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揭秘中国历史上,三位贤能太子未继位之谜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02 06:46:00 来源:戏说三国

前言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然而令人难过的是,这个愿望非常美好,但是历史中的无数教训中都告诉了我们“犬子”也是难以避免的。

这一点在普通人家尚且明显,更别说皇家了,历史上有多少皇帝是因为把皇位传给了一个德不配位的人,导致王朝走了下坡路?

揭秘中国历史上,三位贤能太子未继位之谜

这其中更有三个皇帝,明明已经立了太子,差一点就选对正确答案了,但是最后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让这个贤能的太子继位。

这其中的原因有天灾有人祸,但是不难想象的是,如果这些太子能够继位,这些朝代一定会比我们现在知道的要更加长久。

揭秘中国历史上,三位贤能太子未继位之谜

一、秦始皇长子——扶苏

这第一位可惜没能继位的太子就是秦始皇的长子公子扶苏,其实扶苏只是秦始皇的长子而不是太子,但是身为秦始皇重点培养的一个儿子,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扶苏实际上就是秦始皇属意的太子人选。

《诗经》中说:“山有扶苏,隰有荷华。”秦始皇为长子取了这样一个充满了诗意的优美名字,足以看出来对这个儿子的喜爱,而“扶苏”又是一种树木的名字,足见秦始皇是相当期待这个儿子能够成才的。

揭秘中国历史上,三位贤能太子未继位之谜

既然秦始皇这么喜爱扶苏,为什么不将他立为太子呢?人们猜测这其中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秦始皇是没有立皇后的,因此就不存在“嫡子”,然而古代的礼法讲究立继承者“立嫡立长”,也就是说嫡长子是第一顺位继承人,然而扶苏的母亲不是皇后,因此他就只占了一个“长”,立太子名不正言不顺。

第二个原因,如果立了太子,一是意味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出现了一个接任者,这样一来群臣会逐渐倾向于更年轻的太子,导致秦始皇被冷落;二是太子意味着皇帝为自己的身后事做准备,而秦始皇不想承认自己会死。

揭秘中国历史上,三位贤能太子未继位之谜

因此,即使扶苏是公认的贤才,秦始皇也对扶苏相当重用,但是始终没有给他太子的名分,然而这样一来,没有太子之位的特殊权力,扶苏就和其他皇子一样脆弱。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秦始皇死后,备受宠爱的小儿子胡亥想要坐上皇位,就必定要除掉既有能力又是人心所向的长兄扶苏,于是扶苏就被胡亥一道伪装成秦始皇亲笔的诏书赐死了。

揭秘中国历史上,三位贤能太子未继位之谜

而胡亥登基之后又是横征暴敛又是大兴土木,导致民不聊生,最终激起民愤,使泱泱大秦在农民起义中坍塌。

但是如果是扶苏继位的话,就算他是庸才只能当守成之君,也不会比胡亥更差,秦朝少说能延续个百十来年,更何况扶苏是素有贤名的,大秦一定能在他的经营下更加稳定和昌盛。

揭秘中国历史上,三位贤能太子未继位之谜

二、汉武帝长子——刘据

汉武帝的太子正是皇后卫子夫所生的长子刘据,因为兼具“嫡长”,因此顺理成章就被立为了太子,成为了未来的储君。

汉武帝对于这个儿子也是相当重视和喜爱的,然而当刘据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主见并组建起了自己的幕僚团体之后,汉武帝却对刘据越来越感到失望,这是为什么呢?

揭秘中国历史上,三位贤能太子未继位之谜

原来刘据和扶苏身上有着差不多的特质,那就是温和敦厚,他博学多识也礼贤下士,但是汉武帝却认为刘据太过软弱,没有自己的英武气概,于是逐渐不满刘据的行事风格,但还对刘据有着厚望。

然而汉武帝注定要失望了,他在位的时间太长了,并且还将百官调教得服服帖帖,没有人敢对汉武帝有什么不忠之心,在这种情况下,刘据当了几十年太子,熬出头的日子简直遥遥无期。

揭秘中国历史上,三位贤能太子未继位之谜

于是刘据就开始盼望着父亲驾崩,并无意间将这种想法表露了出来,从而给自己引来了灾祸,有臣子发现刘据在听说父皇抱恙的时候表情欣喜,就将这件事报告给了汉武帝,汉武帝大怒,从此开始对刘据戒备起来。

最终,父子之间的这种嫌隙被人利用,制造了一起“巫蛊之祸”并嫁祸给刘据,称他诅咒汉武帝去死,让汉武帝大怒,而刘据在畏罪和百口莫辩之下也只能选择了自杀。

揭秘中国历史上,三位贤能太子未继位之谜

刘据死后,汉武帝只能将幼子刘弗陵立为太子,因为刘弗陵年龄太小,于是额外任命了几个顾命大臣辅佐,这其中就有霍光,导致了霍光权倾朝野几十年。

汉武帝晚年的时候也对自己逼死儿子的事情后悔过,但是能有什么办法呢?死者已经不能复生了,刘弗陵继位之后也只能任由霍光外戚乱政,以至于开启了汉朝权臣把持朝政的先河。

揭秘中国历史上,三位贤能太子未继位之谜

三、明太祖长子——朱标

如果说以上两位太子惨死是因为人祸,那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就是死于天命。

朱标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嫡长子,出生于朱元璋起义反元的时候,因为这个儿子来之不易,并且他诞生之后正好朱元璋攻打南京成功,于是朱元璋就对这个儿子相当喜爱,之后再有任何一个儿子诞生,地位都没有老大在朱元璋心中重要。

揭秘中国历史上,三位贤能太子未继位之谜

朱元璋自己是穷苦出身,通过起义才逐渐积攒起了自己的家底,因此知道要让儿子接受好教育,将来才不会像自己一样艰难,于是专门请了当时的大儒宋濂来教育朱标。

而朱标也没有辜负朱元璋的期待,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既见识过民间疾苦,了解了如何才能让百姓安宁,又见识了军队威武,知道如何才能有威严,因此朱元璋逐渐将政务放心交给了朱标处理。

揭秘中国历史上,三位贤能太子未继位之谜

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之后,毫不犹豫就将朱标封为太子,并给了朱标相当大的权力,完全没有忌惮朱标很可能会篡位,而朱标手中有权力也干实事,明朝初期的四大案中有三件都是他处理的,获得了相当大的人心。

然而这样的人才却不被老天厚待,朱标人到中年的时候突然换了重病,即使朱元璋找遍了天下医生也没能让朱标好起来,最终就这样英年早逝了。

揭秘中国历史上,三位贤能太子未继位之谜

朱标死后,朱元璋就像天塌了一样,尽管还有不少儿子,但是朱元璋心中最认同的就只有朱标而已,因此一直都没有再立过太子,而是开始培养朱标的儿子朱允炆。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朱元璋这是想要直接立孙子为储君,果不其然,朱元璋临终前真的就立了朱允炆为皇太孙,在自己驾崩后继承皇位。

揭秘中国历史上,三位贤能太子未继位之谜

然而朱允炆仅仅在皇位上坐了没几年,因为将原本就不服气的藩王们得罪狠了,最终被叔叔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走了皇位。

尽管朱棣这个皇帝做得也非常好,但是终究朱标才是被作为储君教育起来的人,如果他活了下来当了皇帝,朱棣不仅不敢造反,甚至大明也会是另一番样子。

揭秘中国历史上,三位贤能太子未继位之谜

结语

储君对于任何一个皇帝都是非常重要的,大臣们劝皇帝立储的时候经常会说“不要罔顾国之根本”,从这三位太子的结果来看,储君的确是国本,是能够影响一个王朝未来运势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2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揭秘历史上最令人可惜的太子
...并且刘据也是宽厚戴民跟朱标比较像,最后就是朱标了,朱元璋一辈子可以怀疑任何人,从来不会怀疑朱标,常务副皇帝,他还希望朱标造反呢,在朱元璋心里,朱元璋,朱标,马皇后,朱允文,他
2024-03-31 06:41:00
这三人和皇位失之交臂,倘若他们顺利称帝,历史将会发生改变
...的刘弗陵。 最后一位也是最可惜的太子,那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子朱标。朱元璋起于毫末,因此非常重视对儿子的培养,特别是长子,他特意请来了大儒宋濂作为太子的老师。而朱标堪称最完
2023-02-12 19:28:00
盘点中国历史上到死都没能继位的太子
...谋。明太子朱标(公元1355年—1392年),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长子。朱标被朱元璋重视培养,展现了在权谋斗争中的权力和地位。然而,朱标的生命在其才华迅速崛起的同时也在视察
2024-02-13 20:13:00
中国历史上的悲情太子们,为何都要谋反?
...赐死;宋太祖最看好的儿子赵德昭被太宗逼死;而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子朱标英年暴病而终。今天小编来说一下,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清圣祖康熙的三位太子,为何都走上造反之路?1.戾太
2023-10-13 14:41:00
史上十大有趣官名,牛人、宇宙大将军你听过吗?
...倍、唐朝的6倍、宋朝的15倍,位居历朝之冠。可以说,是朱元璋亲手打造了庞大的言官队伍。为什么朱元璋要如此设计呢?自然是为了加强对群臣的监督。朱元璋任用了一批正直贤能的言官,作
2023-06-05 05:19:00
从侍女到皇后,揭秘三位传奇女性的崛起之路
...留汉青。她的时代上承汉高祖伟业,下启汉武帝雄风。 朱元璋的孝慈高皇后马氏要说朱元璋当上皇帝也是属实不容易的,又是当过和尚,又是当过乞丐,但是最终却是站在了权力的最顶端,而朱
2024-03-26 09:25:00
面对不像自己的继承人,汉武帝做法令人扼腕
汉武帝刘彻和明太祖朱元璋,他们两个谁的能力更强一点在历史界始终争议不断。他们身上有很多共同点,比如都很霸气能力超强、都很多疑都很残暴,不过在滥杀无辜方面,朱元璋应该还是要更胜一筹
2023-01-14 11:43:00
历史上第一个没有儿子的皇帝是谁?
...对来说,更被大家所熟知。一个是明初太子朱标,朱标是朱元璋最喜欢的儿子,一直都被朱元璋视作继承人。但可惜的是,后来朱标死在了朱元璋之前,所以朱元璋没办法,只能选择立朱标的儿子朱
2023-02-14 17:29:00
扶苏、刘据、曹昂、朱标,这四个太子正常继位,历史会怎样
...就是秦始皇长子扶苏,汉武帝太子刘据,曹操长子曹昂,朱元璋长子朱标。(太子不好当)一:秦始皇长子扶苏。扶苏之死源自胡亥和李斯、赵高的密谋,随后在一份矫诏下自杀身亡。从这自杀举措
2024-04-24 20:4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