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初春时节,走进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田家镇,一幅美丽乡村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道路干净整洁,房屋整齐划一,墙绘赏心悦目,池塘清澈见底,邻里其乐融融。村中篮球场、文化活动中心、健身器材等公共场所及设施一应俱全,村民们健身、下棋、散步,处处展现着文明美丽乡村生活新气象。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今年以来,东兴区践行新发展理念,立足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开展乡村风貌提升作为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在全区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如今,东兴区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持续激发。良好的生活环境,让广大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了改革发展带来的红利。
“扮靓”村庄打造美丽宜居环境
3月5日一大早,东兴区椑木镇红林村走进了一支“红马甲”队伍。他们手持扫帚、铁锹、箩筐,清扫路面垃圾,清理绿化带和水渠里的杂物。同一时间,另一支“红马甲”队伍出现在田家镇火花村。队员们拿着钉耙、镰刀,走进村口桥下,认真仔细地剔除沿岸芭茅、秸秆、杂草并及时清运,沿途见到果皮、烟头、纸巾等垃圾杂物也捡拾收入垃圾袋中。
在全国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东兴区结合当前农村面貌改善重点工作,开展了“学雷锋义务劳动”主题活动,组织全区党员干部深入一线,一起除杂草、杂物,对乱堆乱放、乱倒乱扔、卫生死角进行全面彻底清理,齐心助力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推进农村面貌改善的过程,就是为人民办实事的过程。”东兴区委书记康厚林在多次讲话中提到,推进农村面貌改善是东兴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要从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水平、人居环境等入手,发展农村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拓宽增收渠道,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
彻底改善农村面貌,提升人居环境,东兴区有实干的决心,更有充足的信心。
今年年初,东兴区出台《推进农村面貌改善实施方案》。从今年开始,该区将按照“集中连片、整体安排,统一规划、分别实施,试点示范、渐次推进,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基本原则,逐步完成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乡村民居风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升8项重点任务,全面改善农村面貌,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经过2个月的攻坚奋战,东兴区部分试点镇街环境治理成效初显。
走进富溪镇白马滩村,映入眼帘的是乡村道路两旁干净整洁,沿途的院坝宽敞明亮,房前屋后的空地变成了微菜园、微花园,处处展现出美丽乡村的生活气息。
走进田家镇正子村,整个村落白墙黛瓦、绿意怡人。踏着小青龙河的生态绿廊,走上紫薇大道,漫步彩虹桥,远眺无限美好的田园风光,3月的花香更为乡村美景增添了一丝诗情画意。
“出门看到到处都是干干净净的,外墙上原来那些标语也换成了彩画(彩绘),很好看,这样的改变让人舒服。环境干净美丽了,大家也不好意思像过去那样乱丢乱放,都想保持这样的干净整洁。”从小在正子村生活的罗晓花谈起村子的变化,喜不自禁。
创新“记分”提高村民参与自觉
农村面貌改善涉及千家万户,群众参与、支持变得尤为重要。东兴区各镇(街道)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农村面貌改善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广泛依靠群众、教育引导群众、组织带动群众共同参与,收到良好效果。
田家镇正子村两委结合村实际创立的“记分制”,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
2020年,正子村推出“记分制”进行基层环境治理。村两委根据院坝卫生、邻里关系、支持村里工作3个方面,召集各队队长、党员代表、群众代表,挨家挨户进行打分,每户每月评1颗星,一年共12星。院坝干净、邻里和谐,该户本月可得1颗红星,卫生一般或者邻里不和谐得黄1一颗,两者皆差得绿星1颗,贴在门前特制表格上,公开公正,一目了然。正子村每月还会定期举行院坝会,宣传改善人居环境的优点,也收集百姓的意见建议完善制度。
“以前大家都是散养鸡鸭,鸡鸭到处跑,粪便也四处都是,很难闻。我们村两委集思广益,想了个办法,对有养鸡鸭需要的村民,村民出资,村干部帮忙在屋后修建环保标准化场地规范养殖,这样既满足百姓需求,也维护了环境。”正子村委员王佳颖说。
在“记分制”的激励下,正子村涌现了一大批维护环境卫生的能手,村民胡绍香就是其中一位。她总是将房前屋后打扫得很干净,连续2年月月得红星。干净卫生的环境让胡绍香生活过得舒适,也让她自觉地向邻里宣传“记分制”的优点。她还主动无偿打扫起邻里院落,周边环境卫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样崇尚环境卫生的文明氛围里,村民参与美丽宜居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被激发,不知不觉间提高了保护环境的意识,纷纷从“旁边看”转向“一起干”,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如今,正子村乡村秀美,风尚文明,这也坚定了村两委继续推行“记分制”的决心,“我们要继续引导村民自觉参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行动,营造讲文明、树新风、美环境的浓厚氛围。”
乡村“变脸”助推产业经济发展
村庄美,产业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不仅给群众带来了更多的幸福感,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也正在成为东兴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近日,天气晴好,位于田家镇的“长江田园”生态示范园吸引了不少游客游玩。“乡村宜居产业发展,不仅带动乡村旅游发展,还增加了就业机会、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乡村经济发展,助力村民增收致富。”当地村干部何玉明说。
东兴区田家镇是“新闻巨子”范长江的故乡,当地以红色资源为依托,加强村级治理、整治人居环境,推进文旅融合,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种植示范园、文创艺术产业园、民宿群等主题展示点位,将红色文化融入绿色环境,把文农旅游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丰收”,大大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东兴区着力改善农村面貌,实现人居环境提质增效,留住乡村的绿水青山,奋力谱写山水田园相依、产业融合发展、百姓安居乐业的新篇章。(田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7 12: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