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吕梁日报
交口县双池镇
高粱别样红 机收好“丰”景
□ 本报记者 冯凯治 通 讯 员 李海凤
秋来五谷丰,高粱别样红。秋收时节,交口县双池镇3000余亩甜高粱已经成熟,连片的高粱红彤彤,通红硕大的高粱穗压弯了枝腰,饱满的高粱粒挤满穗头,组成了秋日里的好“丰”景。
在双池镇西庄村委土地复垦区高粱种植园区,颗粒饱满的红高粱穗傲立枝头,散发的幽幽清香随风飘荡在空气里,伴随着隆隆的机械轰鸣,几台大型收割机来回穿梭,火红的高粱从收割机仓门倾泻而下,源源不断地被送进收购商的拉粮车,实现了耕、播、管、收全程机械化。
几个来回,一茬茬的高粱就被收割完毕,工人们只需捡拾遗漏的高粱穗,确保颗粒归仓。
“现在都是科学种植,我们的高粱全部都铺了地膜产量比较高,一年能收入50万斤,一斤收购价大约一块三毛五,效益挺不错的。”种植户李润贵笑着说。
据了解,机械化收割除了省时省力之外,收割的质量也高,在农机手的操作下,收割、脱粒,一气呵成,3000余亩高粱10多天就能全部入仓,每亩成本比人工节约200元左右,进一步实现高粱播种、田管、采收等全程机械化,促进高粱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的机械都是采用专业收割高粱的割台,然后由专业的割台把高粱送到脱粒系统里面,出来就是高粱粒。”机械商商孔秀介绍说,眼下500多亩高粱,正常两天就可以收割完工,由我们的车、机械把高粱粒直接运送到销售车里,就可以直接销售运出去,比之前便捷多了。
在双池镇,当地高粱大多是订单种植,农户在种植前,就已经签订了收购协议,到收割的时候,农户只要坐在地头,数一数高粱装了几车,核对数量之后,钱就自动到账了,真正实现了种得出、不愁销,不仅促进了产业提质增效,也促进了农民增收。
近年来,双池镇把高粱种植作为农户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来抓,全镇种植高粱3000余亩,亩产400到500公斤,总产量达到120余万公斤,总产值达到330余万元。
“双池镇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土地、气候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粱种植,鼓励农户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管理,促使高粱高产高效,为高粱种植‘映红’一条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农民增收的致富道路。”双池镇三级主任科员张海生介绍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6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