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一天卖出14万册的悬疑小说,是这位艺人的处女作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3-10-14 19:51:00 来源:新周刊
一天卖出14万册的悬疑小说,是这位艺人的处女作

在处女作《有人自林中坠落》中,蒲熠星想写的是人的主体性与自我找寻。

“表面上主角是在进行外部世界的探索,但最终一定会回到内心对自我的探索。探索的过程当中一定会涉及冒险、阻力和抗争。他需要抗争的是一切阻止他找到自我的外部因素,可能是他者的目光,可能是别人的期许,可能是权威的控制……很多东西浓缩成最后我们看到的样子。”

作者 | 赵皖西

编辑 | 谭山山

题图 | 蒲熠星微博

硕士毕业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艺人、小说作者蒲熠星都处于一种困惑和焦虑之中。

焦虑的原因有很多,工作上的压力可能是直接来源。进大厂拼title还是选小而美的垂直赛道?能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找到了想要的工作能不能干好?……往深层次想,这是一种存在主义式的焦虑。他隐约感觉到,金融行业的工作并不适合自己,但当时的认知水平不足以支撑他对当下的生活发出质疑。

变动的生活和内心的焦灼,让蒲熠星开始寻求一些精神上的支撑。身为理科生的他开始系统学习人文社科知识,主要是哲学。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人是自由的,在每一刻都可以选择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所以我们应该全情投入自己的生命,把握每一个时刻……这对他而言,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今年8月,蒲熠星出版了新书《有人自林中坠落》——一部以青年主角的探索与冒险为主线的长篇悬疑小说。男主人公“我”是一位青年人类学科普作家,成年后收到失踪父亲的消息,被牵引着来到一处林中小屋。意外拉动父亲留下的神秘灯绳后,“我”坠入一个又一个奇幻、怪诞的世界之中。

一天卖出14万册的悬疑小说,是这位艺人的处女作

《有人自林中坠落》

蒲熠星 著

惊人院∣四川文艺出版社 2023-8

蒸汽朋克风格的小城、潮湿阴暗又神秘诡异的破旧高速休息区、20世纪八九十年代采油厂中凭空消失的一号宿舍楼……当“我”好不容易一步步走到这场旅程的终点,在那里等待着的,却是更残酷的真相。

蒲熠星想写的是人的主体性与自我找寻。“表面上主角是在进行外部世界的探索,但最终一定会回到内心对自我的探索。探索的过程当中一定会涉及冒险、阻力和抗争。他需要抗争的是一切阻止他找到自我的外部因素,可能是他者的目光,可能是别人的期许,可能是权威的控制……很多东西浓缩成最后我们看到的样子。”

一天卖出14万册的悬疑小说,是这位艺人的处女作

蒲熠星在新书分享会上。(图/蒲熠星微博)

作为一名新人作者,《有人自林中坠落》也是对他本人成长过程的创意式书写和寓言式总结。蒲熠星坦言,在系统学习哲学之前,他对自己的人生没有太多的思考。上学、毕业、留学、回国参加工作,后来因为偶然的机会参与综艺录制,踏入娱乐圈,他都是随波逐流。直到系统学习哲学,他才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开始写小说的时候,我才真的开始明确(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也就这两年的事儿,很晚很晚。”

以下是蒲熠星的自述,话题关乎“有人”“林中”与“坠落”等。

一天卖出14万册的悬疑小说,是这位艺人的处女作

写真正想写的东西

我从小就喜欢看漫画、看电影,也在自媒体上短暂地写过影评。

印象中,我写的第一篇正儿八经的影评是关于《暴雪将至》的。看完之后,我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感觉,自己好像把这部电影看懂了。它表面上是一部侦探电影——一个工厂里的小人物想侦破一个案子,最后发现,其实所谓案子根本不重要。导演用了一个滑稽的表故事外壳,真正想写的是小人物与当时的时代洪流的矛盾。

一天卖出14万册的悬疑小说,是这位艺人的处女作

电影《暴雪将至》剧照。

后来,我自己做了内容行业,生活和工作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让我开始寻求一些精神上的支撑,较为系统地去看一些人文社科类书籍,以哲学为主。

我是学理科的,从小接触的教育就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人文社科类知识涉猎得比较少。看完这些哲学书籍,我发现之前看过的很多东西,我只看懂了表故事层面,而表故事背后、创作者真正想表达的内核、隐喻,我并没有看懂。或者说,我是看了别人的影评才真正看懂的。我之前没有这种看懂类似作品的方式和能力。哲学的视野,让我对内容创作有了很多新的想法,仿佛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原来它们这么有趣!

看过、学习过、思考过之后,我有了一些想表达的东西。《有人自林中坠落》刚好诞生于我经历这一系列思想转向的节点,这是一个很神奇的、自然而然的过程,就好像有另一个我,借用我这个本体,在表达。

一天卖出14万册的悬疑小说,是这位艺人的处女作

蒲熠星小时候学过小提琴。

对于绝大多数艺术创作者来说,哲学是他们作品的基底。以欧美电影为例,很多表故事是不合逻辑、难以理解的。比如拉斯·冯·提尔导演的《此房是我造》,我原本以为它讲的是一个连环杀手的犯罪悬疑故事,电影的前半部分也很现实主义,但情节推进到后面,突然出现了一个老者,对主角说“走,我带你去地狱转一圈”,他俩就到地狱转了一圈。我当时完全不知道它在讲什么。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有一种电影类型叫“论文电影”,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这种哲学叙事方式的冲击和迷人。受这些创作者影响,我现在也会想去写一部新的小说,可能是那种传统叙事的、特别现实主义的类型,但在写这部小说时,我更多想要表达的还是表故事背后的。这也导致了这本书写出来有一种“不太顾读者死活”的感觉。

一天卖出14万册的悬疑小说,是这位艺人的处女作

电影《此房是我造》的主角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理论秩序,其称为“路灯-影子理论”。

小说最初的构想比现在简单得多,没有很深的思想内核。为什么它现在变成了这样一个“不顾(他人)死活”的作品?

很多创作者早期的作品,往往不是自己最想创作的。一个新的创作者,没有得到市场的接受,没有受众和投资人的认可,因为一些物质上的原因,没办法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东西。但当他们有了积累之后,可能就会在第二部、第三部作品中做自己真正想做的内容。

我写小说的时候就在想,我现在已经能够养活自己,没有太多后顾之忧,我只印2万本,慢慢卖肯定能卖完,至少有底气不会让出版社亏钱。每当想到这些,我就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幸运的创作者。有这样的底气和幸运,我就自我了一把,没有去考虑其他因素,写了自己真正想写的东西。

一天卖出14万册的悬疑小说,是这位艺人的处女作

有人自林中坠落

小说的书名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有人”,那是谁呢?为什么是“有人”而不是“我”?因为“我”没有名字,这可能是发生在主角身上的故事,可能是他父亲的故事,也可能是读者自己的故事。

“森林”和“坠落”也是我想表达的、比较重要的两重意象。故事里的主角不断穿越异世界,其实是被抛入不同的世界。我刚好可以赋予这样的故事一个哲学基底,那就是海德格尔的“被抛”理论。海德格尔认为,人来到世间,就已经在“那儿(Da)”了,就处在某个环境中了。我们都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中的。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没有人征得我们的同意,我们也无法自主选择。

如果我要写“被抛”,就一定要写一个人的出生和死亡,这是人最大的“被抛”。因为父母就是让我们“被抛”到这个世界的缘起之人,所以亲子关系是小说中自然而然、一定会展现的关系连接。

一天卖出14万册的悬疑小说,是这位艺人的处女作

电影《白塔之光》剧照。

男主人公被抛入的几个世界,是我以前看电影、看小说时觉得很有意思的环境。比如第三个故事的背景是一个破败的工厂,灵感来自《暴雪将至》。我觉得这种破败的工厂是一种很特别的意象,它暗示了个体面对宏大叙事并与之对抗的一种无力感。再比如第二个故事中偏远阴森的高速公路服务区,货车司机是很孤独甚至很边缘的群体,公路片又是一种很类型化的影视创作,如果在这样一个像小社会的环境里展开一个诡异的悬疑故事,我觉得会很有意思。

一天卖出14万册的悬疑小说,是这位艺人的处女作

电影《零度以下》剧照。

在故事设定中,男主人公掉落到不同世界的机关是一根灯绳。我尽量避免去写一些庞大的力量、邪恶的魔鬼,更想用很实的东西去营造诡异或悬疑的氛围。“拉灯绳”这个行为刚好符合这一点。它很日常化、很普通,来自我小时候的一个记忆。把小时候经常做、很平常的一件事,与掉落到异世界的机关联系在一起,会是一个很有张力的设定。故事发展到后面,这根灯绳又成为脐带的变体,被加上了一个关于人的出生的隐喻。

男主人公经历了一场场危险的幻梦,最终没有在异世界中失去自我,因为他找到了一些支撑他继续寻找自我的东西。在小说开头,我设置了“学姐”这样一个人物。与主角不同,学姐是一个已经找寻到自我的人,她是主角的一个榜样,引领主角成长的标杆。在故事最后,男主人公在抉择的关键节点,脑海中浮现出他和学姐的回忆——学姐告诉他,他可以成为他想成为的任何人。这也是我想告诉所有读者的。

我在生活中遇到了很多人,有游戏制作人、小说创作者、电影导演等,他们都是很纯粹的人,明确知道自己要什么。他们的主体强大,足以让他们忽视那些阻碍他们成为自己的外部因素,比如社会环境、他人的期许和控制、物质上的回报、社会大众的认可……对他们来说,这些都不重要。我所认识的这些朋友,汇聚在一起,形成了“学姐”这样一个自我极其强大的形象。

一天卖出14万册的悬疑小说,是这位艺人的处女作

蒲熠星在微博上分享自己的日常碎片。

小说里的主角是一个浑浑噩噩的人,他在每一个故事里遇到的人,都会激发他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我觉得人是需要和他人建立联系的。像亚里士多德所说,人是社会性的东西。虽然我们和他人建立联系有可能会遭遇背叛,但是人之为人的一种伦理学上的必要性就是我们要对他人、对外部世界保持一种开放式的信任。这种信任,如果一定要形容的话,其本身不是无坚不摧的金刚宝石,而是有着如水晶一般美丽又脆弱的质感。你对他人的信任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是一回事,但是至少这部小说想要表达的一点微小的观点是:我们不能只活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

一天卖出14万册的悬疑小说,是这位艺人的处女作

成为你想成为的任何人

硕士毕业之后,我从事过一段时间的金融行业。当时我已经隐约意识到,这可能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工作,但当时的认知水平不足以支撑我对这件事情发出质疑。本科和研究生阶段,我学的都是金融专业,如果在工作后开始质疑自己,觉得自己不适合干这行,对当时的我来说可能是一种精神层面上毁灭性的打击。出于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我没有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细想下去。

同一时期,我也在陆续录一些综艺节目。当时的生活状态是,周五下班后坐飞机去长沙录两天综艺,周一早上赶早班飞机回北京开周会,在飞机上完善PPT,下了飞机就去公司给老板汇报项目报告,基本上不怎么睡觉。刚开始觉得自己特别牛,年纪轻轻就过上了如此充实的生活。但后来时间长了,问题出现了:我在工作上的价值感和正向反馈几乎为零,反而是在综艺上讲的一些内容,好像能帮助一些观众和年轻人,副业离我想做的内容事业似乎更近一点。于是,我离职了。

一天卖出14万册的悬疑小说,是这位艺人的处女作

今年暑期末,综艺《密室大逃脱5大神版》收官。

辞职之后也很痛苦,因为我没有想清楚自己到底要干什么,认知还没有扭转过来,我陷入很大的焦虑之中,也走了很多弯路。直到近几年,当系统学习人文社科类知识后,我才终于可以直面一些过去的想法和未来的不确定性。我现在想得更明白一些:我想做一个内容创作者。

这两年,我的工作重心都在内容创作上,占据时间最多的是综艺。综艺现在成了我认识世界的一个途径,我通过它去认识不同的人、结识不同的前辈,也通过探访一些地区来了解当地的文化,这些都能真正学到东西。

一天卖出14万册的悬疑小说,是这位艺人的处女作

蒲熠星在热播网剧《古相思曲》中客串。

我偶尔也参与一些影视剧的演出。作为一名电影爱好者,表演对我是有魔力的。同时,表演对我而言也是一种学习、一种新的尝试。看电影和尝试表演,那种感觉完全不一样。我到了现场才发现,有很多精彩的戏都是即兴发挥的,是剧本里没有的。导演不可能提前安排好,演员也不可能提前设计好,是现场玩出来的。

比如我去年拍完的《破茧2》。其中有一场戏,我去一个老师家里吃饭,我跟对方发生过一些事情,我和他的关系、情感很复杂,我要防着他,他又在不断试探我。剧情是我在布置餐桌,因为是一个长镜头,我有点紧张,放错了一块桌布的位置。当我正要去拿的时候,对手戏演员老师立马把桌布拿过来,盯着我,放到正确的地方。

我觉得这个即兴细节是那场戏最精彩的部分,我所有的反应、对手戏演员接的戏,和剧本当中的人物状态和性格是吻合的。而这一纠正行为,其实也代表着一种权威、一种管理、一种控制,我在这一波交锋中完全落在下风。当时我就觉得:哇,原来表演是一件这么有意思的事情。

现在我所做的事情,大部分都是自己想做的,虽然每天忙得跟“特种兵”一样,面临很多选择。选择一多,就要取舍,但我并没有因此担忧和焦虑,因为现在想得比以前更明白了,做取舍也会更轻松。

一天卖出14万册的悬疑小说,是这位艺人的处女作
一天卖出14万册的悬疑小说,是这位艺人的处女作

读完点个【在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4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四位老侦探”一炮走红
...文学系列之一,作者理查德·奥斯曼50岁才发表自己这部处女作,出版之后连续60周占据英国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创下英国最快突破100万册、全球系列销量超800万册的纪录。此后作者一
2023-12-26 05:26:00
...合,讲述了一个天马行空却又触动人心的故事。这部长篇处女作,既是作者对自己成长过程的寓言式总结,也是对当代青年“向内”的精神探索。作者以讲故事的方式讨论一个经典的问题:到底什么
2023-08-22 17:08:00
吴京新片《奔赴双雄》为中美合拍,陈思诚韩寒联手拍女性题材
...和韩寒联手打造女性题材悬疑片《真相》,《误杀》导演处女作《默杀》有望登陆院线;徐克备案动画电影《人体大战》,光线新项目《不存在的同学潘博文》改编自知乎热文。下面详细介绍一下一
2024-03-15 19:45:00
“国民女神”高圆圆意大利街头出镜,明媚阳光,满面春光,很有范
...众亲和力。高圆圆最早是在1997年的时候,通过参演电影处女作《爱情麻辣烫》正式进入演艺行业。比如说在2003年的时候,她因为在金庸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倚天屠龙记》里扮演周芷若这
2025-03-26 15:43:00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获得西班牙文学奖
...975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戏剧专业。他凭借小说处女作《且听风吟》于1979年获得第23届群像新人文学奖,之后于1980年发表长篇小说《1973年的弹子球》
2023-05-26 12:56:00
《追缉》导演曾英庭:十多年前的一个画面,让我邂逅了处女作
...拍自己的首部电影长片。本以为对他来说会是部“迟到的处女作”,但他笑称不是“迟到”,只是“比较晚邂逅”。 如今的台湾类型片发展到什么程度,《追缉》也许是个挺好的研究样本,而导
2023-11-18 15:41:00
《铃芽之旅》制片人川村元气执导处女作将在中国上映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北京5月5日电 (张丽娅、胜又阿雅子)日前,日本制片人、编剧、作家川村元气携其首部执导的长篇电影《我和妈妈的最后一年》亮相第十三届北京电影节展映单元。川村元
2023-05-05 10:52:00
“陈思诚电影”流水线能走多远
...逐步演进的过程。回望其创作轨迹,从演员转型为导演的处女作《北京爱情故事》用3000万成本换来上亿回报,初步展现了其商业嗅觉;到《唐人街探案》系列构建侦探宇宙;再到《误杀》《消
2025-07-18 16:01:00
从《年会不能停!》到《胜券在握》 职场牛马电影成新风口
...大于内容,徒增空洞之感。高开低走的新导演刘循子墨因处女作《扬名立万》的大获成功成为导演界的新星,《胜券在握》班底里又有很多《扬名立万》的幕后创作者、演员,所以备受期待,但是从
2024-11-20 12:42: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10月6日晚,来自保定的观众王贺超特意携家人赶赴石家庄观看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国际杂技盛典演出。他表示,整场演出多次让自己为演员们的技艺所折服,演出结束后仍意犹未尽,连
2025-10-08 23:24:00
“中国原创音乐盛典巅峰之夜”中秋唱响深圳湾畔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刘芳)10月6日晚,中秋之夜,深圳湾体育中心“春茧”体育馆内,“听见中国听见你”中国原创音乐盛典巅峰之夜在此举行
2025-10-08 23:25:00
定格历史荣光 守望和平未来——《胜利》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8 23:05:00
无极县金唛歌王争霸赛决赛精彩上演
河北新闻网讯(金池、王迎坤)10月4日晚,石家庄市无极县太极湖生态休闲区舞台灯光璀璨,为期两个多月的“无极金唛歌王争霸赛” 迎来巅峰对决
2025-10-08 12:12:00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晋源区推出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从热闹的群众文艺会演到趣味的科普实践活动,营造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2025-10-08 08:40:00
集美龙舟池\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立新 摄影报道)10月7日晚,厦门集美龙舟池畔上演浪漫一幕:皎洁圆月悬于南薰楼上空,与池边五月天25周年巡回演唱会标志性形象公仔“五彩球”同框亮相
2025-10-08 08:12:00
“乱世烽烟起 英雄叹红颜” 泗州戏《吕布与貂蝉》在安徽百戏城上演
大皖新闻讯 10月7日19:30,安徽百戏城地方戏剧场大幕缓缓拉开,由宿州市泗州戏剧团精心创排的泗州戏《吕布与貂蝉》震撼上演
2025-10-08 11:45:00
一街吃遍金陵味 市井烟火是茶南
10月7日,建邺区茶南大街热闹非凡,众多游客慕名而来。大家打卡各类美食,在充满烟火气的街巷中,感受着浓厚的市井氛围与生活气息。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段仁虎 摄
2025-10-08 08:06:00
红裙踏歌林海 《卡门》压轴终章5天5场!南京森林音乐会完美落幕□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桂香渐浓,弦歌不辍。10月7日晚7时30分
2025-10-08 08:05:00
华晨宇南京三日烟花点亮“火星乌托邦” 中秋夜预告乐园新篇章
2025年10月4—6日,华晨宇火星演唱会在南京汤山音乐谷燃情开唱。这个从基建起步,由团队灌水泥、铺草坪,从零打造的火星乌托邦
2025-10-08 09:44:00
龙海:国庆中秋长假 非遗嘉年华精彩纷呈
南音表演。厦门网讯(厦门日报特派记者 黄树金 通讯员 方勇顺)国庆中秋长假,第三届龙海非遗嘉年华在龙海月港古镇启动,南音
2025-10-08 07:41:00
聚焦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丨杂技的盛会 百姓的节日
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人气火爆杂技的盛会 百姓的节日10月2日,吴桥杂技大世界景区举行九月庙会活动,杂技绝活、非遗展演轮番上演
2025-10-08 07:53:00
吉镜头|八月十六 “超级月亮”已上线!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10月7日,今年中秋的“超级月亮”已上线(二次曝光拍摄)“十五的月亮十六圆”,10月7日,今年中秋的“超级月亮”已上线(二次曝光拍摄)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2025-10-08 00:33:00
王亚伦《中国少年》MV温暖上线 音乐少年用歌声与行动诠释新时代风采
作为近年来备受瞩目的新生代音乐人,13岁的王亚伦正以多元的艺术形式展现着当代青少年的精神风貌。从5岁发行首支原创作品,至今已创作了16首原创单曲及9张专辑
2025-10-07 18:08:00
“诗词三万里之天涯共此时”中秋咏诵会在吉林沉浸解锁中华浪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当中秋的月光洒满长春新民大街,10月6日晚,一场跨越千年的诗词之约精彩而至。作为吉林文旅倾力打造的文化IP
2025-10-07 18: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