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有效维护农田生态系统健康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9-17 06:1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

□任伟征

面对资源的刚性约束,如何协调粮食安全保障、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河南省面临的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黄河流域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因此我们不能只关注河道,应着眼于大流域内生态系统的健康,这也是实现黄河长治久安和地方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进一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河南省应着力维护农田生态系统健康,保障黄河生态安全,稳定农业生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流域内生态系统健康是实现黄河长治久安的基础

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河南省农用地面积1183.2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1.48%,黄河两岸以农田生态系统为主。然而,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以产量为单一目标导向的发展模式导致了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和生态系统退化等普遍问题。以2021年数据为例,河南省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为624.66万吨和9.74万吨,但两者的有效利用率仅为40%,比欧洲国家普遍低20个百分点左右,大量化学制品流入环境产生面源污染,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等负面影响。此外,农业用水量为114.99亿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80%,远超40%的生态警戒线,加剧了黄河水资源保障形势,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是维护农田生态系统健康的有效方式。农业经历了原始的刀耕火种、传统的小农经济和现代的集约化生产阶段,现实表明,继续通过品种改良、灌溉和使用农药化肥等措施提高产量已出现瓶颈,且明显超过环境承载力,加剧了生态系统退化风险。生态农业的核心思想是利用生态学原理构建基于不同尺度生物多样性配置的农田生态系统,结合传统农耕智慧和现代化技术开展农业生产,从而降低生产投入、提高资源利用、减少环境负面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例如在豆科—禾本科间套作体系中,生物固氮可替代化肥投入,进而提高作物产量并降低面源污染风险。在农田景观中合理规划的林草—灌木条带和地块,作为自然栖息地可提高物种多样性,利用生物控制降低病虫害发生,从而降低减产风险和农药使用。生态农业在国内外有许多相关概念,如可持续农业、生态集约化和多样化种养体系等,同时也有许多经典的模式,如农林复合系统、间套作系统和稻田综合种养系统等。生态农业普遍具有稳定性高、对外部不利环境抗性强的特点,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对于稳定粮食生产意义重大。

实施有效措施维护农田生态系统健康

农田生态系统健康有助于全面增强生态系统服务,如调节水文、改善气候、保育生物多样性、生态景观等,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间接影响。例如生态农业模式中间套作、农林间作和农田防护林等均可显著提高对农田微气候的调节功能,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从而提高水分利用,缓解水资源保障压力。而稻田生态种养如稻田养鱼等模式则提升了农业的景观功能,可通过“生态农庄”“体验式旅游”“观光摄影”等形式直接转化为产业价值。此外,“碳达峰”和“碳中和”是国家一项重要战略目标,维护农田生态系统健康可有效减少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投入,同时对增加土壤培肥力和生物多样性,由此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鼓励经营主体采取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生产方式,许多国家和地区从二十世纪开始已对生态农业模式实施了不同形式的补贴。例如欧盟的“农业环境计划”开始于1985年,其提倡并补贴农户采取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在非农地块种植并维护自然植被和增加田间种植作物种类等生产措施,以提高农业生物多样性,维护农田生态系统健康,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结合地方实际,为有效维护农田生态系统健康,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可考虑将以下方面纳入未来工作重点:

第一,发展生态农业,推动产业升级。首先,按照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的原则统筹规划,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生产结构和布局。其次,因地制宜推广生态农业模式,例如在平原粮食主产区可强化农田林网建设,开展豆科—谷物轮作种植以及绿肥还田;在山地丘陵可开展农林复合种植、林下种养等;在水源充足的稻作区鼓励开展稻田综合种养,将水稻种植和鱼、小龙虾、甲鱼、螃蟹等水产养殖有机结合。再次,针对局部地区,试行将“有机”和“绿色”农产品生产标准融入生态农业模式,提高产品附加值。

第二,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发展质量。首先,在“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等科研项目里设立专门资助,用以探索和优化适合本地开展的生态农业模式。其次,依托“中原英才”等计划,培育一批具有农业生态专业背景的高层次人才,作为战略储备。然后,探索建立“生态农业产业示范园”,针对不同条件下的模式选择、种养管理和生产加工等环节进行标准化示范,作为科普教育基地,提高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

第三,健全顶层设计,加强制度建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的框架内,结合国家重要战略,补充完善地方法规。具体可明确实施“生态补偿”的标准和细则;建立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碳积分”制度,为将来对接碳交易体系建立基础;完善土地规划和土地流转的长期制度,保障农业景观的稳定性,避免因生产主体变更频繁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影响生态系统健康。(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7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中国气象报河南气科所农田生态系统碳增汇潜力研究—探索农田固碳减排助农业绿色转型河南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河南还是我国农业碳排放总量靠前的大省。推进农业农村领域减排固碳,
2023-02-13 11:33:00
...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生态系统 第1部分:农田生态系统》。这是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损害领域发布的首项国家标准,可从制度上巩固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稳定向好态势,从法治角
2024-04-22 04:18:00
...转自:人民政协报全国政协委员陈温福:生物炭技术助力农田更肥沃“建设高标准农田和实现‘农业碳中和’是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前者要求提升农林生态系统碳储备能力,后者则
2023-03-16 03:26:00
高标准守好“金饭碗”
本文转自:滁州日报本报讯 农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农民谋生的“金饭碗”。建设高标准农田,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是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2024-05-28 00:31:00
农田退水循环利用引领生态农业发展
本文转自:连云港日报节约水资源 改善水环境农田退水循环利用引领生态农业发展赣榆区严格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四水四定”,加强水循环利用,把节水作为解决全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之策,
2024-01-24 10:10:00
农田地膜残留监测技术培训会举行
本文转自:六盘水日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农田地膜残留监测技术培训会举行本报讯 为进一步促进农业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提升耕地质量,近日,六盘水市农田地膜残留监测技
2024-03-20 01:31:00
山东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456.7万亩,增强农田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
...读《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意见》。高标准农田建设既是提高粮食产能、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是推动增强农田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的重要抓手。会上,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
2023-08-24 13:34:00
既要产好粮,也要护好地
...护好地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研发保护性耕作技术护佑亿亩农田日前,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其中将“在主要风沙口、沙源区和沙尘路径区推
2023-10-28 03:26:00
南国智库·调查 | 三亚多措并举为土壤“疗伤” 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械同时作业,将有机肥、生物炭、微生物菌剂等均匀施入农田中。这是三亚市农业农村局治理农业面污染推出的一又新招。农业面污染,就是种植、养殖过程中,使用化肥、农药、激素等产生的秸秆
2024-10-17 10:0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宫廷中秋”推高文博热度 邀游客沉浸式感受文物魅力
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举办“宫里过中秋”品牌社教课,市民游客学习文物及中秋相关知识。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10月6日
2025-10-08 08:12:00
\
商家正在给消费者介绍今年新引入的台湾商品。消费者参与博饼活动。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晓菁 通讯员 高菲 图/厦门日报记者 卢剑豪)琳琅满目的台湾商品
2025-10-08 08:12:00
【厦门之美】乡约金风里
下潭尾湿地公园西炉村一段的绿草大兔子打卡点吸引不少亲子家庭。10月5日,厦门西岩山都市田园举办“闽地翔安-西岩山艺术季”活动
2025-10-08 08:12:00
国庆中秋假期,老陈醋成为各路媒体文旅、文创关注的“新宠儿”,不少央媒、网媒将镜头聚焦清徐县,热情向外界介绍这一国家级非遗的独特魅力
2025-10-08 08:41:00
体验花灯制作、“与国旗同框”合影、观看爱国题材小品……国庆中秋假期,古交市各党群服务中心组织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将爱国情怀与传统文化元素融合
2025-10-08 08:41:00
记者近日从太钢获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信息:牛国栋、连杰、伊卫兵、郭志刚、杨建忠、王建宁、王伟、马卫华8名太钢高技能人才成功通过特级技师评审
2025-10-08 08:41:00
中国网10月8日讯 据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发现,某大型企业员工董某某因对领导心怀不满,为泄私愤
2025-10-08 08:43:00
华灯初上,易县恋乡·太行水镇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古韵画卷。美轮美奂的光影盛宴、独特的民俗文化表演、地道的烟火气美食……来这里,解锁浪漫夜游新体验。摄制丨李佳泽、王木者
2025-10-08 09:11:00
24节气海报|秋风送爽 寒露添凉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设计 赵一妍 吴美慧
2025-10-08 09:28:00
三明学院举办双节主题游园活动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8日讯(通讯员 陈军 李璇)10月6日上午,由三明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团委主办的“两岸师生庆华诞,游园欢度中秋时”主题游园活动在厚德楼一楼隆重举行
2025-10-08 10:36:00
大皖新闻讯 随着国庆、中秋假期进入尾声,全省高速路网陆续迎来返程客流高峰,管理部门因车流量大临时关闭部分高速入口,从而造成国省干道
2025-10-08 10:37:00
白山松水安全行——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筑牢森林资源安全防线
9月15日起,吉林省正式进入秋季森林草原防火期。为全面展现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实践成果与经验做法,吉林省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
2025-10-08 11:02:00
国庆期间乱涨价 广东连州一牛杂店被处以3500元罚款
中国网10月8日讯 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7日发布情况通报称,10月5日,该局接到某消费者投诉,反映连州市某牛杂店经营者存在未尽告知义务乱涨价的情况
2025-10-08 11:17:00
这个假期,吉林的含“铁”量 还在上升
曾经,对于许多游客而言,长白山天池是需要辗转颠簸才能抵达的遥远秘境。如今,沈白高铁一线直达,长白秘境已成为轻松可及的周末目的地
2025-10-08 11:33:00
河北新闻网讯(周梦晗)近日,石家庄市深泽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聚焦不动产登记领域历史遗留问题,以改革创新为抓手,推出系列便民举措
2025-10-08 12: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