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纵观历史,论屠戮功臣,估计没有哪一位皇帝做的比朱元璋还要狠。根据历史记载,明朝开国34位功臣中,除了被杀、被赐死或不知死因的几人以外,只有寥寥无几的几位得到善终。关于朱元璋晚年大杀功臣一事,后人褒贬不一,究其根本还是因为太子早亡,皇孙朱允炆年幼,朱元璋为了维护国家稳定,不得不对这些辅佐自己建国的老伙计们痛下杀手。
可相比较而言,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人手段比朱元璋更加酷烈,仅一天时间内就杀掉手下70员将领,但后世对这位皇帝的评价却是褒大于贬,他就是五代十国的明君后周世宗柴荣。不少知名学者在提起他时直言:在肯定赵光胤功绩的同时,柴荣的贡献也是后人所不可忽视的,赵匡胤就是站在这位巨人的肩膀上,才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作为中国历史上少数的大一统王朝,赵匡胤只花了短短20年的时间就达成了大一统的目标,对工商业、文人推出多项优待政策。虽然这些政策是在他的手中才发挥的光和热,但实际上它们都与柴荣有着极大的关系,可以说没有柴荣就不会有文化灿烂的赵宋盛世。
柴荣出生时正值乱世,短短50年内,皇权换了又换。柴荣自幼生活在底层,深知天下百姓疾苦,遂立下鸿愿,希望能用上三十年的时间平定乱世,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可是柴荣刚刚即位时,北汉抓住了后周政局动荡的空挡,勾结契丹来犯,柴荣亲率大军至北境,两方最终在高平碰上了。当时柴荣兵分两路,大战一触激发,眼见敌方人马已至,他麾下的70位将领却为了保命不战而退,柴荣奋力拼杀,这才杀出重围,最终取得战争胜利。
战后,柴荣不得不将临阵脱逃的70位将领问罪,以军法处以斩首之行,然而柴荣还是念及这些人曾经为自己立下汗马功劳,想放他们一马。就在这时,大将张勇德的一番话点醒了他,于是,柴荣不得不忍痛杀掉这些临阵脱逃的懦夫,手段虽酷烈,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此后,柴荣充分吸取了这场战役的经验教训,积极整备军务,广目天下壮年,取优者为殿前诸班,赵匡胤也正是在此时得到了柴荣的提拔。经过长时间的磨合,柴荣的麾下终于诞生了一支骁勇善战的部队,可他英年早逝了。柴荣虽仅在位六年时间,但其文治武功却为后世广为流传,后人在提起他时无不会竖起自己的大拇指,足以看出其功勋之卓越。
在刚看到柴荣屠杀有功之臣时,不少人会觉得他残暴,但相较于他们所立下的功绩,他们所犯下的错也是无法抹杀的,临阵脱逃是大忌。倘若柴荣没能狠下心来,未来他将无法在军中树立威信,倘若军中人人都临阵脱逃,柴荣的军队就散了,也绝不会再有后来的赵宋盛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3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