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包拯60岁大寿,守寡多年的儿媳妇送上什么大礼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4 19:4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说起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包拯一定非包拯莫属。他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名臣。无论是在朝廷还是民间,包拯都是北宋为数不多的在官场和民间都享有声誉的大臣之一。在法庭上,他坚持自己的意见,不搞派系。在民间,他秉公执法,秉公执法,是破案高手。被誉为“包青天”。甚至有人将他神话为:“昼审天下,夜审冥界”的传奇人物。总的来说,包拯是千百年来民间永远的清官代表。

包拯60岁大寿,守寡多年的儿媳妇送上什么大礼

包拯虽然在朝廷和民间享有很高的声誉,但他的一大缺点就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当时北宋时期,很多达官贵人都有妻妾,这并不比皇帝的后宫差。不过包拯比较清廉,从不纳妾。他一生只娶过两个妻子。包拯考进士之前,他的原配妻子李氏早逝。仕途稳定后,继续联姻董家。包拯35岁时,董氏生下包拯唯一的儿子包玉仪。

包拯60岁大寿,守寡多年的儿媳妇送上什么大礼

包拯很爱包拯,但并不宠爱他。包拯继承了包拯的优点,连宋仁宗都喜欢他。包拯自幼被封为太常寺太主,十九岁时与包拯结婚。他娶了三朝宰相卢孟正的孙女崔氏,两人门当户对,联手作战。不幸的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包奇婚后第二年年初就去世了。此时包拯已经55岁了。

包七去世后,崔夫人还怀着包家的身孕。包拯生下孩子后,取名包文福。不料包文甫5岁时就去世了,包拯失去了唯一的孙子。之后,包家世代断绝,成为包拯最大的忧虑。

包拯60岁大寿,守寡多年的儿媳妇送上什么大礼

公元1058年,包拯迎来了六十大寿。整个鲍府宾客满堂。连皇帝都派使者来给包拯庆生,让包拯挽回面子。然而,包拯看到那里有这么多人,却被这一幕感动了。他的内心深处有一些东西。他高兴不起来,因为宴会上没有儿子和孙子,他突然变得郁闷起来。大家都知道包拯的心思,所以寿宴上他没有提及自己的儿子和孙子,以免激怒包拯的痛苦。

就在宴会进行到最高潮的时候,守寡多年的崔儿媳妇怀里抱着一个婴儿,裹着红缎,慢慢地靠近了包拯夫妇。大家都很惊讶。他们最近没有听说鲍家有了新孩子。崔涉守寡多年,她哪里来的孩子?

包拯60岁大寿,守寡多年的儿媳妇送上什么大礼

崔儿媳妇跪下说道:“公公,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您,这个孩子是您送给您的礼物,他是您的儿子!”

一时间全场哗然,议论纷纷。

包拯听完崔氏的解释,心中一惊,笑容满面。他多次声称这是他收到过的最好的礼物。这是怎么回事?

包拯60岁大寿,守寡多年的儿媳妇送上什么大礼

原来,这个孩子是包拯的妻子董氏的陪嫁丫鬟孙氏的孩子。在古代,陪嫁婢女就相当于男人的小妾。孙氏也是包拯的女人。包拯因故罢免了孙氏,包拯又罢免了孙氏。郑并不知道此时孙已经怀上了包拯的孩子。孙某回到娘家后生下了孩子。儿媳崔氏知道后暗中帮助她,将她带回鲍家抚养。由于崔氏是寡妇,身为岳父,包拯为了避嫌,没有去见儿媳妇崔氏。他从来不知道他的儿媳妇崔正在抚养一个孩子。包拯六十大寿之际,儿媳妇崔氏将其送给岳父包拯,打算送给他。给他一个惊喜。

包拯给孩子取名包受彦,后改为包受。包受5岁时,包拯去世,享年64岁。包受有当年包受的影子,由崔氏抚养长大。入朝为官,颇有包拯的风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5 00: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包拯60大寿,惋惜自己无后,儿媳站出来:其实您还有个儿子
前言包拯听到这个名字很多的人都会特别地熟悉,大家更加喜欢叫他包青天和包公,这样感觉十分地接地气。包拯作为官员可以说是清廉,公正的,并且自己也有两个妻子和一个妾室,为什么会在自己六
2025-02-15 20:48:00
包拯60大寿上,他感叹膝下无子,儿媳却下跪:其实您还有一个儿子
...生,觉得自己没有后代很悲伤。然而,就在此时,包拯的儿媳妇却说:“你还有一个孩子”后来就将一个少年叫了过来,对包拯说:“这就是你的儿子”。为何儿媳妇会这么说呢?事情是这么一回事
2024-08-24 22:33:00
为何说包拯在60岁时老来得子多亏了他儿媳
...子还没出生的时候,孙氏就被包大人打发回娘家了。后来儿媳妇崔氏知道了孙氏怀孕的事儿,在孙氏顺利生下这个孩子之后,又偷偷的把男孩养在了自己的房里。一直等到包大人60岁大寿的时候,
2023-07-23 20:33:00
花甲之年的包拯的儿子和孙子相继死亡,包拯叹了一口气
...子,让包拯彻底沦为孤家寡人。就在包拯叹息之际,他的儿媳妇抱进来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噗通一声跪在包拯面前,说:“公公,其实您还没有绝后,您还有一个儿子。”顺水推舟,成人之美此举可
2023-08-31 17:51:00
王茂俊80岁大寿!儿媳刘璇现身谭维维献唱,多位足球名宿送祝福
...很多年轻网友来说,王茂俊这个名字可能很陌生,但他的儿媳妇刘璇却是很多年轻网友的偶像,作为从体操界转型成功的艺人之一,刘璇不仅收获到完美的家庭,更有一份不错的背景,而这份背景就
2023-10-27 11:55:00
我过60岁生日儿子给我转1万元,跟亲家母聚餐,我心寒又嫉妒
...下来的日子里,赵阿姨为儿子操劳不停。儿子要结婚了,儿媳妇一家竟然没出一分钱帮忙装修新房,这让赵阿姨内心十分不平。好在儿子自己攒了10万元装修费,虽然明显捉襟见肘,但也勉强将就
2024-06-28 06:50:00
包拯63岁没儿子,那么后代是怎么来的
包拯是北宋年间的人,28岁的时候就考上了进士,为人品行端正,为官深受老百姓的喜欢,愿意为老百姓发声,秉承公正严明的态度,一生为多少人沉冤得雪,可谓是当时老百姓心中的大好人,可是就
2023-08-07 20:13:00
包拯晚年感叹膝下无子为什么儿媳会抱着一个孩子出现在他的面前
...认识了一位,比较清廉而且断案如神的官员,他的名字叫包拯。我们对他印象最深的,除了他的断案能力以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他长相黢黑,在额头的位置还有一个月亮形状的标记。包拯出生在北
2023-02-23 14:45:00
儿媳5年在娘家过年,今年我不按惯例安排,儿子一家连夜回来认错
...。可在张阿姨家,自己儿子是结婚生子了没错,但却是被儿媳妇给拐着跑了,连着5年跑回了娘家过年,愣是一年都没在婆家过过。对于这个儿媳妇,张阿姨是喜忧参半。对方仗着自己的条件好,各
2024-06-02 10:0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观高清影像 探秘应县木塔木构奇迹
郭苑甫 摄“应县木塔——千年木构的奇迹与回响”展于9月21日在山西博物院开展,130余幅高清影像,系统梳理应县木塔的建筑遗存
2025-09-22 07:2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济源三章:黄河岸边的千年治水史诗
大河网讯 王屋山下,济水源头的济渎庙内,一棵千年古柏的枝叶轻拂着红墙。龙池中,珍珠般的水泡从池底不断涌起,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这里曾是济水的源头
2025-09-21 18:5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