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李秀成在《自述书》中列举太平天国灭亡“十误”,其中前3误跟北伐有关。分别是:林凤祥、李开芳北伐;曾立昌增援北伐;秦日纲再次增援北伐。由此可以看出,李秀成眼中的北伐绝对是一大战略败笔,是“十误”之首,是太平天国灭亡之重要因素。
从军队数量上看,太平天国最多时拥有100多万武装,规模非常庞大。攻入南京时,太平天国老兵、新兵,总计20万,实力不容小觑。此时,北伐也就损失2万兵马,为何李秀成却说是“十误”之首呢?
01、北伐都是精锐老兵,超级悍将,损失无法弥补
俗话说,“兵在精而不在多”,北伐损失的这2万人,都是百战精锐,是从广西、湖南一路拼杀而来的雄师劲旅,不是李秀成后期招募的百万大军可以比拟。金田起义时,太平军及其家属,也就2万余人;蓑衣渡一战,损失了数千人,伤了元气。进入湖南时,矿工、天地会武装入伙,太平军声势复振,战斗力量6万。
北伐出动的这2万人,部分来自广西,大多来自湖南,都是百战老兵。此时,6万精兵损失了2万,没了三分之一,自然是元气大伤。此外,林凤祥、李开芳是绝对的猛将,仅次于罗大纲,经常充当开路先锋,彪悍无比。林凤祥、李开芳被凌迟,这损失实在难以弥补。
02、西王精兵阵亡殆尽,杨秀清一家独大,权力结构失衡
2万老兵是百战精锐,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等是无敌悍将,却都有一个“身份”。也就是属性一致,他们都是西王萧朝贵麾下。可以说,北伐牺牲的这2万精锐,都是西王的武装力量,这影响就很大了。
萧朝贵、杨秀清,太平天国早期最有实力的王爷,且彼此经常较劲。例如,萧朝贵玩“天兄下凡”,处死杨秀清岳飞陈来;杨秀清玩“天父下凡”,与西王夫人洪宣娇搞暧昧。东王、西王斗争激烈,却也势均力敌,从而维持内部权力平衡。
此时,萧朝贵早已阵亡长沙,可罗大纲、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等西王麾下大将都拥戴天王(萧朝贵大舅子),可以抗衡东王。西王兵马损失殆尽,杨秀清一家独大,没人可以与之抗衡。如此,内部权力结构失衡,为天京事变爆发埋下隐患。
03、丧失闪击燕京,推翻清朝之良机,此后再也无法北伐
1853年5月,太平军2万老兵北伐,10月抵达天津城下,吓坏了咸丰皇帝。2万军队半年时间横行千余里,攻略中原如入无人之境,足以说明此时的清朝已经相当腐朽,北方军事防御情况也非常糟糕。事实的确如此,林凤祥、李开芳杀到天津时,咸丰皇帝才东拼西凑弄出胜保、僧格林沁两大军团,总计5万余人。
就算是这5万兵马,其中部分是从东三省、蒙古调来的马队,也是无法阻止北伐军,只是因为后勤补给跟不上,林凤祥、李开芳才被迫撤兵。此时,若是太平军全力北上,推翻清朝没任何问题,能否统一全国则另外说。
然而,太平天国错过了机会,损失了2万老兵,也让清朝重视起了北方防御。从此,太平天国再也没有机会北伐,直到灭亡时都还在江南一带转战,不成气候。
04、曾国藩乘势兴办湘军,最终推翻太平天国
北伐惨败,不只是损失2万精兵这么简单。曾国藩乘机兴办湘军,组建新式武装力量,才是北伐之最大损失。1853年6月,太平军西征,横扫两湖,夺取长江上游众多基地。1854年4月,林绍璋湘潭惨败,曾国藩绝处逢生,湘军也避免胎死腹中,并茁壮成长。
那么,林绍璋为何惨败呢?除了指挥失误,与太平天国分兵作战关系很大。为了增援北伐战场,杨秀清两次从西征战场、天京战场抽调军队,甚至还放弃了扬州。可惜,增援北伐的部队,因曾立昌指挥失误,也是全军覆没。
可以设想,若不分兵北伐,让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等悍将统帅2万老兵西征,湘军还能崛起吗?也许初次交锋,湘军就被打残,曾国藩编练湘军之计划就此结束。
综上所述,北伐损失的2万西王精兵,丧失了闪击燕京,夺取中原之机会;导致内部权力结构失衡,为天京事变埋下隐患;更让曾国藩有了兴办湘军之良好环境,最终扑灭太平天国运动。就此而言,李秀成说北伐是“十误”之首,自有其道理。
参考书目:《李秀成自述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3 06: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