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新冠毒株北强南弱,到底是不是我的错觉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2-12-26 21:30:00 来源:新周刊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好好生活事务所

(ID:ymsn2 019 )

作者 | 鼠桃桃

随着国内疫情形势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没能在决赛圈继续坚持挺进,不幸中招阳了。

各种关于毒株的传言也扩散开来:代号“地狱犬”的毒株已经在日本杀疯了、国内新冠毒株“北强南弱”、上海的毒株让人食欲大开、有些毒株好像是“学习株”,让人专注力提升……

这些毒株究竟都有什么特点,是否真的像传说中这么恐怖或神奇?在北京传播的毒株跟其他地方的到底有啥不一样?

在说具体毒株之前,先来看下毒株的分类。

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危险程度,将新冠变异毒株分成几大类:需要关注的毒株(VOC, Variant of concern)、需要留意的变异毒株(VOI,Variant of interest)和监测中的变异株(VUM, Variants Under Monitoring)。

最需要关注第一种类型,它们往往能带来世界级的影响,令人谈之色变。一共曾有五大毒株类型属于VOC,正是你听过的Alpha、Beta、Gamma、Delta,和各国人民都正深受其害的Omicron[1]。

新冠病毒的进化速度之快,让前四种毒株都已逐渐变得不再流行,2021年11月首次发现的Omicron,让全球感染人数再次达到新的高峰。直到如今,它还正在携带着众多的子孙后代们,席卷全球。

新冠毒株北强南弱,到底是不是我的错觉

灰色区域表示感染人数,蓝线表示死亡人数,Omicron的影响显而易见。(图片来源WHO)

与Delta相比,Omicron带来的疾病严重程度没那么恐怖,但免疫逃逸能力更强,更知道如何狡猾地躲过免疫防御。它的亚型们都具有高度传播性,在上呼吸道复制[2]。

根据WHO对Omicron家族的监测,秋冬以来,主要流行的是BA.5及其变体,以及正在逐步扩大流行趋势BQ.1和XBB[3]。

新冠毒株北强南弱,到底是不是我的错觉

今年6-12月,WHO对Omicron相关亚系的监测。可以看到12月以后,BQ.1家族有扩大传播趋势。

12月以来,最先在广州流行开的BA.5.2、在北京流行的BF.7,都是Omicron BA.5的支系,正是我国目前主要流行的毒株。尚无明确临床证据表明,两种毒株在致病能力上有明显区别。

肆虐北京的BF.7毒株,全称其实是“BA.5.2.1.7” 。这也是德国目前的主要流行毒株,在德国占比26%[4]。

新冠毒株北强南弱,到底是不是我的错觉

横坐标代表2022年周数,纵坐标为亚系所占比例,肆虐北京的BF.7在德国占比第一。(图源德国罗伯特·科赫研究所)

它比上一代的BA.5又迭代了。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多了一个特定的突变R346T,这可以进一步躲过感染BA.5后产生的抗体,传染性更强[5]。

中招者几乎人均发烧,持续咽痛像“嗓子吞刀片”、鼻塞严重如“水泥封鼻孔”,伴随一周左右的嗓音沙哑和咳嗽,严重者甚至暂时丧失嗅觉和味觉,让人痛苦面具十级。

新冠毒株北强南弱,到底是不是我的错觉

BF.7毒株中招者几乎人均发烧,伴随有各类症状,让人痛苦面具十级。/图虫创意

而北京、广州主要流行毒株共同的“祖宗”——BA.5,势头则一直很猛。今年夏秋,BA.5在全球呈现出绝对的主导地位。目前在中国台湾,也是第二大优势毒株[6]。

一项南非发表于《自然医学》上的研究,通过分析进化树发现,BA.5之所以传播迅速,并不是因为有更强的基本传染数(R0),这代表着对没有免疫力人群的感染力;而是相对更能感染有既往感染史、或接种了疫苗的人群[7]。

这是因为,与早先Omicron的BA.2毒株相比,BA.5在几个关键位点上发生了突变,例如刺突蛋白上的L452R,会阻碍抗体与病毒的结合,从而带来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是BA.2的4.2倍,是原始株的19.2倍[8]。

同样是Omicron,传染性变强,致病性却未必减弱。研究人员做了3793名BA.4/5感染者和19万余名前几波感染者的对比,发现BA.4/5毒株感染者的病死率为1.9%,与BA.1 差异不大,都明显低于Delta 6.4%的病死率[9]。

Omicron的潜伏期也比Delta更短。通过对日本77名患者的观察,发现BA.1的潜伏期中位数约2.8 天,短于Delta的3.7天 ,且绝大多数在1-6天之间[10]。

除了目前国内已经流行开来的毒株,我们也还要再了解下目前已经传入我国的其他毒株,比如BQ.1和XBB,才能对病毒有更客观全面的认识。

传说中“在日本已经杀疯了”的地狱犬,大名平平无奇,叫BQ.1.1,一点儿都不令人闻风丧胆。

12月初,日本BQ.1.1的占比也只有约9%,主要流行毒株还是“地狱犬”的爷爷BA.5,占比接近70%[11]。

它再往上追溯,是Omicron BA.5的亚分支BQ.1,而BQ.1家族正是近期增长得最快的变种之一。今年6月首次出现在尼日利亚,9月BQ.1及其子代开始在欧美流行,10月在亚洲传播,12月中旬,在全球流行为33.9%,在厄瓜多尔流行率高达65.5%,西班牙则是54.1%[3]。

比起BQ.5 和BQ.7,BQ.1.1在刺突蛋白的关键抗原位点上携带了额外的突变,这可能会让它有更强的免疫逃逸优势[12]。

这就解释了为何“地狱犬”能在美国后来居上。目前,BQ.1.1是美国的主要流行毒株,占比高达38%,“地狱犬”之父BQ.1,占比也超过了30%[13]。

新冠毒株北强南弱,到底是不是我的错觉

截止12月20日,在我国9个省的49例病例中,检出了BQ.1及其亚分支,暂时尚未形成优势传播[14]。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实验发现,对于接种了辉瑞疫苗的患者而言,BQ.1.1表现出很强的中和抗性,也就是说,疫苗的保护作用被削弱了[15]。

但也不用过于紧张,这未必等于我们只能坐以待毙。一项12月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研究表明,包括瑞德西韦在内的三种抗病毒药物,能在体外对 BQ.1.1有效[16]。

新冠毒株北强南弱,到底是不是我的错觉

包括瑞德西韦在内的三种药物,能在体外对 BQ.1.1有效。/图虫创意

再看近期引发关注的XBB。因为名字足够特别,所以格外有记忆度,它也来自Omicron家族,是BA.2.10.1和BA.2.75亚系的重组结果[17]。

XBB最早于今年8月在印度出现,也是印度的主要毒株,占比高达62.5%,目前主要在东南亚传播,如在新加坡的流行率也接近50%。截止12月18日,我国已经在3个省的11个病例中,检出了XBB的亚分支。

根据北大曹云龙团队对接种不同疫苗后又感染的患者血清测试结果,发现它们对“地狱犬”还有些作用,但对XBB收效甚微,XBB是被测试的的毒株中,抗体逃逸性最强的[18]。

但总还是要有希望之光。虽然Omicron不同支系的进化过程各有不同,但它们受体结合结构域(RBD)上的突变都集中于R346、L452和R493等位点,呈现“趋同演化”的趋势[18]。

“免疫印记效应”会加速抗体逃逸突变的趋同演化,这样产生的变异株有极强的逃逸能力,可能会让抗体变得无效。

然而,这类研究能一定程度上预测病毒突变演化趋势,为后续开发广谱疫苗、抗体药物提供思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新冠病毒。

流行的毒株可能在不断进化,我们在了解更多关于毒株真相的同时,也别忘了戴好口罩、及时接种疫苗,努力在与病毒搏击的过程中,成为胜利的那一方。

本文科学性已由女王大学病理及分子医学硕士伍丽青审核

[1] Tracking sars-COV-2 variant.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vailable at:

[2] One year since the emergence of covid-19 virus variant omicron.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vailable at:

[3] Weekly epidemiological update on COVID-19 - 14 December 2022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vailable at:

[4] Navigation und service . RKI. Available at:

[5] Arora, P., Zhang, L., Nehlmeier, I., Kempf, A., Cossmann, A., Dopfer-Jablonka, A., ... & Hoffmann, M. (2022). The effect of cilgavimab and neutralisation by vaccine-induced antibodies in emerging SARS-CoV-2 BA. 4 and BA. 5 sublineages.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22(12), 1665-1666.

[7] Tegally, H., Moir, M., Everatt, J., Giovanetti, M., Scheepers, C., Wilkinson, E., ... & de Oliveira, T. (2022). Emergence of SARS-CoV-2 omicron lineages BA. 4 and BA. 5 in South Africa. Nature medicine, 28(9), 1785-1790.

[8] Wang, Q., Guo, Y., Iketani, S., Nair, M. S., Li, Z., Mohri, H., ... & Ho, D. D. (2022). Antibody evasion by SARS-CoV-2 Omicron subvariants BA. 2.12. 1, BA. 4 and BA. 5. Nature, 608(7923), 603-608.

[10] Tanaka, H., Ogata, T., Shibata, T., Nagai, H., Takahashi, Y., Kinoshita, M., ... & Taniguchi, C. (2022). Shorter Incubation Period among COVID-19 Cases with the BA. 1 Omicron Varia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9(10), 6330.

[11] Www.bousai.metro.tokyo.lg.jp. Available at:

[12] Imai, M., Ito, M., Kiso, M., Yamayoshi, S., Uraki, R., Fukushi, S., ... & Kawaoka, Y. (2022). Efficacy of Antiviral Agents against Omicron Subvariants BQ. 1.1 and XBB.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4]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022年12月20日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Available at:

[15] Qu, P., Evans, J. P., Faraone, J., Zheng, Y. M., Carlin, C., Anghelina, M., ... & Liu, S. L. (2022). Enhanced Neutralization Resistance of SARS-CoV-2 Omicron Subvariants BQ. 1, BQ. 1.1, BA. 4.6, BF. 7 and BA. 2.75. 2. Cell Host & Microbe.

[16] Imai, M., Ito, M., Kiso, M., Yamayoshi, S., Uraki, R., Fukushi, S., ... & Kawaoka, Y. (2022). Efficacy of Antiviral Agents against Omicron Subvariants BQ. 1.1 and XBB.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8] Cao, Y., Jian, F., Wang, J., Yu, Y., Song, W., Yisimayi, A., ... & Xie, X. S. (2022). Imprinted SARS-CoV-2 humoral immunity induces convergent Omicron RBD evolution. Nature, 1-3.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6 2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最新研究:接种三剂疫苗反而比两剂抗体低,疫苗怎么打?
根据新冠变异株的抗原图谱,奥密克戎是目前距离原始毒株最远的谱系,免疫逃逸、抗原原罪、免疫疲劳,种种效应或是目前新冠疫苗无法有效提供针对防感染保护的原因。撰文 | 凌骏疫情三年来,
2023-01-30 09:24:00
“阳康”后要换牙刷?15天才会有抗体?一文揭开答案
...轻松,用旧牙刷不会导致“复阳”。04.病毒挑地区,北方毒株比南方毒株“更毒”?或许是社交媒体的“放大镜”效应,不少北方网友有种“南方朋友的症状比我们轻多了”、“北方的小朋友发
2023-01-02 19:58:00
新毒株JN.1来袭,XBB疫苗刚上市就过时?
近日,世界各地传来了令人震惊的消息:新型毒株JN.1迅速肆虐,而刚刚上市不久的XBB疫苗似乎已经失去了对抗这一新毒株的效力。这个突如其来的情况让全球茫然不知所措,人们开始质疑科学
2023-12-20 10:21:00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奥密克戎变异出强致病力毒株可能性小接种疫苗是获得抗体的最佳方式本报记者 牛伟坤 实习记者 柴嵘当前,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当务之急仍是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昨天,在
2022-12-21 03:21:00
奥密克戎加速变异:比症状差异更重要的是多次感染可能性加大
·此前Alpha→Delta→BA.1→BA.2→BA.5,是非常清晰的单一毒株的依次更替。但今年9月份以来,这种规律已被打破
2022-12-14 09:03:00
XBB 已进入中国,会造成新一轮感染高峰吗?
...过,还有些消息的传播让人害怕。XBB.1.5?这又是什么新毒株?又会重创我们的健康吗?01XBB 是奥密克戎重组变异株我们常说的「阿尔法」「奥密克戎」和「BA」「XBB」,是
2023-01-09 22:44:00
疫苗结构科学家:XBB是免疫逃逸最厉害的毒株 但我还是乐观的
...小六新冠病毒变异至奥密克戎谱系后,这一家族的数百种毒株正在全球范围内竞争传播。在美国,XBB.1.5已取代BQ.1
2023-01-05 11:29:00
XBB.1.5会引发新一波感染高峰吗?专家回应
1月2日,“上海已监测到XBB.1.5毒株”冲上热搜。据美国媒体报道,这一毒株此前一周在美流行率几乎翻了一番,约占目前美国新发病例的41%
2023-01-03 17:42:00
新冠要被终结了?斯坦福研发新疫苗:比mRNA强百倍可针对所有毒株
...右。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所有非人灵长类动物与原始毒株的中和抗体反应至少250天(图4A和c)。同样,B组大多数动物对BA
2023-01-01 13:0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武当山:露天电影送教下乡,双教育“映”获民心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耿宇 朱延君)8月19日傍晚,在武当山景区办事处紫霄村广场上,一台露天放映机早早架起,吸引了全村老少陆续前来
2025-08-21 10:28:00
劳动用工未实名,中国二冶集团被罚
近日,记者从信用中国获悉,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因承建的贵州嘉盈新能源智能化产业基地项目未实行劳动用工实名制管理,被贵阳市白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罚款1万元
2025-08-21 10:23:00
甘肃榆中百姓深情送别南昌等地的救援队
本报讯 刘文琴、徐迎华、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黄祥晟报道:8月19日,总部位于江西南昌的中国安能第二工程局圆满完成甘肃榆中抢险救援任务
2025-08-21 06:19:00
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发布《山西省用水权交易管理办法》,规范用水权交易行为,维护交易参与人合法权益。其中规定,挤占居民生活用水
2025-08-21 07:21: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 实习生高冰洁8月17日晚,“苏超”南京队主场对阵盐城队的比赛在南京奥体中心上演。“投资南京就是投资未来”横幅下的观众席上
2025-08-21 07:42:00
吉林大学2025年研究生入学啦 年龄最小的硕士19岁
8月20日起,吉林大学2025年研究生新生正式报到。今年共有10630位研究生萌新在吉林大学启程,开启精彩的未来。据悉
2025-08-21 07:48:00
没有声卡、补光灯等设备,仅靠一部手机开展直播带货,今年前7个月,竟带动企业水泵销量同比增长70.6%。“我身后就是一台永磁电机灌溉泵
2025-08-21 07:54:00
趣味互动+自然探索+社会融合 为孤独症儿童搭建成长桥梁
孤独症儿童进行户外活动。(图片由受访者提供)8月10日,爱馨融合教育中心组织孤独症儿童前往迎泽公园进行户外活动。到达公园后
2025-08-21 07:21:00
5000元现金遗落公交 南昌驾驶员及时联系失主归还
本报讯 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谢梦丽报道:近日,在南昌126路公交车上,发生了暖心一幕:公交车驾驶员黄国良面对乘客遗落在车上的5000元现金
2025-08-21 06:19:00
“尽孝不能等” 赣州小伙要带着爸爸上大学
赣南的初秋,格外闷热。夕阳西下,赣州市潭口镇的老屋门口,不时吹来几缕轻柔的凉风。19岁的刘宏基抱着父亲刘生敏,从屋里走向树下
2025-08-21 06:19:00
服务赋能自贸港:海南农商银行以“暖心密码”解锁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郑红梅 □ 李玲)作为海南本土金融主力军,海南农商银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优化服务年”为指引
2025-08-20 16:54:00
实力出圈!四川金堂教师作品“飞”进航展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罗颖)近日,2025中国航空航天科普大会暨第九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总决赛在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开幕
2025-08-20 16:54:00
@河南中小学生 假期余额已不足,这份收心攻略快码住!
大河网讯(记者 刘高雅)蝉鸣渐歇,秋风渐起,暑假的悠闲模式即将结束。对小朋友来说,小学是“背着书包去探险”;对初中生而言
2025-08-20 16:58:00
在上海虹口图书馆的“留言簿”上 ,许多读者写下的意见建议,都得到了图书馆的认真回应,网友将其称为“哆啦A梦留言簿”。澎湃新闻记者 邹桥 邹佳雯 编辑 何羽茜 部分素材来源 @邢早早(01:53)在上海市虹口区图书馆二楼
2025-08-20 17:01:00
大皖正能量|“气球姐姐”彭霞:1.1米的身高,托举起60多个孩子的求学梦
大皖新闻讯 8月19日,“中国好人”彭霞又一次来到安徽省希望工程办公室,为大学生捐款。8年来,身高仅1.1米的彭霞用卖气球攒下的微薄收入
2025-08-20 17: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