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朝皇帝驾崩之后葬在东陵或西陵有何讲究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26 14:1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清朝皇帝们在去世以后应该被下葬到哪里都是有着特别严格的规定的,总的来说,这些皇帝们的陵墓一共是有三处的,一个是关外三陵,一个是清东陵,另外还有一个是清西陵,关外三陵顾名思义就是说清朝在还没有进入到中原以前的事情了,所以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是被下葬到这里的,而另外两个则是在入关之后才有的,它们的具体位置都是坐落于河北省的。

关外三陵不被应用是到了顺治的时候,因为他有一次在河北的遵化路过的时候,正好看到中了这里的一块地,他认为这绝对是一个好地方,他自己也很喜欢,所以最后就决定要把自己的陵墓修建在这里,也是从顺治开始,清朝的皇帝们就都在中原地区来建造自己的陵墓,而顺治的这个想法也就产生了后来的清东陵,而后来的皇帝们在下葬的时候也应该遵守昭穆之制。

本来这种制度只是为了等级区分,慢慢的,就被人们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了下葬的顺序和牌位的摆放这一方面上,在这个制度之中,最先去世的祖先是在最中间的位置的,而后来的人就都在他的左右下葬或者摆放即可。就以这个以顺治最先开头的清东陵来说吧,顺治就应该被下葬在最中间的位置,后来的康熙应该在他的右侧,雍正就应该在他的左侧。

放在右侧的为昭,左侧的为穆,之后的皇帝们也是按照辈分来类推下去。可在到了雍正的时候,他又重新挑选了一块地来为自己建造专属的陵墓,于是就产生了清西陵,可雍正这么做很明显就是破坏了祖先明确定下来的规矩,这在那个时候的人们严重看来就是很不孝,也许雍正是有什么自己的想法吧,要不然他作为一个皇帝,又怎么会这么明目张胆的和自己的爷爷作对呢。

不过确实是有一些资料对雍正这样做进行了一些解释,本来他是已经准备要在清东陵安葬自己的,并且整个工程也是特别的宏伟,但是就是在墓穴当中有特别多的砂石,所以说清东陵实际上是不怎么合适的,最后雍正才不得不自己开辟了清西陵。雍正这么做倒是解决掉了自己的问题,可是给接下来的乾隆却出了一个难题,这两个陵墓他应该怎么选择呢。

最后乾隆经过仔细的思考就想出了一个万全之策,他就把自己当作是第一个人先在那个在清东陵中,再来一个不一样的昭穆之制,从此以后,就以东面和西面各自轮流的办法来下葬大清的皇帝们,所以说,他的儿子就应该被下葬在清西陵,孙子则应该在清东陵,按照这样的一个顺序来,每个皇帝最后都有一个很清晰的下葬地点,而且还不会让哪个陵墓都变得空落落的。

乾隆还担心自己的儿子以后会不听从他的安排,就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就亲自为他选好了以后的归宿,但是乾隆去世了以后,就管不着自己的孙子了,从嘉庆之后,也没有哪一个皇帝是按照乾隆的那个说法走下去的,不过他们这么做应该也是存在什么非这样做不可的理由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6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雍正去世后,为何葬在清西陵
...在附近。清军入关之后,顺治成为第一位皇帝,他钦定了清东陵,为清朝历代皇帝的陵墓选址,顺治帝的孝陵,以及康熙皇帝的景陵,都在清东陵。然而到了雍正皇帝这里,他就打破常规,将陵墓迁
2023-10-28 16:23:00
清朝帝陵大都遭到破坏,为何雍正的泰陵却保存尚好?
...年代前后顺序,分别是山海关外的盛京三陵,河北遵化的清东陵,以及河北易县的清西陵。而清朝除末代皇帝溥仪外的所有皇帝,便分别埋在这三处皇陵之中。这其中,受到盗掘以及破坏最严重的,
2022-12-18 11:55:00
康熙帝直到驾崩都未将孝庄太后下葬,最后由雍正帝为其修建陵寝
...孝庄太后的陵寝不但没有与皇太极合葬,同时也未曾葬入清东陵陵区之内,而被安葬在湖北“清东陵” 封墙之外的昭西陵。按照常理来说,以孝庄太后如此尊贵的身份,即便出于某些原因不能与皇
2025-05-01 19:28:00
东陵历经两次盗掘,为何只有雍正的墓安然无恙?
...盗,一方面原因是因为他葬在了清西陵。虽然清西陵不如清东陵那么大的规模,但是这里也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这里相较于清东陵,地理位置险要闭塞,而且也有军阀驻扎,孙殿英虽然也是军阀
2023-01-02 15:05:00
雍正生前众叛亲离,死后妻子和儿子都不愿与他葬在一起
...皇后钮祜禄氏也不愿与他共葬一处,儿子乾隆帝也选择了清东陵的胜水峪为自己的万年吉地,而不是在雍正帝所在的清西陵选择万年吉地。那么雍正帝死后为何会遇到这样的尴尬情况呢,妻子和儿子
2022-12-20 12:54:00
...皇后钮祜禄氏也不愿与他共葬一处,儿子乾隆帝也选择了清东陵的胜水峪为自己的万年吉地,而不是在雍正帝所在的清西陵选择万年吉地。那么雍正帝死后为何会遇到这样的尴尬情况呢,妻子和儿子
2022-12-20 10:36:00
清西陵:雍正皇帝的独特风水与防盗策略
...正皇帝陵墓的选择地址,雍正并没有和顺治康熙一样葬在清东陵,因为当时选择陵墓的时候,他选中的风水宝地被发现为砂石土质,如果建造陵墓容易倒塌,古人向来认为入土为安,当然愿意找坚固
2023-10-03 19:37:00
为何清朝皇室后裔不去清东陵和清西陵祭拜?清皇室还有后人吗?
...移居海外。不管是在北京还是在东北,距离位于河北省的清东陵和清西陵都不算远,现在交通这么发达,要去祭拜祖先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可是为什么没听说爱新觉罗家族的后人去清西陵或
2022-12-22 21:14:00
清朝灭亡后,为何爱新觉罗的后人不去清东西陵祭拜他们
...那肯定是有的,数量还非常多,可是为什么他们却没有去清东陵或清西陵大张旗鼓的举行祭拜仪式,宣扬自己的存在呢? 其实在民国时期,还仍有许多爱新觉罗的后人不甘沦为普通人,总是时不
2024-05-21 21:2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