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1954年,江西一农妇对丈夫说:陈毅曾是我丈夫,请让我去北京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8-18 13:37:00 来源:戏说三国

1954年,一个满身都是补丁的农妇,带着最小的儿子来附近的杂货店买糖吃。

1954年,江西一农妇对丈夫说:陈毅曾是我丈夫,请让我去北京

孩子刚刚生了一场大病,花光了一家人所有的积蓄,病好以后想吃一颗糖甜甜嘴,农妇手上只有一个硬币买不了糖。

杂货铺老板好心将剩底的冰糖都给了孩子,农妇谢过老板后突然看到一张报纸,报纸上正是陈毅元帅接待外国客人,照片旁边还印着:陈毅副总理在中南海接见外宾。

农妇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她不由地自言自语:

“陈毅你没有死,原来我的丈夫没有死。”

杂货铺老板还以为这个农妇不正常,拿着报纸解释道:

“这是陈毅元帅,是开国的大英雄。”

农妇抢过报纸,一边哭一边宣泄着自己的情绪:“陈毅还活着,陈毅还活着。”她背上的小儿子此时已经哭闹不止,可她还是疯一样跑回家。

这个农妇真的是陈毅元帅的妻子吗?她又经历了什么?

1954年,江西一农妇对丈夫说:陈毅曾是我丈夫,请让我去北京

参加革命

农妇叫赖月明,乳名赖三娇,是江西省兴国县白石村人,由于家庭贫困,父亲就把赖月明托付给叔父养育。

可偏偏赖月明叔父染上了鸦片,从此家中一贫如洗,赖月明的生活也直接跌入谷底,叔父更是为了钱财把赖月明卖出去做童养媳。

童养媳地位低下没有人权,赖月明吃不饱穿不暖还要不停歇地干活,直到15岁红军的到来让她改变了命运,赖月明被红军解救出来离开那个令人窒息的家庭。

赖月明感激红军的帮助,也很快接受革命的新思想,一段时间后思想进步的赖月明被推举为村妇女改善委员会主任,上任后赖月明积极执行组织上派来的每一项任务,不断地为妇女权益而奔走。

1954年,江西一农妇对丈夫说:陈毅曾是我丈夫,请让我去北京

1932年4月,赖月明被组织看中,让她去瑞金列宁师范学校学习。

穷苦出身的赖月明自然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结业后组织将她分配到少共江西省委工作,半年赖月明成为光荣的共产党员。

赖月明热爱这一份工作,也用自己全部精力报答组织上的看重,红军人数不足时,赖月明就带领儿童团去站岗、放哨、查路条,不顾危险送情报。

平日里她还积极协助村民组织慰劳红军的活动,她组织的“儿童团礼拜六义务劳动帮助红军家属做好事”活动还得到了上级的夸奖。

江西省的妇女部部长蔡畅是赖月明的直属领导,解放区的反动派对红军恨之入骨,所以她们这些人也是反动派的重点报复对象,儿童局通信员小曾就被反动分子残忍地杀害了。

妇女部部长蔡畅和一众干部自责不已,她们连夜开会制定了更加谨慎的安全措施,赖月明有幸被分到蔡畅身边,成为蔡畅重点培养的干部。

1954年,江西一农妇对丈夫说:陈毅曾是我丈夫,请让我去北京

蔡畅夜晚抓学习,白天指导赖月明如何有效开展党的工作。

不过蔡畅也没有忽视赖月明的个人问题,积极为赖月明留心身边的未婚男同志,因为她的参与,赖月明才会和陈毅元帅在苏区结下良缘。相识相恋

陈毅领导的江西省军区军队来到苏区作短暂休整,少共省委为了慰问子弟兵特意组织了文艺队表演节目,赖月明也积极参加了这次文艺表演,她唱了好几首家乡的山歌,给陈毅留下深刻印象。

当时蔡畅十分关心单身汉陈毅的终身大事,简单谈话后蔡畅发现陈毅对赖月明印象很好,立刻就动了说媒的心思,在蔡畅的一番说和下两人动了结婚的心思。

1954年,江西一农妇对丈夫说:陈毅曾是我丈夫,请让我去北京

那时候赖月明特意去听陈毅在台上发表的工作报告,神采飞扬的模样给赖月明很大的精神压力,赖月明总觉得她一个农村姑娘配不上这样能文能武的领导干部,陈毅这边也觉得赖月明年纪尚小和自己不搭。

虽然两人各有想法但他们还是正常地见过面聊过天,1932年7月陈毅和赖月明下定决心组建新的家庭,陈毅穿着干干净净的旧军装,胡子也特意修剪过,赖月明瞒着陈毅置办了一桌酒席,宴请了朱德、蔡畅等一众革命战友。

婚礼当天陈毅拿出一块手表当作聘礼送给赖月明,蔡畅的丈夫李富春充当了两人的证婚人,李富春端着酒杯大声祝福他们:

“陈毅和赖月明两位战友,我希望你们在革命的道路上相互帮助、白头偕老。”

1954年,江西一农妇对丈夫说:陈毅曾是我丈夫,请让我去北京

陈毅作为江西省军区总指挥和政治委员,常常忙得脚不沾地,但是他对于妻子赖月明的文化学习依旧抓得很紧。

赖月明自身的妇女工作也做得如火如荼,她领导苏区妇女积极配合了红军战士的第一、二、三次反“围剿”行动。

陈毅和赖月明两人由于工作原因聚少离多,哪怕结婚半年多真正在一起的日子差不多也就一个来月,赖月明有一次打趣道:

“分别是我们如今生活的常态,偶尔相聚似乎成了难得的好时光。”

陈毅虽然知道妻子仅仅是简单抱怨,但他还是认真地为她解释:

“我可以把你调到军区工作,很多人也是这么劝我的,但是我思来想去拒绝了,我是领导我不能带头搞特殊化,我们是新式的革命夫妻,要把革命需要放在第一位。”

1954年,江西一农妇对丈夫说:陈毅曾是我丈夫,请让我去北京

1933年赖月明再次获得去党校学习的机会,只不过这意味着更长时间的分别,陈毅知道后鼓励赖月明:

“党校这样的学习机会,我做梦都想去,这么好的机会你一定不要错过。”

陈毅甚至亲自牵马护送赖月明去瑞金的党校。

赖月明这一去就是半年多,两人偶尔有书信联系,只不过国民党对于苏区的围剿越发严重,赖月明学习回来后无法正常开展工作,革命形势十分严峻。

次年10月赖月明接到周恩来的指示去瑞金梅坑国际医院照顾受伤的丈夫。

1954年,江西一农妇对丈夫说:陈毅曾是我丈夫,请让我去北京

此时第五次反“围剿”行动彻底失败,前往瑞金的道路并不安全,赖月明只敢晚上悄悄赶路,经历了半个多月才安全来到瑞金。

陈毅此时虽然做了取弹片手术,但伤口迟迟不能愈合,又肿又发炎。

赖月明看着奄奄一息的丈夫心疼极了,挽起袖子就开始贴身照顾陈毅,从清洗伤口、敷药到日常照顾赖月明从未假手于人,陈毅也很快消肿站立了。

那时候红军经过殊死抵抗,无法对猖狂的国民党军队开展任何有效的反击,长征势在必行,陈毅受伤被留下来指挥江西的游击战工作。

如今苏区已经不安全了,伤员和红军家属必须紧急疏散,陈毅希望赖月明能够带头回到自己家乡继续从事党的工作。

1954年,江西一农妇对丈夫说:陈毅曾是我丈夫,请让我去北京

赖月明和陈毅本就聚少离多,这次危难分别恐怕相见更难了,赖月明含泪抱住陈毅:

“我不想走,真的不想,非让我走的话,还不如开枪打死我。”

陈毅虽然心疼但还是狠心送走了赖月明,临别前他把手上唯一的四块银元都留给赖月明,然后目送她一点一点地离开。天各一方

蒋介石虽然赶走了红军,但是和红军有关的群众和家属却遭到血腥的报复。

那个时候赖月明在老家兴胜县附近担任妇女主任,后来意外得知陈毅部队在井塘一带活动就独自去寻人,她反而躲过国民党的抓捕。

1954年,江西一农妇对丈夫说:陈毅曾是我丈夫,请让我去北京

但是赖月明的运气不好,多次和陈毅的游击队错过,陈毅后来也多次回到家乡寻找赖月明,只不过赖月明的家人为了保护她的安全谎称她已经牺牲了,两个相爱的人不得已彻底断了缘分。

赖月明的党员证也因为暴雨房屋倒塌丢失,赖月明与党组织也彻底断了联系,没有人能够证明赖月明的身份,父亲逼迫她嫁给一个老实本分的鞋匠,赖月明婚后的日子也过得不错,还有一个女儿。

赖月明没有放弃打听陈毅的消息,只不过全国的抗日战争爆发了,革命形势更加复杂,赖月明只能一边兼顾家庭一边默默关注革命。

不幸的是鞋匠外出补鞋时意外身亡,赖月明也听到陈毅身亡的假消息,这两次沉重打击让赖月明彻底死心,整日活在伤痛里。

1954年,江西一农妇对丈夫说:陈毅曾是我丈夫,请让我去北京

1945年随着抗日战争的结束,有人看赖月明带着女儿艰难求生,介绍一个受伤的红军给她,他就是赖月明的第三任丈夫方良松,方良松是苦命人,所以很珍惜同为战友的赖月明。

赖月明和方良松夫妻恩爱共同生育了两男两女,除了日子清贫些,一切还是很美满的。

陈毅所在的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前去一线抗日,赖月明身亡的消息传来让陈毅痛苦不已,陈毅那时正在参加国共谈判,他含泪写下《兴国旅社》来纪念赖月明,诗里面都是对赖月明的愧疚和追思。

1939年为了让陈毅走出失去妻子的痛苦,党组织为了陈毅再次保了一次媒。

她就是战地服务团的张茜,结婚前陈毅专门将他和两任妻子的往事讲给张茜听,张茜听完很是佩服她们并同意成婚。

1954年,江西一农妇对丈夫说:陈毅曾是我丈夫,请让我去北京

上京寻夫

赖月明1954年意外发现她的前夫没有死,所以想去北京看一看他,可是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能如愿,直到陈毅去世她才有机会去陈毅纪念馆见到他的遗像。

赖月明回到家和丈夫方良松说了她和前夫陈毅的往事,方良松这才知道他娶的竟是陈毅元帅的前妻,只是他坚决不同意赖月明去北京见陈毅,方良松说:

“月明啊,你怎么不早说呀,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已经是夫妻了,孩子也有好几个了,你走了这个家怎么办?”

几个孩子也被眼前的场面吓坏了,他们纷纷扑在赖月明身边求着母亲不要走,赖月明看着眼前的家和丈夫、儿女,只能把心里的辛酸和痛苦咽了下去。

1954年,江西一农妇对丈夫说:陈毅曾是我丈夫,请让我去北京

赖月明虽然没有上京,但一直挂念着陈毅,后来她还是给陈毅寄了一封信,那封信被当地公社截留了,他们亲自派人来找赖月明了解当年的实际情况,核查她的真实身份。

不过他们临走前还是细心劝说赖月明:

你们分开太久了,也各自有了新的家庭,我们虽然同情你的遭遇,但我们希望你不要上京,这样对你和陈毅都不好。”

赖月明虽然很伤心但还是接受这个建议,她再见一见陈毅的念头再次被深深埋进心里,除了见陈毅她还放不下她党员的身份。

她虽然没有被组织重新承认,但她依旧不忘攒着给党组织的党费,她有一个小木箱里面每年一定会往里面存上一角钱。

1954年,江西一农妇对丈夫说:陈毅曾是我丈夫,请让我去北京

为此赖月明给自己曾经的老战友和上级蔡畅发过几封信,她想要恢复自己的共产党身份,毕竟当初她的战友死的死,失踪的失踪,只不过书信当时并没有送到蔡畅手中。

直到1985年赖月明再次寄了两封信出去,这次她终于等到了她的结果,蔡畅终于接到她的亲笔信,蔡畅一生从未向中央提出什么要求,这次她向中央办公厅信访局为赖月明的党员身份提出意见。

至此赖月明终于重回共产党的怀抱,当地政府也时不时会走访赖月明家,为她带去关心和慰问。

1972年陈毅去世噩耗传到赖月明耳中,她思念了陈毅一辈子,却不得不一辈子不去联系他、打扰他,如今天人永隔,赖月明攒了太多的话却无处诉说,她一时间泪如雨下。

1988年曾经的战友危秀英给赖月明寄了一封信,信中劝说赖月明去见一见老战友蔡畅蔡大姐,她已经病入膏肓,赖月明当即收拾行李去了北京,只不过蔡大姐如今讲话都困难,所以一直没有如愿相见。

1954年,江西一农妇对丈夫说:陈毅曾是我丈夫,请让我去北京

赖月明没有放弃又委托了妇联的人去帮忙,最终她和蔡大姐还是见了面,两人都激动地流下眼泪,因为蔡大姐的证明,赖月明才终于有机会以陈毅元帅夫人的身份被高层领导接待。

这一次她堂堂正正走进纪念陈毅的大厅,望着眼前的遗像赖月明失声痛哭,这一天来得太晚了也太迟了,她和他因为战争分开整整54年。

昔人已去,只剩下活人依靠曾经的美好回忆去怀念,陈毅和赖月明他们这段有缘无分的爱情让人敬佩,他们虽然没有机会重逢,但是却依旧一颗真心为大义而无悔,他们的奉献和牺牲值得我们牢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8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陈毅为什么喜欢上了张茜?
1938年夏天,时任新四军一支队司令员的陈毅,前往云岭军部参加军政会议。会议后,由于当晚有演出,于是政治部主任邓子恢热情地邀请他一同观看演出。谁知这一看,陈毅竟看上了一个女演员。
2023-08-09 14:32:00
14年患难与共 农妇用爱让瘫痪丈夫重新站立
...好媳妇,十里八乡也难找!”14年前的一场车祸,让她的丈夫重伤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在钟华英5000余个日夜精心照料下,丈夫宋菁飞从最初的卧床不起,到能够坐轮椅,再到如今可以拄着
2025-05-21 10:52:00
...命烈士刘伯坚‘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的豪迈气概;陈毅元帅‘断头今日意如何’中体现出的对革命无限赤诚;革命烈士梁柏台‘许国大丈夫’中蕴含的报国情怀……”日前,大余县发改委副主
2023-11-28 04:49:00
江西信丰:“课间15分钟”创新显活力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信丰县陈毅希望小学大课间时间,学生们在操场上开展趣味活动。刘荣东摄5月12日,在江西省信丰县陈毅希望小学大课间时间,学生们在操场上开展趣味象棋、文明飞行
2025-05-13 18:01:00
...乡洞口村村民。她四十余年如一日,照料残疾女儿、瘫痪丈夫以及外孙女,用日复一日的平凡守候,抒写了不平凡的人间真情,演绎了爱亲佳话。日复一日守护残障女儿成长路1985年,曹宗英与
2025-03-14 11:35:00
江西一村民打渔疑被当成猎物遭枪击后死亡,嫌疑人已被控制
...出所转交给卢先生。伤者在治疗后还有部分结余,因伤者丈夫提出怕医药费被岳父卢先生乱用,他才将这笔费用要回,后转交到当地村支书,要求伤者家属凭票支取。鉴于当前情况,他已要求肇事方
2023-04-17 09:29:00
山东招远农妇撑起多难家庭 坚守人间孝亲真情
...普通的农村妇女,更是一个平凡的农村媳妇,从2007年与丈夫订婚,张微上孝敬公婆,下相夫教子,十六年来一如既往,无微不至,不言放弃,既是截肢婆婆的“贴心拐杖”,又是伤残丈夫的“
2023-12-25 16:21:00
潍坊好人贾玲凤:坚强农妇用10年坚守让瘫痪丈夫重新站立
...,女,1964年12月生,寿光市上口镇口子村村民。10年前,丈夫突遭意外,成了“植物人”,她不仅将生活重担挑在肩上,还自学了推拿、按摩、针灸等疗法,起早贪黑为丈夫做康复训练。
2024-03-18 17:47:00
柔弱农妇用爱与责任撑起一个家
...婆临终前与她相约来世婆媳互换,让儿媳也“享享福”。丈夫身体不好又得了抑郁症,她带着丈夫四处求医,“再苦再难,我也绝不能放弃他!”她年岁渐增,却依然心系为老服务,成为众多老人的
2023-08-11 06:5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