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保山日报
每天一大早,施甸县仁和镇五楼社区山脚村村民杨建香就开始忙碌起来,打扫卫生、浇花水,直到把整个家的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才停下来休息,看着漂亮的花园、整洁的家,杨建香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近年来,针对农村柴、草、物等乱堆乱放,部分村庄没有污水处理设施,造成污水乱排的问题,施甸县紧盯事关群众生活中的小事、难事,从宣传引导、机制体制、硬件设施上发力,补足基础设施短板、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全力推进农村环境再提升。
“现在家家都养成打扫卫生的习惯,村庄的环境是越来越好了,我想开一家农家乐,希望更多的人到我们村品尝美食、欣赏美景。”杨建香说。
山脚村共有41户205人,村民们主要靠种植蔬菜、外出务工增加收入,2022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2517元。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村民们对改善生活环境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此,村里争取到21万元的污水管网项目资金,让家家户户架起截污管、建起化粪池,把厨房用水、畜禽污水、厕所粪污、洗漱用水统一收集进行净化处理后直接还田利用。
“原来的污水,有的人家倒去路上,有的人家倒去沟渠,污染环境不说还影响村容村貌。现在污水通过排污管流到化粪池,沉淀处理后的水还可以用来浇菜,真好!”杨建香说。
有了污水处理设施,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好起来了,村民的意识也要跟上来。“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需求纳入村规民约,通过实行爱心积分制、党员分片包干制、村民门前‘三包’制,把村民建设美丽村庄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仁和镇五楼社区党总支书记赵开梅说。
五楼社区还通过入户宣传、党员带头、定期检查、评选先进的方式,广泛宣传农村环境整治的重要性。采取党员带头做好家庭卫生示范,村“两委”定期组织检查,选树绿美庭院示范户典型等方式,解决了部分村民卫生意识不强、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五楼社区只是施甸县在推进农村环境整治过程中的一个缩影。据了解,施甸县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中因地制宜,按照“资源化、低成本、可持续、抓典型、做示范”的要求,积极探索经济实用的技术路径和治理策略,采取分散化、生态化、小型化、资源化处理模式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和厕所粪污,实现就近消纳、就地利用。同时,全面清理私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卫生死角,持续开展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引导农户建设“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今年以来,全县共实施32个村庄51932米(主管)的污水管网工程。目前,全县创建绿美乡镇1个、省级绿美乡村2个、市级绿美村庄105个,建设美丽乡村示范乡镇1个、精品示范村12个、美丽村庄32个,力争到2023年底,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7%。
杨丽娟段茸茸王建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6 2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