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爸、妈……”哽咽的声音模糊了陈南(化名)的语言,见到父母的第一时间,他就拉着他们的手,然后,跪了下去,失声痛哭。和陈南身处同一空间的还有11名服刑人员和他们的家人,他们有的一见面就紧紧相拥,有的再也没有松开握住的手,还有的上一秒还充满笑意的眼里突然就泪水充盈……这是1月31日上午,记者在上海市军天湖监狱亲情帮教现场看到的一幕。
2024年春节来临前,有22位服刑人员亲属被获准走进高墙,与服刑人员近距离交流,拥抱寒暄,还提前吃上了“团圆饭”。
5年,第一次申请见父母
这是陈南5年来第一次见父母。自从2019年初因为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被逮捕,陈南就没见过父母。“他们年纪大了,从上海过来太远了……”陈南目前服刑的军天湖监狱位于安徽宣城市,是上海市在安徽南部的“飞地”之一,距离上海约318公里。
陈南与五年未见的父母紧紧相拥
之所以这次请年近七十的父母来监狱参加帮教活动,是因为陈南得知,这次见面不只是隔着玻璃、拿着听筒和家人“看得见,摸不着”,而是可以有2个小时的近距离交流,还能吃一顿“团圆饭”。于是,陈南向主管民警提交了申请。
军天湖监狱是一所关押成年男犯的监狱,服刑人员刑期多在十年以内,目前分为六个监区。参与此次亲情帮教活动的服刑人员只有12名,如何“百里挑一”?军天湖监狱教育科民警高翔介绍,此次参加帮教活动的都是各监区的服刑改造积极分子,监狱综合他们的个人意愿、家庭情况、服刑表现、教育改造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后选定。
作为一个曾给他人、社会和家人造成深深伤害的服刑人员,像这种和家人近距离交流的机会是非常难得的。过去习以为常的小事,如今则是求而不得,比如吃妈妈包的韭菜肉馅饺子,带上一家老小回老家走亲戚,去温暖的海南旅游……这都是陈南对春节的记忆。
今年四十出头的陈南曾经是父母的骄傲、弟弟的榜样,出生农村的他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双一流”大学,进入国企工作几年后又自己创业,事业有成,家人的生活条件都因此得到改善。然而,陈南并不知足,还想赚得更多、赚得更快。于是,从2018年开始,他利用职务便利,虚构事由,非法侵占、挪用公司资金上百万元,用于个人理财、投资、还债……2019年,东窗事发,最终,陈南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
据陈南的主管民警回忆,陈南刚到军天湖监狱服刑时,表现比较稳定,但沉默寡言,他担心自己的财产刑会给家人带去压力,感到愧对家人。时至今日,陈南虽不像之前那么沉默,但担心和愧疚没有改变。
“平时主要和我弟弟通过亲情电话联系,几乎每个月都会通话,他总说家里一切都好,但生活哪那么容易?”陈南知道,家人只是报喜不报忧罢了。而他,虽然挂心,却无能为力,只能悔恨,“当时抱着侥幸心理,觉得自己很聪明,做得瞒天过海,不着痕迹,但逃得了一时,逃不了一世的。”
有人相拥,有人握手
1月31日早上,雨雾犹如薄薄轻纱笼在天地间,一片迷蒙,参与帮教的服刑人员家属8点不到就已经到达军天湖监狱门口,他们中有满头银发的母亲,有即将成年的孩子,有风尘仆仆从吉林赶来的妻子……
短暂的情况说明会后,8点45分,经过严格的安检程序,服刑人员家属们在监狱民警的带领下进入服刑改造核心区,参观心康中心、远程法庭、服刑人员生活区、教育中心。而此时,参加亲情帮教活动的服刑人员已经提前被带到现场。每一名服刑人员都有一名监狱民警陪同,现场还有防暴队民警和医务所医生值守。
一夜没睡好的陈南和其他服刑人员一样,激动又紧张,民警时不时和他们聊两句,安抚他们的情绪。而与其他服刑人员相比,陈南手上多了一样东西——一瓶特意泡给父母的茶。天气寒冷,在等待的过程里,陈南解开了衣服扣子,将瓶子塞进怀里,捂着保暖。
9点30分,家属在民警引导下,到达帮教现场,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头的那幕。
抱头痛哭许久,陈南和父母好不容易平复情绪,他给父母“敬茶”,父亲却只喝了一小口,而后拿着茶给陈南,希望儿子多喝一些。无论什么情况下,父母始终是陈南记忆中那不舍得自己吃好用好,却会把最好的给孩子们的模样。而他在此刻才真正体会到父母的爱有多珍贵。
在一众情绪激动的服刑人员和家属中,吴明(化名)和他的父母显得“冷静”一些,见面伊始,他们只是握了握手,平静交谈的过程里,只有吴明的母亲偶尔用纸巾轻轻擦拭眼角。
“我们就一个孩子,总希望他健康平安,谁知道弄成这个样子……”吴明的父亲去年刚退休,他没想到一直以来都很优秀的儿子会走上岔路,“但犯了罪就得认。我们也总是跟他说,他要认识自己的错误,好好改造,好好学习,将来出去以后好好做事,好好做人,还得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会是他的后盾。”
吴明今年36岁,曾是一名医生,后来在创业过程中逐渐只“向钱看”,2020年因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获刑5年6个月。从一开始,吴明的父母便以强大的亲情支持着吴明,伴他走过入狱初期的适应阶段。2023年恢复亲情会见以来,吴明和父母约好了,两三个月见一次。每次到监狱,吴明的父亲都要开两个半小时的车。因为这次活动开始时间较早,吴明的父母便提早一天到达宣城,在附近住了一晚。这一夜,也是辗转反侧。
“特别感谢监狱提供这么一次机会。”吴明的父亲不只是感谢多了一次亲密交流的机会,也感谢监狱让身为家属的他们“放心”。吴明的父亲以前对监狱的印象停留在影视剧里,担心吴明会被“欺负”,后来虽然在与儿子的交流以及与民警的接触中改变了想法,但总还是有些不确定。而活动当天上午的参观,让吴明父亲的疑虑和担心烟消云散。
迟了3年7个月的“团圆饭”
中午11点,亲情会餐开始。卤牛肉、红烧羊肉、清炒菜心……五菜一汤,还有一份象征家庭团圆和谐的饺子。有兄弟边吃边聊好像以前一样,有妈妈不断把碗里的荤菜夹给儿子,也有人和陈南一样,因为情绪激动、想说的太多,都顾不上吃。
其实,陈南也参与制作了这顿“团圆饭”。陈南在日常服刑中参与服刑人员炊场的切配任务,1月30日上午,当得知自己参与切配的菜就是为第二天亲情会餐准备的,他的心情有点复杂,“明明洗得很干净了,切得很仔细了,却总觉得还不够好。以前看到过一句话,‘用心做出来的东西才是最好的’,现在我深刻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了。”
“会餐是增进服刑人员和亲属之间情感的纽带,尤其是在新春临近的时候,来自家庭的温暖对他们在春节期间情绪稳定、安心改造是非常有帮助的。”军天湖监狱教育科民警何可介绍,这次亲情帮教,监狱特别准备了亲情会餐的环节,会餐所用的菜品都是服刑人员在日常改造生活中能吃到的,只是当天集中呈现的菜品数量和种类更为丰富,尤其还准备了一份有特殊意义的饺子。
吴明的父亲也对饺子印象最为深刻,“这是提前给我们过了一个团圆年,吃了一顿团圆饭,特别好。”吴明的父亲记得很清楚,自己已经3年7个月没和儿子一起吃饭了,对他们来说这顿饭的意义比菜品更为重要。
“服刑人员在高墙里是相对孤立的,他们其实非常渴望得到关注,尤其是家庭的关注。”何可介绍,军天湖监狱希望通过这样的亲情帮教让服刑人员重新感受家庭温暖,发现人生中真正珍贵的东西,认罪悔罪,踏实服刑。而监狱也会继续探索推进亲情帮教活动的常态化,让更多服刑人员在亲情的感召下,提升改造信心,树立改造目标,找回人生方向。
年夜饭后看“春晚”是许多家庭的习惯,军天湖监狱也邀请服刑人员家属在亲情会餐后欣赏了一台“春晚”。这台在下午举办的“春晚”由服刑人员演绎,有舞蹈、歌曲、相声、小品、皮影戏,表演内容取材于服刑人员的日常生活,有他们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也有监狱艺术教育矫治的成果。吴明也参与其中,用葫芦丝吹奏了一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吴明的父亲记得,正是因为他从云南带了一支葫芦丝回家,儿子才产生兴趣,开始自学。如今再听吴明的吹奏,他们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记者 | 徐荔
摄影 | 陈姝楠
来源:上海法治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7 18: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