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魏惠王听了“南辕北辙”的故事,为何还执意攻打赵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06 10:07:00 来源:戏说三国

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贪饕无耻,竟进无厌,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诈伪并起。——《战国策·原序》

战国,是一个壮怀激烈的年代。

战乱频繁的表象下,蕴含着的是社会的大变革,奴隶制走向封建制的过程,势必一路荆棘,诸侯国的相互攻伐,也正需要一路的披荆斩棘。

至于最后的结果,只是看谁走得更远,谁更能适应时代的变革罢了,正如刘向在《战国策·序》中所说:力功争强,胜者为右。

魏惠王听了“南辕北辙”的故事,为何还执意攻打赵国?

很显然,秦国是最后的赢家。

不过,战国初期的赢家,并不是秦国,而是魏国,可以说,魏国是最先适应时代变革并且做出具体改革措施的诸侯国,这也是为何魏国能称霸战国初期百余年的根源所在了。

但,对于魏国来说,却强不过三代。

诺大的魏国到了魏惠王时期,彻底崩塌了,从一介霸主沦为了合纵连横中任人摆布的棋子,魏国这一路的“滑铁卢”,魏惠王不仅是见证人,更是执行者。

那么魏惠王究竟做了什么呢?究其根本,是执行了错误的对外战争策略,处于四战之地而四处开战,盲目的对外战争,是拖垮魏国的根本。

魏惠王听了“南辕北辙”的故事,为何还执意攻打赵国?

而当魏惠王要攻打赵国时,有个叫季梁大臣就建议魏王不要进攻,并且讲了一个“南辕北辙”的故事,那么魏惠王听了“南辕北辙”的故事,为何还要执意攻打赵国呢,是魏惠王没有听懂故事的意思吗?

当然不是。

本篇飞鱼就从“南辕北辙”的故事说起,聊聊魏惠王执意攻打赵国的缘由。

魏王欲攻邯郸。

魏王想要攻打邯郸,就来了一次全国总动员,而这消息很快传到在出使路上的魏国大臣季梁的耳朵里,季梁马上就从半路折返,回去给魏惠王讲故事去了(《战国策》记载: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沉不去,往见王)。

季梁见到魏惠王,就对大王说:大王,我回来的时候碰到了一个人,驾着车正要往北面去,他却给说,他要去楚国,我就问他,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走呢?

魏惠王听了“南辕北辙”的故事,为何还执意攻打赵国?

那个人就说,我的马好,我就说,马好不顶用啊,这不是去楚国的路,那个人就说,我的路费多,我就说路费虽多,可这就不是去楚国的路,他又说,我赶马的马夫好,大王,你看这人方向都错了,他说的这些条件加起来,只会让他离目的地越来越远。

季梁见楚王没有回答,继续说到,现在大王想要成就霸业,靠武力是不行的,依仗国家强大,军队精锐就进攻赵国,用战争提高威望,这不是正是想那个想去楚国却往北走的人一样吗(战国策》记载: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

这就是著名的“南辕北辙”的故事,只是季梁说的头头是道,魏惠王那是一点也听不进去,吃了秤砣铁了心也要打赵国,那么魏惠王为何不听季梁的建议呢?

魏惠王对赵国的恨来自骨子里。

(韩懿侯)乃与赵成侯合军并兵以伐魏,战于浊泽,魏氏大败,魏君围。赵谓韩曰:“除魏君(魏惠王),立公中缓,割地而退,我且利。——《史记·魏世家》

根据上述记载,当魏武侯死后,魏国朝堂出现了不稳定,魏罃与公子缓(魏缓)争立君位,韩、赵两国趁机进攻魏国,想要占点便宜,并且韩赵联军与魏国在浊泽发生了大战,魏国大败。

魏惠王听了“南辕北辙”的故事,为何还执意攻打赵国?

此时的赵成侯就建议杀了魏罃(即魏惠王),扶立公子缓为魏王,然后逼迫魏国割地,从而达到削弱魏国,强大自身的目的。

结果,韩懿侯不同意,他建议直接把魏国一分为二,这样自己就不是实力最弱的诸侯了,结果韩国和赵国没能达成协议,竟然如同过家家般,两位君主赌气都撤兵了,这才有了后来的魏惠王执掌魏国几十年。

不过从这时起,魏惠王就对赵国恨之入骨了,毕竟对于魏惠王来说,赵国是曾经想要自己命的人,这个仇又怎能不报?

赵国的嚣张惹恼了周围的诸侯。

(赵)伐卫,取乡邑七十三。魏败我蔺。四年,与秦战高安,败之。五年,伐齐于鄄。魏败我怀。攻郑,败之,以与韩,韩与我长子。六年,中山筑长城。伐魏,败狝泽,围魏惠王。七年,侵齐,至长城。——《史记·赵世家》

如果说魏惠王对赵国的恨是魏国攻打赵国的内因的话,那么赵国的嚣张就是必不可少的外因,上述记载,是赵成侯在位时的对外战争,并且还只是一部分。

魏惠王听了“南辕北辙”的故事,为何还执意攻打赵国?

由此可以看出,赵国几乎把与之相邻的国家全都打了一个遍,不仅欺负周围的小诸侯国,连战国七雄里的秦国、齐国、魏国、韩国,赵国也都不放在眼里。

所以,当魏惠王提议要打赵国的时候,周围的诸侯国几乎一致赞同,恨不得早上刚说了要打,下午已经组织好了联军,可见没有实力吞并其余诸侯,却又时时刻刻想着占便宜,最终只会付出代价。

赵国更是如此,魏惠王在深仇大恨和列国的支持下,命令庞涓进攻赵国,结果赵国节节败退,庞涓率领魏武卒直接打到了赵国国都邯郸,要不是后来齐国的田忌和孙膑来了一个围魏救赵,赵国将是第一个被灭亡的“战国七雄”了。

飞鱼说:

魏惠王听了“南辕北辙”的故事,为何还要执意攻打赵国?这不仅因为魏惠王对赵国恨之入骨,还因为赵国的嚣张,总以为自己能打遍天下无敌手。

赵成侯时期的赵国有多嚣张?把周围诸侯打了一遍,不仅左逼齐国,右按秦国,南打魏国,宋、卫这些小诸侯国,赵国依然挨个教训,足见赵国之嚣张,而造成结果的就是惹了众怒。

魏惠王听了“南辕北辙”的故事,为何还执意攻打赵国?

不过,话又说回来,赵成侯时期的赵国,可以算是战国中前期最为辉煌的时刻,能把周围大国都打一遍,还取得一定得成绩,赵国历史上除了后来不可一世的赵武灵王,似乎没有哪位君主能取得这番成绩。

三晋本为一体,但是利益面前,它们却相互倾轧,曾不可一世的三晋之地,后来也沦为了东齐西秦博弈的棋子,着实令人唏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6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秦国与六国的战争:胜负背后的故事
...难对付的却轻而易举。图片:交战中的秦王剧照一,以为赵国极容易攻取,却成为与秦国抗衡最持久的国家。之所以这样说,前提是赵国经历了长平之战,这场战役对赵国而言损失惨重,不仅将士死
2023-11-16 15:49:00
战国第一干饭人廉颇,最后却客死他乡
...件后,蔺相如早早离开人世,廉颇则以老迈之躯,继续为赵国发光发热。但廉颇的结局却是客死他乡,没能回到他一生守护的赵国。将相和的故事,发生在长平之战前,蔺相如完璧归赵,又在渑池之
2023-05-07 18:23:00
历史上的围魏救赵,真的救了赵国吗
公元前354年,赵国伐卫国,并接连攻占卫国富丘、漆地。而卫国又是魏国的盟友,因此魏国决定教训赵国。魏惠王便派庞涓和几个宋国、卫国的小盟友攻打赵国,并包围了邯郸城,而赵国不得不求援
2023-05-03 06:45:00
“毛遂自荐”中的毛遂后来怎么样了
...的后半段是一场实实在在的悲剧!毛遂凭借一己之力促成赵国和楚国结盟,楚国同意派部队救援被秦军包围的赵国首都邯郸。目的达成之后,毛遂从此深受平原君的信赖,还得到了“三寸之舌,强于
2024-04-22 15:32:00
战国传奇:廉颇的荣辱与赵国的兴衰
...与蔺相如将相和,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故事。廉颇是赵国名将,性格粗直。赵国相国蔺相如以大局为重,以国家利益至上,不跟廉颇计较,所以才有了将相和的局面。蔺相如死后,赵悼襄王宠信
2024-02-08 14:28:00
如果没有信陵君相助,赵国会被秦国灭掉吗
很多人都有一种错觉,那就是在长平之战结束后,赵国就此一蹶不振了。之所以会有这种错觉,完全是因为在长平之战结束一年后,秦国又向赵国发起了攻击。由于时间间隔太短,所以给人的感觉是:秦
2023-03-12 15:18:00
战国四大名将,除了白起,还有哪些名将?
...,也就是:白起、王翦、廉颇、李牧,这四人分属秦国与赵国,算是战国时期最难打的两个诸侯国了,那么在战国时期,除了这四大名将之外,还有哪些名将呢?一、秦国名将:白起、王翦秦国无疑
2023-08-25 06:04:00
马陵之战后:齐国与三晋关系的演变
导语:战国时期,齐国与魏国、韩国、赵国的关系,合纵连横,齐国与魏国争雄,在马陵之战魏国主力被齐国全歼齐国强大后,在战国时期与中原各大诸侯国交往中,采取什么样的军事外交策略呢?他们
2024-02-27 02:33:00
秦国国力空虚之际为何楚国不趁机出兵呢
...之战,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此战,白起击败了纸上谈兵的赵括,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
2023-05-14 06:4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