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拓展“生态+”,让绿水青山“流金淌银”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3-18 07:2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

迁西围绕“两山”基地打造“绿色惠民、全民共享”生态品牌

拓展“生态+”,让绿水青山“流金淌银”

河北日报记者 师 源 通讯员 梁中凯

3月12日,唐山尚禾谷板栗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工人们正加紧加工一批小包装栗仁产品。

“依托生态资源优势,迁西板栗种植全部通过河北省无公害果品产地认证,为企业增加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打下了坚实基础。”该公司总经理刘长富说,目前,他们已开发板栗仁、速冻栗仁、板栗窝头、栗蘑酱等五大类40余种农产品,年产值8000余万元,带动周边近500人实现就业。

作为唐山市域内唯一的纯山区县,迁西曾面临“七山二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发展困境。如何破局?近年来,该县锚定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迁西”目标,持续优化生态空间布局,释放生态红利。去年10月,迁西县成功获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以下简称“两山”基地)后,不断提升环境质量,厚植生态优势,拓展“生态+”发展路径,推动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全力打造“绿色惠民、全民共享”的迁西生态品牌,全域绿色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做优山上文章

让“绿叶子”变成“金票子”

眼下正值果树修剪、培育新条的黄金时期。连日来,趁着气温回升,迁西县北杨家峪村党支部书记陈煜妗带领技术员来到村里栗农的栗树园里,进行剪枝指导。

“早些年,由于北杨家峪村山多地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陈煜妗说,20世纪80年代,在县里积极引导下,村里通过“围山转”造林模式,在荒山上大面积栽植板栗树,成为最早一批发展板栗种植产业的乡村。

经过近40年的发展,北杨家峪村已建成迁西县第一个万亩高产板栗园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培育出燕山早丰和燕山魁栗两个优良品种,实现了板栗产量和质量的双提升,栗农人均年产板栗约1吨、年收入超2万元。

为让“绿叶子”变成“金票子”,迁西县坚持“优质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方向,持续加强板栗品种、品质、品牌“三品”建设,丰富板栗内涵,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溢价,全力打造“迁西板栗”品牌,加快形成特色产业与生态建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生动局面。

“近年来,迁西积极在板栗品质上下功夫,推广优种嫁接、科学剪枝、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新技术,板栗栽培管理迈入田园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迁西县副县长宋晓华说,截至目前,全县75万亩板栗基地全部通过河北省无公害果品产地认证,3个品种获得国家科研成果奖。

宋晓华介绍,加快“以绿促绿”步伐,迁西县通过板栗绿色种植提高了土壤肥力和保土蓄水能力,土壤侵蚀模数由每年每平方公里1000吨到1300吨,下降到每年每平方公里30吨到200吨,解决了山区水土流失难题。山区环境的持续改善,进一步提高了板栗的成活率,实现了生态优势和经济优势互补。

去年8月23日至25日,2023年中国(迁西)板栗暨栗蘑产业发展大会在迁西县举办,吸引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优秀企业代表和农民代表参加,进一步提升了“迁西板栗”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为积极打造优质生态品牌,迁西县按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果农”模式,培育壮大板栗深加工龙头企业,打造贯通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的全产业链条;投入科研专项资金1000多万元,研发栗花面膜、栗蓬茶等延伸产品,推动了板栗剩余物循环利用、全值利用。截至目前,全县已培育收储加工企业35家,“迁西板栗”系列产品远销200多个国内城市、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迁西板栗”品牌价值持续走高。

做实山下文章

让生态美成为富民底色

山上栗树满园,山下湖光粼粼,村内道路宽敞,村民房前屋后干净整洁……3月4日,笔者走进迁西县高家庄村,一幅和美乡村画卷映入眼帘。

在早些年,高家庄村是个农村人居环境落后村。“高家庄村依山而居,面朝大黑汀水库,是个移民迁建村。”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郭中华说,以往,由于山多地少,村里人选择“靠水吃水”,围着水库发展淡水养殖,“虽然有了收入,但村内环境却越来越差。”

为让绿水青山成为群众的“金山银山”,迁西县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开展网箱养鱼清理攻坚战,实施引滦入津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逐步清理大黑汀水库、潘家口水库附近养鱼网箱,引导周边村庄群众发展生态优先的生态农业、绿色产业。

“当时,我家里有网箱200多个。说不心疼那是假话,但咱是村干部,心里再舍不得也得给村民们带个好头。”郭中华说,在党员干部的带头下,村里于2016年底将网箱全部拆除。

“网箱拆了,水库水质逐年变好,村里美丽景色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郭中华说,“村里顺势发展起农家乐、民宿等产业。靠着栗树种植和旅游业,村民收入年年增长。去年,人均收入近2万元。”

兜牢富民底线,迁西县实施顶、坡、沟综合治理,通过多林种多树种结合、农林牧结合和乔灌草结合方式,打造出“山顶松槐戴帽,山间板栗缠腰,山下瓜果梨桃”的生态建设模式;对大黑汀水库、潘家口水库周边选矿企业及尾矿库进行综合整治,对生产废水全部实现循环利用;建设农村集中式污水处理站,开展环库区垃圾收运系统工程,采取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模式,实现库区周边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深挖生态“富矿”,迁西县按照“以保护促旅游、以旅游促发展、以发展促保护”的发展思路,以水景、乡村、城镇为依托,打造“渔家乐”等特色生态旅游品牌,并围绕环城游、环库游、环山游打造节点精品,开展滨水度假、水上观光、垂钓休闲、乡村旅游等项目,探索全域布局、全时度假、全产融合、全业创新、全景提升、全面宣传的“六全”发展模式,促进山水融合、互动发展。

做足融合发展文章

让生态优势成竞争优势

时下,栗农剪枝忙,人从众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振福也跟着忙活起来——收购修剪下来的栗树枝。“这可是生产蘑菇菌棒的好材料。”张振福笑着说,以往制作蘑菇菌棒,需要到外地采购木屑原材料,“现在,经过研发配比,我们成功研制出使用栗树木屑的菌棒,既降低成本又提升产量。”

“看,这是用废弃菌棒制成的生物质颗粒燃料。”3月4日,在迁西县庚水田园香菇种植基地菌棒高温杀菌区,张振福抓起一把高温炉燃料说,“创新‘靠山吃山’发展模式,合作社立足依靠科技创新,将板栗资源‘吃干榨净’,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

瞄准“一产特、二产新、三产游”目标方向,迁西县做足融合发展文章,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依托自身农业产业基础,迁西县积极引入一批涉农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社,加速推进生态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3月4日,在东城峪村五海猕猴桃庄园内,工作人员正在修剪猕猴桃藤蔓。

“目前,庄园有猕猴桃种植基地1050亩,栽植品种20余种,项目建成后年产猕猴桃1800吨。”五海猕猴桃庄园总经理刘杰说,依托种植基地,庄园建设了农产品交易中心、无土栽培展示区、室内拓展乐园区等区域,打造了“可游、可摘、可居、可食”的环境景观,成为以“现代化果树产业+储藏加工+休闲旅游”为主体,一二三产相融合的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园,“2021年开园至今,已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辐射带动周边10余个村增收致富。”

持续释放生态红利,迁西县把生态发展理念贯穿于产业发展、全域旅游、生态环境治理、乡村全面振兴等方面,推动生态与农业、旅游、康养、休闲等协同发展,培育“生态+”复合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

加速绿色崛起,该县还不断提升要素保障水平,与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建设高标准科技研发中心,实现由科研成果到落地实践的无缝对接;与阿里巴巴、京东等集团合作,利用供销系统的销售网络,建设高标准电子商务中心,打造功能完善的果品交易平台和融资平台;依托冀东山货市场,建立冀东果品仓储、物流中心,构建完善的生产性服务体系,在种植、管理、加工、科研、仓储、物流、销售等农产品种植生产全流程上提供精准服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8 08: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河北新闻网讯(王喜增)2025年以来,迁西县以创建河北省旅游名县为契机,坚持“文旅融合、解难增效”双轮驱动,通过实施“文化+”“旅游+”战略,统筹推进景区提档、产业升级、服务优化
2025-02-21 23:57:00
...选首批地理标志保护工程项目,“迁西板栗”榜上有名。迁西县盛产板栗,有“中国板栗之乡”的美誉。该县板栗栽植面积达75万亩、5000万株,常年产量超过8万吨,即食板栗仁、栗糕等迁
2024-08-30 17:54:00
祝贺!河北2个地理标志入选首批国家级名单
...■ 一颗仅重10克左右的迁西板栗品牌价值却高达30.25亿元迁西县兴城镇新立庄村农民在收获板栗。河北日报资料片 全国板栗看京东京东板栗看迁西河北迁西位于燕山南麓这里的片麻岩
2024-08-24 15:09:00
满街糖炒栗子香气中,迁西板栗探寻破圈路径
...的栗仁。九月是收获的季节,在燕山南麓,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的一个个村庄里,人们扛着竹竿、袋子,走出村庄,爬上山坡,收获成熟的板栗。受早春旱情的影响,今年的板栗个头有点儿小,价格
2023-09-13 11:18:00
又到板栗上市时
...是个丰收年,迁西板栗收购开秤。”日前,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的粒上皇、金地甘栗、喜峰口板栗合作社等板栗购销企业代表开秤敲锣,今年的迁西板栗购销工作全面开始。“中国板栗数京东,京东
2023-10-14 06:10:00
迁西板栗何以走俏全国
...渐浓,板栗飘香。“下树喽,捡栗子嘞!”9月22日,位于迁西县最北端的汉儿庄镇北峪子村,栗农们正赶着收获最后一批“晚栗”。“今年,家里20多亩地打出了3500多公斤栗子,比去年
2023-10-04 04:49:00
河北新闻网讯(王宏颖、赵志鹏)近日,河北省迁西县五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板栗产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河北八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三方合作的板栗高质量发展科技示范项目
2025-02-13 23:25:00
看新变·强信心|河北省迁西县:画境栗乡 绿色蝶变 城乡焕新
...争先活力涌动 锚定发展方向点燃干事激情2025河北省迁西县坚定信心干字当头奋发作为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策划|郭猛李宝发执行|郭宝强郑雪靓
2025-02-07 08:50:00
非遗表演 地方美食 传统民俗盛会演绎迁西“上春山”
...;板栗、糖人儿、红薯……经典美食刺激味蕾。3月18日,迁西县新集镇凤凰山景区,车水马龙,游客涌动,传统非遗、社火表演与地方美食点亮当地独具特色的民俗盛会——吉祥文化节。图为迁
2025-03-19 19:5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重庆渝北: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区人大代表走访调研民营企业
为深入了解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近日,渝北区人大代表聂爽、吴建、周时树、段渝前往回兴街道锦屏路社区重庆共一集团有限公司
2025-04-03 13:14:00
重庆渝北回兴街道开展心理沙盘团辅活动
近日,“沙趣时光,为你增能”儿童主任赋能培训在渝北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成功举办。回兴街道儿童督导员、社区儿童主任等相关工作人员参与
2025-04-03 13:14:00
针对网传“广东东莞长安镇厦边社区生育二胎奖励2万、三胎奖励5万”一事,4月3日上午,厦边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回复澎湃新闻称
2025-04-03 13:17:00
就网民4月2日反映“农田疑似遭到污染”一事,4月3日,山东博兴县湖滨镇人民政府通报称,经核实,该位置位于湖滨镇柳桥村村北
2025-04-03 13:17:00
山东高速集团多措并举,全力做好清明保畅工作
清明节假期将至,为确保节日期间高速公路安全平稳运行,山东高速集团扛牢“创享美好之路”企业使命,围绕道路保畅、安全生产、便民服务等工作
2025-04-03 13:17:00
青岛机场:打造“飞机+”联程客运模式
3月31日,青岛机场青岛北站换乘服务中心功能全面升级,新增人工值机、行李预安检、航班查询等核心服务,实现了高铁、地铁、航空“三网互联”综合服务功能
2025-04-03 13:18:00
海南环岛高铁清明假期预计发送旅客70万人 加开多对列车保障
南海网4月3日消息 (记者 王小畅 通讯员 颉雪琳 廖琴琴)记者从海南铁路海口车务段了解到,2025年清明小长假运输自4月3日起至4月7日
2025-04-03 13:20:00
收藏!服务区畅行攻略 | 山东高速服务开发集团2025年清明假期出行服务指南
服务保障“驿”路有我1.假期期间,服务区2000余名员工全员上岗。2.所辖服务区卫生间、母婴室第三卫生间全部开放,开水房24小时不间断供应热水
2025-04-03 13:21:00
菏泽街头“牡丹+”文旅主题公交陆续亮相
为迎接第34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菏泽市充分发挥公交“流动窗口”的独特优势,精心打造“景致公交·畅享菏泽”主题宣传活动
2025-04-03 13:24:00
山东高速集团G233克黄线沂南段大中修工程顺利通过交工验收
4月2日,山东高速集团旗下交建集团G233克黄线沂南段大中修工程顺利通过交工验收。交工验收会上,验收专家组认真审阅了工程建设有关文件和资料
2025-04-03 13:26:00
以你之名丨又一个春天,桐花在童心里“发芽”了
编者按:从“铭记你”到“追随你”,再到努力“成为你”——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2025年清明节期间,河南文明网联合大河网推出清明节主题策划《以你之名》
2025-04-03 13:27:00
本报香港4月2日电(记者李霞)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和水利部部长李国英1日在香港礼宾府会面,就深化涉水事务交流合作进行座谈
2025-04-03 13:29:00
福建打造一体化大融合行政执法平台 实现省域治理“一网统管”
东南网3月27日讯(本网记者 翁莉 通讯员 王钰文)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与数字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福建省全力推进福建省一体化大融合行政执法平台(以下简称“闽执法平台”)项目建设
2025-04-03 13:29:00
常州出台房产新政 购房困难群体最高可获资助20万
中新网常州4月3日电 (记者 唐娟)江苏常州3日起施行房产新政,推出最高20万元购房资助政策,精准支持住房困难工薪群体购房需求
2025-04-03 13:29:00
鲁网4月3日讯近日,在泰安市宁阳县华丰镇张家寨村,润华家庭农场合作社的300亩蔬菜种植基地里,羽衣甘蓝迎来大丰收,产量达800多吨
2025-04-03 13: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