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特别策划 | 政策助力 微短剧创作向“精”而行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5-02-26 11:50:00 来源:大叔谈娱乐

特别策划 | 政策助力 微短剧创作向“精”而行

作为融媒时代的新兴产物,体量轻、节奏快、时长短的微短剧成为越来越多观众的新娱乐选项。

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发布的《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显示,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504.4亿元,同比增长34.9%;超七成用户已经养成看微短剧的习惯。截至2024年12月底,微短剧用户规模6.62亿人,网民使用率为59.7%,超越网络外卖、网络文学、网约车等多类基础数字服务用户。

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微短剧面临内容同质化、质量良莠不齐、价值观偏差等问题。广电总局从规范监管、引导扶持和生态建设三大维度,着力推动微短剧实现高质量发展,为行业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在监管引导与市场自身调节下,微短剧市场走向精品化、成熟化、规范化。越来越多制作方注重提升剧集质量,微短剧创作从视听“产品”向“作品”“精品”转变。

多项微短剧管理新规实施

近期,广电总局接连发布一系列措施,针对微短剧创作中出现的不良倾向,进行及时提示和规范,推动微短剧创作持续向上、向善、向美。

2024年6月1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网络微短剧行业健康繁荣发展的通知》正式实施,明确微短剧施行分类分层审核,未经审核且备案的微短剧不得上网传播。

特别策划 | 政策助力 微短剧创作向“精”而行

杨乘虎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杨乘虎表示,分类分层审核是推动微短剧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举,既是对微短剧题材类型日益丰富多元化的主动适应,又是夯实主体责任、提高审核效率、分类规范指导的精准治理。质量效率并重,立良策促善治,有利于培育微短剧新质生产力,促进微短剧有序发展、良性发展。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接连发布管理提示,涉及微短剧片名审核、剧中“霸总”形象设定、中老年题材创作等多个方面。2024年10月31日发布的《管理提示(中老年题材微短剧)》,提出“三鼓励、三扭转”的管理要求,鼓励塑造善良慈爱的中老年人物形象,扭转突出表现重男轻女、贪财算计、狠毒蛮横的“恶婆婆”“恶奶奶”的模式化创作倾向;鼓励立足社会和谐的主题,创作观照中老年群体生活困难与心理困境的作品,扭转刻意制造冲突和价值观撕裂的创作倾向;鼓励创作表现新时代中老年人老有所为,贡献“银发力量”的故事,扭转过度将中老年人形象边缘化、脸谱化的创作倾向。

11月22日发布的《管理提示(“霸总”微短剧)》,要求及时修正“霸总”微短剧创作中的不良倾向,并指出,微短剧应坚持现实主义创作,避免用写实的外衣包裹荒诞不经的故事;主动设置议题,讲好历史上和当代的中国企业家故事,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避免局限于爱情撕扯和家庭纠纷,尤其要防止宣扬攀附权贵、豪门、富豪的婚恋观;加强对“霸总”微短剧的管理,压缩数量、提升质量,不以“霸总”之类字眼作为片名吸睛引流,防止对主题把握和主角塑造偏离主流价值导向的微短剧上线播出。

12月20日发布的《管理提示(加强微短剧片名审核)》,对微短剧片名出现的不良倾向及时纠偏,并在导向、体例和艺术上提出新要求。文件指出,在导向上,片名应提升思想内涵,传递主流价值观,不得使用恶俗、恶趣味等片名,不渲染极端对立、复仇、暴戾、焦虑;在体例上,片名应提升文化内涵,不使用过度冗长和口语化等片名;在艺术上,片名应提升审美内涵,合理和巧妙运用比喻、拟人、对比、双关等手法增强其艺术性,不滥用仿拟、谐音、夸张等手法恶搞。

特别策划 | 政策助力 微短剧创作向“精”而行

微短剧精品化进阶是目前行业共识

2025年2月5日,广电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网络微短剧行业健康繁荣发展的通知》,要求落实“分类分层审核”制度。该制度要求,根据微短剧行业发展实际,按照国产网络剧片分级监管、重点监管的原则,对微短剧按3类分3个层级审核管理,以差异化、精准化管理优化审核流程、提高审核效率。

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会长、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学部长、北京电影学院特聘教授丁亚平认为,管理部门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对微短剧行业起到积极作用。审核制度的升级,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避免低俗内容借短视频形式“打擦边球”。同时,政策的引导促使创作者从粗制滥造向更高质量的多样性内容转型。

内容质量显著提升

在政策推动下,微短剧内容质量显著提升,逐渐呈现题材多元化、创作精品化趋势。一方面,抖音、快手等网络视听机构认真贯彻落实提示要求,下架问题剧集,细化相关题材审核标准,优化推荐算法,强化对合作方的宣贯与指引,共同推动微短剧从产品向精品提质升级。2025年1月,腾讯视频发布《腾讯视频关于微短剧违规片名治理公告》,明确“腾讯视频将加强对微短剧内容标题的审核和管理,对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标题一律驳回不予通过”。

另一方面,网络微短剧内容创作日渐深耕现实生活,传递正向价值,创作生态进一步向上向好。《2024微短剧行业生态洞察报告》显示,2024年家庭题材、都市题材、情感题材作品快速增加,分别达到8%、23.7%和39.6%。受政策引导,“霸总”等相关主题创作大幅下降,霸屏现象得以扭转。此外,片名也从逆袭、复仇等转向温暖和谐。冬漫社创始人汤明明直言,“直白博眼球的起名方法不再适用,需要创作团队花更多心思。”

在政策引导下,创作者越来越注重剧本打磨、演员选拔及制作水平的提升,力求在有限篇幅内,讲述更加精彩、深刻且能引发观众情感共鸣、展现人性深度的故事,题材也从甜宠、霸总逐渐向多元化方向转变,或聚焦民生百态,传递真善美的主流价值;或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内核,借由新形式、新创意传播推介中华文化。

特别策划 | 政策助力 微短剧创作向“精”而行

特别策划 | 政策助力 微短剧创作向“精”而行

如近期播出的红果短剧《重回永乐大典》,讲述古籍修复师与“书灵”共同修复《永乐大典》的传奇故事。制作团队与专家多次深入交流,聚焦古籍修复这项“神秘”的工作,让观众理解古籍修复的价值不仅在于保护文物,更在于传承历史和文化。抖音短剧《我和房东奶奶》聚焦“空巢老人”,女主人公和房东奶奶从代际差异、误会频出,到走进双方生活、互相理解。这部短剧在抖音获得近1亿播放量,引发很多观众的情感共鸣。快手短剧《澳门故事》通过一家人的平凡生活,讲述澳门多个历史时刻。

女性题材也是近期微短剧创作一大亮点。今年春节假期,由实力派演员倪虹洁监制并主演的《夫妻的春节》累计播放量超过2.3亿。“大年除夕提离婚”的剧情设定,打破传统春节叙事模式,以“反差感”吸引观众,剧集聚焦“中年婚姻的显微镜”主题,对夫妻日常相处细节的真实刻画,对婚姻关系的深入探讨引人共鸣。《河豚小姐》中,李嘉琦与韩童生携手演绎的亲情故事,触动人心。《一桌好饭》等微短剧观照现实问题,引发女性观众强烈共鸣。

特别策划 | 政策助力 微短剧创作向“精”而行

特别策划 | 政策助力 微短剧创作向“精”而行

红色题材微短剧亦崭露头角。2025春节期间,由红果短剧和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制作的《墙外桃花墙内血》,以20世纪30年代上海龙华兵工厂为背景,将革命题材与悬疑叙事巧妙结合,让观众在惊心动魄的斗争中,感受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与伟大牺牲精神。此外,《大力村超人》围绕乡村振兴主题,展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一梦枕星河》《老盔有了新主人》《秦好与时鸣》等以微短剧为载体,生动呈现人物故事、地域风貌与时代变迁,不仅丰富了微短剧的题材内容,也推动微短剧朝着多元化、精品化方向稳步迈进。

精品化进阶成行业共识

“微短剧行业已经迭代升级进入2.0时代,精品化进阶是目前势在必行的行业共识。”腾讯在线视频影视内容制作部副总经理李啦在CEIS 2025中国娱乐产业年会上如是表示。以腾讯视频为例,其以“细分·多元”为关键词,引导行业进行精品多元的内容创作,鼓励“价值上与用户共鸣、情绪上与用户共振、形式上突破用户体验”的作品,向行业发布“烟火气、少年气、新鲜气”三大内容创作方向,鼓励创作者结合自身优势,在成熟赛道寻找精细的创新切口。

冬漫社曾推出《再婚》《致命主妇》等热门微短剧,创始人汤明明表示,“微短剧市场从最初的良莠不齐、群雄并起到如今的有序发展,始终紧随用户需求步伐。”她强调,创新与多元化是微短剧相较于其他剧作形式的重要竞争优势。据悉,2025年,该公司将陆续开发一系列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微短剧。

九州文化创始人、董事长汪家城谈及微短剧创作趋势时表示,“微短剧会越来越多样化,题材之间的边界越来越弱。去年,微短剧类别还比较狭窄,今年,微短剧探索出很多新的故事类型。”他进一步谈到,这源于政策引导、市场的倒逼,同质化内容会让用户产生审美疲劳。

近年来,越来越多中老年人成为微短剧受众,日渐影响微短剧的创作和生产。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微短剧市场40—59岁用户占比37.3%,60岁以上用户占比12.1%。银发群体主要偏好家庭伦理、都市题材、历史文化、健康养生类微短剧。

特别策划 | 政策助力 微短剧创作向“精”而行

“银发群体的涌入,不仅拓宽微短剧市场的受众群体,更推动内容生态的多元化发展。针对银发群体的情感、文娱需求,应通过市场化、产业化的途径,进行有效的题材开发和类型探索,打造高质量的文化产品;不能停留在简单模仿其他年龄群体的文化经验上,更不能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利用银发群体对移动互联网尚不完全适应的特点投机。”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副研究员孙佳山认为,微短剧首先要具备现实主义特质,才能深入走进银发群体。比如,微短剧《大妈的世界》虽然每集仅有几分钟,却能以诙谐、生动、反讽的方式探讨社会议题,立场鲜明,导向清晰。其次,在创作银发题材微短剧时,应深入探索老年人的情感世界,提供代际交流的话题,引发情感共鸣。此外,相关平台和软件应推出适老化版本,这对于当前的市场发展而言,既是现实考虑,也是必要举措。

业内人士表示,微短剧创作要提升品质,避免陷入小制作变“糙制作”、微短化变“微弱化”的误区,要做到“短而精、小而美”,才能赢得市场青睐。微短剧要用镜头和故事向观众传递世间真情与人文精神,用更多温暖人心的作品引导人、感染人、塑造人,做到“短”而不浅。未来,随着微短剧内容愈加丰富,其质量必将持续提升,这条由短视频孵化而来的新赛道,将给影视行业带来新想象。

特别策划|主流化、精品化、市场化2025微短剧吹响高质量发展集结号

政策助力 微短剧创作向“精”而行

“微短剧+”风劲吹 跨界融合掀热潮

人工智能浪潮下的微短剧产业突围

从全球化叙事到生态重构 微短剧出海步入“内容红利”时代

图片:豆瓣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

zongyiweekly@163.com

特别策划 | 政策助力 微短剧创作向“精”而行

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特别策划 | 政策助力 微短剧创作向“精”而行

/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26 14: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特别策划 | 劈波斩浪 AI微短剧“试航”
...深度融合,它也能不啻于牡丹,热烈绽放、远发清芳。”特别策划|劈波斩浪 AI微短剧“试航”劈波斩浪 AI微短剧“试航”赋能新质生产力 AI拥抱微短剧对话《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导
2024-08-12 19:30:00
特别策划 | 文学改编剧集“基本演绎法”
...,也能反哺文学创作,使其更加流光溢彩、繁盛绵长。”特别策划|文学改编剧集“基本演绎法”文学改编剧集“基本演绎法”解码IP版权合作文学作品影视化,哪些题材受青睐?文学影视双向奔
2024-05-22 23:44:00
红果短剧创作服务平台首场承制沙龙在西安举办,共筑短剧产业协作新生态
10月22日,由红果短剧创作服务平台主办的“剧引前行,光影生金”首场承制沙龙在古城西安举行。数百位承制方伙伴齐聚一堂,通过趋势解读、平台合作、爆款方法论分享等展开深度交流,共同探
2025-10-24 08:59:00
“跟着微短剧去旅行”:牛首山携手江苏有线“微光计划”开启大学生微短剧作品征集活动
...联合中国高校影视学会、江苏有线等单位在2025大学生微短剧创作推优“微光计划”活动宣布启动“牛首万象 剧绎风华”牛首山微短剧特别单元。此次合作以“产学研”融合为核心,面向全国
2025-06-21 19:53:00
拼多多要亲自拍短剧?招聘短剧制片运营,年薪近50万
...多在招聘平台上发布了一则引人注目的招聘信息,招聘“短剧制片运营”岗位,年薪近50万,负责短剧内容制作,包括选题策划、剧本创作、拍摄及后期制作等。招聘信息中明确提到,应聘者需具
2025-08-29 16:05:00
精品短剧《归来千金不好惹》横店顺利开机并圆满杀青
2025年10月,由北京一未文化制作的都市题材短剧《归来千金不好惹》在横店影视城完成了从开机到杀青的全流程创作。该剧由尹千金向前冲服饰有限公司投资出品,北京一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
2025-10-22 12:06:00
短剧“吸金”,谁是最大赢家?
2023年,短剧席卷全网,堪称最热门的互联网细分赛道。艺恩数据-内容智库的数据显示,去年国内各大平台总计上线短剧约1400部,相比2022年增长逾50%;备案量高达3000部,题
2024-03-25 11:08:00
...民网两会“艺”起聊——“文艺星开讲”2025年全国两会特别策划刘家成委员:拥抱AI时代 求真求新中打造文艺精品刘微编者按: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2025年是“十四五”规
2025-03-10 19:29:00
近年来,部分微短剧为了流量,在剧情中设置诸多违背常识的场景。例如,敲诈勒索刑事案件开庭审理,竟然没有检察官提起公诉;男主瞬间获得超能力,治疗女主亲属恶疾易如反掌;主角通过非法手段
2025-02-20 12:25: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无限X青春雅集”将走进奥体中心约汉服“同袍”唱响青春本报讯(记者吴若菡缪言信)非遗传承市集、国风路演、互动游戏、惊喜礼品……11月15日
2025-11-13 08:0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鲁舒婷“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滋养了我,这是这座城市给予我的最珍贵的东西。”眼下,电影《阳光俱乐部》正在热映
2025-11-13 08:06:00
《开始跳舞吧3》圆满收官,街舞少年高燃舞台闪耀终极盛典
由芒果TV、北京心有林夕传媒文化有限公司、杭州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泰兰尼斯独家冠名的亚太首档街舞少年团节目《开始跳舞吧3》今日中午12点正式收官
2025-11-12 14:08:00
近日,由中华广播影视交流协会指导,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三明市人民政府主办,福建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共三明市委宣传部
2025-11-12 15:39:00
当个性特质在趣味互动中绽放,当MBTI工具为团队协作赋能,一场聚焦青年人才的跨界交流活动精彩启动。11月8日,由福州市委人才办
2025-11-12 16:28:00
贵州文学院“精读堂”第93期走进普定,解密短篇小说创作
11月10日,贵州文学院“精读堂”第93期活动在普定一中举行。本期活动特邀青年作家隆莺舞,以“从瞬间到腔调:一个短篇的诞生”为主题
2025-11-12 18:13:00
央视频全程支持“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分论坛,多维内容助推进博会盛况出圈
开放共创新机遇,合作共享新未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已圆满落幕。作为进博会传播的重要力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通过融媒体对话节目《虹观世界》
2025-11-12 18:14:00
唱响地方韵味 十堰10余部经典剧目集中上演
弘扬传统文化,唱响地方韵味。近日,十堰市第六届地方戏曲调演活动举行,10余部经典与新创剧目轮番登台,为市民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2025-11-12 19:19:00
河北新闻网讯(见习记者安洋记者师源)11月11日晚,现代评剧《雷雨》作为第十三届评剧艺术节优秀展演剧目,在唐山大剧院震撼上演
2025-11-12 18:14:00
韩永祉:针线春秋 织就非遗华章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旧堡村,一位八旬老人用一针一线,缝缀起半个多世纪的时光,将民间戏装技艺织成非遗星河中的璀璨一隅。韩永祉
2025-11-12 18:18:00
感悟艺术力量 凝聚奋进共识 省音协、省广电艺协走进“人民必胜——中俄美术作品展”
立冬过后,长春的天气逐渐转寒,但长春美术馆内热度不减。11月12日,“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内人头攒动
2025-11-12 22:54:00
《哑弹》:一枚穿越时空的文学信物
《哑弹》是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以 “呼应时代需求、滋养少儿心灵、传承红色基因”为核心策划出版的一部优秀现实题材少儿主题出版物
2025-11-12 22:21:00
沈保平为《唐诡》“广笑方丈”发声:他的“冤种特质”已经打在DNA里了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随着古 装悬疑单元探案剧《唐朝诡事录之长安》持续热播,剧中角色“广笑方丈”成为全网热门“凶手”人选
2025-11-12 20:37:00
福建首部纪检题材微短剧《宋慈的神秘外援竟是我》上线 古今双探硬核追凶
剧集海报 主办方供图东南网11月12日讯(本网记者 陈楠)记者获悉,全国重点网络微短剧《宋慈的神秘外援竟是我》,已在微信
2025-11-12 18:17:00
中央歌剧院推出年度大戏 原创歌剧《可可西里》即将首演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由中央歌剧院与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制作的原创歌剧《可可西里》,将于11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首演
2025-11-12 17: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