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我国能源产业存量竞争加剧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5-02-17 22:32:00 来源:瘦子财经

我国能源产业存量竞争加剧

文/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产业发展研究所

2024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达到59.7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4.3%,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首次超越石油,增至19.7%。在“强惯性”和“新动能”共同作用下,预计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将持续增长,于2030年后进入平台期,在此期间,非化石能源对总量的增长贡献率有望超过80%。从2035年到206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将从大约69.4亿吨标准煤的峰值降至59.5亿吨标准煤左右。

我国能源产业存量竞争加剧

一次能源: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峰值将推迟、提高

2024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达59.7亿吨标准煤,比上一年增长4.3%;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首次超越石油,增至19.7%。

在“十四五”以来能源消费超预期增长形成的“强惯性”及数智化转型、新能源产业化发展带来的“新动能”共同作用下,我国能源消费将更晚达峰、峰值更高。

•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增速呈现“3-4-2-1”阶段性特征。

“3”是指“十三五”时期,得益于产业结构和用能结构快速优化,我国一次能源消费年均增速降至3%以下。

“4”是指“十四五”时期,一方面受经济周期和转型阶段影响,传统行业能耗强度回弹;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创造了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新动能,我国能源消费年均增速反弹到4%以上。在协调转型情景下,2025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增至61.6亿吨标准煤,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21.1%。

“2”是指“十五五”时期,预计由新动能驱动的能源需求增长,快于传统行业转型带来的用能压减,能源消费总量将保持增长但增速有望回落至2%左右。在协调转型情景下,到203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增至67.5亿吨标准煤,煤炭消费占比跌至46.5%,油气消费合计占比稳定在26%以上,非化石能源占比达27%。

“1”是指“十六五”时期,我国将进入年均增速小于1%的能源消费峰值平台期。在协调转型情景下,预计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有望于2035年增至69.4亿吨标准煤左右的峰值,届时非化石能源占比达35.6%、与煤炭(39.4%)接近。在安全挑战情景下,电气化转型减速、化石能源退出放缓,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在2030~2035年增至68.5亿吨标准煤左右的峰值,届时非化石能源占比达31%。在绿色驱动情景下,电氢消纳问题被及时破解,非化石能源加快替代化石能源,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或持续增长至2035~2040年,峰值将超过71亿吨标准煤。

•展望远期,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下降和结构演变将主要受电氢化替代和发电结构转型影响。2035~2060年,发电用能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将从60%左右增至80%以上。

在协调转型情景下,2030年前,电力将成为我国终端第一大能源品种,2040年前,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将突破50%,2045年前,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将增至50%。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自2045年较快下降,到2060年降至59.5亿吨标准煤,较峰值水平下降14%。

•整个展望期内,我国能耗强度持续下降,人均能源消费量维持增长。到2060年,能耗强度降至现状的1/3,人均能源消费量比现状水平提升25%(均不扣除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源消费量)。

我国能源产业存量竞争加剧

终端能源:我国终端能源消费总量将于“十五五”中后期进入平台期

2024年,我国终端能源消费总量为42.6亿吨标准煤,比上一年增长3.8%,电气化率提升至28.5%。预计我国终端能源消费总量将于“十五五”中期进入平台期,并于2030年前后达峰,峰值在46亿吨标准煤以上,达峰阶段电力对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贡献率高达99.5%。到2060年,预计我国终端能源消费总量将降至31.5亿吨标准煤,届时,我国电气化率将达到60%,电氢化率将达到71%。

•电力消费量有望在“十五五”期间超越煤炭,成为终端第一大能源品种,并成为驱动终端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达峰的首要因素。在协调转型情景下,受存量替代和增量刺激共同影响,当前至2030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将以年均4.7%的速度较快增长。存量替代方面,2030年我国电动汽车用电量将达到3500亿千瓦时左右,替代约7000万吨汽柴油消费量;增量刺激方面,2030年我国数据中心规模将超过3000万标准机架,产生5000亿千瓦时以上的用电需求。预计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将于2025年、2030年和2035年分别达到10.4万亿千瓦时、13万亿千瓦时和15万亿千瓦时,到“十五五”期初,电力将成为终端第一大能源品种,电力消费占比增至30%,到2030年,电力消费占比将进一步提高至34%。

•我国终端化石能源消费量将先于终端用能总量在“十五五”中期达峰,占比将于2040年前后跌至50%。我国终端煤炭、石油、天然气直接利用总量在2024年达到28.1亿吨标准煤,占能源消费总量比种66%,预计于2027年前后达峰。到2040年,我国终端天然气消费量达峰,届时终端化石能源消费总量降至21亿吨标准煤。到2060年,预计终端化石能源消费总量降至8亿吨标准煤,其中天然气消费占比超过50%。

•能源转型在“绿色低碳”和“经济高效”两个维度间存在张力。我国人均终端能源消费量在2024年达到3吨标准煤,预计将于2035年前后达峰,峰值为3.3吨标准煤,到2060年降至2.8吨标准煤。然而,我国人均一次能源消费量在整个展望期内均保持增长态势,主要原因是随着电氢化转型的深入,终端非化石能源消费规模和占比将在2030年后快速增长,使得能源转型在绿色低碳效果和加工转换效率之间的张力更为凸显。

转型路径:我国能源转型即将由增量分享向存量竞争阶段过渡

我国能源转型遵循“先立后破”路径。随着能源消费总量增速的减慢、增幅的收窄,我国能源转型阶段将从增量分享向存量竞争过渡。近中期来看,由于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大规模消纳存在技术经济性局限,在协调转型情景下,预计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量的年均增速将从“十四五”时期的10%降至“十五五”时期的7%。

•煤炭和石油消费将在“十五五”期间先后达峰。从消费占比看,我国煤炭和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已然处于下降区间。从消费规模看,受钢铁、建材等传统制造业用煤加快下降及发电用煤维持增长的叠加影响,我国煤炭消费总量将于“十四五”末进入峰值期平台,并于“十五五”时期内开始下降,“十五五”期间,煤炭对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贡献率为负;新能源汽车的超预期渗透使我国交通用油在2024年达峰,随后较快下降,预计在化工产业托举下,我国石油消费总量将持续增长至“十五五”中期,此后,石油对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贡献率也将由正转负。

•太阳能、风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若要“立”得住、顶得上,当务之急是解决消纳问题。2024年,我国光伏、风力发电量合计达1.81万亿千瓦时,约为2020年的2.5倍。波动性清洁电源迅速增长引发的供给安全和终端消纳问题日渐凸显,近中期,我国光伏、风力并网发电量和发电装机规模增速将先后放缓,随之带来非化石能源消费增速的下降。预计在我国能源消费达峰阶段(2024~203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将增长13亿吨标准煤,增幅超过100%,对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贡献率高达130%,主要在满足增量用电需求、替代存量高碳电力等方面发挥作用。天然气作为能源转型的“桥梁”,在我国“先立后破”的转型路径中被寄予厚望,在工业替煤、交通替油、燃气发电等领域有极大发展潜力,同时也面临用气经济性、供气稳定性等挑战。预计在我国能源消费达峰阶段(2024~2035年),天然气年消费量将从4300亿立方米大幅增至6060亿立方米,对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贡献率为24%。

二氧化碳:大概率将于“十五五”中后期实现碳达峰

2024年,我国能源活动相关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106.6亿吨(除化工产品固碳部分),正在进入平台期。在协调转型、安全挑战和绿色驱动三大情景下,预计我国均能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碳排放峰值在108亿~112亿吨。到2060年,在三大情景下,我国均需要保留一定的化石能源消费需求,从而产生18亿~24亿吨的能源活动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量,需借助CCUS、生态碳汇等措施以实现碳中和目标。

我国能源活动相关碳排放的发展变化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当前至2030年为碳排放达峰期。我国能源活动相关碳排放的达峰时点、峰值水平及峰值期持续时长主要与煤炭消费转型有关,因为煤炭贡献了我国75%的碳排放,而煤炭消费转型主要受电煤增长趋势和工业减煤前景影响。在协调转型情景下,预计我国能源活动相关碳排放总量将于“十五五”中后期达峰,峰值约为109亿吨,峰值平台期为3~5年。在安全挑战情景下,我国燃煤发电将持续增长至2035年,使能源活动相关碳排放总量推迟到“十五五”后期达峰,峰值接近112亿吨。

•2031~2035年为双驱动降碳期。化石能源消费量下降是促进能源活动相关碳排放降低的首要因素,在协调转型情景下,此阶段我国煤炭和石油消费下降将减少12亿吨的二氧化碳输入。与此同时,化工原料用能增长使得产品固碳效果增加,也驱动我国能源活动相关碳排放降低,在协调转型情景下,我国化工产品固碳量将持续增长至2035年,峰值超9亿吨。

•2036~2060年为全面加速脱碳期。在协调转型情景下,此阶段我国能源活动相关碳排放的发展变化呈现三大特征:一是总量加速下降,由于化石能源消费量加快下降,我国能源活动相关碳排放年均降速从3%提高至9%;二是强度加速下降,我国能源活动相关碳排放强度从0.5吨二氧化碳/万元GDP降至0.06吨二氧化碳/万元GDP,年均降速从6%提至11%,意味着经济增长和碳排放加速“分化”;三是固碳率提高,由于化石能源的原料属性不断增强,预计化工固碳率将从8.7%提高到17.7%。

能源消费与碳排放正在“分化”

长期以来,我国能源消费与碳排放情况高度相关。从趋势上看,能源消费总量和碳排放总量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增长;从质量上看,能耗弹性和碳排放弹性随着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下降。

然而,自“十四五”起,我国能源消费与碳排放日益呈现“分化”特征。一方面,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的依赖有所回升,能源消费总量增速有所反弹,增势较为强劲;另一方面,能源活动相关碳排放总量增长放缓,即将达峰并下行。

底层逻辑不同是导致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分化”的根源。能源消费需求是由经济社会活动产生的,当科学技术渐进性进步时,产业结构稳步调整优化,能耗弹性持续下降;当人工智能等技术呈突破性、颠覆性变革之势时,生产生活模式将重构,在传统产业存续、新兴产业“井喷式”增长并存的过渡阶段,能源消费需求将显著抬头。碳排放是由化石能源活动带来的,与能源消费结构相关,而不是与能源消费总量相关,非化石能源的规模化发展替代是导致“分化”发生的直接原因。

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的“分化”有利于进一步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合理用能需求。

展望未来,节能与降碳政策也将出现“分化”,为清洁能源、特别是非化石能源消费增长创造有利条件,从而为能源系统进一步绿色低碳转型蓄能。

这种“分化”也提示我们要重新评估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背景下,资源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合理承载力问题。推进能源转型、测算用能上限的根源在于应对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考虑到我国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消费即将达峰,而可再生能源快速增长并将成为主导能源,建议适时重新审视和评估能源消费总量的合理上限。

来源:中国石化报,中国石油石化整理报道/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18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光伏行业:用科技创新打破“内卷式”竞争怪圈
...不仅是对企业自身负责,更是对整个行业生态的维护。当存量市场难以支撑更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时,低层级竞争便成为一种无奈的选择。然而,这种竞争模式不仅无法带来行业的整体进步,反而会
2024-10-21 17:28:00
...绿色低碳基金;六是推动新能源公募REITs发展,有效盘活存量资产。上述新能源产业的融资渠道中,公募REITs更适用于新能源基础设施领域。从项目质地来看,我国的新能源基础设施具
2024-05-30 01:49:00
首批新能源车6年免检期即将到期!存量车辆电池检测提上日程,受益上市公司梳理
...显观察到,随着锂电池跟随新能源汽车不断增量扩张,对存量车辆进行电池检测必然会被提上日程。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
2023-07-30 10:58:00
电动汽车百人会:明年新能源车行业没有喘息机会,产销规模或...
...了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发展的阶段,但明后两年或将进入以存量结构调整优化为主的阶段。“过去爬坡上量的时候,有很多电动车的产能,规模经济性不够,因此需要被调整、被重组,碎片化的产能要
2023-12-27 20:47:00
宝丰能源2022年业绩发布 全球最大“绿氢+”煤制烯烃项目正式开工
...储能等全行业深度脱碳。煤化工行业前景可观,煤制烯烃存量资产价值提升。根据BP统计,2021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68.1%,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45%,能源安全形势严峻。发展
2023-03-10 11:50:00
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需把握“节奏”
...种,现有的电力系统无论在电源侧、电网侧还是用户侧,存量灵活性资源都还有挖掘潜力目前,位于河北省平山县的“平山西柏坡百兆瓦级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工程”建设正按照工程建设节点要求稳步
2024-05-26 04:36:00
严冯敏:以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为契机 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汽车发展的潮流;另一方面,汽车产业正由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也就是向汽车后市场转变。严冯敏说,经过近15年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发展壮大,产销量规模连续8年全球第一,全
2023-12-24 21:33:00
自主品牌高端化期待更大突破
...升。毕竟,现在市场格局的本质不过是技术与规模的对抗存量。只有形成更大产销规模,才能实现技术迭代的反馈。而技术沉淀下来,也会垒高品牌价值。人们之所以常说,“即使有2个劳斯莱斯,
2024-05-10 07:58:00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经济新方位·今年工作怎么干)
...系统工程,要统筹好发展与安全、清洁转型与能源保供、存量与增量的关系,从电气热冷氢多种能源利用形式、源网荷储各环节共同发力。”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要立足我国能源资
2023-01-06 04:51: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中联重科新设子公司,含多项AI业务
近日,中联重科履带起重机(湖南)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6亿元,经营范围包含: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卫星遥感应用系统集成;人工智能硬件销售;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技术平台等。企查查股权
2025-09-30 16:00:00
广东省环湾农产品流通保供环网私募基金成立,出资额18亿
近日,广东省环湾农产品流通保供环网私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出资额18亿元,经营范围包含: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
2025-09-30 16:00:00
四方精创等成立新公司,含多项AI业务
近日,深圳四方智数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
2025-09-30 16:00:00
国华人寿绍兴中支因编制虚假材料、欺骗投保人被罚70万元
9月3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绍兴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国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绍兴中心支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因编制虚假财务资料;欺骗投保人等违法违规行为被罚款56万元;
2025-09-30 16:01:00
建信人寿浙江分公司因代理人管理不善等问题被罚5000元,两责任人同步领罚
9月3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建信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因对保险代理人的管理不到位
2025-09-30 16:02:00
中国南方电网在广东成立资源循环公司
近日,南网资源循环(广东)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亿元,经营范围包含:供应链管理服务;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电力行业高效节能技术研发;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
2025-09-30 16:12:00
百年人寿山东分公司:一针一线缝制爱国情怀 “金融为民”温暖“星童”康复路
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同庆前夕,处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氛围。9月29日下午,百年人寿山东分公司的公益志愿者们,带着满满的爱心与节日祝福
2025-09-30 16:38:00
金秋送福·双节传情——中华财险潍坊中支走进侯王村敬老送温暖
9月29日,在这金秋送爽的美好时节,恰逢中秋、国庆双节来临之际,中华财险潍坊中支走进全国倡导孝文化模范村、“以孝治村”典范——青州市王坟镇侯王村
2025-09-30 16:39:00
青岛银行:反假币宣传多维发力 筑牢货币安全网 守好群众钱袋子
近日,青岛银行以“筑牢货币安全网 守好群众钱袋子”为主题,启动反假货币宣传月活动,通过传统与线上融合、重点群体精准覆盖
2025-09-30 16:39:00
齐商银行沂源历山支行联合城东社区开展反诈知识宣传讲座
近日,齐商银行沂源历山支行联合城东社区开展筑牢“安全网”、守护居民“钱袋子”反诈知识宣传讲座,现场共有20余名社区工作者和居民参与
2025-09-30 16:39:00
齐商银行助力淄博女企“扬帆出海”
9月28日,由淄博市女企业家协会、张店区妇女联合会主办,齐商银行营业部、张店区女企业家协会承办的“金融赋能·巾帼扬帆”女企出海专题对接会在齐银大厦举行
2025-09-30 16:39:00
百年人寿济宁中支开展“状元红”杯绘画比赛,用童真点亮金秋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当稚嫩的画笔遇上中秋的圆月,会碰撞出怎样的奇思妙想?2025年9月27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盛宴——百年人寿济宁中支“状元红”杯绘画比赛
2025-09-30 16:39:00
理念创新见实效 解决商办困局 MFG创始人朱元坤揭示商办资产运营不二法门
香港鼎辰中国有限公司及中国商办运营标杆、知名品牌MFG创始人朱元坤MFG上海滨港商业中心MFG与嘉里建设举行签约仪式 MFG九龙仓成都IFS路演厅日前
2025-09-30 16:40:00
塔湾街地铁口项目迎接外部检查调研
近日,外部领导到中建一局二公司塔湾街地铁口项目进行现场调研,实地察看施工进展与项目安全管理成效。项目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
2025-09-30 16:40:00
假期坚守岗位 重点工程建设“加速跑”
轰鸣的机械声、往来有序的施工人员……这个中秋国庆假期,中建二局三公司众多重点在建项目建设不停歇、不断档,建设者们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
2025-09-30 16: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