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朝一个大贪官,发明了一样东西人们至今还在用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23 19:37:00 来源:戏说三国

前言

在中国的古代,每个朝代的皇上身边,都会有满腹绝伦的人才,而还有一些就是让皇上开心的角色。这也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些博皇上一笑的人,有的是有真学问,有的只是凭借着自己的一张嘴。就能够荣华富贵一生。而当这位皇帝驾崩之后,新一任的继位者还喜不喜欢这位靠嘴的人,那就要看他的本事了。

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90后之前的人肯定都看过,里面的铁三角乾隆、纪晓岚跟和珅给人民留下了欢乐。而在历史上,这三个人也的确存在,但是有没有发生这些趣事,这个还有待考究。而在乾隆在位时,和珅的确是讨乾隆喜欢的,这点是没有错的。对于和珅这个人物,大家也是褒贬不一。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作为清朝最大的贪官,他当时发明了一样东西,直到现在北方人还在沿用。一起来看看到底是什么发明。

清朝一个大贪官,发明了一样东西人们至今还在用

01身世背景

其实说起和珅的身世,还是比较惨淡的。在小的时候,父母就都去世了,只剩下他跟弟弟和琳两个人相依为命。而作为哥哥来说,照顾弟弟肯定是他的责任,像个人相依为命,但是两个人后来都进入了官场,弟弟和琳从事了武官,就这样两兄弟,在清朝时期,都有着不凡的地位。弟弟和琳后来还成了手握兵权的大臣。而和珅也是一路攀升,成为了内阁大学士。兄弟二人从一个平民,都演变成了朝廷的大臣。本来可以靠着两兄弟的相互协助,两个人可以高枕无忧,也几乎没人敢动和珅,但是手握兵权的弟弟和琳在战场上死去。这一下子让和珅失去了左膀右臂,他只能靠着自己在朝廷里独自闯荡。但是在乾隆死后,嘉庆就把和珅给法办了。

清朝一个大贪官,发明了一样东西人们至今还在用

02家缠万贯

有这么一句话,大家都比较熟悉,那就是和珅倒台,嘉庆吃饱。这句话听起来可能有点夸张,但是事实上却的确如此,和珅家里的钱财可以说是富可敌国。乾隆在位的时候,就知道和珅贪污,但是却一直没有动他,因为他只是贪污,并没有造反的意图。还有就是和珅是真的很聪明。当时乾隆比较喜欢出游,这个历史是由考证的,当时乾隆走到哪就在哪建行宫。但是国库的银子乾隆不能随意的挥霍。所以每次在建造费用方面,和珅也出了不少钱,这个乾隆是故意的。让和珅去办这件事情,从国库只拿出一点银子作为表示,剩下的就只能和珅自己想办法,也就是让他自掏腰包。和珅也没有辜负乾隆,每次给自己这种任务,和珅都能够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的。

清朝一个大贪官,发明了一样东西人们至今还在用

03一大发明

后来乾隆退位,对于整个历史来说,都不是很多见。我们都知道,在历史上,新皇登基都是因为先皇驾崩。但是乾隆退位时并没有死。所以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所以当时就举办了一次千叟宴,其实就是请至少1000个60岁的老人吃宴席。当时乾隆找了3000多个老人。底下的官员对此很是发愁,来的都是高龄老人,又加上是冬天,所以饭菜容易凉。如果老人吃了有什么反应,传出去乾隆的名声不好听。这件事让和珅知道了。他自己想了一个办法,把之前的锅子进行了改革,在锅的中间加了一根烟囱,然后在过得下面开一个口子,这样就可以加入木炭,能够保证锅子的温度,然后将生菜鲜肉放进去涮一下,就可以吃了。即保证了口感鲜嫩,又能保证事物不变凉。这次的宴会很是成功。这都是和珅的功劳。

清朝一个大贪官,发明了一样东西人们至今还在用

对于和珅的这个发明,就是北方人一直沿用的铜火锅。在北京涮羊肉都是用的这种锅子。而这个锅子也一直到今天还在沿用。也可以看得出,和珅的聪明才智。欢迎在下方留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4 06: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古代第一贪官和珅,发明了一种什么美食
...大家也是知道的,在说起他的时候,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贪官污吏,这个人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大贪官和珅,堪称古代第一巨贪。大家知道吗?和珅不仅是一个大贪官,从另一方面来说,其实和珅
2022-12-30 11:18:00
大贪官和珅发明一物惠及子孙,令纪晓岚也望尘莫及
...罪,亦必潦倒。上自王公,下至舆珅,莫不侧目唾骂。”贪官污吏是历代王朝都会有,可是有些人尽管是贪官污吏,可是还是做出了很多事儿的,例如秦桧,是宋代比较大的佞臣,可是他发明的字体
2022-12-29 15:30:00
和珅发明了什么,现在北方特别流行
...知此物是他发明的,现在北方特别流行要是问谁是最大的贪官,想必很多人都要说是和珅。我想大家对和珅的了解还要归功于王刚老师,要不是他把人物塑造的那样深入人心,想必还没有那么多人知
2024-04-15 21:54:00
大贪官和珅贪污手段极其高明,至今很多人采用
电视剧中的和珅是一个大贪官,不管是什么东西都难逃他的眼睛,对于他喜欢的东西都是想尽办法据为己有。就是这样一个大贪官,他在朝中是怎样立足的呢?难道就没有人举报他?根据剧中的情节,皇
2023-05-04 11:33:00
乾隆只用一招就让贪官现形,比朱元璋高明多了
...真是两全其美。妖评:相比于明太祖朱元璋为国为民惩治贪官污吏的出发点,乾隆他完全是为了享受,搂钱的手段可比他爹雍正高明多了,可惜没把这聪明用对地方,如果用在治国上,满清的国运也
2023-05-14 05:47:00
和珅觉得只贪污银子太无趣,于是发明了此法
...人敢碰他!但历史上的和珅确实跟影视剧中一样是一个大贪官,而且是巨贪!他年轻的时候,母亲难产而死,父亲也病逝,差点被赶出家门!正因如此,他便下定决心要出人头地,于是,便十分努力
2022-12-17 17:28:00
如果不是乾隆的恩宠纵容,和珅也不会成为清朝第一大贪官
...也让他成为清朝甚至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中,首屈一指的大贪官。乾隆赏识和珅字致斋,钮钴禄氏正红旗人,出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年少时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1772年到1776
2023-01-20 23:06:00
小偷进和珅家库房,为何一分钱不拿就走了
...着很多“趣事”发生的。因为以前没有像和珅这么夸张的贪官,因此在到了和珅家后,和珅家里就算是一个“夜壶”,都要被反复调查,确认没有什么来头才会放过。 也是这种“掘地三尺”的抄
2024-06-15 16:53:00
清朝最大的贪官和珅为何在他面前只能自惭形秽
...官员,腐败贪污。这是一种很好的政策,也体现了雍正对贪官的痛恨和对清廉官员的渴求。可是到了乾隆当政的时候却和他老子唱起了反调实行了一种叫“认罪银”的政策,顾名思义就是官员犯了罪
2023-05-05 14:3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
贵州八万多军民硬生生凿出来的“抗战生命线”:24道拐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全民抗战、共赴国难的呐喊
80多年前,当警报的悲鸣第一次撕裂贵州高原湛蓝的天空,山河为之变色;晴隆二十四道拐上,不分昼夜轰鸣的引擎,是维系国脉的喘息
2025-09-03 21:59:00
《如寄》之力与美
张吉祥此题自觉有些怪——《如寄》那来的力?哪来的美?其力有二:一曰感染力。《如寄》一面世,即有学界耆宿如宋遂良、吕家乡等老一辈学者著文解读阐说
2025-09-03 22:14:00
一床如寄月斜风细:耿介耳的寄心与寻迹
李酉宏“一床如寄 月斜风细”,这八个字,是上世纪初被称作“江南三名士”之一高燮《点绛唇》中的两句,大意是指局促在狭小的床上
2025-09-03 22:15:00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
“我们只有反抗,只有斗争!”这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撰写的油印信件———《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中的名句。他以瘦弱之躯扛起胶东抗战大旗
2025-09-03 15:51:00
巾帼不让须眉的白衣战士张华英
张华英老人(左二)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肖水莲 烟台报道烽火岁月里,山东胶东大地遍布抗争印记。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潮水一村
2025-09-03 16:32:00
近日,《考古与文物》发表的《陕西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发掘简报》揭示: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墓主,很可能是芮国国君的夫人
2025-09-03 08: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