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谁才是真正偷盗大清库银的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9 16:2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十一月初二,万泰银号的掌柜张亨智,托付其亲家周二将11474两银子分成11袋送到户部银库交钱。其目的是为了给张亨智的儿子捐个官。由于捐官的人太多,直到傍晚才轮到张家交银。张亨智的弟弟张诚保是银库当差的库丁,“恰好”当天负责银两的检验收纳。周二和帮手张五一起,将一袋袋白银携进库门,逐一交给张诚保。

谁才是真正偷盗大清库银的人

张诚保在银子上秤、验色等过程中,不知是有意还是疏忽,将第二袋误报成了第三袋。现场的监察御史、库官等官员都没有听出来。见一旁官员没有注意,张诚保就故意蒙混,继续多报袋数,实际只验收了七袋银子,却报成了十一袋。周二、张五两人办完所有手续,身边还剩下四袋银子,约四千一百两。

周二、张五带了四千一百两银子出了银库,很快被其他库丁盯上。这些库丁都是老油条了,一看周二他们鬼鬼祟祟的样子,知道其中有鬼。就聚在一起指着周二嘀咕,这厮今天贪了不少银子。这些库丁一哄而上,拦住去路,讨要好处。周二自然不愿意,双方便推搡冲突起来。库丁们抢走了部分银两,周二最后只拿三千七百两银子回到张亨智的万泰银号。

平白损失400两银子,张亨智很生气。偏偏几位银号管事此时也来讨“喜钱”。张亨智正在气头上,不仅不给钱,还把这几人骂了一顿。几位管事失望之余,不甘受辱,联名到衙门控告户部银库库丁张诚保串通哥哥张亨智,偷盗库银!

道光皇帝是出了名的节俭,把钱财看得极重。这等大事一出,他立刻命刑部尚书惟勤彻查。

谁才是真正偷盗大清库银的人

一查之后,惟勤眼珠子都吓得掉出来了,银库帐面结余应为一千二百一十八万余两,但实存银却不足二百九十三万两,也就是亏空了九百二十五万两白银。可户部银库很长时间是由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主管的,惟勤查明户部银库实际情况之后,一时不敢作声。

谁才是真正偷盗大清库银的人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和穆彰阿一直不对付的的军机大臣潘世恩,得到户部银库亏空的消息后,立刻带了祁寯藻(军机大臣)、李振祜(刑部汉尚书,尚书分满汉)、祝庆蕃(礼部尚书)等一帮后生小子,联名将户部亏空的消息报告给皇帝。潘世恩是乾隆58年的状元,文笔非常,经他这么一告,惟勤哪里敢再隐瞒,就将亏空九百二十五万两的数据如实报告给了道光。

谁才是真正偷盗大清库银的人

道光就是当上了皇帝的葛朗台,得知亏空了这么多银子,痛彻心扉。他直言国库亏空如此巨大,“实属从来未有之事”,简直是“丧心昧良,行同偝国盗贼”。道光指派定郡王载铨、大学士兼军机大臣穆彰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敬征、兵部尚书裕诚、军机大臣兼工部尚书赛尚阿一起彻查此事。

但库丁们死的死,跑的跑,剩下的也很难问出这笔巨款的去向。其实道光皇帝很清楚,这笔钱的大头都是谁拿了,遂严令乾隆朝之后所有曾到户部任职或盘查过银库的官吏,按照官衔大小分摊赔这笔银子,按月赔钱,赔完为止。对经手出入及验看银两的库丁、银匠一律处斩,妻妾子孙均发新疆给官兵为奴。即便是在库外当差的栅栏库丁及银库皂隶等人,一律处绞,妻妾子孙均流放二千里安置。

谁才是真正偷盗大清库银的人

载铨与穆彰阿有矛盾,案发后,他不声不响地上了个折子。上面列着穆彰阿主管户部的详细时间,连穆彰阿回老家丁忧,有三个月没管银库都给列了出来。最后一算,穆彰阿要赔十一万四百两银子。

为了把穆彰阿拉下首席军机大臣的职位,载铨豁出去了,先自断一臂,请皇帝将所有管理过银库的大臣都革职。因为自己也在户部任过职,载铨请先革去自己爵位。道光一看这载铨这是玩命啊,只好下令将穆彰阿革职。可革职了没几天,道光又反悔了,找了个理由,将穆彰阿改为“革职留任”。这一下,载铨偷鸡不着蚀把米。但穆彰阿也是结结实实的把十一万四百两银子赔了。

这一波退赔,道光帝虽然“挽救”了不少银子,惩治了一批官员,但也只是延缓了一下清朝这艘大船下沉的速度。清朝真正的对手,早在1840年就跨洋而来,用坚船利炮轰开了清朝的大门。道光皇帝辛苦积攒的银两,不停地被这个条约那个条约拿走。有时候真是很难说清楚,谁才是真正偷盗大清库银的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9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历史上最大的盗窃案,竟然是在清朝的时候发现的
道光23年,一封检举揭发户部银库库丁偷漏国库银两的奏折,摆在了道光的案头。道光虽然治国能力平庸,在皇帝位上鲜有政绩,不过,他天生对银两感兴趣,以节俭闻名。经常穿着妃子们打过补丁的
2023-08-11 16:59:00
清朝最挣钱的职业是什么,做一次能赚500两白银
...,这些人捞钱的时候自然也是最容易的。朝廷银库里面的库银郎中或者是管理库银的官员那是当时捞钱最快的一个方法。虽然那时候清朝的城市里面已经有了很多私人开设的银号,不多私人再有钱也
2024-06-07 16:05:00
清朝国库被偷走九百万两,这笔钱到底去哪了
...弟张诚保。张诚保虽然不是官,但却有钱,因为他是户部银库的库丁。张诚保就与戴大等几个库丁勾结,从户部银库中盗出4000两白银。然而,几个人因为分赃不均,产生内讧,把事情捅到了官
2023-07-13 21:02:00
被偷九百万两白银,道光帝为什么会抓不到贼
...4两,分装在13个口袋里。当时张亨智的弟弟张诚保在户部银库库丁,他在接受银两时虚报秤数,因此少交了4000多两。后来户部的这些经办人员因为分赃不均,“内自攻讦,其事不能复弊,
2023-01-09 16:12:00
清朝哪种职业, 工作时不能穿衣服
...一个独特的兵种(职业)规定只能用满人。这个兵种就是库银兵。库银兵,顾名思义就是看守库银的。为什么说是清朝独有的兵种呢?因为在明朝以前,银子还不是流通货币,像秦朝用的是半两钱,
2024-06-01 21:12:00
清朝国库看守有多厉害?靠一绝技每年偷银十万两,晚年却很凄惨
...还有一个问题,每天有这么多的银锭进入国库,那么看守库银的库丁肯定要找信得过的人。所以库丁的挑选标准十分严格,首先必须要是满人,如果是汉人或者其他各族的普通人,是没有资格接触这
2023-01-01 19:02:00
清朝这一奇怪的现象,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官官相护
...是有组织的,有计划的,而且还是一种集体行动。清朝的库银,属于国银,由户部管辖,皇帝一般情况下也就只是翻翻账本而已,根本不会将自己高贵的脚踏入那银库一步,所以一般情况下皇帝是不
2022-12-24 17:00:00
...入成色不好的银子,这种就是整个库房部门联合起来贪墨库银了,像这样长时间的盗银,赃款自然是追不回来了。
2023-01-17 15:34:00
《长风渡》顾九思主动请缨要查前朝旧账
...梁王,曾把持前朝户部十余年,贪墨钱粮税赋以幕私军,库银流失严重,加之大小旱涝天灾一直不断,以致钱库亏空,实在拿不出钱两”,前朝沉疴痼疾繁多,又连年的征战,但是万事总要有个开头
2023-07-23 23:1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