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记者 赵念东
通讯员 边路 张驰 报道
本报成武讯 今年以来,成武县立足群众需求和家庭特色,充分发挥“家庭站”贴近群众、热情亲和、灵活多样的优势,结合“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将每个村划分为数个网格,每个网格设置一个或多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辐射带动周边村民,打造群众身边的文明实践服务微阵地,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理论宣讲微阵地。“我们‘东网格’的村民,有什么事就找李美婷,她家就是一个家庭站,走几步就到了,特别方便。”成武县九女集镇吕庄村村民吕培闯说。吕庄村按照街道将住户划分为四个网格,每个网格区域都设置一处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将文明实践的触角延伸到每个家庭。“我家是‘东网格’家庭站,书籍、报刊啥的都有,摆上几个马扎就是理论宣讲阵地。”李美婷笑着向前来的群众介绍。家庭站里,李美婷通过“土言土语”“故事会”等方式向周边群众讲政策、讲文明、讲技术,让科学理论传播与群众生产生活有机结合,寓教于乐,润物无声。
文化活动微阵地。“有了网格划分后,我们家庭站的文艺活动能够辐射整个网格区,村民们茶余饭后能在家门口欣赏文艺节目,参与积极性很高。”鹿楼村“第一网格”网格长暨家庭站站长岳玉梅介绍,如今,她的家庭站成了乡村大舞台,村民们自编自演的广场舞、山东快板、戏曲表演等成为主打节目,群众喜闻乐见,村民爱演爱看,“家庭站”里乡风文明好戏连台,农村群众精神生活不断丰富,文明实践走深走实。
志愿服务微阵地。在九女集镇侯楼村张庄网格家庭站内,网格员吕培红正和几位志愿者在厨房里忙个不停,为网格内75岁以上的老人准备“爱心大锅饭”。“你们两个去前街送,我们去后街,如果老人家里有需要洗的衣服大家就帮忙洗洗。”吕培红对志愿者们逐一进行安排。
成武县为每个家庭站配备了书报栏、书架、书桌等阅读设施,并配置了医药箱、工具箱等物资,将每个网格打造成以家庭站为中心的“5分钟便民服务圈”。根据《美德信用积分管理办法》,村民主动承担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工作且积极开展活动,每月可赋10分。在美德积分的激励下,网格内的村民都积极参与为老服务、儿童照护、矛盾调解、环境治理等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互帮互助、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目前,成武县通过高效整合乡村、社区资源,围绕文明实践网格化、志愿服务精准化、参与群众最大化,构筑一站多点的网格化文明实践阵地体系,让群众就近可得到帮助、可参与活动,网格微阵地赋能文明实践零距离,文明新风扑面,常驻百姓心田。”成武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景雷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7 1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