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张爱民:哨笛校长的育人“三重奏”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5-03-20 19:22: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

张爱民:哨笛校长的育人“三重奏”

张爱民指导学生制作哨笛。受访者供图

在赣鄱大地最南端的江西省遂川县,晨雾中的衙前镇中心小学总会准时响起清亮的哨笛声。一位因强直性脊柱炎身躯佝偻的校长站在教学楼前,却始终目光如炬,看着孩子们手持自制哨笛走向课堂。

他叫张爱民,扎根乡村教育的33载春秋,他在红土地上谱写出一曲意蕴悠长的育人“三重奏”。

一个不再遥远的音乐梦:永不磨灭的教育坚守

1983年深秋的晨雾中,9岁的张爱民和母亲推着板车在新江乡的泥泞山路上艰难前行。车上蜷缩着患强直性脊柱炎的父亲张龙伟——这位民办教师即使脊柱已弯成了一张弓,仍坚持去5里开外的横石小学上课。

1991年师范毕业后,年轻的张爱民满怀热忱回到家乡。那时的他,身姿挺拔,脚步轻快,穿梭在新江乡富民小学的校园里,和孩子们打成一片。然而,命运却在1996年给了他沉重一击。当腰痛难忍的张爱民确诊遗传性强直性脊柱炎时,他的世界仿佛瞬间崩塌。他开始被病痛折磨,身体每况愈下,原本挺直的脊梁逐渐弯曲,轻快的步伐变得蹒跚,连日常的站立、行走都成了艰难的事。每一次挪动都伴随着钻心的疼痛,可即便如此,他依然强忍着痛苦坚守在岗位上。他终于读懂父亲为何总把止痛药藏在教案本里,那个跪在板凳上写板书的佝偻身影,那些坚持批改作业的深夜,都化作了他对乡村教育最纯粹的热爱,成为他镌刻在岁月里,永不磨灭的教育坚守。

日子就这样在与病痛的顽强对抗中缓缓流逝,张爱民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对孩子们的责任与期望。2018年深秋,他获得了一次前往北京参加校长培训的机会。《艺术与科学》讲座,像火种点燃了他心底的渴望——要让山里娃也能触摸艺术的光。

返校之后,他翻出仓库里落灰的口琴、葫芦丝,却发现孩子们连音阶都吹不准。那个总在音乐课缩在角落的留守儿童小芳怯生生问:“校长,能不能做个我们买得起的笛子?”这句话让他在实验室熬了整整3个月。削坏的竹片堆成小山,手指被锉刀磨得渗血,终于在除夕夜,第一支结合中西工艺的井冈哨笛发出了清越的声响。

“成本太高,推广不了。”面对现实的经济制约,这个“发明家校长”的汉子红了眼眶。2019年春天,他瞒着妻子取出治病的钱,将首批500支铝合金哨笛送到全乡6个教学点。当石坑村小的孩子们用哨笛合奏《映山红》时,他开心了好久:“值得!”

故事的转折发生在2022年。北京德清公益的考察团被教室里的哨笛声吸引,张斌秘书长看着墙上“班班有笛声,人人会演奏”的标语动容道:“这才是真正的乡村美育!”随着“米多多合唱团”项目落地,张爱民梦想的星星之火开始燎原。他带领团队将哨笛成本从38元压到1.16元,独创的“竹膜调音法”让一元竖笛飞向了全国23省106所学校。

2024年暑假,张爱民背着一包井冈哨笛,踏上了全国义务教学的旅程。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的草原小学,他教蒙古族孩子们用哨笛吹奏《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在云南德宏的傣族村寨,他与孩子们一起用哨笛演绎《月光下的凤尾竹》;在广西壮乡的山村小学,他带着孩子们用哨笛合奏《刘三姐》选段。“这些哨笛是我自掏腰包买的材料,孩子们亲手制作的。”每到一处,他都会留下一批哨笛和一本自制教材。

在湖南茶陵的一所留守儿童学校,当他看到孩子们用哨笛吹响《映山红》,忍不住红了眼眶:“这就是教育的力量,它能跨越千山万水,连接起每个孩子的心。”

一颗火种般的哨笛:为困境中的少年点燃曙光

2020年腊月,在富民村陡峭的盘山道上,张爱民拄着竹杖艰难攀登。山顶那户人家,自闭症少年小高已3个月没出房门。母亲跪在地面哭喊,15岁少年蜷缩在被窝哭泣。

连续七天,张爱民翻山家访。他给孩子展示社团孩子们制作的哨笛……直到第7天黄昏,少年突然抓住他衣角:“校长,我能跟你学习制作哨笛吗?”

从此,“井冈哨笛工作室”里多了个沉默的身影,复学的少年在打磨哨笛中终于找到了情绪出口。直到中考放榜日,小高举着录取通知书冲进校长室,抱住了张爱民时才发现,原来,与强直性脊柱炎抗争28载的校长的后背早已无法挺直。

2024年,张爱民调任衙前小学校长。在这里,他遇到了另一个需要“擦亮”的火种——小航。这个总是低着头、独来独往的男孩被诊断为抑郁症,成绩一落千丈。张爱民注意到他手工课上专注的眼神,决定通过哨笛制作帮他重新树立自信。

“小航,你来做哨笛制作团队的队长好不好?”张爱民把一套制作工具递给他。男孩怯生生接过工具,手指微微发抖。第一次教学时,小航紧张得说不出话,张爱民就站在他身后,轻声指导:“先教他们打磨竹管,就像这样……”渐渐地,小航的声音大了起来,眼神也明亮了。

为了让小航继续进步,张爱民自掏腰包买了一套哨笛制作设备送到他家,得知小航对编程感兴趣,又特意挑选了一套编程入门书籍。“校长,我……我真的可以学编程吗?”男孩抱着书,眼里闪着泪光。张爱民轻轻拍拍他的肩膀:“当然可以,你可是我们学校的‘哨笛小专家’。“”

寒假过后,小航带着自己手工制作的20支哨笛回到学校,还教会了更多同学制作哨笛。看着曾经沉默的男孩在讲台上自信地展示作品,张爱民悄悄擦去眼角的泪水。

一所托举希望的学校:红土地上的以文化人

当教育真正扎根泥土,每粒种子都能找到向光的路径。走进衙前小学,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是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而是操场左侧的“客家文化”游戏区。每周三下午,校园里都会响起客家童谣的稚嫩歌声。一二年级的孩子们跟老师学唱《月光光》;三四年级的竹编社团里,细长的竹篾在指尖翻飞,编织出一个个精巧的果篮;高年级的孩子们正跟着学习艾米果制作、五龙下海、竹艺制造等手艺。这是张爱民精心设计的“客家文化传承计划”:每个班级选定一个文化项目,用两年时间打造“三个一”——“一个展馆、一套教材、一批小传承人”。

“文化不是挂在墙上的装饰,而是流淌在血液里的基因。”张爱民拄着竹杖,带着孩子们走村串户,收集客家老物件、记录方言故事。在他的推动下,学校已经连续举办两届客家文化艺术节,学校的客家文化展示馆中不仅有孩子们制作的竹编、服饰,还有他们编写的《客家童谣100首》《客家美食图谱》。如今,衙前小学的客家文化课程已成为全县示范项目。

“过去考核老师只看分数,现在要看‘五育雷达图’。”教务主任翻开《教师发展手册》,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位老师的特色课程:美术老师的客家服饰设计、体育老师创编的红军武术操。而张爱民倡导的“六个一”工程,让每个毕业的孩子都带着“会吹竖笛、能讲红色故事、掌握劳动技能”的印记走向人生。

山风掠过红土地,捎来悠扬的哨笛声。33年间,偏远的乡镇小学成了全国创新教育示范基地,为培养出186名大学生奠定了基础,托举他们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而张爱民始终站在校园的角落,用佝偻的身躯守望着。因为他知道,这些哨笛不仅让孩子们触摸到艺术的光,也点亮了他们心中绚烂的梦想。(罗美琪、李书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20 23: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这里有所中心小学——新江中心小学。六年来,在校长张爱民的带领下,山村小学正逐步走向全国创新教育改革的前沿。张爱民素有“革命老区发明家校长”的美誉,荣获2021年“马云乡村校
2023-07-05 20:50:00
“双争”光荣榜|张爱民:以网为媒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张爱民,男,1973年出生,中共党员,临西县新媒体协会党支部书记。他创办了临西在线网站、临西在线公众号等综合性便民服务平台,平台综合注册用户突破40万;他发起成立临西县新媒体协会
2024-06-02 10:41:00
...的新支点》的专题讲座。来自山东的张海珍校长和江西的张爱民、林亮校长以及芒市江东乡中心校校长李爱军分别就各自学校的工作进行了交流发言。(芒市风平镇中心校)
2023-04-25 10:04:00
两会声音 | 王福明、张爱民委员:加强地理标志品牌化建设,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王福明委员张爱民委员纵览新闻记者 呼延世聪地理标志作为“原产地标志”,因其特定的自然、人文禀赋,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今年两会上,省政协委员、河北师范大学美术设计学院院长
2024-01-23 20:46:00
河北盐山:石麻湾村的汉麻丰收了
...进行。望着今年收获的第一茬汉麻,这片汉麻田的负责人张爱民喜笑颜开。石麻湾村部分土地盐碱化严重,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作物投入多、回报少,影响了村民们的种植积极性。如何管好用好
2024-08-15 17:52:00
亚运会淳安赛区今日开赛,运动员顽强拼搏,工作人员无私奉献
...比赛任务,在这里将产生25块金牌。凌晨五点,泰山瑞豹的张爱民带领他的团队,从驻地向今日比赛的山地自行车赛道进发,进行赛前最后的一次检查。张爱民和他的团队,就是这场赛事落地的最
2023-09-25 18:06:00
海南省福建商会第七届理监事会就职典礼在海口举行
...方供图会议宣读了海南省福建商会第七届理监事会名单,张爱民当选为新一届会长。现场的参会领导分别为创会会长、荣誉会长、名誉会长、会长、执行会长、监事长、常务副会长及副会长等授牌。
2023-12-31 12:03:00
龙里:农业专家“送技”上门  为农业生产“把脉”支招
...植技术问题,龙里县发改局邀请到贵州省辣椒所副研究员张爱民开展技术培训,深入田间地头,通过实地分析讲解、发放科学种植宣传册等方式,为广大农户传授实用技术、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难题。
2024-05-22 16:22:00
60岁生日他最后一次献血,19年里他把全身的血献了19遍
...附近的献血车上有不少人在献血,樊明学很惊讶,在妻子张爱民的鼓励下,他第一次走上去尝试。登记、体检、初筛、采血……大约半小时后,樊明学完成人生中第一次献血。走下献血车,他没有察
2023-03-11 11:56: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新桥小学开展防震避险疏散演练
为提升师生防震减灾应急处置能力,筑牢校园安全屏障,近日,芝罘区新桥小学组织全体师生开展防震避险疏散演练活动。桌下避险演练前
2025-10-15 15:35:00
大国工匠校园开讲,启智点燃科技报国梦,这场科普盛宴太有料!
“一根头发丝竟然能分成700份!这太不可思议了!”10月14日,西安高新区第四完全中学报告厅内掌声阵阵,学子们认真聆听了两场精彩的讲座
2025-10-15 16:08:00
第一课从“你好”开始!湖北建院中韩合作办学项目正式启航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施颖钰、叶顾芸、李夏)“안녕하세요!”(你好!)——近日,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数媒(中韩国际班)的实训教室里
2025-10-15 16:25:00
为智能建造育人才!湖北建院与行业先锋深度交流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李夏)10月10日,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建三局云谷孵化器开展深度交流
2025-10-15 16:25:00
“活教材”就在家门口!湖北建院校巧用校内工程 打破课堂边界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张建、李夏)10月11日,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楼施工现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学习者”——建筑工程学院教师程红艳带领学生现场教学土方开挖
2025-10-15 16:26:00
齐鲁医药学院召开申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鲁网10月15日讯10月14日,学校召开申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齐鲁医药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董事长、申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魏振东主持会议
2025-10-15 17:22:00
齐鲁医药学院开展2025年“世界解剖学日”纪念活动
鲁网10月15日讯在第七个“世界解剖学日”来临之际,10月9日至15日,齐鲁医药学院开展系列“全球解剖学视角”主题纪念活动
2025-10-15 17:28:00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志愿者完成济南市运动会开幕式志愿服务工作
近日,济南市第一届运动会开幕式在济南市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受组委会委托,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团委参与了开幕式的服务保障工作
2025-10-15 19:58:00
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开展党建工作推进会
近日,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开展党建工作推进会。会议聚焦“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主题,系统部署《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青恒党发〔2025
2025-10-15 22:15:00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启动精神文明建设专项活动
大河网讯 10月14日,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在学校举行“清新校园 无烟青春”精神文明建设暨创建无烟校园专项活动启动仪式。学校党委书记张林
2025-10-15 22:49:00
山师怀瑾:强国复兴有我,争当新时代好少年
鲁网10月14日讯星星火炬引航程,红领巾飘扬映初心。10月12日下午,山东师范大学怀瑾实验学校校园里红旗招展、队歌嘹亮
2025-10-14 14:22:00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在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月评选中多项目入选并获奖
近日,2025年山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月展示活动评选结果公示,山东外事职业大学依托特色化、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成果
2025-10-14 14:56: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许文秀)洪山区不动产登记窗口始终以党建为引领,以民心为导向,持续优化服务,营造有温度、有速度、有态度的营商环境,让每一位群众都能深切感受到“洪山温度”
2025-10-14 15:23:00
从“意向”到“实践”!河南地矿职业学院与西班牙韦尔瓦大学代表团签署合作备忘录
大河网讯 10月11日,河南地矿职业学院迎来了西班牙韦尔瓦大学代表团,双方围绕教育合作、学术交流等议题开展深度交流,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
2025-10-14 17:07:00
“黄河科技学院附属医院2025年招聘,持续纳贤,开启你的医疗梦!”
黄河科技学院附属医院是经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批准设立的三级综合医院,是一所集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健康管理、康复保健、医养结合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学直属附属医院
2025-10-14 17: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