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养殖虾都是吃抗生素、激素长大的”,不能吃了?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7-08 15:31: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科普中国

虾,不仅味道鲜美,还营养丰富,深受大家喜欢。白虾、河虾、基围虾、皮皮虾、小龙虾,怎么做都很好吃。

但是,网上经常有人说,“那些所谓的海捕虾,实际上都是养殖出来的,哪有那么多海捕野生的?不止罗氏虾,还有基围虾、白虾等等,这些都是高密度养殖的。为了让虾不生病,常常要用大量的抗生素。为了让虾长得又快又大,还会添加牛磺酸和磺酸激素。因为虾没有肝脏,这些抗生素根本无法排出,只能留在体内自身吸收掉,也就是留在虾肉里面。”

虾真的都是养殖的?都是喂药长大的吗?我们到底还能不能放心吃虾?

我们吃的虾都是养殖的?

目前我们吃的虾,不能说全部都是养殖的,但确实绝大部分都是养殖的了,占比超过80% 。

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2023年,我国全年水产品总产量达7100万吨,比上年增长3.4% ,其中,养殖产量预计5812万吨,占水产品总量的82% ,养殖种类超过300种,涵盖鱼、虾、蟹、贝、藻等各类水产品种。从人均来看,水产品人均占有量超过48公斤。

具体到虾,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3~2020年中国虾产量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到2020年中国虾产量达到630.73万吨,同比上升3.94% 。其中,淡水养殖虾占总产量的55.21% ,海水养殖虾占23.58% ,养殖虾总体为78.79% 。而淡水捕捞虾仅占2.08% ,海水捕捞占19.13% 。

从主要品种来看,目前我国海水虾养殖的主要品种有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中国对虾和日本对虾。所以,我们吃的虾,的确大部分都是养殖的。

为什么虾要养殖?

那么,为什么都是养殖的呢?

主要还是因为野生捕捞的不够吃,也不够好吃。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吃的鱼虾等水产品越来越多,而且,鱼虾也是营养学上常说的白肉——低脂高蛋白,是健康的肉类,就更受大家推崇了。

数据显示,2013~2022年,我国水产品国内供应总量不断增加,食用消费量增长趋势明显,动物性水产品食用消费总量鲜重自3270万吨增至4837万吨,年均增速4.45% ,2022年我国居民动物性水产品人均食用消费量鲜重为34.27kg,比 2013年23.92kg提高了43% 。

虽然我们吃的水产品增加了很多,但是距离健康推荐量依然是不够的。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22)推荐我们每天吃水产品和畜禽肉类的每日推荐摄入量均为40~75g(指食物的可食部分)。以水产品平均可食比例54.50%进行折算,每人每日鲜活水产品消费量需要达到73.39~137.61g ,即每年消费量达到鲜重26.79~50.23kg ,中位数为38.51kg 。与中位数对比,还相差11.04% ,即鲜重4.25kg 。

目前80%都是养殖的,我们都吃不到健康推荐的量。如果按照膳食指南推荐的健康摄入量去吃,全靠从大自然捕捞野生鱼虾,那肯定是不够。毕竟,野生鱼虾生产周期长,产量低。所以,就需要大量进行养殖了。

而且,随着环保理念的日益进步,我们国家很多地方在限制捕捞,比如长江流域开启了为期十年的禁捕。未来养殖的量还会更多。

养殖虾真的不能吃吗?

一说到养殖,大家就会联想到都是喂药长大的,大家也经常在网上看到虾等水产品兽药、抗生素超标情况。为什么会超标?真的都是喂药长大的吗?

1、养殖虾真的是喂药长大的吗?

虾等动物也会生病,野生的没人管大多就死了。但人工养殖的虾,养殖户还指望售卖,所以虾生病了当然要给它们治病。因此,在虾养殖过程中确实会用到一些药物。如果在这些环节中有人违规用药,就会导致虾出现药物超标的情况。

另外,水产品在加工、包装、储存、运输、销售过程中也存在被人为添加违禁药物的情况。因为水产品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擦伤等情况,如果水体环境不干净,就容易出现水霉病,影响存活率。所以,一些商贩也会在运输动物的存放池中也会用到一些药物来防治疾病。

除此之外,养殖环境污染等,也可能导致会检出兽药、农药残留。比如,有些养殖户原来使用药物对养殖环境进行消毒后,后面继续养殖的时候,没有经过充分清洗、净化池塘就开始养殖其他动物,就可能导致兽药蓄积。

2、养殖虾的环境不安全?

但很多人一说到养殖,就会认为不好,认为很多动物挤在一个地方,高密度养殖、环境不好,容易生病,等等。其实,这可能是大家的刻板印象。实际上,随着技术的发展,水产养殖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现在中国的水产养殖已经有了很大变化。现在的耕海牧渔,一个深海渔场,能养殖十万吨。比如,2021年,亚洲最大的深海智能网箱“经海001号”投入使用,它是将网箱放在深海区养殖,环境好很多了。

“养殖虾都是吃抗生素、激素长大的”,不能吃了?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年,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交付运营,他首创的“船载舱养”模式,将养殖区域从近岸推向了深远海,设15个养殖舱,养殖水体近9万立方米,设计年产高品质鱼类3700吨。

3、养殖虾可以吃

大家最担心的还是到底是否安全,甚至很多人会说养殖的虾无法将有害物质代谢出去。其实,正规养殖的虾体内兽药通常含量都很低,是可以保证安全的。

根据我国第五次总膳食研究的数据来看,我们日常食用的水产品中兽药残留风险总体风险很低。2023年上半年全国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监测合格率为99.2%,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监测合格率持续稳定在99%以上。抽检的大黄鱼、大菱鲆、牙鲆、虹鳟、花鲈、斑点叉尾鮰、鲶鱼、对虾和克氏原螯虾等品种全部合格。

所以,大家正常吃虾等水产品并不用担心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如何健康吃虾?

1、吃正规养殖和销售的虾

实际上,食品安全不是零风险。环境中不可能避免存在各种已知和未知的危害物质。目前全世界都是通过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将可能的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安全水平,以保证人们的安全。正规养殖和销售的虾,通常对食品安全的管控会更严格。

所以,建议大家去正规餐厅吃虾,自己买虾就尽量去正规的超市、市场或者电商平台买。

2、适量吃

虾好吃又营养,很多人很喜欢吃,但我还是建议大家要注意适量。

膳食指南建议的健康饮食基本原则就是,食物多样,什么食物都要吃,但什么食物都不多吃。保证食物多样化,每种食物都吃,一方面可以避免我们只吃某一种食物而导致可能的危害物质摄入过多,降低风险;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摄入更加均衡的营养,促进身体健康。

我国居民膳食宝塔建议我们每天吃动物性食品120~200克,每周吃两次水产品。其中,建议每天畜禽肉的摄入量为40~75g,常见的水产品包括鱼、虾、蟹和贝类,推荐每天摄入量为40~75g。只要大家不是每天都吃很多,其实并不用担心兽药残留等问题。

目前全世界都是通过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将可能的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安全水平,以保证人们的安全。所以,当我们看到网上一些对食物评价很绝对的信息,要学会客观地判断,尽量避免带着刻板印象去看待。

作者: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阮光锋

审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博士、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张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8 17: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养殖虾都是吃抗生素、激素长大的?到底能不能吃?告诉你真相
...很多不必要的误解和焦虑。参考资料:[1]《养殖虾都是吃抗生素、激素长大的,真的不建议吃?》.人民网科普.2024-07-05
2024-11-25 05:10:00
...其实都是在陆地上养的”“这些虾高密度养殖,会给虾喂抗生素”“在运输过程中,为了让虾保持新鲜,还会使用‘保鲜保活剂’”。这些对“陆养海虾”的否定和质疑是真的吗?带着疑问,记者采
2023-10-14 19:05:00
大连理工科研项目获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金奖获奖项目为“以噬菌体替代抗生素防控家禽沙门菌感染并保障食品安全”本报讯(袁赫爽 朱彦婷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谢小芳)近日,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
2023-12-07 03:25:00
用“绿色”擦亮水产养殖发展底色
...不注意疾病预防,一旦养殖对象生病,情急之下便会滥用抗生素,导致养殖对象产生耐药性,这对人类健康和养殖业发展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为解决这个问题,吴凤英带领团队开启了纳米破壁无抗
2023-05-06 06:45:00
预防母牛流产用什么药?防止牛流产的保胎措施有哪些?
...每10天肌肉注射100毫克黄体酮,成功度过了危险期。三、抗生素类。最后说说抗生素类药物。要是母牛因为感染细菌或者支原体等病原体,有流产风险了,这时候抗生素就得“上场”了。比如
2025-03-26 14:41:00
迈向绿色新“食”代:无抗活虾,引领健康消费新时尚
...暂养、运输等)中,严格遵守停药期规定,绝不使用任何抗生素类药物。其核心依赖于一套完整的生态健康养殖技术体系:优质种源:选育抗病力强、生长性能好的优质苗种。环境调控:运用益生菌
2025-09-13 20:42:00
...罗文波表示,为达到生态平衡,整个养殖过程不添加任何抗生素,因为他们也拿到了国际权威机构认证的无抗养殖证书。罗文波说:“我们最主要的技术就是生物絮团,也就是益生菌来养殖这种南美
2023-09-14 10:00:00
加大新型饲料添加剂的研发力度
...及药物滥用存在哪些难点?“禁抗令”落地后,如何促进抗生素替代品的开发?天然植物提取物添加剂的大规模推广应用还要着力解决哪些问题?围绕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近日专访了中国工程院
2023-08-11 02:06:00
“无抗”鸡蛋为何贵两倍? 记者走访商超发现价格高达1.6元/枚,商家称销量不错;专家回应“含抗”鸡蛋能不能吃
...因销售鸡蛋抽检不合格被通告、处罚,不合格原因多是“抗生素”超标。记者了解到,抗生素一直是业内明令禁止的,但这并未杜绝有些养殖场为私利添加抗生素。记者注意到,除了行政处罚之外,
2023-11-29 19:06: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杏林整形:别只盯五官!面部轮廓才是氛围感的“隐形推手”
随着审美观念的不断升级,各类美学概念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小编留意到一种新兴的求美趋势,恰好能解释大家常遇的困扰——例如
2025-11-18 14:02:00
胃早安荣获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全国赛初创组“优秀企业奖”
近日,2025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全国赛在海南海口圆满落下帷幕。胃早安健康科技(山东)有限公司凭借“后生元功能性食品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
2025-11-18 14:35:00
应对轮状、诺如病毒引发的儿童腹泻 可联合使用妈咪爱缓解症状
随着气温骤降,轮状病毒、诺如病毒也到了“活跃期”。这两种病毒是儿童急性胃肠炎的主要“元凶”,尤其容易在学校、托儿所等人群密集场所引发集体爆发
2025-11-18 14:36:00
冬日三道硬菜让你元气满满
俗话说“冬令进补,来年打虎”。随着气温逐渐降低,人体阳气内藏,正是为身体积蓄能量、涵养精气的最佳时机。然而,进补并非简单的大吃大喝
2025-11-18 14:50:00
嘌呤盛宴?火锅“降酸公式”学起来
冬天来上一顿热气腾腾的火锅,跟三两好友围炉欢聚,简直不要太开心。不过,嘌呤超标警报已拉响……爱吃火锅又担心尿酸飙升,易痛风人群还能不能实现火锅自由了
2025-11-18 14:50:00
白云区关工委赴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开展帮教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相关工作要求,传递社会关爱与温暖,助力失足青少年改过自新、早日回归社会,11月13日,贵阳市白云区关工委牵头
2025-11-18 15:02:00
东城中医医院刘颖:人到中年,出现这几个症状别硬扛,你要做对这些事
明明室内温度不高,却突然一阵发热,从胸口往上蔓延到脸部,皮肤发红,汗很快就会把内衣湿透。晚上睡着后情况更明显,经常半夜被热醒
2025-11-18 15:50:00
东城中医医院蔡学萌:以针为钥,启睡眠之门
蔡学萌,针灸科主任,主治医师,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拥有近二十年的针灸临床治疗经验。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蔡学萌医生认为失眠并非单纯的“睡不着”
2025-11-18 16:51:00
重庆江渝医院中医调理:平缓中风后遗症、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中风后遗症是中风康复过程中常见的慢性健康问题,患者可能出现肢体偏瘫、言语障碍和日常活动受限。重庆江渝医院以中医为核心,通过中药内服与敷贴外敷
2025-11-18 16:58:00
早干预,早缓解 烟台市奇山医院联合国糖尿病日义诊活动守护“糖友”健康
2025年11月14日是第19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为提升人民群众对糖尿病的认识,有效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当天上午,烟台市奇山医院在医院门诊大厅组织开展联合国糖尿病日义诊活动
2025-11-18 17:48:00
东湖评论:刀光勺影间,楚味新气象
2025年“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赛——全省“武昌鱼大厨师”职业技能竞赛于11月15日在武汉市江夏区五里界街道举行。本次大赛由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5-11-18 18:28:00
科学体重管理 为健康人生赋能
鲁网11月18日讯体重,不仅是数字的呈现,更是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晴雨表”。合理的体重管理并非单纯追求“纤瘦”,而是通过科学方式实现身体机能的平衡与优化
2025-11-18 19:22:00
寒潮来袭,这张喝汤地图请收好!
大河网讯 寒潮来袭,中原大地瞬间入冬,迎来了今年下半年的首场寒潮,气温断崖式下跌。这样的天气,最幸福的事莫过于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
2025-11-18 20:34:00
男子手搓“自动喂食器” 鸡:日子好了 撸上串了!
男子手搓“自动喂食器”。鸡:日子好了,撸上串了!
2025-11-19 01:24:00
做介入手术前,这3件事要知道
介入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方式,凭借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已成为治疗很多疾病的重要选择。但对多数患者而言,“手术”二字仍会带来紧张与不安
2025-11-19 04: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