电动轮椅出行的视频刷爆网络
2025-11-14 10:32: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实探江城芜湖:科创赋能产业,算力驱动高质量发展新实践
大皖新闻讯 长江之畔,创新潮涌。11月13日,“皖美十四五 再启新征程”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芜湖
2025-11-14 10:52:00
大皖新闻讯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13日发布数据,2025年10月份,安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扩大0
2025-11-14 10:54:00
从“看破”到“戳破” 高校联合58同城推出反诈互动课
“坐进骗局的桌子里,看看你能不能识破身边的骗子。”11月12日,在广州南方学院的多功能教室,一场名为“对号入座”的沉浸式反诈课堂火热上演
2025-11-14 10:57:00
守望精神家园:农村老物件何以成为时代“新教材”
鲁网11月14日讯(记者 王玉龙)那些被岁月包浆的犁铧、砚台、煤油灯,正以沉默诉说民族的集体记忆。近日,潍坊知名文化学者张崇高先生主编的《青少年研学——探秘农村老物件》出版发行
2025-11-14 10:58: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2日,“离婚证后面有囍字”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热烈讨论。视频中,有网友手持离婚证,在灯光下轻轻晃动
2025-11-14 11:02:00
奇妙气压现真知 动手探索育新人——东营市东营区弘文小学一年级开展“神奇压水机”科学实验课程
鲁网11月13日讯“老师,快看!水喷出来了!”“太神奇了,原来空气真的有力量!”近日,在东营市东营区弘文小学一年级的科学实验教室里
2025-11-14 10:22:00
玉米脱粒机致手指离断 博爱医护8小时精准修复
鲁网11月14日讯“多亏了周医生团队的妙手仁心,让我母亲的手指失而复得!”11月12日,62岁患者杜女士的家属专程将两面锦旗送到菏泽博爱医院显微骨科医护人员手中
2025-11-14 10:19:00
“婷宝”:菏泽鲁西新区程婷日常工作中的助人为乐点滴情
鲁网11月14日讯“婷宝,我这降压药吃完了,你能帮我买一下吗?”“婷宝,我家老伴儿行动不便,能帮我看看怎么申请轮椅吗?”在菏泽鲁西新区岳程街道程海社区和颐美康养院
2025-11-14 10:19:00
从“傻妮子”到“婷宝”:菏泽鲁西新区岳程街道程婷十余年助人为乐书写孝老篇章
鲁网11月14日讯在菏泽鲁西新区岳程街道,37岁的程婷有两个充满温情的称呼:乡亲们疼惜地叫她“傻妮子”,颐美康养院120多位老人则亲昵地唤她“婷宝”
2025-11-14 10:18:00
记者走基层|医药管理双中心 基层用药更安心
11月7日,在故城县医院,药学部主任秘相征(右)和审方中心主任冯晓林对已开具的处方进行复核。 河北日报记者 李东宇摄11月7日15时
2025-11-14 07:56: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志燕)近日,九江市民李女士(化名)在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发帖反映,九江市“学车之星驾校”存在违规经营问题
2025-11-14 06:49:00
《诗经》里最潮的“打卡地”,为何都在河洛?
大河网讯 第十九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将于11月13日至14日在开封举行。 河洛文化分布于黄河流域核心区域,地处中原的腹心地带
2025-11-14 06:48:00
温情入户 心愿到家——济南市莱芜区苗山镇社工助力“慈善微心愿”圆满送达
鲁网11月13日讯一袋大米、一提面包、一件厚实的棉衣……这些看似平常的物品,是困难老人藏在心底的朴实愿望。近日,随着莱芜慈善总会“慈善微心愿”活动的深入开展
2025-11-13 11: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